虾绘画教案精选8篇

时间:
Cold-blooded
分享
下载本文

教案的制定可以帮助教师思考教学资源和教具的有效利用,提供多样化的学习体验和互动机会,通过认真写好教案,我们可以更好地与学生进行互动,提高教学的参与性和趣味性,以下是九九公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虾绘画教案精选8篇,供大家参考。

虾绘画教案精选8篇

虾绘画教案篇1

一、活动前思考

1、教材分析

在经过上次活动“乌龟”的认识中,我发现幼儿对自我观察小动物的动态很感兴趣,因此在选材的时候,我选择了观察的对象“金鱼”,因为金鱼是小朋友日常生活中很常见的,他们也很喜欢的小动物之一,而且金鱼的尾巴、身体、眼睛等都有不同形状的,非常具有观察性。

2、重点难点

根据本活动的认知目标,我将此活动的重点难点定位在:

重点:用圆和椭圆画出金鱼的外形特征。

难点:画金鱼的尾巴。

二、过程实录

(一)活动目标:

1、能用圆、椭圆表现金鱼的外形特征。

2、在观察的基础上能画出不同形态的金鱼。

3、充分体验参加美术活动的快乐。

(二)活动准备:

1、白纸、记号笔。

2、范画:各种形态的金鱼。

(三)活动过程:

1、幼儿观察金鱼,了解金鱼的基本特征。

师:今天我们班来了一位新朋友,我们一起去看看是谁,好吗?(教师带领幼儿观看金鱼,在观看的同时教师轻声提醒:这是谁?它的身体、眼睛、尾巴是什么样子的?)

师:现在请你们来说一说,你认识的朋友叫什么?它长得什么样子?(有的幼儿说:金鱼的眼睛是圆鼓鼓的,身体是椭圆形的,尾巴像把伞、像多花等)

幼儿说出一个金鱼的部位,教师就贴出一个金鱼的部位。如:眼睛是圆鼓鼓的,教师就贴出两只金鱼的眼睛。

(评析:在活动开始前,教师用认识新朋友来引起幼儿观看的兴趣,而且在观看的时候,老师能够用语言来提醒幼儿观察的重点,并且在请幼儿把观察到的说出来的时候,老师能用纸片把幼儿说的每一个金鱼的部位表现出来,让幼儿看了更形象。)

2、通过观察后,能画出金鱼的外形轮廓。

师:小朋友们观察的真仔细,圆鼓鼓的眼睛、椭圆的身体、大大的尾巴像朵花,还像两个连起来的三角形呢!

师:这么漂亮的尾巴,怎么把它画出来呢?把你们的手伸出来,我么一起来画一画。(金鱼尾巴往上翘,找到一个好朋友,一起搭个小山洞,两个朋友手拉手,再找一个好朋友,

一起搭个小山洞。)阿,漂亮的大尾巴变出来啦!谁愿意也来帮金鱼变出漂亮的大尾巴的?请个别幼儿上来试一试,同时教师对幼儿画的尾巴给予肯定并提出一些建议,让所有的幼儿都知道,怎样画才能使金鱼的尾巴变的又大又漂亮。

(评析:画金鱼的尾巴是这个活动的难点,而教师巧妙的用自编的儿歌很好地把它解决了,然后再请个别幼儿上来画的时候,老师用小金鱼的口吻提醒幼儿,如:有的幼儿把尾巴画得太小、太短了,教师就用小金鱼的口吻说:哎呀,我的身体这么大,尾巴这么小,我游不动啦!让幼儿明白自己的不足在哪里,给下一个幼儿一个提升的机会。)

3、通过摆放各金鱼的部位,画出金鱼的不同动态。

教师出示摆放好的一种尾巴往上翘的金鱼形态,问:这条金鱼在干什么啊?(有的幼儿说在捉迷藏,有的幼儿说好像在跳舞。)

师:对阿,这条金鱼尾巴翘翘的,像是在跳舞,我们来帮它拍个照片,好吗?(教师把这条金鱼的形态画在纸上)

师:你们观察到的金鱼在干什么?请你们也上来摆一摆,然后帮他们拍照,好吗?请个别幼儿上来试一试,并请他们说一说:你看到的'金鱼在干什?(教师对他们给金鱼拍的照片以小金鱼的口吻提出建议)

(评析:用摆一摆的方法,能够让幼儿对金鱼的不同形态有直接的感知,而在幼儿给小金鱼“拍照”的后,教师也提出了一些建议,给下面的幼儿绘画作了一个铺垫。)

4、教师出示范画,幼儿作画,教师巡回指导。

师:今天,老师还带来了小金鱼很多可爱的照片,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出示范画)。师:现在也请小朋友帮小金鱼的朋友拍照,你们愿意吗?(愿意)

师:你看到的小金鱼在干什么,你就帮他们拍下来,别忘记要给他们穿上漂亮的衣服哦,也别忘了给他们找几个好朋友,不然的话它会很孤单的。

幼儿作画,教师指导。

(评析:在通过幼儿摆放后,已经让幼儿知道了几种金鱼的形态,而在这时,教师适时地出示范画,让幼儿可以在自己绘画的时候有一个借鉴的平台,让幼儿知道除了他们自己看到的金鱼形态还有很多别的不同的形态。)

5、展示幼儿作品并进行评价。

师:哇,这么多金鱼都游到这里来了,我最喜欢这副画,两条金鱼头靠在一起,好象是在讲悄悄话呢,原来这两条金鱼穿了很漂亮的衣服要一起去参加舞会呢。你们喜欢哪副画,也来说一说。

请个别幼儿说说自己的作品。

(评析:先教师示范讲述了一副作品,然后再请别的幼儿来评价,无形中给了幼儿一个评价的方向。)

6、活动结束。

师:请你们把自己的作品跟别的小朋友去讲一讲吧!

虾绘画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回忆并生动描述自己和同伴舞蹈时的不同姿态和表情,体验集体舞蹈的快乐。

2.在欣赏的基础上,发现动态的变化规律,尝试用剪团花的方法表现跳舞的人。

3.发展幼儿小肌肉的运动和协调能力。

活动准备:

1.课件:跳舞的图片或欣赏资料。

2.剪刀,笔,油画颜料,海绵球等。

3.欢快的舞曲。

活动过程:

1.播放舞曲,幼儿随音乐自由舞蹈。

2.引导幼儿讲述自己与同伴跳舞时的不同姿态和表情。

(1)教师:你会跳舞吗?会跳什么舞?做一个最美的动作给大家看看。你跳舞时的心情怎么样?有什么样的`表情?

(2)再次播放音乐,跳集体舞,音乐一停,做一个和别人不同的动作。

教师:跳集体舞时小朋友是怎样围成一个罔的?做了哪些动作?怎么做的?

3.播放课件,引导幼儿欣赏表现不同舞蹈姿态的作品,探索运动变化的规律和剪纸的方法。

(1)教师:他们在做什么?怎么做的?做这些动作时,身体的哪些部位发生了变化?

(2)教师:猜猜,它是怎么剪出来的?先怎么做,后怎么做?哪些地方可以作为连接点?

4.幼儿进行创作。

(1)重点:找准连接点。

(2)难点:人物动态的表现。

5.幼儿拓印,教师指导。

(1)教师:你会怎么即呢?你能做给大家看看吗?怎样印得更漂亮? (对称、渐变、间隔)

(2)指导幼儿进行漏印活动,关注细节的拓印。

6.展评幼儿作品,集体交流制作中遇到的问题。

活动建议:

活动延伸 学习剪一些连续的图案,并尝试用渐变、对称、间隔等方法拓印各种剪纸作品。

家园共育 和家长一起学习民间剪纸的基本方法。

虾绘画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初步学习诗歌,理解并学习有关的词,如:向往,雄伟壮丽。

2、进一步认识首都北京,增强对祖国的情感。

3、学会有感情地朗诵诗歌,大胆参与讨论。

4、萌发对文学作品的兴趣。

5、引导幼儿在诗歌中学习,感悟生活。

活动准备

1、天安门图片一张。

2、认识过首都,对天安门有所了解。

3、绘画用纸、笔,配合使用幼儿用书。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出课题。

1、谁去过北京天安门?天安门是什么样的呢?

2、出示图片,引导幼儿边看图。

结合诗歌内容谈谈天安门城楼上的特征,学习“琉璃瓦”、“雄伟”、“壮丽”等词。

二、学习诗歌。

1、教师示范朗诵诗歌两遍。

2、幼儿跟念诗歌2~3遍。

3、幼儿学习朗诵。重点提示幼儿吐字清楚,发音正确。

三、鼓励幼儿用绘画的方式表现对天安门的认识。

1、请能力强的幼儿在集体面前示范,增强幼儿绘画的兴趣。

2、幼儿集体作画。(使用幼儿用书)

3、展览幼儿作品。

四、边念诗歌边欣赏绘画作品。

活动评价

1、能响亮、有感情地朗诵诗歌,表达出对北京的向往之情。

2、能结合诗歌内容大胆作画,表现出天安门城楼的'主要特征。

活动反思

活动中,我紧紧围绕让幼儿理解诗歌内容,展开了教育活动。整个教育活动进行下来很顺利,幼儿的兴趣极其浓厚,课堂氛围较活跃。也达到了之前制定的目标。

虾绘画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观察、交流,知道用1个圆至几个圆拼贴、添画,可以变成各种有趣的事物。

2.迁移已有经验,借助范画扩展想象,创造出各种有趣的圆形事物。

3.乐意参与美术创作活动,体验创作带来的快乐。

4.引导幼儿能用辅助材料丰富作品,培养他们大胆创新能力。

5.体验想象创造各种图像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各种颜色、三种大小(大、中、小)的圆。

2.由圆变成的物体范例。

重点和难点:

重点:指导幼儿能用一个至几个圆变成各种物体

难点:引导幼儿发挥想象,制作和别人不同的作品

活动过程:

一、激趣导入。

师:孩子们,你们看过魔术表演吗?是什么魔术表演?你们喜欢看(魔术表演)吗?

师:我来给你们表演一个魔术,变魔术要有道具,下面把道具请出来。(出示大、中、小三个不同颜色的圆)

问:这是什么?它们有什么不一样?(颜色不一样、大小不一样)

师:今天我要用圆变魔术,那怎么变呢,你们要睁大眼睛看,看谁能发现老师是怎么变的。

二、了解圆能变成各种有趣的东西。

??欣赏一个圆变成的各种有趣的东西。

教师表演魔术:在一个红色圆上画上苹果的叶子就变成苹果了。

问:我是怎么变的?

师:要把圆变成苹果,离不开这只神奇的笔,只要画上几笔,圆就会变成有趣的东西了。

问:你学会了吗?给你们一个圆,你要把它变成什么呢?

幼儿自由回答,指名到前面用圆变魔术,并说说是怎么变的。

小结:这个魔术你们已经会了,其实用一个圆变魔术很简单,小班的弟弟妹妹都会,你们看他们变出了很多不同的东西。(出示幻灯片:范例)。

??讨论。

师:咱们要变更难的魔术,用两个圆、三个圆、四个圆、许多圆变魔术,你会吗?

指名让幼儿说说会用两个圆、三个圆、四个圆、许多圆变成什么物体。

师:其实用多个圆还能变出很多东西,不是你们不会,只是你们没想到而已。请欣赏(出示范例幻灯片)。

三、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交代任务。

师:你们知道了圆可以变很多东西,那你们想不想亲自动手变一变?

1.不同级别的魔术师。

出示作品展示板。

师:你想成为什么级别的魔术师?

合格的`魔术师:能用不同数量的圆变出简单的东西。(可以看范例:气球、小鸡、毛毛虫……)

优秀魔术师:能用不同数量的圆变出比较难的东西(如:葡萄架上挂了一串串葡萄、草地上有许多小鸡在吃草、盛开了许多的花还有美丽的蝴蝶等)。

特级魔术师:变出了和别不一样的、图片上也没有的东西。

注:出示范例。

2.介绍材料、提要求。

师:有各种颜色,各种大小的圆。请你们先想好你想用几个圆变成什么东西,然后找到你所需要的圆,用胶棒把它粘在纸上,再把它添画好。我们小朋友把圆变好了,可以互相参观,也可以请后面的老师参观,告诉老师,你把几个圆变成什么东西了。最后,把你的作品贴到展板上。

3.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帮助能力差的幼儿,鼓励他大胆变圆。鼓励能力强的幼儿变出和别人不一样的东西来。

4.评价。

谁的有创新。

四、延伸活动。

师:孩子们,你们除了认识圆还认识什么形状的图形?正方形,三角形它们也想让我们小朋友来变魔术,以后我们请它们都来,变出更多,更美的东西好吗?

在区域活动中让幼儿玩各种图形的添画:选择大小、颜色、数量不同的图形变魔术。

活动反思:

1、本活动指导幼儿在圆形的基础上添画各种物体,使幼儿在添画过程中知道圆能变成各种有趣的东西。引导幼儿关注周围事物,学习寻找、观察的方法,获取各方面的知识,符合中班幼儿年龄。

2、在活动开始环节用情景对话导入,吸引幼儿兴趣,发现幼儿的兴趣和关注,幼儿的兴趣和需求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幼儿的好奇心强。常常对这件事感兴趣,对那件事感兴趣,有的孩子个性差异不同会产生不同关注点,我们及时引导。

3、在活动的操作环节我们为幼儿提供了充足的时间、空间。改变以往的教学方式,而且鼓励幼儿更多的尝试。体验不同的教学策略,使幼儿更积极更关注自我实践获得的过程。鼓励他们动脑用各种材料制作实现自己的目的,对于中等水平的幼儿,我启发引导他们添画出简单的作品,而相对能力弱的幼儿降低难度,让他们添画点简单的,主要激发他们参与活动的兴趣、这样有利于教师对幼儿的观察和指导。

4、动的评价环节,让幼儿讲述自己的作品,提高他们语言表达能力。

5、幼儿都画出了不同的圆作品,还有个别幼儿比较慢,我们要多给他们创作的时间,耐心的完成作品。

虾绘画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喜欢参与美术绘画活动,体验与同伴分享假日所见所闻的快乐。

2、能用绘画的方式大胆描绘度假的场景,并能合理对画面进行布局。

3、学习用线条、色彩表现度假愉快的场景。

活动准备:

1、彩笔、油画棒、画纸若干。

2、经验准备:和同伴交流过有关度假的话题。

3、度假图片。

活动过程:

1、谈话导入,引起幼儿学习兴趣。

(1)引导幼儿围绕自己的度假经历进行谈话。

(2)鼓励幼儿大胆讲述。

2、欣赏各种旅游地区图片,激发幼儿创作兴趣。

(1)教师出示图片,引导幼儿欣赏。

教师:这都是老师假期去过的地方,你在照片里看到了什么?最喜欢照片里的什么?

(2)引导幼儿与同伴分享交流自己最想去的地方。

(3)引导幼儿说说如果让你来画,你会怎样画呢?(提醒幼儿重点描绘出度假时的`亮点)

(4)幼儿自由讲述,教师简单梳理。

3、幼儿绘画,教师巡回指导。

(1)教师发放操作材料,交代绘画要求。

(2)鼓励幼儿大胆地表现度假时的场景,对能力较弱的幼儿给予特别指导。

(3)鼓励幼儿大胆向同伴介绍自己的作品内容。

4、作品展示,师幼共同评价。

(1)请个别幼儿上台讲讲自己的作品。

(2)师幼共同评价。

活动延伸:

引导幼儿将自己的绘画作品编成一个故事,和同伴之间互相说说自己的故事。

虾绘画教案篇6

教材分析

本次活动在欣赏丰富多彩的民族服装的基础上,为了加深幼儿对民族服装的了解与认识,充分感知民族服饰的美丽和民族特点,满足大班幼儿绘画与制作民族服装的兴趣,而是基本活动。本次活动从服装的多样化图案中,选择二方连续纹样作为切入点,让幼儿能充分将发现、学习的新知识运用到绘画中去, 感知民族服装的图案美。

活动目标:

1.认识二方连续纹样,了解二方连续纹样在民族服装中的应用。

2.能运用二方连续纹样创造性地设计出新颖多样的民族服装。

3.在创作与交流中感受民族服饰多彩、多样的美。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1.二方连续纹样图案图片。2.藏族、维吾尔族、蒙古族等民族的服饰。3.每位幼儿至少 1 张民族服装的轮廓图,水彩笔,蜡笔等。4.背景音乐《月光下的凤尾竹》。

经验准备:对二方连续纹有一定的了解。

活动过程:

一、根据已有的经验讲述,说说自己喜欢哪个民族的服装、为什么。感知民族服装的特点。

二、观察各民族的服饰,学习用二方连续的纹样绘画、装饰民族服饰。

1.出示藏族、蒙古族、维吾尔族等少数民族的服装,引导幼儿观察其花纹的装饰特点。

提问:这些服装都是哪些民族的?都有哪些花纹?这些花纹都装饰在什么地方。

小结:观察衣服的样式、色彩和装饰花纹,了解装饰花纹主要在领口、袖口、前胸、后背、裙边等地方,为幼儿装饰纹样作好铺垫。

2.幼儿欣赏二方连续纹样图片,了解其规律。

提问:这些花纹有什么规律?你还见过哪些二方连续纹样?

小结:有的是同一个纹样方向不同,有的是颜色不同的同一个纹样等,它们有规律地排列并一直循环所构成的带状纹样,称为二方连续纹样。

3.幼儿观察教师示范,引导幼儿用二方连续纹样进行装饰,教师根据幼儿说出的花纹在服饰的前胸处装饰,给与幼儿启发。

三、创意作画,尝试运用二方连续纹样在服装的不同部位创造性的装饰。 要求:1.能运用二方连续纹样在服装的不同部位创造性地装饰。

2.鼓励幼儿装饰出不同纹样图案的民族服饰。

四、作品展示,相互欣赏、交流设计的民族服装。感受民族服饰多样的美。

1.提问:你设计的是哪一个民族的服装?用的是什么二方连续纹样?你认为设计好在哪里?

幼儿互相欣赏设计的作品,分享交流自己的创意。

2.播放背景音乐,幼儿身穿民族服装跳起民族舞。

虾绘画教案篇7

教材分析

脸谱是指中国传统戏剧里男演员脸部的彩色化妆。这种化妆主要用于净和丑,在形式、色彩和类型上有一定的格式,是具有民族性、夸张性的传统艺术。本活动引导幼儿欣赏京剧的精彩片段,感知脸谱的不同含义,通过绘画脸谱, 尝试用线条、色彩、对称、夸大等手法表现不同脸谱,从而培养幼儿对京剧的兴趣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的喜爱,这对于我国民族文化的传承是十分重要的。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中国国粹艺术——京剧的特点。

2.能够用线条、色彩、对称、夸大等手法表现不同的脸谱。

3.体验京剧艺术的乐趣。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京剧脸谱、非洲部落的面具等图片。脸谱作品数幅。勾线笔、油画棒、8k 铅画纸。

经验准备:幼儿提前欣赏大量的脸谱

活动过程:

一、交流讨论,初步了解中国国粹艺术--京剧的特点。 师:你们看过京剧吗?唱京剧时他们脸上要戴什么?

小结:京剧是我们中国四大国粹之一,京剧脸谱是中国戏剧中特有的化妆

艺术,通过写实和象征相结合的夸张手法,鲜明的表现某些人物的面貌,并从其面貌上揭示出人物的类型、性格、品质、年龄等综合特征。在非洲部落里, 当他们庆祝节日时,也会带上各种各样的面具跳舞,唱歌。

二、欣赏各种各样的脸谱及面具,感受京剧脸谱的造型的夸张、变形及色彩的丰富。

1.欣赏脸谱及面具的图片、照片。引导幼儿按照从整体到局部再到整体的方法欣赏,发现京剧脸谱上面的图案和对称特点、脸谱的基本用色,讨论不同颜色所象征的意义。

小结:脸谱不仅颜色漂亮,而且各种各样的颜色都有不同的含义,观众一看演员脸谱就可以知道他演的是什么样的角色。

2.教师示范用图形添加的方法画各种有趣、奇特的脸谱。

3.引导幼儿欣赏脸谱作品。

三、自由创造,能够用线条、色彩、对称、夸大等手法表现不同的脸谱。引导幼儿脸谱轮廓要画大,可以画长方形、椭圆形等各种形状的脸谱。造

型要夸张,奇特,可以在大脸谱中套小脸谱。背景分割稍细密些。涂色:脸谱 (一个系列的颜色或五颜六色)背景(一个系列的颜色)

四、欣赏小朋友的脸谱作品,体验京剧艺术的乐趣。

1.把幼儿的作品布置成脸谱展,引导幼儿欣赏。

2.讨论:哪个脸谱最特别,你喜欢哪个脸谱,为什么?

虾绘画教案篇8

活动目标:

1、培养小朋友对圆形、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等基本图形的识别能力。

2、采用敲击小鼹鼠的游戏方式,能迅速在一组图形当中找到大小、颜色或形状等与其他图形不一样的图形,能发现一种条件并作为依据分析问题。

3、培养小朋友视、听观察反应和思维的判断能力。并且锻炼快速反应能力。培养小朋友数学学习的兴趣。

活动准备:

活动场所及准备电脑和投影仪等硬件设备,软件,配套的书面练习。

活动过程:

一、 新课导入:

教师首先问孩子们一些图形的认知,日常生活中哪些图形是圆形啊?正方形的物体有哪些啊?通过问答吸引孩子注意力。

给孩子一个惊喜:小朋友,你们做过敲击小鼹鼠的游戏么?想不想玩啊?话题转折,进入游戏环节。

二、 教师介绍游戏玩的方法:

1、 进入到游戏键面,点击每个图标,获知每个图标的作用。

2、 点击游戏帮助了解游戏规则并且开始游戏。

3、 根据语音提示,用你手上的槌子敲打一下正确的鼹鼠。随机出现圆形、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几种图形。画面上有4个地洞,随机会有一只小鼹鼠手举着一种图形出现。点开始键后,大恐龙语音出题(随机)。用鼠标(槌子)点击正确的答案。

三、 集体游戏:

1、 教师演示,让小朋友一起回答操作。

2、出题:首先草地景,根据语音提示,用你手上的槌子敲打一下正确的鼹鼠。随机出现圆形、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几种图形。

(每次随机出一个形状,共出20题,每2题得1颗星)

3、说明:画面上有4个地洞,随机会有一只小鼹鼠手举着一种图形出现。点开始键后,大恐龙语音出题(随机)。用鼠标(槌子)点击正确的答案。

地洞里每次会出现一只小鼹鼠,观察它手上举着的立体图形,如果和i博士念得一样,就赶紧用鼠标移动你手上的槌子敲打一下,注意不要敲错了!

4、示意图:

四、 师生互动:

选一个小朋友一起来玩这个游戏。

注意协助小朋友操作,鼓励小朋友。

五、 活动总结和思考:

通过游戏认识了哪些图形啊?生活中和这些图形一样的物体有哪些啊?

六、活动结束:

和家长进行交流,让孩子和家长一起加入到这个活动中。

虾绘画教案精选8篇相关文章:

幼儿歌曲《云》教案8篇

藏舞大班教案8篇

教舞蹈的教案8篇

918班会教案优秀8篇

918班会教案8篇

关爱活动方案精选8篇

学期新计划作文精选8篇

坐汽车教案模板8篇

生活作文精选8篇

营销方案策划精选8篇

虾绘画教案精选8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54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