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更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度,提高教学的活跃性和效果,写好教案很重要,编写针对性的教案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解决学生的学习困难和问题,下面是九九公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大班美术桥的教案参考8篇,感谢您的参阅。
大班美术桥的教案篇1
设计意图:
在我们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线,孩子们能说上一些线的用途,但没有用线画过画,老师线真的能画出好看的画吗?为了激发孩子的审美愉悦、审美情感,由此,生成此次活动。
活动目标:
1、知道各种各样的线,并能说出它们的用途。
2、尝试利用各种各样的线,画线条画。
3、鼓励幼儿大胆动手操作,感受成功的快乐。
4、培养幼儿的观察、操作、表达能力,提高幼儿的审美情趣及创新意识。
5、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活动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利用各种各样的线画线条画。
活动难点:知道各种各样的线,并能说出它们的用途。
活动准备:
各种各样的线(尼龙线、棉线、毛线、麻线等),画纸、水粉颜料。
活动过程:
一、各种各样的线
1、说一说,你见过什么样的线。
2、请幼儿说一说线的各种用途,如绑东西、串珠子、编辫子等。
二、线条画。师讲解示范操作方法:
1、先将画纸对折后打开,再将线(棉线、尼龙线、毛线)沾上调匀的水粉颜料。
2、把沾上颜料的线放在画纸上,对折后合上,用手轻轻压。打开纸以后,就可以看到很多美丽的几何图案。
3、鼓励幼儿自己尝试用毛线画画、抽动毛线。
4、运用不同的线,可以画出各种不同的感觉。提示幼儿用颜料时,不可加水太多,以免线吸入太多水分,压在纸上时水粉的颜色不易呈现出来。
5、等纸晾干以后,就是一张美丽的包装纸了。
三、幼儿作品介绍、展览、欣赏。
大班美术桥的教案篇2
一、活动目标
1、认识圣诞的应景物品。
2、感受圣诞欢乐的气氛。
3、增进创造思考的能力。
二、活动准备
圣诞应景的物品:圣诞树、圣诞礼物、圣诞袜等
三、活动过程
(一)引起动机
1、观赏录象带“一路响叮当”或“45街的奇迹”中有关圣诞街道的情景,或者在圣诞前夕,带小朋友参观百货公司橱窗。
2、讨论与分享:请小朋友说一说在影片当中看到哪些东西?装饰在哪里?
(二)主要活动
1、讨论:请小朋友想一想、说一说:圣诞节常见到哪些东西?可以用哪些材料来制作?教室内有哪些东西可拿来布置?(例如积木、雪花片)
2、分组布置:老师先将教室分成四个区域,中间留通道,布置成商店的圣诞街景,小朋友分成四组,每组约7——8人。墙壁、窗户皆可布置,同时请各组为自己的商店取店名。
3、建议提供物品:
(1)老师事先添购圣诞饰品,如铃铛、小雪人、圣诞树、圣诞袜、星星、各色的球等饰品。
(2)事先用纸剪成靴子、雪橇及圣诞树的形状,提供给小朋友布置使用,同时提供亮片、色纸等装饰材料。
(3)教室的玩具可搭建成树,或者用雪花片也可组成圣诞晚餐的食物。
(4)提供各式的布,当作桌布、窗帘。
综合活动:
1、参观和评选
(1)每组评选2人负责介绍商店的布置,并且圈选奖项。
(2)老师发给参观的小朋友每人一张评分表,并说明使用方法。
奖项 组名 组名 组名 组名 最佳创意奖 最佳美术奖 最佳造型奖 最佳努力奖
(3)小朋友自由参观,并选出4项奖项。
2、颁奖:由计票员(老师或小朋友担任)统计小朋友的选票结果,颁发奖状或奖品。
注意事项:
1、选票奖项在参观完毕之后进行,也可采取举手投票。
2、各组布置时,应给予充足时间,可将活动时间延长为2天。
(1)第一天先制作物品,如圣诞老人、圣诞树、靴子------
(2)第二天再利用这些物品来布置。
四、活动结束
1、评价
2、总结
五、活动延伸
全年段可以同一天进行此活动,延伸活动则可安排到其他班级参观。
大班美术桥的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知道物体振动后能通过线传递声音,学会制作传话筒的方法。
2、能用各种线和纸杯制作传话筒,并能对传话筒进行添画装饰。
3、通过动手制作传话筒,感受进行科学小创作的乐趣。
4、会用它们大胆地进行艺术表现与创造,喜欢装饰。
5、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活动准备:
线、纸杯人手一份,剪刀,彩色画笔,传话筒1个,电话铃声,小兔子头饰,门铃声,歌曲《六一儿童节》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出示图片,教师:"小朋友,你们看这是什么?那你们有没有玩过呀?是不是还可以传送声音?"请幼儿互相交流、讨论。电话铃响"咦,小朋友们有没有听到什么声音呀?(这时小兔子打来电话)我请一个小朋友去帮老师接一下电话"听完电话请那位小朋友来说一说听到了什么。
门铃响起,签收小兔研究所寄来的快递,并和幼儿一起看看里面是什么东西。
教师:"那现在我们来帮小兔研究所制作吧。"
(二)、基本部分
1、教师出示传话筒,介绍制作材料。
2、讲解神奇传话筒的制作方法:先取两个纸杯,用剪刀将纸杯的底部中心戳一个洞。将线的两端从两个纸杯底部的小洞穿过,并且各打一个结加以固定。两人一组,完后试着用神奇话筒对话。
3、交代要求,幼儿制作,教师巡回指导。
教师向幼儿介绍各种材料:纸杯、剪刀、线等,幼儿可以自由调配材料。教师巡回指导,提醒幼儿使用剪刀戳洞注意安全,鼓励幼儿大胆地创造,并调适绳子的长度。
4、给传话筒制作一件漂亮的衣服
(三)、结束部分
展示幼儿作品,请小兔研究所的所长进行检验评价。
(四)、活动延伸
请幼儿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制作传话筒,鼓励幼儿尝试用不同粗细的绳子做传话筒,看看效果有什么区别。
活动反思:
在制作的过程中,每位幼儿都要进行打结环节,该环节是成功完成制作的必经过程。但在该环节中很多孩子遇到了困难。虽然在平时我们已经开设了学习、练习打结的生活区,我也进行了重点指导,但很多孩子都不太喜欢去练习打结,因此造成传话筒不能顺利完成。而部分已经学会打结的孩子,则很顺利就完成了制作,有的幼儿则没有记住老师的注意点把纸杯底部的洞戳的太大,怎么办呢?于是,孩子们就说用双面胶将线固定住。不一会儿,他们拿着自己亲手制作完成的传话筒,相互打电话,还没有完成的孩子很是羡慕。这时,我就适时抓住机会,大大表扬了会打结的孩子,并让他们说说是如何学会打结的:有的说是幼儿园学会的,有的说是家里学会的,随后让会打结的孩子帮助不会打结的孩子一起完成制作。
大班美术桥的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标志的设计要求,尝试用简单的图案来设计天气标志。
2、引导幼儿结合已有经验设计标志,体验创作的乐趣。
活动准备:常见的天气符号、不同天气图片、画纸、水彩笔
活动过程:
1、谈话导入:
(1)师:什么是标志?标志是一种什么样的图案?说说你知道的标志。
(2)教师出示常见的标志让幼儿观赏。
(3)请幼儿说说这些标志的特征。
小结:标志是生活中人们用来表明某一事物特征的记号。它简单、色彩单一、让人一看就能明白。
2、设计天气标志
(1)今天我接到一个任务,气象站的叔叔阿姨要请我们小朋友帮她们设计天气标志,你们有没有信心设计?(2)今天设计的天气标志有暴雨、台风、高温、大雪的天气标志,请你们分组设计。
(2)幼儿自由选择任务,分成若干组设计一种天气标志图。
3、标志展示,幼儿互相评价和欣赏。
活动延伸
1、幼儿在合适的地方张贴天气标志。
2、设置天气播报栏,值日生每天轮流记录
大班美术桥的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生活中马桶的造型,大胆畅想,并能用语言讲述自己的设想。
2.运用手捏的方法创作表现不同造型、不同外观的马桶。
3.能根据自己的创意构思、设计制作。
活动准备:
1.利用保健教育时间,随机提醒幼儿注意观察生活中所见马桶的不同造型。
2.课件:多变的马桶。
3.陶泥、操作工具等。
4.故事:《我要拉巴巴》。
活动过程:
1.幼儿听故事《我要拉巴巴》,导人活动。
教师:故事里的小动物真能干,都会独自上厕所大小便了:你们平时上厕所时发现卫生间的马桶是什么样的?坐在上面有什么感觉?想象一下。 (幼儿自由畅想,大胆讲述)
●由趣味故事导入活动,大大提高了幼儿对本次活动的积极性;从日常生活经验进行畅想,为幼儿的想象插上了无形的翅膀。
2.欣赏自制课件:多变的马桶。
(1)教师:老师也收集了很多马桶的图片,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看看与你们平时看到的马桶有什么不同。
(2)启发幼儿用手捏的方法创作表现不同造型的马桶。
教师:请你用陶泥尝试制作不同造型、不同外观、多功能的马桶。
3.展示作品,结束活动。
活动建议:
☆活动延伸 将幼儿作品陈列在班级展示区,让幼儿担当讲解员,讲述各自的马桶畅想曲。
☆环境创设 开辟“生活小常识”专栏,展示如厕时的相关常规,培养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
大班美术桥的教案篇6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大师作品及古琴乐曲,了解端午节与屈原的关联,感受屈原的爱国精神与不屈的性格。
2、让学生集体合作创作一条大龙船的制作,让学生感受集体的力量时无穷的。
教学重难点:
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让学生集体合作创作一条大龙船的制作。
教具准备:
1.有关屈原的故事或图片资料。
2.龙舟的图片资料。
3.剪刀、彩色纸等手工工具。
学具准备:
剪刀、彩色纸等手工工具。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复备学生活动复备
1、织纪律,检查学具。
2、听一听:师:讲述屈原的故事(配音),使学生了解在战国时期的楚国有一位伟大的诗人及他感人至深的故事。
3、读一读:朗诵屈原的著名诗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加深屈原在孩子们心中的形象,同时也加深对端午节的深刻理解。
4、提出作业要求:让学生集体合作创作一条大龙船的制作。
5、老师示范制作一个大龙船的部件折法。
6、放背景音乐,学生制作大龙船部件,老师巡回指导。
7、集体完成大龙船拼接。
8、教师小结:展示学生完成的大龙船作品。
大班美术桥的教案篇7
活动目标
1.初步掌握用橡皮泥或纸黏土创作的技巧。
2.培养耐心细致地完成作品的习惯。
3.发展造型能力和创造力。
4.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据所观察到得现象大胆地在同伴之间交流。
5.会用它们大胆地进行艺术表现与创造,喜欢装饰。
活动准备
1.幼儿事先搜集蛋糕房的生日蛋糕宣传单。
2.大纸盒。
3.美工材料,例如彩纸、橡皮泥或纸黏土等。
活动过程
1.请幼儿出示蛋糕房的生日蛋糕宣传单,与幼儿欣赏蛋糕的造型,向幼儿提问:
你最喜欢吃什么蛋糕?(自由回答。)
生日蛋糕有什么形状?(圆形、心形、正方形等。)
你认为这些蛋糕漂亮吗?为什么?(颜色、水果或图形的排列都很漂亮。)
蛋糕上的水果排列有什么特色?(很多都是按一定的序列排成的。)
2.提议幼儿扮演糕点师,设计一个美丽的.蛋糕。
3.老师示范用橡皮泥或纸黏土做蛋糕:
泡沫塑料或纸盒做蛋糕坯;
用橡皮泥或纸黏土搓成圆球、长条或其他形状做水果或巧克力,装饰蛋糕坯。
4.制作完成后,请幼儿介绍自己的作品和创意。
5.将自制的蛋糕放在展览区举办蛋糕展,小朋友相互欣赏交流。
活动评价
能运用搓、捏的技巧制作蛋糕模型。
活动建议
在幼儿对制作蛋糕产生兴趣后,可以运用其他的美术表现形式来制作蛋糕,如装饰画、纸盘制作等。
活动反思
幼儿是天真好动的,他们对周围的一切都是那么新奇,他们就象一个“小小的哥伦布”,每天都在发现着“新大陆”,他们用自己的眼睛、双手,探索着自然的奥秘、科学的神奇,建构着那一个个让他们魂牵梦萦的问题。这种好奇与探究,是儿童的天性,那么,作为教师就要保护儿童的探究欲望,引发他们进行“多解”地操作与思考,给予幼儿及时的鼓励与赞扬,使幼儿的自信越来越强。
大班美术桥的教案篇8
活动目标:
1、学习画螺旋线表现花朵;
2、能运用不同的颜色表现花朵,
3、喜欢参与活动,大胆表现。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外出和老师一起观察各种形态的花,认识花的名称,收集花的照片和图片,进行比较观察:“有几片花瓣?”“什么花也有x片花瓣?”花瓣的形状像什么?哪儿是花心?闻一闻花的香味一样吗?花都有什么颜色?什么小动物喜欢到花里来做客?
做游戏《小蜜蜂采花蜜》,进一步熟悉各种花的名称和特征。
2、材料准备:棉签、各种颜料、抹布、桌垫、白纸。
3、教具准备:范画、棒棒笔、颜料。
活动过程:
1、出示并观察范画,引发幼儿兴趣:
“春天来,春天来,花儿朵朵开,红花开,白花开,蜜蜂蝴蝶都飞来——”(将小蜜蜂的图片贴在手上,‘飞’到范画上)
“小蜜蜂飞到哪里了?”“这里的花像什么?有什么颜色?”
“这样的花是怎样画出来的?”(幼儿自由发表看法)
2、学习螺旋线的画法:
⑴在纸上点一个点当做花心,从花心开始向外画,一圈比一圈大,画的圈数越多,花儿就变得越大。
⑵从外向里画,先画一个大圆弧,不要封口,一圈比一圈小,最后画到“花心”,最后添画小草、叶子。
3、幼儿运用螺旋线表现绘画花朵;
⑴针对幼儿能力的强弱,分层次指导;
▲指导能力强的幼儿运用螺旋线表现许多花朵,构图饱满;
▲指导能力弱的幼儿掌握运用螺旋线表现花朵的方法。
⑵以小蜜蜂的角色指导幼儿绘画:
▲运用丰富的色彩绘画—“小蜜蜂喜欢五颜六色的花朵!”
4、欣赏幼儿作品:
⑴将幼儿的绘画作品都放在地板上,布置成一个大花园,请幼儿相互说说“哪一朵花大?哪朵花小?”
⑵请幼儿选择小蜜蜂或小蝴蝶去粘在自己喜欢的作品上。
活动反思:
一、选材
本次活动的选材贴近幼儿的生活,符合幼儿的审美要求,他们熟悉花,又不缺乏对花的喜爱之情,那么,在此基础上,让幼儿用绳子来表现创作难度就不会太大。
本次活动是我自己设计的,和中班的一个主题内容《花花朵朵》非常相似,但我考虑到绳艺技巧的运用对小朋友来说比较生疏,所以我选择了大班进行教学。
二、目标
本次活动的目标制定是
1。欣赏菊花、荷花、梅花等,了解它们的外形特征。
2。尝试用绳子来表现花朵的形态。
3。体验表现与创造的乐趣,培养幼儿喜爱花、喜爱大自然的情感。
三、过程
1。引题
情景引题,激发兴趣。以花仙子引题,吸引了幼儿的注意力,也让幼儿充满向往之心和探索的欲望。
2。谈话
通过提问、欣赏、交流,让幼儿体会、感受花的美丽,简单了解各种各样的花,以及它们的外形特征。
3。幼儿活动
我以花仙子开花展作为引子,充分调动幼儿主动操作的积极性,这也是幼儿的一个尝试活动,他们利用教师所提供的材料,根据自己的意愿进行选择并操作,在这个过程中是充分体现其主体地位的。
四、展示
展示活动是对幼儿操作活动结果的肯定与互相评价,让幼儿感受花的美丽的各种表现形式,从而提高审美能力。
大班美术桥的教案参考8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