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的幼儿园教案6篇

时间:
Lonesome
分享
下载本文

教案的撰写应当与实际的教学进度和学生的理解情况相匹配,教案编写有助于教师对学生的个性化需求进行分析和满足,以下是九九公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排序的幼儿园教案6篇,供大家参考。

排序的幼儿园教案6篇

排序的幼儿园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通过看一看、玩一玩,知道两种颜色加在一起会变成其他颜色。

2.能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探索中来,对新事物有浓厚的兴趣。

活动准备:

红、黄、蓝颜料桶若干,小桶(每组一个),调色盘、调色笔人手一个,

活动过程:

1.老师出示红、黄、蓝三种颜料,幼儿观察。

师:今天我给你们带了三种颜色,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2.加入情景,激发幼儿的探索欲望。

师:今天我们可都是厉害的魔术师,要来变一个厉害的魔术。

3.老师操作实验,引起幼儿兴趣,并请幼儿观察颜色的变化。

(将红色颜料和黄色颜料倒在一起,用调色笔搅拌一下,让幼儿观察其中的变化,再跟之前的颜色做对比)

4.让幼儿来说说实验的变化,什么颜色和什么颜色变成了什么颜色。

5.让幼儿自己动手操作,给他们提供材料,让幼儿自己感知颜色的变化。

6.用自己“变”出来的颜色画画。

师:哇,你们都变出神奇的颜色啦。那让我们用这些神奇的颜色来画一幅画吧。

(给幼儿提供纸张,让幼儿作画)

7.和幼儿一起将作品展出,欣赏他人作品。

排序的幼儿园教案篇2

设计背景

幼儿对于一些事物,不懂得是有规律的。特设此课,使幼儿进一步了解事物的规律。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学会按物品的颜色,大小,形状等特点进行有规律的'排序。

2、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判断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3、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4、喜欢数学活动,乐意参与各种操作游戏,培养思维的逆反性。

5、体验数学集体游戏的快乐。

重点难点

学会观察生活中有规律的事物。

活动准备

教学图,不同形状,颜色的卡片若干。

活动过程

一、导入:

请幼儿观察一幅图片,并说一说大家都发现了什么有趣的地方。(塔、树、花朵),总结规律。

二、内容呈现:

教师分组排列卡片,请幼儿观察本组卡片的规律,并上前面来把剩下的卡片排列完。(大小、形状、颜色、种类)。

三、巩固游戏:

1.给幼儿每人准备一组卡片或玩具,鼓励幼儿自己进行排序。

2.互动:分组请幼儿做游戏,按照老师所画的规律排列。(站蹲、举放、男女。)

结束:

1.请小朋友认真看一看在我们周围还有那些东西也是有规律的、排序的。

2.请幼儿在成排(2男2女)的顺序离开活动场地。

教学反思

本节活动课较为成功,幼儿动手及互动的环节比较多。带动了幼儿的积极性,也活跃了课堂气氛。在活动结束进行自身排序时,幼儿有些不懂自己该站在怎样的位置。

排序的幼儿园教案篇3

一、活动目标

能对5个以内物体按大小排序,初步理解物体在序列中的位置及双重意义。

二、重点与难点

理解物体在序列中的双重意义。

三、材料及环境创设

1、材料:套杯、纸制水果(动物、娃娃……)、几何图形、排序板。

2、环境创设:将各种材料按难易程度编号后放在教学活动区内让幼儿依次操作摆弄。

四、设计思路

本活动的重点是让幼儿理解序列中物体之间的关系,即每个物体比前一个物体大,同时又比后一个物体小。但是,由于中班幼儿思维的可逆性还比较差,理解这种关系会有一定的困难,所以活动设计首先要为幼儿提供由易到难的操作活动,让幼儿积累丰富的感性经验。然后采用讨论的形式让幼儿边思考边操作,引起幼儿对序列中物体双重意义的思索。通过由浅入深的讨论,使幼儿的排序水平从直观向抽象发展,从而形成系列化的逻辑观念,为理解抽象的数序奠定基础。

五、活动流程

操作探索——讨论理解——复习巩固

1、通过操作活动让幼儿积累感性经验。

(1)玩各种形状的套杯。

(2)给大小差别明显的物体排序。

(3)给大小差别细微的物体排序。

(4)排几何图形。说明

大小不同的几何图形要贴在相同大小的底板上,使幼儿在比大小时不能采用重叠的方法,只能通过目测完成。

2、通过讨论活动帮助幼儿理解序列中物体之间的关系。

(1)出示大小不同的动物让幼儿排序。(三只动物)

提问:为什么xx排在最前面,xx排在最后,xx排在中间?

讨论:(指中间一只动物)它为什么排在中间?(让幼儿初步理解物体在序列中的双重意义,即相比较前一动物,它是小的;相比较后一动物,它又是大的了。)

(2)出示两只动物,要求幼儿把它们排进刚才的序列中,并讨论排得是否正确。

(3)出示5个娃娃,让幼儿思考怎样可以排得又快又对。

说明

教师可以先示范依次找出最大的,第二大的,然后让幼儿接着往下排,帮助幼儿理解,如果每次教拿出最大的,那么相继其后拿出的总是比已经拿出的小,而比没拿出的都大。

3、通过复习活动为幼儿提供运用系列化观念的机会。

(1)找错。让幼儿找出排错的物体并纠正。

(2)给5个以上物体排序。

排序的幼儿园教案篇4

设计意图:

排序是将两个以上组成一组的物体排出序列,幼儿可根据大小、形状、颜色、数量、名称等排列物体,探索和发现各种不同规律的排序方法。中班的孩子在操作摆弄物品时,已逐渐认识了事物的一些属性,如:大小、长短、颜色、形状等,能发现其明显的差异性,也能感受到有关规律的经验。本次活动根据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结合生活实际以游戏情景贯穿活动,激发幼儿的兴趣,引导幼儿观察并发现规律,促进幼儿观察、比较、思考及创造能力的发展,使幼儿在游戏中学数学、用数学,并在此过程中感受数学的重要和有趣,感受生活中物体排序的规律美。

活动目标:

1.能够发现并清楚讲述物体的排列规律。

2.学会按物体的1-2个特征有规律的排序。

3.能运用有规律排序的方法装饰物体,感受生活中物体排序的规律美。

活动重点:学会按物体的1-2个特征有规律的排序。

活动难点:能够发现并清楚讲述物体的排列规律。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已有初步有规律排序的经验,观察过生活中有规律排序的物品。

2.物质准备:

(1)ppt(生活中有规律的排序的图如靠垫、珠帘等);

(2)幼儿操作材料:

①穿手链:毛根、各种有颜色的笔套、珠子;

②装饰腰带:自制腰带、各种自制的操作图形;

③装饰相框:自制相框、各种有颜色的工字钉;

④装饰帽子:自制帽子、大小不同的亮片;

活动过程:

一、播放ppt,引导幼儿观察生活中有规律排序的图片

1、播放ppt,引导幼儿观察

2.引导幼儿找规律,并用完整的话讲述排列规律

3.教师

二、幼儿分组操作活动

1.教师示范讲解操作材料

(1)装饰相框:用工字钉有规律的装饰一个漂亮的相框送给小兔。

(2)装饰帽子:用不同大小的亮片有规律的装饰一顶漂亮的帽子送给小兔。

(3)装饰腰带:用各种图形宝宝有规律的装饰一条腰带送给小兔。

(4)做手链:珠子和笔套串项链,用毛根穿水彩笔笔套,按规律穿一条漂亮的手链送给小兔。

2.提操作要求

(1)用工字钉操作时要注意安全,操作时要保持安静,若有问题请举手;

(2)小朋友可以用刚才我们说过的规律装饰,也可以想出不一样的规律装饰;

(3)如果你很快就装饰完一种礼物,你还可以到另外一组装饰别的礼物。

3.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鼓励能力强幼儿大胆创编排序规律

三、展示幼儿作品,师幼共同讲评。

1.教师重点挑出1-3种排序规律进行讲评

2.自然结束,引导幼儿课后互相检查,并把装饰好的礼物送给小兔。

排序的幼儿园教案篇5

设计思路:

幼儿园数学教学是一门系统性、逻辑性很强的学科,有着自身的特点和规律。密切联系幼儿的生活,利用幼儿平常接触到的、熟悉的事物并以情境讲述的方式来设计数学活动,更容易解决数学知识的抽象性与幼儿思维具体形象性这一矛盾的最好方法。操作法是幼儿学习数学的基本方法,我们投放幼儿熟悉的材料,创设情景,让幼儿去操作、思考、探索。通过第一环节学习排序,第二环节幼儿操作,第三环节抢答题,三个层层递进的环节,感知物体大小、数量与形状等排列的一种互逆关系。本次活动,发展了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培养了幼儿的学习习惯和学习兴趣。

活动目标:

1、学习按物体的形状、大小、数量排列顺序。

2、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逻辑思维能力。

3、培养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

活动准备:

1、幻灯。

2、幼儿操作:每幼儿1张长条纸,大小雪花片若干,木珠若干,糖、花生、红枣若干,几何图形(圆形、三角形、梯形)若干。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小朋友们 ,你们好,这是我的好朋友唐老鸭,今天他我给大家运来了许多的礼物,瞧,都有些什么呀?

(二)基本部分。

1、引导幼儿找出排列的规律,学习排序。

开来了第1列草莓火车,这列火车上装的是什么?这些草莓都是按什么规律装的?我们来看看这剩下来的一节车厢该装什么样的草莓呢?

(按照大小的规律排列的)第2列火车进站了,又给我们运来了什么? 这些苹果又是按什么规律排列?请你猜猜看这剩下来的车厢该怎么装呢?

瞧瞧第3列火车又是按什么规律排列?(种类的不同排列)

小结:原来按照物体的大小、数量、种类等排列顺序,我们叫排序。

2、幼儿操作活动

唐老鸭火车长还带来了好多的礼物,但他们都乱七八糟的,我们来帮助一下他怎么样?这些礼物里都有一些已经是在这样的.纸上摆好的,请你找出前面的规律,继续将这张纸排满。然后我来帮你们送给唐老鸭?(请每5人一组分在各队里)第一组幼儿按照食物的种类进行排列。糖、花生、红枣······第二组幼儿按照几何图形的形状和数量间隔排列如:

第三组幼儿按照雪花片的大小和数量间隔排列。1片大雪花片,3片小的雪花片······第四组幼儿将珠子按颜色和数量间隔排列。如2颗红的、1颗蓝的······(带点贴纸奖励做对的孩子)

3、分组游戏《抢答题》

小朋友送给唐老鸭的礼物都是根据大小、颜色、形状、种类进行排序的,唐老鸭看了真高兴,他还给我们带来了问题要考考小朋友,老师先把小朋友分成三队:苹果队、香蕉队、草莓队。瞧,问题来了,请听题。

(三)结束部分。

唐老鸭今天跟小朋友玩的真开心,现在他要回家了。小朋友再见。

课前反思:

本次活动我以情境讲述的形式贯穿于整节课,来激发幼儿的兴趣和探索操作活动的兴趣。

通过第一环节的学习(排序),幼儿此时有一点的疲倦,学习兴趣也从高涨的状态,逐渐转向低谷状态。因此,在幼儿给唐老鸭送礼物的操作活动中,既起到巩固作用,又起到引新作用。但是在这一环节中,我让幼儿探索一下可以按颜色、形状等的不同方法来排序,我设计地半成品操作内容对于大班的幼儿过于简单,最好是让幼儿自己按这些物品来排序,然后让他们相互检查,这样会比较好。最后一个环节我用抢答来再次激起幼儿的兴趣,也再次突出了本次活动的重点。整个活动我是根据幼儿的学习规律、有浅入深、循序渐进,充分体现幼儿的主体,培养幼儿通过动口、动手、动脑去发现,去探索掌握知识的能力。

排序的幼儿园教案篇6

一、教学设计:

此活动主要让幼儿掌握按简单规律排序,本次活动通过ppt创设情景、让幼儿简单了解两种颜色的交替排序。还能根据图片上的图案用自己的身体动作表现出来,,这个环节是让幼儿仔细观察并积极参与,将排序活动融合在幼儿玩之中。营造一种轻松愉快的气氛。

二、教学目标:

1、尝试按一定规律排序。

2、借助自身的特征来排序,进一步体验排序的规律和方法。

3、通过各种感官训练培养幼儿对计算的兴致及思维的准确性、敏捷性。

4、培养幼儿相互合作,有序操作的良好操作习惯。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尝试按一定规律排序。

难点:借助自身的特征来排序。

四、教学准备:

操作背景图,教师演示材料,幼儿操作材料。

五、教学过程:

(一)设计小熊新房子。

1、小熊造了新房子,它的屋檐下挂了很多彩灯,小朋友看看这些彩灯是按什么顺序排的?

2、小熊要出门了,它想铺一条漂亮的小路,小朋友看看,小熊是怎么铺的?请小朋友帮助小熊把路铺完。

3、春天来了,小熊想让自己的院子漂亮一点,它有许多小树,请小朋友帮忙种树,你们觉得应该怎么种?

(二)去小熊家做客。

小熊家真漂亮,我们在小熊家合个影,请小朋友集体按一定的规律用身体动作摆造型。

(三)幼儿操作

去小熊家做客,我们给小熊带点礼物吧,送伞和做水果拼盘,小朋友按一定的规律,老师看看哪个小朋友最能干?

排序的幼儿园教案6篇相关文章:

幼儿园笔画丿的教案5篇

幼儿园保护鼻子的教案8篇

幼儿园认识脚的教案7篇

幼儿园糖的教案优质8篇

幼儿园大班语言《家》的教案模板7篇

牙齿的幼儿园教案参考7篇

幼儿园糖的教案最新7篇

幼儿园糖的教案7篇

幼儿园关于伞的科学教案推荐7篇

幼儿园糖的教案模板8篇

排序的幼儿园教案6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636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