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则运算数学教案7篇

时间:
Lonesome
分享
下载本文

有效的教案能够使学生在课后继续思考和探讨课堂内容,制作教案使教师能够更全面地考虑教学资源的有效利用,以下是九九公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四则运算数学教案7篇,供大家参考。

四则运算数学教案7篇

四则运算数学教案篇1

四则运算(一)

教学内容:p/2-3(提出问题)

教学目标:

1、在观察、整理信息中发现、提出问题,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完整的叙述问题的能力。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难点:提出有价值的数学问题。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师:同学们,愉快、短暂的寒假生活结束了,有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事情吗?

二、指导提问

出示书本情境图

师:图中的小朋友在干什么?

这副图中蕴藏着很多的数学知识?

1)学生汇报冰天雪地里的数学知识。

2)教师将信息呈现:滑冰区有72人,滑雪区有36人,冰雕区有180人。

3)根据信息,提出数学问题。

小组合作:你还能挖掘出哪些数学知识呢?

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是新课标倡导的一大新理念,独立安排一节课的教学教师重在小组指导不仅教给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而且为本单元的教学奠定基础。

小组汇报:

如果学生还难于发现问题可出示例3、例4的情景图,进一步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三、归纳概括

师:怎样提出数学问题?发现数学—提取信息—提出问题.

板书设计:

提出问题

滑冰区有72人,滑雪区有36人,冰雕区有180人。

根据信息,提出数学问题.

四则运算数学教案篇2

一 、教学目标

1、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感受运算顺序规定的必要性,进一步掌握加减混合或乘除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计算。

2、经历探索和交流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感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

3、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发展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

1. 教学重点:感受运算顺序的必要性,准确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2. 教学难点:掌握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

集智式备课

(一 )基础训练

?口算】 24×5= 32÷4= 8+27= 900÷3=

60÷4= 72-44= 45×3 = 85+28=

?解答题】用小棒摆8个六边形,共需要多少根小棒?

(二) 新知学习

?典型例题】

例2 “冰雪天地”3天接待987人。照这样计算,6天预计接待多少人?

1、 观察主题图,根据条件提出问题。

2、 小组交流。根据图中提出的信息,你能提出哪些问题,怎样解决?(引导学生理解“照这样计算”的意思)

3、 抓住新旧知识的联系,运用知识迁移类推,学会知识。

4、 学生汇报。引导学生列综合算式并说一说每一步表示的意义。

5、 教师用线段图引导学生用两种方法解决问题。

6、 教给方法:我们可以用画线段图、简图等方法来帮助我们理清解题思路,保证准确的解决问题。

?小结】如果在一道算式中没有括号,只有加、减法或者乘、除法,都要按照从左往右的顺序依次计算。在解决问题时,可以用画线段图、简图等方法来帮助我们理清解题思路

(三) 巩固练习

?基础练习】1、直接写出计算结果。

37+12-20 24÷6×7 90-52+28

6×2÷4 32÷8×5 48-13+5

2、划出下面题目的计算顺序并计算任意两题。

192+8+157 45×30÷54 290-68+951 600÷50×90

143-45-57 24×5÷30 434÷7×8 240÷20÷4

3、啄木鸟医生(判断并改正)

850÷25×2 345-164+36

=950÷50 =345-200

=19 =145

1、 课本p 5做一做1、图书馆里有故事书98本,今天借出46本,还回25本。现在图书馆里有故事书多少本?

?提高练习】1、先计算,再列出综合算式。

240÷12= 236+70= 237+263=

125×14= 1750÷25= 25×36=

20+1750= 943-306= 900-500=

2、列综合式计算

(1)4除900的商减224,差是多少?

(2)504加140除以28的商,和是多少?

(3)比一个数的3倍少12是60,这个数是多少?

3、课本p8 练习一 4、

4、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并列式计算。

小张有8张10元的。小王有18张2元的。 ?

?拓展练习】1、用两种方法解决下面的问题:(只要求列式不计算)

(1) 过年了,小兰用压岁钱为自己的小图书馆购买了一批课外书。小图书馆有2个书柜,每个书柜有6层,每层放了15本书。现在小兰的图书馆里有多少本书?

(2)

3、

(四)教学效果评价(小测题)

1、39+46-18= 49÷7×4= 73-45+27= 18×4÷9=

2、一件儿童上衣48元,一条长裤比上衣便宜9元,一条裙子又比长裤贵5元。这条裙子多少钱?

四则运算数学教案篇3

一、填空。(12%)

1、在一个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都要( )按顺序计算。

2、(90-21×2)÷12,计算时要先算( )。小括号里面有减法和乘法,要先算( )。

3、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统称( )。

4、根据下面的算式列出综合算式。

(1)221×3=663 (2)217+123=340

208÷16=13 340÷17=20

663+13=676 500-20=480

综合算式 综合算式

5、650与250的和减去240除以8的商,差是( )。

6、希望小学四年级同学植树45棵,五年级同学植树的棵数比四年级的2倍少18棵,五年级同学植树( )棵。

二、判断题。(正确的画adic;,错误的画×)(6%)

1、35与50的和除以10与5的差,商是多少?

这道题列式为:35+50÷10-5。…………………………( )

2、0除以一个非零的数还得0。…………………………( )

3、两个不等于0的相同数相除,商一定是1。…………( )

4、0可以作除数。…………………………………………( )

5、算式里有括号,要先算括号里面的。……………………( )

6、0除以0不可能得到一个确定的商。……………………( )

三、计算。(58%)

1、直接写出得数(8%)

100×10= 90×8= 120×5= 440÷40=

480÷8= 25×4= 354-99= 150×60=

28÷7×5= 48+32-24= 64÷8-8= 24+16×6=

48+52÷4= 100-5×4= (57-27)÷3= 80-80÷4=

2、用竖式计算下面各题。(18%)

258×38= 240×36= 306×35=

650×80= 720÷16= 400÷25=

2800÷70= 26×345= 384÷32=

3、计算下面各题。(16%)

950+560÷14×28 2800-(48×15÷24)

(216-25×8)+198 (160×40-3800)÷65

4、列综合算式计算。(16%)

(1)1350减去24与18的积,再 (2)72与39的差乘45与35的和,积

加上541,得多少? 是多少?

(3)48与142的和除以54减去 (4)45与54的积,减去214与86的和,

35的差,商是多少? 差是多少?

四、解决问题。(24%)

(1)小红有故事书160本,是小萍故事书本数的2倍,而小冬的本数是小萍的3倍。小冬故事书的本数是多少本(6%)

(2)学校三、四年级都有6个班,三年级平均每班42人,四年级平均每班45人。三、四年级共有多少人?(6%)

(3)庆六一活动,幼儿园买回400份奖品,分给8个班后,还剩下40份。平均每班分得奖品多少份?(6%)

(4)王师傅和徒弟小李共同加工一批零件,在8小时中,王师傅加工了560个,小李加工了480个,王师傅每小时比小李每小时多加工了多少个零件?(6%)

四则运算数学教案篇4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用小括号是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策略。

2.使学生掌握含有两级运算(含有小括号)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计算。

3.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从不同角度考虑问题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

使学生掌握含有两级运算(含有小括号)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计算。

教学工具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引入新课。

1、口算

120+30-60 8×5×10

20+30÷3 120÷3×5

12×5-40÷2 150-100÷5×4

100×(38-31)

二、学习新课

1.出示挂图及例4(板书后)

1.引导学生认真读题,理解题意。(尤其是每30位游人需一名保洁员,师可问:60位游人需几名?90位游人呢?

2.分析题中数量关系,从问题入手,先要求什么,再求什么……的思路独立思考。

3.交流解题思路(引导说出第2种解法)。

4.如何把上式列成一个算式呢?(板书后)

问:每步算式表示的意义。

对含有小括号的运算,应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2.练习p11做一做。

3.出示例5.(板书后)

请生在书上的算式里标出运算顺序号。两名学生板演,同桌互评后独立计算,集体订正。

师问:观察两小题有什么相同地方?有什么不同地方?两题结果为什么不一样?

最后,同桌互相说一说每小题先求什么,再求什么,最后求什么?

师:给出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统称为四则运算,以小组合作形式总结四则运算顺序。

师整理板书四则运算顺序。(板书后)

4.练习p12做一做1、2题。

5.课堂总结: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课后习题

完成课后练习题。

四则运算数学教案篇5

一、学习内容 例6(0的运算)

二、学习目标

1.知道关于0的运算应该注意的问题。

2.培养学生整理知识的能力

三、重点难点:0不能做除数及原因。

四、预习学案

1.出示:快速口算

100+0= 0+568= 0×78= 154-0=

0÷23= 128-128= 0÷76= 235+0=

99-0= 49-49= 0+319= 0×29=

2.将上面的口算分类.根据分类的结果说一说关于0的运算都有哪些。

3.分类后进行概括总结关于0的运算。

4.一个数与0相加;一个数减0;一个数与0相乘的结果分别是多少?

5. 0除以一个数的结果是多少?在这里为什么不说一个数除以0?

6.想一想:0为什么不能做除数?

五、导学案

1.分小组展示关于0的运算。

2.各小组推荐一名同学进行辩论0能不能做除数

3.归纳所有0的运算。

4.用字母表示0的运算

a+0=a a—0=a a×0=0 0÷a=0(a不等于0)

六、课堂小结:0不能做除数。如5÷0不可能得到商,因为找不到一个数同0相乘得到5.0÷0不可能得到一个确定的商,因为任何数同0相乘都得0。

0除以一个非0的数,还得0。

七、课堂检测

1.我能算对。

(1)36+0= (2)0+68= (3)0×68= (4)54-0=

(5)0÷28= (6)128-0= (7)0÷36= (8)25+0=

(9)99-0= (10)49-49= (11)0+39= (12)0×9=

2.我会填。

45○0=45 132○0=0 360○0=360 0○465=465

()÷ 45=0 ( )+56=56 0÷( )=0 89×( )= 0

3.0的自述

大家好!我是0,任何一个数和我想加都得;任何数与我相乘都得( );任何数减去我都得( );( )等于( )时差会是我。我可以做加数,也可以做( ),还可以做( )和( ),就是不能做( )。

八、作业:见作业库

九、板书设计

关于0的运算

0+78=78 95+0=95 一个数和0相加,还得原数。

728—0=728 一个数减去0,还得原数。

89—89=0 被减数等于减数,差是0。

16×0=0 一个数和0相乘,仍得0。

0÷18=0 0除以一个非零的数,还得0。

反思:关于0的运算,学生在前几册数学学习中已经积累了关于0和一个数相加还得原数,被减数和减数相等时,得0。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这几方面的知识。只是对0在除法中的运算比较陌生,因此我重点对0不能做除数进行了引导,使学生明白0为什么不能做除数的道理,从而完成了学习任务。

四则运算数学教案篇6

一、学习内容例5(强化小括号的作用)、归纳运算顺序.

二、学习目标

1.会计算含有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正确计算三步式题。

2.在头脑中强化小括号的作用。

3.总结归纳出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

三、重点难点:掌握含有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正确计算三步式题。

四、预习学案

1.前面我们学习了几种不同的四则运算,你们还记得吗?谁能说说你在前面都学会了哪些四则运算顺序?

2. 观察这两道题,它们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42+6×(12-4) (2)42+6×12-4

(1)上面的两道题数字、符号以及数字的顺序都没有改变,两题的计算结果呢?

(2)先说出它们的运算顺序,再计算。它们的运算顺序相同吗?

(3)它们的计算结果为什么不同?

(4)如果在一个算式里含有小括号,应该怎样进行计算。

五、导学案

1.讨论每题两个式子的不同。

2.小组内交流这样的综合算式的运算顺序。

3.先在小组内交流,再全班交流 :为什么在含有括号的题目里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后算括号外面的?

4.这几天我们一直都在说四则运算,到底什么是四则运算呢?

5.小组内总结交流:我们学习的四则运算的运算顺序是怎样的?

小结:四则运算的运算顺序是怎样的?

六、课堂检测

1. 35+8×(15-8) 35+8×15-8的计算结果相同吗?为什么?

2. 240÷(20-5) (37-15)×(8+14)

3.学校食堂买来大米850千克,运了3车,还剩100千克,平均每车运多少千克?

七、作业:见作业库

八、板书设计

四则运算的运算顺序

(1)42+6×(12—4) (2)42+6×12—4

=42+6×8 =42+72—4

=42+48 =114—4

=90 =110

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统称四则运算。

反思:因为四则运算学生学得认真,所以对于含有小括号的运算并不陌生,归纳四则运算的计算顺序也较容易。因此这节课很轻松就完成了教学任务。

四则运算数学教案篇7

1.填空.(20分)

(1)在计算(2000-36×47)÷44时,首先算()法,最后一步算()法.

(2)180×650-320÷80,如果要改变运算顺序,先算减法,那么必须使用括号,算式是( )。

(3)根据500÷125=4,4+404=408,804-408=396组成一个综合算式是().

(4)原计划21天完成,实际提前了5天,实际()天完成任务.

(5)5人4天编筐80个,每人每天编筐()个.

(6)用182除以13的商,去乘28与14的差,积是多少?列成综合算式是().

(7)一个气象小组测得一周中每天的最高温度分别是31℃、33℃、34℃、32℃、30℃、35℃、29℃.这一周内的最高温度相差()℃,这一周内的最高温度平均是()℃.

(8)把算式改编成文字题.

5×(3+7):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判断题.(5分).

(1)75×8表示8个75的和是多少.()

(2)比200少2的数是198.()

(3)乙数比甲数少2,甲数就比乙数多2.()

(4)甲是乙的3倍,乙是丙的2倍,甲是丙的6倍.()

(5)小数一定比整数小.()

3.选择题.(16分)

(1)甲数是乙数的1倍,甲数()乙数.

①>②=③<

(2)44个25相加的和除以25的11倍,商是多少?列式应是().

①25×44÷25×11②25×44÷(25×11)

③(44+25)÷(25×11)④(44×25)÷(25×11)

(3)下面第一步计算是正确的是()

①25×18-18+351=25×0+351

②2569-3400÷25×4=2569-3400÷100

③850-30÷3×10=850-10×10

④125×8-346+654=1000-1000

(4)被减数、减数与差的和是96,那么被减数是().

①96②48③69④条件不够

(5)有6名少先队员,上午植树30棵,下午植树24棵,平均每名少先队员植树多少棵?正确答案是().

①5棵②4棵③9棵④6棵

(6)李强数学前三单元的平均成绩是96分,第四单元考了100分,那么李强数学前四单元的平均成绩是多少分?正确算式是()

①(96+100)÷2 ②(96×3+100)÷3

③96×3÷2+100÷2④(96×3+100)÷4

(7)6个人3天可以做玩具36只,平均每人3天可以做几只?正确列式的是().

①30÷6÷3②36÷3③36÷6④36÷6×3

(8)每分放的影片长30米,第一部放映24分,第二部放映19分.第二部比第一部影片短多少米?错误列式是()

①30÷(24-19)②30×24-30×19③30×(24-19)

4.计算题.

(1)直接写出得数.(9分)

14×6=80÷16=62-5×6=

45×3=540÷9=(15+8+22)÷3=

90÷18= 180×4=750÷(20-15)=

(2)计算下面各题.(12分)

1080-3500÷250+3462010÷15-11×12

(487+2884÷28)×506200×73÷(543-178)

(3)文字题.(8分)

①304除以19的商.加上16的5倍,和是多少?

②870与840的差去除1530与840的和,商是多少?

5.应用题.(30分)

(1)三(一)班的男生比女生人数的2倍少7人,女生有16人,这个班共有学生多少人?

(2)一个篮子里有25个鸡蛋,这个篮子和鸡蛋一共重1525克,篮子重400克,平均每个鸡蛋重多少克?

(3)王师傅每小时加工42个零件,小李每小时加工37个零件,两人同时加工6小时,王师傅比小李多加工多少个零件?

(4)5部插秧机6小时插秧24000平方米,平均1部插秧机1小时插秧多少平方米?

(5)一个修路除修一段公路,8小时修了720米.照这样计算,再修2小时,一共可以修多少米?

四则运算数学教案7篇相关文章:

四年级上册数学角的度量教案7篇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7篇

初中数学数学述职报告精选7篇

二年级数学下册数学工作总结优秀7篇

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全册教案7篇

二年级上数学角的初步认识教案7篇

小学数学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教案7篇

7得乘法口诀教案最新7篇

7的乘法口诀教案7篇

篮球训练教案7篇

四则运算数学教案7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685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