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是教师教学研究的重要资料,有助于积累教学经验,其实教案的设计应体现教师的教学风格和理念,下面是九九公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风的家绘本故事教案模板5篇,感谢您的参阅。
风的家绘本故事教案篇1
今天,老师就给大家讲一个关于梦想的故事。
在春天的原野上,绿草油油,男孩和女孩正在草地上快乐的嬉戏、玩耍。女孩发现了一朵美丽的蒲公英,她突发奇想的问蒲公英:"蒲公英,蒲公英,长大以后你想做什么?"蒲公英说:"我,我要做一只大狮子!有着又浓又密的金色的鬃毛,那种威武又善良的大狮子。"女孩兴奋的说:"你要做一只大狮子啊,大狮子,太好了。"多么神奇的想法啊,蒲公英变成了大狮子!他的梦想真奇特。
男孩和女孩来到了小河边,他们惊喜的大叫着:"小鱼,小鱼,"男孩弯下腰问小鱼:"长大以后你想做什么?"小鱼说:"我呀,我要做一头大鲸鱼!畅游四大洋,一头游得飞快的大鲸鱼。"男孩说:"是嘛,你要做一头大鲸鱼啊,太棒了。"多美的梦想呀,小鱼变成了大鲸鱼正在海洋里飞快的游泳呢。
男孩和女孩坐在地上,他们拿出蜡笔,把美丽的蒲公英和欢乐的小鱼画在了图画本上,他们一起问蜡笔:"蜡笔,蜡笔,长大以后你想做什么?"蜡笔说:"我们呀,我们要做一片大森林!长满了蜡笔树,一片彩虹颜色的大森林。然后,用绿色涂原野。涂一片跑啊,跑啊,永远、永远也跑不到头儿的原野。接着,用蓝色涂大海。涂一片游啊,游啊,永远、永远也游不到头儿的大海。"哎呀,老师真羡慕文中的蒲公英、小鱼和蜡笔呀,他们有那么多的梦想,那么美好、那么奇异。梦想呀,就像盒子里的巧克力糖,甜甜的,美美的;梦想呀,就像口袋里的玻璃球,五光十色的;梦想呀,还像一对翅膀,带着我们飞向美好的未来……那孩子们呢?男孩和女孩又有什么样的梦想呢?
女孩说:"那我长大以后,要和狮子一起赛跑。跑啊,跑啊,一直跑到原野的尽头。"男孩说:"那我长大以后,要和鲸鱼一起游泳。游啊,游啊,一直游到大海的尽头。"其实他们的梦想可不只是这些,你看,他们的梦想呀像天上的白云一样缥缈可爱,变化多端。
你看,他们正在蓝天下一起快乐的分享彼此的梦想呢,"喂,长大以后,你想做什么?"小朋友们,童年的生活之所以美丽就在于我们有许许多多的梦想,我们有大声喊出自己不平凡心愿的勇气,孩子们你是不是也有许多奇妙的梦想呀?那就大声的、勇敢的告诉大家吧。
设计思路:
1、这本书图文表现元素精简,意蕴活泼而丰富。用问答的形式构架内容。初看只是三段单纯的情节重复,但是,作者安排了向现实状态妥协的蒲公英和小鱼后,又安排了不怕被现实羁绊的蜡笔,问答的层次与意境得以展现。两个孩子对着天空大声询问的姿态,最令人印象深刻,他们一面问,一面跑,引领着读者也想飞着翻页,引发许多小孩大声喊出不平凡的心愿。
2、通过反复吟诵,让孩子体会长大以后做什么的梦想该如何去追寻。而童谣节奏的诵读活动,可以让孩子知道,美好的愿望不是一下子能实现的。只要有执着的信念,有激情,用行动去追求目标,愿望就一定能实现。
阅读过程:
一、阅读前:
1、吟诵导入前言:如果说生活是一本书,那我的梦想就是一支笔,挥毫泼墨;如果说生活是一座漆黑的木屋,那我的梦想就是站在里面独自思考的人;如果说生活是一片天空,那我的梦想就是一片云彩,洁白无暇……我的梦想会是什么呢?请你猜一猜。
2、引入课题:今天,老师给你们介绍一位日本作家寮美千子,她给我们带来一本童谣节奏的书《长大以后做什么》。这本书的绘图者是日本的.秦好史郎,他的画简洁明了,让人感到诗一般的轻松。让我们边听边看吧--二、阅读中:
一、介绍封面。
1、读图:封面介绍了什么?表达了孩子怎样的心情?
2、请同学们也来做个吟诵者,进入角色,表达自己长大以后做什么的向往。
二、听文看图,分段吟诵,表达不同的情感。
1、孩子们看到蒲公英后,怎么问?蒲公英先是怎样回答,后来为什么垂头丧气呢?
2、孩子们遇到小鱼,怎么问?小鱼先是怎样回答,后来为什么认命似的游走了?
3、拓展理想教育:暂时的失败,并不代表理想不能实现,看看蜡笔是如何回答的。
4、深化理想教育:孩子们的心声是什么?(大声地发自内心呼唤)
三、阅读后:
1、诵读全文,引申讨论封底页:长大了做什么?
2、看看国际儿童村的孩子是怎样发出他们的心声的。(ppt略)
3、选择你喜欢的孩子的心声,替他诵读。
4、根据提供的句式,指导写作。(填写阅读学习单)写作格式:
长大了以后做什么?我呀,我想做______________,它能________________。
5、交流孩子们写的自己长大以后做什么的心愿,并装订成册。
6、介绍适合孩子们课外阅读的故事,让孩子了解该如何去人生的挫折。
1)《舒克与贝塔历险记》
2)《彼得·潘》
3)《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风的家绘本故事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通过想象、猜测、讲述和动作的模仿,理解故事内容,并享受阅读带来的乐趣。
2、引导幼儿感受故事中角色的情感变化,体验表演活动带来的乐趣。
3、懂得遇事要讲文明懂礼貌,并学会运用“对不起”。
重点难点:
1、充分感受动物思念对方时的悲伤和孤独的情感。
2、懂得好朋友之间说“对不起”的`重要性,并学会运用它。
活动准备:
1、绘本ppt
2、故事中动物形象头饰数量为幼儿人数的一半
3、实物银色的没有气的氢气球一只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小朋友们,郑老师的好朋友可多了,你们有好朋友吗?和好朋友在一起你们会做一些什么事呢?(幼儿交流)
二、阅读理解绘本
1、看封面
今天老师带来了一本关于好朋友的书,大家看看小兔和小熊在干什么呢?它们为什么要相互说“对不起”呢?“对不起”一般会在什么时候会用到?它们之间可能发生了什么事呢?(鼓励幼儿大胆猜测)
2、讲述故事
出示图??
提问:小兔和小熊它们生活在什么地方?在大森林里干什么?(小兔采蘑菇,小熊采蜂蜜)它们的家是什么样子的?(一个在大树上,一个在大树下)大树上的家会是谁住的你呢?大树下的家会是谁住的呢?(鼓励幼儿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
出示图二
提问:小兔和小熊的家是什么样子的?(集体描述小兔和小熊共同的家)小兔和小熊它们在干什么?它们做好了好吃的会不会送给好朋友呢?
(配乐)教师讲述故事:从“小熊和小兔是一对好朋友——好吃的不得了的蜂蜜蛋糕。”
请幼儿集体模仿故事中小熊和小兔的动作。
出示图三
提问:晚上两个好朋友在干什么?(睡觉)
(配乐)教师讲述故事:从“晚上——小熊睡上面。”
出示图四
提问:两个好朋友在一起干什么了?除了这个你们觉得它们还会干些什么呢?(请幼儿发挥想象并大胆发表自己的想法)
请大家一起模仿一下好朋友在一起时做的事情。
(配乐)教师讲述故事:从“在小屋的上面有一间树屋——棒极了!”
风的家绘本故事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学习按某一特征进行排序,知道按物体的不同特征进行排序会有不同的结果。在按事物的某一特征进行排序的基础上,尝试逆向排序。
2.理解故事内容,在数石头游戏中,比较动物的轻重。体验数学绘本带来的快乐。
活动重点:
按动物个子高矮、嘴巴大小、耳朵长短、尾巴长短、体重的轻重进行正向、逆向排序,理解逆向排序。
活动难点:
在一系列提示性的问题引领下帮助幼儿理解图意,知道称重的实际意思通过比较进行排序。活动准备:课件——让谁先吃好呢
活动过程:
一、故事引出,激发兴趣
(一)了解动物的主要特征。
1.师(点击课件):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了一些动物朋友,你们看,它们都是谁?数一数,一共有几位朋友?(猴子、长颈鹿、兔子、犀牛、鳄鱼、毛毛虫;6位朋友)
2.师:这些动物朋友都有一个最大的特征,你能把它的特征和它们的名字一块儿说出来吗?(长耳朵小兔、大嘴巴鳄鱼、高个子长颈鹿、长尾巴猴子、大肚皮犀牛、小小的毛毛虫)评析:把动物的最大特征和动物名完整讲述,既发展了幼儿细致描述的能力,又使幼儿对这六种动物的主要特征有了清晰的认识,为接下来的“按动物的某一特征进行排序”作了有效铺垫。
(二)讲述故事《让谁先吃好呢》
师:这6个动物都想吃这只桃子,你们瞧!那让谁先吃好呢?下面老师就来给你们讲讲关于《让谁先吃好呢》这个故事。
(故事欣赏:动物们都想先吃到又香又甜的桃子,你一句我一句地吵了起来,谁也不让谁,怎么办呢?最后,动物们想出了一个办法,它们要举行比赛。谁在比赛中得了第一名,就先吃桃子;第二名,就第二个吃桃子,……谁比了最后一名,就只能最后一个吃桃子,只能吃到一点点了。长颈鹿想先吃到桃子,他就动起了脑筋。它觉得伙伴们高矮不同,自己是动物中个子最高的,和大家比高矮,从高到矮排队一定能得第一,于是就对大家说:我们来比高矮吧,谁最高谁排在第一哦!大家都同意了。)
师:说完长颈鹿就把脖子挺得直直的。但毛毛虫说:“不能站在高的地方量,量的时候不能把尾巴算上。”兔子说:“踮起脚来量也不行。”那你们说,应该怎样比高矮才算公平呢?
二、欣赏故事绘本,根据故事内容按动物身体上的.不同特征排排队
(一)动物比身高
1.动物比高矮,按照从高到矮的顺序排队。
提示:谁可以第一个吃桃子,谁第二个吃桃子……谁只能最后一个吃桃子?
交流:说说按这样顺序吃桃子的理由。
讨论小结:故事中长颈鹿和动物们比了什么,它就可以最先吃到桃子?
(二)按嘴巴大小排序
不行,这么大的桃子,当然得嘴巴最大的行吃了,鳄鱼张着一张大嘴,站了出来。到底谁的嘴巴大呢?
讨论小结:故事中鳄鱼和动物们比了什么,它就可以最先吃到桃子?
(三)动物比轻重
1.提问引导:犀牛也想先吃桃子,你们知道它想和大家比什么吗?
2.幼儿观察比较
(1)想要比轻重,先要知道动物们有多重。看看犀牛有多重?这幅图你看得懂吗?(结合幼儿平时玩跷跷板的经验,两个人玩,一个翘得高、一个翘得低,想一想,翘得高的表示重还是轻呢?翘得低呢?如果跷跷板是平的,又说明什么呢?翘得高表示轻,翘得低表示重,跷跷板是平的表示一样重。)
(2)看看长颈鹿、猴子、兔子分别有多重?
(3)毛毛虫有多重呢?毛毛虫坐的跷跷板是斜的,是什么意思?
3.按照动物的重量从重到轻来排一排。看看谁能第一个吃桃子,谁第二个吃……谁最后吃。
4.讨论小结:故事中犀牛和动物们比了什么,他就可以最先吃到桃子?
(四)动物尾巴、耳朵比长短
1.提问导入:兔子和猴子想先吃到桃子可以和大家比什么呢?
2.幼儿操作:提示幼儿选一个喜欢的动物(兔子或猴子),排序比长短。
3.讨论小结:兔子和动物们比了什么,他就可以最先吃到桃子?猴子和动物们比了什么,他就可以最先吃到桃子?
三、幼儿以毛毛虫为第一进行排序
(一)提出问题,引发思考
1.问题:毫不起眼的毛毛虫最后第一个吃到了桃子。毛毛虫说我就和大家比身高、耳朵和尾巴的长短,还有体重每一样我都能比出第一来。毛毛虫把它排第一的方法告诉了其他的动物,动物们都同意了毛毛虫的办法。小朋友,你知道毛毛虫是怎样得到第一的呢?
2.结合课件操作,幼儿讲述:身高、耳朵和尾巴的长短,还有体重为毛毛虫排出第一。
3.在我们的生活中,有没有从小到大、从矮倒高、从短到长的情况发生呢?(排队、排座位、做操排队伍)
四、结束活动:看来毛毛虫说得也有道理,它一边说着一边钻进了大桃子的肚子里,美美地品尝着,边吃边说“朋友们,一起来吃吧!”6只小动物,一起分享着有大又香的桃子!
附绘本故事:
动物们都想先吃到又香又甜的桃子,你一句我一句地吵了起来,谁也不让谁,怎么办呢?最后,动物们想出了一个办法,它们要举行比赛。谁在比赛中得了第一名,就先吃桃子;第二名,就第二个吃桃子,……谁比了最后一名,就只能最后一个吃桃子,只能吃到一点点了。
长颈鹿想先吃到桃子,他就动起了脑筋。它觉得伙伴们高矮不同,自己是动物中个子最高的,和大家比高矮,从高到矮排队一定能得第一,于是就对大家说:我们来比高矮吧,谁最高谁排在第一哦!大家都同意了。
长颈鹿可得意了,说:“看见了吧、看见了吧,我个子最高,所以就该我长颈鹿先吃桃子“。兔子和猴子不乐意了,它们一起跳了出来,说:“不行不行,我们也想先吃到桃子。”它们边说边看看自己身上,它们想:“我身上有什么可以和同伴们比一比,可以得到第一名的”
……
毛毛虫再也坐不住了,它说:比高矮,从高到矮排队,长颈鹿可以先吃到桃子;比耳朵长短,耳朵从长到短排队,兔子可以先吃到桃子;比尾巴长短,尾巴从长到短排队,猴子可以先吃到桃子;比轻重,从重到轻排队,犀牛可以先吃到桃子:我每次都排在最后,最后一个吃桃子,只能吃到一点点。毛毛虫说:“你们知道吗?你们排的方法我都能够排出第一名的。应该我先吃到桃子。”
风的家绘本故事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感受节日的喜庆气氛,体验节日的快乐。
2、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激发幼儿的想象力。
3、让幼儿知道“春节”是农历新年,了解春节的一些习俗。
活动准备:
1、布置新年的环境。民间乐曲《喜洋洋》等录音带。
2、搜集各种有关“年”的材料丰富活动区
3、请家长配合,带幼儿一起购买年货,观察节日期间周围环境的变化,体验节日的快乐。
活动过程:
1、播放民间乐曲《喜洋洋》,启发幼儿随意自由舞蹈,感受欢乐的情绪。
2、请幼儿说说周围环境的变化。
(评改:告诉幼儿元旦是公历新年,我国还有一个农历新年叫春节。)
3、听故事《年的故事》
4、师生讨论:我国人民过春节有哪些习俗?
老师小结:我国人民过春节的习俗有:全家团圆、吃水饺、贴春联、放鞭炮、拜年、舞狮玩龙等
5、让幼儿说说自己和家人是怎么样过春节的。
6、教师总结:“春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春节期间人们的主要活动有哪些。
结束部分:
提出要求:燃放鞭炮、焰火和游戏时一定要注意安全;鼓励幼儿春节时学做“小主人”,帮助家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走亲访友要有礼貌。
教后记:
孩子们感受到了节日的喜庆气氛,体验了节日的快乐,知道了“春节”是农历新年,了解了春节的一些习俗。
风的家绘本故事教案篇5
活动主题:
有趣的除夕成果汇报课
活动目标:
(1)通过本次展示活动,能够更全面地了解除夕的来源、传说、习俗以及除夕的传统文化,提高学生文明过除夕的科学意识。
(2)通过小组合作交流 、讨论,增强了学生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意识。同时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体会到学习与生活相关联,获得了丰富的经验,体验了积极的情感,激发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活动重点:
(1)引导同学们自由发挥展示,合作交流,共同完成调查成果的分享和汇报,体验综合实践活动的学习过程。
(2)引导各小组在课堂中有效地汇报,使得同学们从小组的汇报中学到新知识。
(3)指导各小组讨论交流互动,提出质疑并提出建议。
活动难点:
(1)学生综合实践成果层次标准的确定;
(2)综合实践过程的评价方式
(3)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时间保证。
活动年级:
活动准备:课件,各种图片,学生自己制作的学习用具。
活动过程:
本次活动是成果汇报指导,活动过程共有六个环节。
第一环节(导入)
1、音乐激趣,情景导入
播放一首歌曲《新年好》,活跃主题的气氛,呈现主题:有趣的除夕。
2、回顾活动,揭示课题
教师总结同学们的前两个阶段的活动过程,把学生的活动过程的图片在课件中呈现,并引入课题:有趣的除夕成果汇报课。
3、小组介绍,展示团体
介绍共有四个小组,每组有六人。分别是探源组、民俗组、生活组、文化组。
第二个环节(汇报)
1、探源组成果汇报
(1) 组长主持,全员表演
由组长介绍活动课题内容: 除夕的来源和传说。组长给大家汇报除夕的来源的内容,汇报过程中,有一个互动活动:组长汇报完除夕的来源的内容,接着在课件呈现一份除夕的来源信息表,要其他同学说一说并完成表中的内容。这个活动环节起到了一个活跃课题气氛的作用,同时也能使得其他同学在这次展示中更清楚地了解除夕的来源。
活动完成后,组长主持接下来的汇报。探源组将为除夕的传说用表演的形式展现,所有小组成员根据自己的剧本进行表演,表演中一定要有旁白和所需要的道具,自己制作。
(2) 师生点评
汇报结束,让探源组组内成员自我评价,然后其他小组进行点评,谈谈自己的收获,并提出更好的建议。
(3)教师总结
教师总结汇报结果,并给出相应的评价和建议,鼓励学生保持勇敢和创意的表演能力,再接再厉。
2、民俗组成果汇报
(1) 小品表演
先由民俗组的小主持人介绍小组和课题,然后所有成员通过小品表演的方式展示小组的汇报成果。民俗组的成员通过小品形象、生动、有趣地呈现了除夕的风俗习惯,在表演中借用自己制作的道具,欢乐愉快的音乐,还有小组成员活泼自然的形象,使得小品表演更加精彩,其他同学对他们的汇报更感兴趣。
(2) 小组互动
民俗组的汇报完成后,教师提问:同学们在民俗组的小品表演中,你得到了什么信息?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讨论交流,并谈谈自己的想法。接着提问:在表演中,除夕有哪些风俗习惯?还有其他的习俗吗?
(3) 动手操作,亲自体验
民俗组有一个动收操作环节活动,其中有一个成员善于剪窗花,将带着大家一起学剪窗花。并现场展示各自的作品,这个环节趣味性强,让孩子们感受到了除夕的节日气氛,充分地体现了孩子们对除夕的憧憬。
(4) 师生点评
教师和学生进行简单的点评并说说自己的想法。
第三个环节(对比评价)
同学们对探源组和民俗组进行对比点评,进入评分环节。
第四环节(汇报)
3、生活组成果汇报
(1) 深入生活,了解除夕的禁忌
第一成员通过询问家人的方式拍下视频,然后分享除夕的禁忌的内容。接着其他成员通过各种图片以及统计图表,向同学们介绍他们所调查了解的除夕节不文明的两个形象:燃放烟花鞭炮,铺张浪费。生活组发出倡议,倡议大家禁止燃放鞭炮,杜绝铺张浪费。并宣读倡议书,引起共鸣。
(2)生生点评
学生对生活组提供的内容以及汇报方式进行评价,并提出建议。
(3)教师总结
引导学生正确的科学观念,我们要随俗,尊重文化,但更重要的是科学文明地举办除夕活动。然后对生活组的内容以及他们表现进行总结评价。
4、文化组成果汇报
(1) 传统文化,博大精深
古诗组的主题研究有关除夕的传统文化,文化组的成员将分享他们调查的有关除夕的古诗、春联、谚语以及成语,在展示过程中,有一个互动环节,成语接龙。
(2)生生评价
学生评价,并说说自己的感想,提出建议。
(3)教师总结
教师引导学生多阅读,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文学调查研究,深入了解中国文学。对文化组的汇报结果做出总结评价。
第五环节(对比评分,小组汇总)
同学们对生活组和文化组进行对比,做出点评,完成评分。最后四个小组的总分进行汇总,评出最佳小组、最佳小组组长和最佳表演演员。
第六环节(总结)
教师对学生的整体表现进行总结,并提问:同学们,你在这次的综合实践活动中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鼓励学生保持良好的学习习惯,鼓励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各种综合实践活动,并能获得活动心得体会。对这次的综合实践活动进行评价,针对学生的活动过程和结果做出合理的评价。
布置拓展任务:调查你感兴趣的另外的传统节日。
风的家绘本故事教案模板5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