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六年级上教案最新8篇

时间:
Youaremine
分享
下载本文

教师应制定详细的教案,以确保教学环节顺利进行,教案中应设定适当的休息时间,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下面是九九公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小学语文六年级上教案最新8篇,感谢您的参阅。

小学语文六年级上教案最新8篇

小学语文六年级上教案篇1

教学要求:

1.使学生初步懂得:接触社会,有目的查阅资料是获取材料的重要来源。

2.练习按所提出的问题和所的卡片资料及自己在阅读和参观访问时所获取的新鲜资料,介绍某种事物的方法。

3.借助练习,“养成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学习摘抄、制作、运用资料卡片的方法。

教学重点:

按顺序介绍苹果的品种等情况。

教学难点:

把文章写得形象生动、活泼有趣。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人

苹果是许多人都喜爱吃的水果。它和葡萄、柑橘、香蕉并称世界四大水果,尽管如此,苹果的种植史、生存条件、栽种地域和营养功效等人们往往知之甚少,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教材的资料,结合我们的参观访问以及到图书馆查到的资料,以(苹果家族)为题写一,来向人们介绍一下我们都爱吃的苹果。(板书:苹果家族)

二、自学课文

1.自学课文第一部分。思考讨论:

(1)这一次练习的目的是什么?

(2)文章要求我们本次习作可从哪几方面去写?

(3)课文对完成本次习作有何具体要求?

2.讨论交流。

[讨论第(2)题时相机板书:苹果的常见品种、苹果的栽培史、苹果的生存条件、苹果的栽种区域、苹果的营养功效]

过渡谈话:以上我们学习了课文的第一部分,通过学习我对本次习作练习的目的、内容、要求都有了清楚的了解,但光这还不够,同学们对的.内容掌握得可能还不够全面,下面我们就来学习课文的第二部分。

3.自学课文第二部分。

思考:教材的每张卡片回答了习作练习中提出哪一个问题?

4.讨论交流。

三.交流所得

1.思考:我们在课前参观访问、查找资料中获取了哪些资料?它回答了练习中提出的哪一个问题?

2.交流讨论,并逐一分类补充到卡片中去。

四、明确写法

1.进一步明确习作要求。

以(苹果家族)为题,按所提问的顺序介绍苹果。

2.交流习作内容。

(1)分小组互相练说。

(2)指名说。

(3)评议(鼓励学生要大胆想象,避免生搬硬套卡片上的资料,并提示学生要注意运用过渡语句)

3.独立。

4.评议修改,布置学生以习作为蓝本,准备做苹果展销会上的小推销员。

板书设计:

习作3

常见品种

栽培史

苹果家族生存条件

栽种区域

营养功效

小学语文六年级上教案篇2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学会十个生字,正确读写“遥望、晶莹、资源、矿物、恩赐、节制、枯竭、滥用、威胁、指望、设想、移民、破碎、目睹、和蔼可亲”等词语。

2.体会说明文用词的准确、严谨,学习说明的方法。

3.感受说明方法的表达效果。

过程与方法:

1.默读课文,画、批说明方法。

2.借助列表,理清说明顺序。

3.阅读图表资料进行拓写练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懂得“只有一个地球”的道理。

2.增强爱护环境、保护地球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明白人类的生存依托于“只有一个地球”,懂得要珍惜资源、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

教学难点:

通过联系实际思考问题,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提倡学生将保护地球的意识付诸行动。

三、教学策略

1.借助资料、结合说明方法感受只有一个地球。

2.通过读、思、议等教学方式,使学生知道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大家要精心保护它,初步感受保护环境的教育。

3.通过理解重点词句,联系实际,让学生了解作者是如何布局谋篇写出保护地球的重要性。

四、教学过程

(一)图片引入,认识说明对象

出示课件地球图片:在浩瀚的宇宙间,有这样一颗星球,它有明媚的阳光,清新的空气,充足的水分;有茂盛的大树,美丽的鲜花,碧绿的草地;有动物们在大自然的怀抱里,自由自在地玩耍、嬉戏;有人们在蓝天下愉快的生活,丰衣足食,安居乐业,载歌载舞,一代又一代的繁衍生息。它就是?这篇课文要说明的对象是谁?(地球)对,读课文要先从题目入手,把握文章的主旨。

(二)学习词语,发现书写规律

1.听写词语。

矿物、恩赐、枯竭、威胁、目睹。

2.发现规律。

这几个字:矿、赐、竭、胁、睹。都是我们这课的生字,发现他们有什么共同特点了吗?规律:左右结构的字要左低右高、左窄右宽。

(三)发现写法,整体感知结构

1.快速浏览课文,作者从几方面介绍了地球?外观、体积、资源、移居。

2.作者从这几方面要说明地球的什么特点呢?又是怎样说明的呢?

3.默读画批:细细品读课文,用曲线画出地球的特点,读读作者是用什么方法说明的,批注在旁边并想想作者这样运用的好处。

(四)体会写法,认识地球特点

1.“外观”特点。

(1)作者是运用了什么样的语言让地球的美跃然纸上的?谁来读读?

“水蓝色的纱衣”:相互交错、薄薄的纱衣。借助插图,展开想象。

(2)说到母亲,想到摇篮,你会想到什么?

赋予了地球一个尊贵的身份母亲,赋予了地球一个神圣的地位“摇篮”,把地球写得更加亲切、可爱,一下子接近了与我们人类的距离。

2.“体积”特点。

(1)列数字:六千三百多千米:63000000。(看着这些零,地球挺大的啊)

(2)打比方:一叶扁舟。

(3)作比较:这几句话都在说明地球的小,为什么这么说呢?

(4)朗读:列数字、作比较让我们从全新的角度认识了地球,你能读出它的特点吗?

3.“资源”特点。

(1)“拿矿产资源”举例子。

(2)列数字:“几百万年、甚至几亿年”从数字中感受到什么?

形成这么难却被人们随意地破坏,说明人类对资源的破坏之大;而且这些资源是有限的,勾连上文“母亲”,联系上下文我们加深了对“母亲”一词的认识。

(3)用词准确:在谈感受时,有同学说“人类的破坏”“乱用化学试剂”,但书中用的`是哪两个词?毁坏、滥用。它们有什么不同?遇到困难时,我们就借助工具书来帮忙。

(4)表达效果:我们学习了好几种说明方法,为什么在说明“资源有限”时作者要采用举例子的方法呢?

(5)资料辅助:自然资源的种类很多,我们一起来看看。出示课件,结合课前筛选的资料,从图表中挑选一种资源,也试着来说说地球资源是有限的。

(6)段落结构:同学们,这些资源都是有限的,地球是无私的,它向人类慷慨地提供各种资源。这些资源中有些本来是可以再生的,可以长期为人类做贡献的,但是,一起读读课文。读完之后,你们有什么发现吗?

(7)联系实际:读到这些语句,你想到了生活中的哪些画面?面对有限的资源,我们应该怎样做?

(8)拓展写话:出示补充资料,这是20xx年与20xx年我国水资源数据的对比表格,另一份是我国矿产资源特点的文字介绍。请你围绕“珍惜资源”这个话题,利用资料写一段话。

4.“移居”特点。

这些语句没有华丽的辞藻,但是却运用“至少、没有、不能”等这样简洁的词语,准确的说明了“只有一个地球”。

5.结尾。

作者从这几个方面说明了地球的特点,为了是要写出自己的心声,是什么?

(五)回归课题,感知写法

回顾刚才我们的学习过程,阅读说明文,首先要明确说明对象,然后要能够发现说明方法,感知说明对象的特点,借助说明文语言的严谨准确、科学的认识说明对象。

(六)活动学习

1.结合“资源有限”发现生活中浪费的现象,搜集图片、文字、视频等资料,写“倡议书”。

2.搜集“珍惜资源”的好做法,制作宣传小报。

小学语文六年级上教案篇3

【设计理念】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教学也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要诊视学生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因此在学习中可以创设情景,让学生敞开心扉,自由表达自己对文本的理解、欣赏、评判,促进学生多方面的发展。

【设计特色】

利用多种手段,调动学生情感,把他们带入课文描写的情景之中,带进穷人的生活中。在这种情境中朗读,在朗读中与穷人展开对话,在对话中感受穷人的美好心灵,体验作者语言的魅力,从而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导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教师利用课件播放风声、雷声、雨声、波涛轰鸣声、嘶哑的钟声,学生静静地感受。师问:你们听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学生自由交流,沉静在对课件创设的情景的.种种猜测中。

教师谈话:是啊,就是在这样一个可怕的夜晚,几家穷人之间发生着一个动人的故事。板书课题:穷人。

二、初读感知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利用工具书,扫清阅读障碍,读通课文,读懂词句,感知故事内容。

教师组织学生汇报交流初读收获,提出初读中遇到的困难,讨论解决。

三、细读感悟

过渡语:咱们再读课文,仔细揣摩最让你感动的语句,走进穷人的生活,与他们交流谈心,感受他们的感受。

学生再读课文,划出最让自己感动的句段,朗读体会,把自己想对穷人说的话以点评的形式写在相应的地方。

组织交流,鼓励学生自选语段,自选形式,置身于故事中,与课文中的几位穷人面对面对话,矛盾桑娜的矛盾,担心渔夫的担心,伤心西蒙的伤心……

交流中随机进行朗读指导,学生通过朗读交流自己的感悟,表达自己的感情。

小学语文六年级上教案篇4

?学习目标】

1.初步了解《西游记》及其作者吴承恩。

2.了解对偶句的基本特点。

3.欣赏美猴王的形象,理解孙悟空性格蕴涵的精神内容。

?课文提示】

1.吴承恩,明代小说家。

2.《西游记》以唐僧取经的故事为线索,以孙悟空为主人公,用幻想的形式反映社会矛盾,歌颂了孙悟空不畏__、百折不挠的顽强精神。它是神话小说中秀的作品。

?正音正字】

穹qióng 阙què 须臾xūyú 圪蚤gēzǎo 濯zhuó

溅jiàn 挈qiè 樽罍zūnléi 契qì

?词语积累】

金光焰焰 禽有禽言,兽有兽语 拖男挈女 伸头缩颈 抓耳挠腮 序齿排班 合契同情

?课文分析】

孙悟空是《西游记》的主人公,他有着神魔无比的灵通和武艺,又有着世间凡人的品格和情感,还有着猴子一样惹人喜爱的习性和相貌。孙悟空是融神的威力、人的性情、猴子的乖巧为一体的艺术形象。《西游记》第一回便使孙悟空这种神、人、猴浑然一体的形象跃然纸上。

神:生于傲来国花果山上的仙石,受天地灵气、日月精华,以至渐渐通灵。

人:拖男挈女,唤弟呼兄,拜他为“王”,俨然人间社会现状。

猴:行走跳跃,食草木,饮涧泉,采山花,觅树果;与狼虫为伴,虎豹为群,獐鹿为友,猕猴为亲;夜宿石崖之下,朝游峰洞之中。

孙悟空的神、人、猴的本性,使《西游记》故事的发生和发展,成为可能。

“花果山”的“瀑布飞泉”引出了“水帘洞”,“水帘洞”的特色可用一个“石”字点缀:石座、石床、石盆、石碗……如此“神话”的环境,为孙悟空的“出生”和“生活”,营造了特定的氛围和条件。

?思维训练】

1.花果山的猴子,既有人性,又有猴性。请从文中各找出一句体现人性和猴性的句子。

(猴性: 跳过桥头,一个个抢盆夺碗,占灶争床,搬过来,移过去,正是猴性顽劣,再无一个宁时,只搬得力倦神疲为止。

人性: 众猴听说,即拱伏无违,一个个序齿排班,朝上礼拜,都称“千岁大王”。)

2.请从课文中找出对偶句。

(语言上,课文中有较多的对偶句。例如:

四面更无树木遮荫,左右倒有芝兰相衬。

夜宿石崖之下,朝游峰洞之中。

青松林下任他顽,绿水涧边随洗濯。

远通山脚之下,直接大海之波。

锅灶傍存火迹,樽罍靠案见肴渣。)

3.孙悟空是什么形象?

(孙悟空有着神魔无比的灵通和武艺,又有着世间凡人的品格和情感,还有着猴子一样惹人喜爱的习性和相貌。孙悟空是融神的威力、人的性情、猴子的乖巧为一体的艺术形象。本文孙悟空这种神、人、猴浑然一体,跃然纸上。)

小学语文六年级上教案篇5

1、学生试读课文,标出难读或不会读的字,划出不会停顿的句子。

2、教师范读课文,并重点指导:

①正确读写加点词语:

学奕( ) 鸿鹄( ) 弓缴( ) 弗若( )

②正确停顿下列句子:

思/援弓缴/而射之

二、自由练读,读通读顺。

1、根据试读,师生一起归纳朗读文言文的要点:

①读准字音;②停顿适当;③语速稍慢。

2、学生模仿教师自由练读,读通读顺。(要给学生充裕的时间反复朗读)

3、同桌互读课文,互相正误。

4、教师运用多种方式指导学生朗读课文,如指名读、赛读、齐读等。

三、精读课文,理解文意。

1、学生对照文后注释,自己尝试弄懂每句话的意思,理解故事的内容,遇有困难教师及时帮助。

2、同桌互相解疑释惑,合作学习,讨论每句话的意思,也可向教师请教。教师及时就文中比较难理解的词句进行指导:如“之

”在不同句子里的意思不同;“与”是通假字,同“欤”,表示疑问或反问,跟“吗”“呢”相同;弗若,不如;为是其智弗

若与,在这句话里,“为”应读第四声;然,这样。

3、学生对照注释,讲解自己对文中语句的理解,教师及时讲解学生理解中的难点。

4、同桌互讲故事内容。

四、再读课文,体会道理。

1、两个人各是怎样学下棋的?

“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其中一个人专心致志,只听弈秋的教导,注意力十分集中,一心一意);“一人虽听之

,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而另一个人虽然在听着,可是他心里总以为有天鹅要飞过来,想拿弓箭去射它,

学习时注意力不集中,三心二意)。

2、学得结果怎么样?“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虽然后一个人同前一个人一起学习,却学得不如前一个)。

3、学弈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学习、做事必须专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

五、联系生活,深化认识

1.请学生谈谈学习本文的体会。

(做什么事只有专心致志,一心一意才能成功。)

2.你能联系实际说一说吗?

(让学生联系生活、学习中的经历充分发言,认识到不专心产生的不良结果,增强做事专心致志的意识。)

六、复述故事,背诵课文。

小学语文六年级上教案篇6

学习目标:

1、学会12个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通过研读描写主人公诺尼心理活动的语句,体会人与动物表现出来的为爱牺牲的崇高情感,培养关爱他人,关爱生灵的优良品质。

重点难点:

通过对关键句子的理解,体会人与动物的情感。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清思路。

2、讲读第一部分。

一、激情导入

1、同学们,在众多的动物中,狗是人类最忠实的朋友之一,在遥远的地球北极,茫茫冰雪世界中生活在这里的人与狗的关系更是非同一般。

2、简要介绍爱斯基摩犬。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小说《浮冰上》讲述的就是发生在地球北极地带一个少年和一条爱斯基摩犬的故事,请同学们打开课本《浮冰上》。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请同学们读读课文,想一想这个故事里讲了什么?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在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

三、检查初读情况

1、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读后正音,强调“匮”的写法。

2、指名概括课文主要内容,复述课文。

3、说说最让你感动的内容。

四、学习课文第一部分

1、自由读第一部分(第一自然段)

思考:你是怎样理解,“除了他们两个以外,再也没有别的有血有肉的生灵了”这句话?

2、全班交流

3、再读第一部分

4、教师小结:因为遇险,饥饿和寒冷让他们难以忍受,死神正向他们一步步逼近,诺尼杀犬乃万不得已却也是情理之中,后来“我”杀了爱犬尼玛克吗?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1、继续学习课文第二至四部分,通过研读描写主人公诺尼的心理活动的语句,体会人与动物表现出来的为爱牺牲的崇高情感。

2、培养关爱他人,关爱生灵的优良品质

一、复习回顾,导入新课

二、讲读第二部分(2——7自然段)

1、默读课文2——7自然段边读边画出文中直接表现诺尼对尼玛克的爱的语句。

“爱是真真实实的……他腿上的阵痛一样真实”

“爱”、“又冷又饿”、“阵痛”没有必然的联系为什么要这样写?

2、合作学习,分析诺尼复杂的心理过程。

师:诺尼在是否要杀尼玛克这一问题上是非常矛盾的,他经过了非常激烈的思想斗争,作者是怎样表现这一矛盾心理的呢?

三、讲读第三部分(8——18自然段)

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这一部分,思考:

(1)诺尼几次下决心杀尼玛克?

(2)在文中划出反映诺尼心理矛盾的词,心理变化的词。

(3)交流,板书

(4)品读关键句子

“头靠着头,他轻轻地哭了……”诺尼为何而哭?这是怎样的泪水?

(5)结合文本,再读课文

2、教师小结:作者正是通过这一系列的动作,神态,描写来表现人物矛盾的心理活动,这也正是我们在写作时应该学习的方法。

四、学习第四部分(19——21自然段)

1、齐读这一部分思考:这是太阳光折射在什么东西上面,而且一闪一闪的在动?是什么在一闪一闪的?

2、提问:现在,我们学习了此文后,你感受最深或者困惑的是什么?挣扎在死亡线上的诺尼,最终选择放弃生命合理吗?为一条狗而选择放弃自己的生命值得吗?

3、讨论交流

五、教师小结

爱与生命同在,爱与万物共存,倘若我把生命比作一棵大树,那么爱则使它赋有活力,躯干挺拔,青枝绿叶。

六、作业,有感情朗读课文

小学语文六年级上教案篇7

教学目标:

1、介绍自己喜欢的一种美味,可以用它的名字为习作命题。

2、写的时候,要从色、香、味、形几个方面有重点的介绍这一美味,突出其特色。

3、适当地介绍这一美味的做法,增加习作的感染力。

4、交代清楚自己喜欢这一美味的原因,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写的时候,要从色、香、味、形几个方面有重点的介绍这一美味,突出其特色。

教学难点:交代清楚自己喜欢这一美味的原因,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图片导入

二、学例文,掌握方法。

习作要点:

赏美食(色香俱全)

做美味(动作准确)

尝美味(写出情趣)

补充:美食传说、趣文

三、创设情景,介绍美味

1、介绍自己喜欢的美味。

2、小组讨论

(1)代表发??

(2)集体评议

四、现场采访,表达感受

你听后有什么感受?

五、集体习作。

一、交流习作,指导修改

1、指名学生读习作,师生共同评议。

2、小结提出修改意见。

3、学生修改。

二、佳作欣赏。

小学语文六年级上教案篇8

教学目标:

1、在口语交际的基础上,借鉴本组课文描写民风民俗的方法,即抓住特点介绍民俗,并体会作者的布局谋篇、准确用词、生动表达,完成习作。

2、让学生了解一些传统的民风民俗,吸收民族文化智慧,感受这些独具魅力的民俗风情中所蕴含的民族文明和传统美德。

教学重点:

运用本组课文学过的描写民风民俗的表达方法进行写作。

教学难点:

运用本组课文学过的描写民风民俗的表达方法进行写作。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情导入

导语:同学们,我们祖国五千年的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正像那首歌中唱到的: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枝花……各民族的风俗习惯更是丰富多彩、各具特色。这节课让我们继续畅游在这独特的民风民俗中,写下令自己心动的那一页。

二、明确题旨

1、请同学们以自己喜欢的方式仔细阅读教材中的要求,边读边画边归纳,想一想,这次习作要我们写什么?要想写好习作,需要注意哪些事项?

2、指名汇报,师生共同归纳、提炼写作要点。

(1)内容。

①节日习俗: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

②特色服饰:各少数民族的特色服饰。

③特色饮食:小吃文化、茶文化、待客文化等。

④独特民居:吊脚楼、土造房屋、四合院等。

⑤新颖别致的民间工艺品:剪纸、皮影、蜡染、脸谱、刺绣等。

(2)注意事项。

①特点突出,民族特色鲜明。

②内容具体,描述准确生动。

③用词精准,表达真情实感。

三、写前准备

1、导语:同学们,下面老师将带领大家游览祖国的大江南北,去欣赏不同民族的风情。(播放民族风情图片,配歌曲《等你来》)

2、引导学生交流欣赏后的感受,也可以针对画面内容进行补充。

3、小组内交流,然后全班交流:哪一种民俗最让你感兴趣,请按一定顺序详细地介绍一下。

四、回顾写法

1、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你都了解了哪些描写事物的方法?分别是从哪篇课文中学到的?

2、小组归纳,教师板书。

(1)重点突出,详略得当。

(2)方法多样,有顺序:修辞手法,如,比喻、反问、象征、夸张;说明方法,如,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打比方。

(3)语言生动,感染力强。

五、入笔习作

1、你最想写什么?先确定习作题目,再列出写作提纲。

(1)温馨小贴士(课件出示):

①要介绍的民俗是什么?想拟一个什么题目?

②它的主要特点是什么?想从哪几个方面进行介绍?

③哪一部分内容将作为重点进行详细介绍?

(2)学生自主编写提纲,进行简单的修改。

2、按所列提纲,说一说自己想怎么写。

3、尝试写作:前面我们欣赏和交流了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民风民俗,可以说,不一样的习俗,不一样的文化,不一样的感受,不同凡响的精彩……下面就让我们拿起手中的笔,记下这点点滴滴,让这些民俗的独特魅力在我们笔尖流淌吧!(学生动笔写作)

4、教师在巡视中作场外指导。

第二课时 一、直击目标

1、导语:俗语说:“树木不修长不好,文章不改意境少。”这节课我将带领大家对自己的习作进行精雕细琢。

2、讨论:你们认为这篇习作应着重体现哪些内容?

预设:

生1:所介绍的民俗特点要突出,而且要体现鲜明的地域或民族特色。

生2:在介绍时要能做到内容具体,详略得当,重点突出。

生3:要能恰当地运用列数字、打比方等说明事物的方法,或拟人、排比、比喻等修辞方法,准确而生动地描述,最关键的是要表达真情实感。

二、修改润色

1、自我品读,自主修改。

(1)轻声朗读自己的习作,读一读,再品一品:词语用得是否恰当,句子是否通顺、生动,表达是否清楚、具体。边读边画出不满意的地方。

(2)反复朗读令自己不满意的地方,一边读一边想:怎样修改?然后进行修改。

2、全班交流,集体评改。

(1)哪位同学愿意把你的习作推荐给大家?请大家边听边思考:哪些地方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为什么?哪些地方需要修改?你认为应该怎样修改?请给出最佳的修改意见。

(2)总结前面已交流的几篇习作,有哪些共同的优点,存在哪些不足之处?

(3)针对大家给出的意见,再次品读自己的习作并进行第二次修改。

3、小组合作互评互改。

(1)没有在全班交流的同学把自己的习作读给小组成员听,大家进行交流,提出评改意见。

(2)交换习作进行互批。

(3)推荐优秀习作准备全班展示。

三、美文欣赏

1、欣赏佳作。(教师有感情地朗读课外例文)

2、交流感受。

3、好朋友合作,互读习作,寻找习作中的精彩之处,并为好朋友的习作写上评语。

四、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1、从这次习作中,你学到了哪些本领?

2、作业:把修改后的习作誊写到作文本上。

小学语文六年级上教案最新8篇相关文章:

六年级上册数与形教案精选6篇

语文s版六年级上册教案5篇

小学六年级比例的教案8篇

语文s版六年级上册教案精选7篇

八年级上语文教案5篇

八年级上语文教案通用7篇

八年级上语文教案优质7篇

小学六年级上册英语教案7篇

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5篇

六年级上册教案最新7篇

小学语文六年级上教案最新8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77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