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鸦喝水》教案通用7篇

时间:
Mute
分享
下载本文

写教案时,应该考虑如何激励学生积极参与,单元整体视角下的教案设计,帮助学生构建系统化的知识网络,九九公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乌鸦喝水》教案通用7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乌鸦喝水》教案通用7篇

《乌鸦喝水》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理解歌曲《乌鸦喝水》中乌鸦能喝到水的原因。

2、通过亲自实验,进行验证,尝试在新的问题情境中表演歌曲。

3、随歌曲旋律唱出来。

4、初步学习用对唱的方式演唱歌曲。

活动准备:

1、每组一个托盘、瓶子数个。

2、大小石子若干、水。

歌曲《乌鸦喝水》视频

活动过程:

一、音乐导入

1、听歌曲《乌鸦喝水》第一段,思考乌鸦怎样才能喝到水,并在歌曲第二段中证实。

2、说一说乌鸦是想什么办法喝到水的。(乌鸦在瓶子里放入石子,使水面升高。

二、分组实验

1、第一次实验:水的多少、石子的数量和大小均与歌曲中的一致。

(1)实验提示:瓶子里有水,幼儿扮作乌鸦,尝试用乌鸦的办法往有水的瓶子里放石子,看水能不能升上来。

(2)分组试验、验证讨论,并加以解释(瓶子里的水都满了上来,大家都喝到了瓶子里的水。用小石子填充的方法真有用)。

2、第二次实验:石子的数量和大小与歌曲中的一致,但水不一样多。

(1)实验提示:乌鸦用小石子填充的方法每次都能喝到水吗?

(2)幼儿分组试验、验证讨论,并加以解释(如果瓶子中的水太少,石子放进去也没有用,乌鸦还是喝不到水)。

3、第三次实验:水的.多少、石子的数量与歌曲中的一致,但石头分两种大小。

(1)先假设:你们觉得乌鸦这次能喝到水吗?为什么?

(2)再实验:幼儿分组试验并加以验证。(瓶子里放大石子,乌鸦喝倒了水,因为大石子把水的地方占据了,水就渐渐地满上来了。而小石子小,占的地方少,水没有办法满到上面来,乌鸦就喝不到水。)

4、教师:除了上面几种实验得出结论,还有其他方法吗?

5、幼儿大胆推理想象,例如:把瓶子侧过来。教师鼓励幼儿活动结束后再去验证自己的推理是否正确。

三、表演歌曲

1、根据不一样的实验条件和实验结果分成4组,幼儿自由选择其中一组。

2、表演部分歌曲内容(幼儿按照所选择的实验条件和实验结果,表演歌曲的局部内容)。

3、幼儿分角色,使用道具,合作表演整个歌曲(将创编的内容融入其中)。

活动延伸:

1、对幼儿实验中有疑惑的问题,教师可创设区域活动环境,提供材料让幼儿在实验。

2、对幼儿进行推理想象部分所推断的可能性,教师可再次提供幼儿所需的材料,让其尝试验证。

附歌曲:

乌鸦喝水

1、小乌鸦 呱呱呱, 想喝水, 没办法, 瓶口小 头太大, 水又浅, 伸不下,哎呀呀呀 哎呀, 哎呀呀呀 哎呀, 累坏啦, 渴死啦。

2、小乌鸦 呱呱呱, 要喝水, 想办法, 衔石子 轻放下, 三、四、五、 六、七、八, 啊哈哈哈 啊哈, 啊哈哈哈 啊哈, 水满啦, 喝到啦。

教学反思:

在这次教学活动中,难点在角色表演中解决了,又利用图谱教学让幼儿轻松的记住了歌词和二分音符,因为幼儿在教学活动中目标达到了所以幼儿能在活动中始终保持愉悦的情绪,饱满的精神和歌唱的兴趣,透过幼儿动听的歌声,准确的节奏,我们一起享受到了音乐赋予生活的情趣,我想这就是艺术活动最大的乐趣。

《乌鸦喝水》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 通过故事,学会遇事情懂得冷静,认真想办法解决。

2. 幼儿会复述故事。

3. 学会与同伴进行交流,分享自己的画画心得。

4. 通过视听讲结合的互动方式,发展连贯表述的能力。

5. 在理解故事的基础上,尝试续编故事。

教学重点、难点

1. 领悟故事中的含义;

2. 复述故事中的语言表达。

活动准备

1. 图片:乌鸦,石头,玻璃瓶

2. 添画《乌鸦喝水》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1教师:大家都知道,我们的人体不能缺水,我们每天都要喝水。我们可以从哪里可以喝到干净卫生的水呢?如果给你一只杯子,里面只有很少的水,又 不让你把杯子拿起来,说说自己可以用什么方法可以喝到水?

2.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个关于喝水的故事,这是一只和聪明的'鸟,我么先一起猜猜它是谁?

3. 猜谜语:身穿黑袍子,长得丑样子,懂得爱妈妈,是个好孩子!

二. 欣赏故事《乌鸦喝水》

1. 幼儿边看图画,边听老师讲故事;

2. 幼儿思考并讨论:故事里讲了一讲什么事情?它遇到了什么困难?它是怎么解决的?最后它喝到水了吗?(幼儿进行分组讨论,最后每组派一名小朋友进行总结)

3. 教师进行总结:是的,我们要像乌鸦学习,当我们遇到困难的时候,我们要冷静,要开动脑筋想办法解决!

4. 认识词语:乌鸦,石头,玻璃瓶

5. 幼儿复述故事。

三. 添画《乌鸦喝水》

1. 讨论:如果你是乌鸦,发现瓶子旁边没有石子,你会想到什么方法喝到瓶子里的水?

2. 幼儿添画《乌鸦喝水》的办法;

3. 幼儿分享自己的画面及画面的故事。

教学反思

本次活动充分调动了孩子们学习的兴趣,通过听故事,讨论,悟出其中的道理,使幼儿明白,遇到任何事情要学会冷静,开动脑筋想办法,才能解决问题。活动通过添画的方式,启发幼儿大胆想象,并进行动手操作,孩子们的兴趣非常浓!只是孩子们在添画时存在一定的难度,今后将加强引导幼儿的画画水平,期待有更高的提升!

小百科:乌鸦是雀形目鸦科鸦属中数种黑色鸟类的俗称。又叫老鸹,嘴大喜欢鸣叫。为雀形目中体形最大的鸟类,体长50厘米左右。

《乌鸦喝水》教案篇3

[教学准备]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共同寻找矿泉水瓶、小石子。

教师:(1)乌鸦图片。(2)小实验用具:装少许水的小口瓶子,碎石子。(3)有条件地区,可以制作课件。内容:①制作一张放大的乌鸦图片。②根据书上插图制作动画视屏。③设计瓶子旁边没有小石子的场面,乌鸦使用的其它办法。

[教学过程]

乌鸦喝水优秀教案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1.出示乌鸦标本或课件上的乌鸦图。问:你觉得乌鸦好看吗?课文里介绍了一只可爱的乌鸦。它可爱在哪里呢?读了课文你就知道了。

2.板书课题:乌鸦喝水 (前三个都是生字,注意正音、认记字形)

(二)朗读感悟

1.学生轻声读课文,遇到生字,看清拼音,读准字音。指名读,检查是否读正确。

2.范读课文。同学边听边想,故事里的乌鸦做了一件什么事?你喜欢这只乌鸦吗?想到多少说多少。

3.逐段朗读,边读边悟。

(1)谁愿意来读第1自然段?其他同学想一想,从这一段,你明白了什么?有什么不明白的.?

谁能读出乌鸦“到处找水喝”那种心里着急又找得好辛苦的语气?(几个同学练读,评议。)谁能扮作一只小乌鸦,边读第一句边创编几个动作?

结合看图,再往下读课文。乌鸦遇到了什么困难?你认为该怎样读?

情境表演:谁愿意把刚刚所读的内容表演一下?先四人一小组集体创作,一人朗读,一人表演,另外两人出主意。再请一两个小组在班上进行表演朗读。大家既做观众又当小导演,评价补充。

(2)朗读第二自然段,分小组讨论:看见许多小石子,怎么就能想出办法呢?少许小石子行吗?许多石块儿行吗?

(3)朗读第三自然段。老师提示:乌鸦多想马上就喝到水呀!可他为什么不把小石子一下子都放进瓶子里呢?

(三)指导背诵

1.激趣

能评价一下这只乌鸦吗?想不想把乌鸦喝水的故事介绍给别人?

2.教师示范背诵

3.学生一边背一边给课文内容编些动作,以帮助记忆课文。

(1)对照课文自己创作,尝试把课文表演出来。

(2)请几个同学汇报。大家帮助修改。

(3)大家练习边表演边背诵。

(四)识记生字。

第二课时

(一)朗读课文

(二)实践活动

1.探究活动。

分四人小组进行,合作完成一个小实验:用矿泉水瓶子,装少许水,往里加小石子。仔细观察水渐渐升高的现象。讨论:你发现了什么?

2.读一读,说一说,体会渐渐的含义。

3.比一比,看谁想的办法比乌鸦的办法好。教师可先演示课件或根据学生说到的随机演示。

(三)识字写字

1. 学生自己在课文里找到要求认的和要求写的字,连词勾画,再读一读。

2.在“我会认”的生字中,有两个字长得可像象了,谁最先找到?(喝、渴)它们哪里一样,哪里不同?怎样记住?sjbwz/(看偏旁,想意思。喝水要用口,“喝”字是口字旁;口渴需要水,“渴”是三点水。)

3.识记“喝”和“渴”,用的是什么方法?小结:是通过形近字比较识记生字。找一找,生字中还有哪些与我们以前学习过的汉字形近?你能用这个方法学习其他生字吗?学生汇报。(乌—鸟 石—右 办—为)

4.写字指导

(1) 复习笔顺规则:“从左到右”、“从上到下”、“先中间后两边”。

(2) 找一找,哪几个字写的时候是“从左到右”?(找、许、法)这几个字书写结构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左边都是部首边,写窄长一些,右边写宽点)

(3)写 “石”符合哪条笔顺规则?“办”呢?写时要注意什么?

5.书写练习

(1)教师强调书写姿势:“写字时,要做到,三个‘一’,不忘掉。眼离本子有一尺,手离笔尖有一寸。”书写习惯:“描一描,写一写,看清笔画写正确。”

(2)教师课堂巡查,个别辅导。 (课堂上适当播放轻音乐)

《乌鸦喝水》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知道有水的瓶子中加入石子和沙子可以使水位升高。

2、通过积极探索,发现乌鸦能否喝到水与水量的多少的关系。

3、学习小组合作探索,体验与同伴合作学习、互相交流的乐趣。

活动准备:

1、乌鸦喝水的课件。纸剪的石子、沙子堆积图,实验记录表一张。

2、每组6只瓶子,瓶子中的水量为少、半瓶、大半瓶(不同水量的瓶子各两瓶),一盆小石子、一盆沙子、一把小勺,一个漏斗。

活动过程:

(一)观看《乌鸦喝水》的课件,导入活动师:乌鸦是怎样喝 水的呢?

师:是不是有水的瓶子里投入石子后,乌鸦都可以喝到水呢?我们一起来做实验。6个人一组,每组有3个瓶子,可以怎样做?

师:两个人一组合作做。在3只水量不同的瓶子里加石子。石子不能掉在桌上,加入石子后水能到瓶口的表示乌鸦能喝到水。在相应的格子里做好记录,加入石子后不能到瓶口的,表示乌鸦不能喝到水,也做上记录。

(二)用石子进行实验,并记录

1、幼儿分组实验,教师观察指导

2、交流实验结果——师:实验后,你发现了什么?

3、教师和幼儿一起看记录。提问:往3只不同水量的瓶子里放入石子后,乌鸦都可以喝到水吗?

师:水量少的瓶子里放入石子,乌鸦还是喝不到水。

(三)用沙子进行实验并记录

1、提出要求:现在我们再用沙子试一试,看看会有什么新的发现?还是两个人合作,做好实验后分别记录。

2、幼儿实验,教师观察指导。

3、幼儿实验后交流。

师:这次你发现了什么?乌鸦能不能喝到3个瓶子里的水?

(四)比较两次实验结果的不同

1、师:水量少的瓶子里放入石子,乌鸦喝不到水,放入沙子可以喝到水,这是什么原因呢?请小朋友讨论一下。

2、出示纸剪的石子和沙子的堆积图,帮助幼儿理解,因为石子和沙子的缝隙不同,所以水量少的瓶子里加入石子后乌鸦仍然喝不到水,加入沙子后乌鸦才能喝到水。

师:这是老师剪的放大的石子和沙子的'图,你们看看有什么不一样?

师:对了,石子之间的缝隙大,沙子之间的缝隙小,所以,水量少的瓶子里加入石子后,水都流到缝隙里去了,水就不能满了。加入沙子后,水也流到缝隙里去,但缝隙小,所以还有一点水在瓶口,乌鸦还是可以喝到一点水。

(五)教师小结通过实验,我们知道了,要想让乌鸦喝到水,并不是在瓶子里加入石子就可以了,还得看水量的多少。瓶子里至少应该有半瓶左右的水,乌鸦才可以喝到水。看来〈〈乌鸦喝水〉〉的故事要改一改了,以后,我们遇到问题要动脑筋,有的事要通过实验才能得到更准确、更科学的结论。下次,老师请你们来讲新的〈〈乌鸦喝水〉〉的故事,好吗〉

活动延伸:

1、尝试用其他材料做实验,并做记录。

2、讲述新编的《乌鸦喝水》的故事。

活动反思:

通过实验,我们知道了,要想让乌鸦喝到水,并不是在瓶子里加入石子就可以了,还得看水量的多少。瓶子里至少应该有半瓶左右的水,在瓶子里投放石子,乌鸦才可以喝到水。所以,鼓励孩子知道以后遇到问题要动脑筋,有的事要通过实验才能得到更准确、更科学的结论。

《乌鸦喝水》教案篇5

一、教学目标

(一)进一步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受到遇到困难要动脑想办法的。

(二)区别3组近义词的不同意思和用法。

二、教学重点

(一)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

(二)区别3组近义词的不同意思和用法。

三、教学难点

区别3组近义词的不同意思和用法。

四、教学过程

(一)听写字词:达到复习巩固的目的。

口渴 旁边 找水 喝水 升高

许多 到处 怎么 就

(二)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

1.请同学先小声读全文,然后能看图讲一讲乌鸦找水的过程。

2.出示书上的三幅插图,让学生看图把《乌鸦喝水》的故事讲给大家听。

3.说一说:(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并且加深对课文理解)。

(1)乌鸦是怎样喝到水的?

(2)乌鸦为什么能喝到水?

以上两个问题不一样,第一个问题学生从第四段找答案即可。第二个问题,还有另外一个意思,那就是它遇到困难就积极地动脑筋、想办法、去解决困难,以达到自己的目的。

(三)完成课后作业第二题。

1.指名读题目要求。

2.把题目用投影片打出来,让学生读一读题中的句子和括号内的词。

3.让学生独立思考,然后完成这道题,填在书上的括号内。

4.讲一讲,你为什么这么填?(在这个过程中,区别这三组近义词的不同意思。)

(1)到处:是各处,处处的意思。处处,各处的意思。到处,还有所到之处的意思。用到处一词,能体现到乌鸦口渴得很,找不到水时的'着急的心情。

(2)什么:问的是具体事物。他用的是什么工具?

怎么:问是具体办法。这件事该怎么办呢?

本句填怎么一词,表示看到水而喝不着,自己动脑筋想办法。

(3)办法:是指办一件事的方法。

用法:是指使用一种东西的方法。

乌鸦想出办法来了。在这里,乌鸦要喝水,可就是喝不着,怎么办,必须想出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所以用办法一词,而不能用用法。

同学们从这道题,我们可以看出,有时一字之差,词的意思,句子的意思就不同了,所以要用词准确。

(四)学习这一课后你有什么收获?

引导学生从两方面回答,一方面是知识方面;另一方面从受到的思想方面来谈。

《乌鸦喝水》教案篇6

教学目标:

1.创设轻松开心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自主识字,熟悉“乌、鸦”等9个生字。

2.学会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培育阅读兴趣,体悟乌鸦喝水过程中心情的变化。

3.引导学生懂得只有动脑筋才能克制困难,解决问题。在文本根底上,适当进展思维拓展训练。

教学预备:瓶子、小石子、词卡、课件。

教学过程:

一、猜谜语引入,朗读课文

1、大家先来猜个谜语:身穿黑袍子,长个丑样子,懂得爱妈妈,是个好孩子。——打一种鸟。

2、对,谜底就是乌鸦。现在我们连续学习乌鸦喝水的故事。(请一个学生读,给其他学生提出要求:比比谁听得最认真)

3、教师要考考你们:瞧,昨天的生字宝宝正向你们走来了。教师指导学生读好本课的多音字及叠声词、轻声音节。如“喝不着、慢慢、小石子、一个一个地”等。

4、师生湖动猜词嬉戏,考察字词识记效果。

(师只读词语但不发出声音,让学生依据口型猜一猜,大声读一读)

二、朗读感悟,引导理解

1.出示幻灯片一:一只乌鸦口渴了,处处找水喝。

(1)课文哪个自然段是写这幅图的?找出来仔细读读。说说你知道了什么。

(2)体会:在读的过程中,你们体会到乌鸦的什么心情?你是怎么体会到的?(在学生理解“口渴”“处处”的根底上,借机引导学生积存词语“又饥又渴、又累又乏”等。)

(3)朗读表演:你能读出这种心情吗?谁情愿上台表演读?乌鸦喝水说课稿

2.大家都有过口渴的感受吧?(口渴了真难过!)乌鸦虽然找到了水,可是却喝不着水。

(1)乌鸦为什么喝不到水呀?你能找出这个句子画下来吗?快试试。(指名读句)

理解:你读了这句话,知道了什么?(乌鸦遇上麻烦──瓶口小、水不多)

(板书:遇到困难)

(2)出示幻灯片二:可是瓶子里的水不多,瓶口又小,乌鸦喝不着水。怎么办呢?

(3)这是乌鸦的心情会是怎样的呢?我们再读读课文,体会体会乌鸦的感情。(乌鸦心情很难受,很绝望,很苦恼……)

你很难受地读一读吧!

你很绝望地读一读吧!

你很苦恼地读一读吧!(指导学生朗读)

3.我们都体会到了乌鸦焦急的心情。可是光焦急不能解决问题呀!那么应当──(板书:想方法)乌鸦想出什么方法来了吗?大家读读课文。

(1) 出示幻灯片三:乌鸦把小石子一个一个地放进瓶子里。瓶子里的水慢慢上升,乌鸦就喝着水了。

(2)学生自悟。(引导学生从重点词语及感情、表情、动作手势等方面理解)

(3)指导朗读:

①仿照读:你能像教师这样读吗?(鼓舞仿照)

②挑战读:还有谁向教师挑战?(鼓舞学生有制造性地朗读)

(4)理解体会:重点理解词语“一个一个”、“慢慢”。从读中体会到什么?(乌鸦聪慧、才智;

乌鸦喝着水的快乐心情)

4.演示:谁能把乌鸦喝水的过程演示给大家看。(出示瓶子和小石子)

(1)发觉:同学们在演示中发觉了什么?(理解“慢慢”并运用“慢慢”一词说话)

( )慢慢( )。

5.赞美:同学们觉得这是一只怎样的.乌鸦?(教师扮演乌鸦在课堂上飘舞,学生以赞美的语气与乌鸦交谈)

乌鸦,我想对你说:“( )”。

(设计意图:朗读指导应充分敬重学生自己的体验。教师不经意的提问,引发了学生想说、愿说、想读的愿望,引导联系自身体验进展说句子扩展练习,从而到达开发语文课堂资源,积存词语的目的。)

三、拓展延长

1、儿歌:同学们,教师学了这个故事以后,慢慢地喜爱上了这只乌鸦,我还为它写了首歌呢!(教师出示儿歌,学生拍手朗读)乌鸦喝水说课稿

乌鸦乌鸦本领大,肯动脑筋想方法。

一个一个石子放,困难再大也不怕。

2、思维拓展:同学们,假如瓶子旁边没有小石子,那该怎么办呢?启发学生依据当时的状况以及自身的生活体验,说出一些可行的方法。

(注意提高课堂效率,创设公平、和谐、民主的课堂气氛,在文本、教师、学生三者之间架设一座畅通的桥梁,从而实现语文学习的自主化、共性化。)

《乌鸦喝水》教案篇7

教学目标:

1认识9个生字,会写3个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学会第一节课文。

重点难点:

1认识9个生字,会写3个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课前准备:

乌鸦图片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1出示图片问:这是什么?板书乌鸦

学生看图介绍乌鸦外形。教学乌鸦

想办法记住这两个字。乌_______鸟进行区别。

2板书喝水教学喝,说说什么时候需要喝水?根据回答教渴与喝比较。

3质疑引导学生提有意义的问题。

二、初读感知

1提出要求:

(1)读准字音,不会读的`想办法。

(2)读通句子,不连贯的地方要多读几遍。

(3)标出自然段的序号。

2同桌互读,互相帮助。

3分节朗读,评价。(学生评)

4根据反馈教学生字,纠正字音。

5区别形近字。

石右喝喝办力

三、再读知意

1读文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指名读第一节,质疑。

3看图说说,你从哪里看出乌鸦口渴了?

4到处表演理解并造句。

四、写字

1看板书记字形。

2描一描右什么发现。

3写田字格(生说师板书)

4展示学生作业,评价后修改。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学懂课文内容,学习乌鸦遇到困难自己想办法解决。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重点难点: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懂课文内背诵课文。

课前准备:实验器材(小口瓶红线小石子)

教学流程:

一、复习导入

1猜谜:身穿黑袍子,长个丑样子,懂得爱妈妈,是个好孩子。

2复习生字。

3出示课题。

二、读文感悟

1自己读读课文,想想你读懂了什么?

2解疑从课文哪里感悟到?

3解决知识点:

(1)联系课文,说说乌鸦喝不到水的原因?指导朗读,合课文插图想像乌鸦喝不到水的着急样子。

(2)做实验理解乌鸦喝到水的经过。

a理解渐渐并仿造说句。

b看插图想想乌鸦喝水后高兴的心情,指导朗读。

三、总结全文

1理解乌鸦心情变化的心情

着急高兴着急高兴

2通过多种形式进行朗读课文。

3你觉得这是一只怎样的乌鸦?你会夸一夸吗?

4指导背诵。

四、拓展

如果没有小石子,乌鸦会有什么办法?

《乌鸦喝水》教案通用7篇相关文章:

三年级教案通用7篇

花儿朵朵的教案通用7篇

伞的游戏教案通用7篇

鹅的教学教案通用7篇

校园安全班会教案通用7篇

竹中班教案通用7篇

《孤独之旅》的教案通用7篇

语文5年级教案通用7篇

关于体育的教案通用7篇

语文单元教案通用7篇

《乌鸦喝水》教案通用7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803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