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中应包含适当的教学活动,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兴趣,通过设置反思环节,教案能够鼓励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深度思考与总结,以下是九九公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花宝宝中班教案推荐6篇,供大家参考。

花宝宝中班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运用多种感官初步了解橘子的基本特征。
2、体验和大家一起吃橘子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大盘子一只。
2、一人一个橘子(大小、颜色不同)、盆子、湿纸巾等。
活动过程:
一、激发兴趣
1.这盘子里有什么?
2.哪个水果最多?
二、感知橘子
1.每人从盘子中拿一个橘子。
2.启发幼儿看看、讲讲、摸摸:有几个橘子,那些地方不一样?
3.老师归纳小结。
三、品尝橘子
1.从哪个部位剥开橘子最方便?
2.剥好的橘子放那里,怎样变小?
3.一边念儿歌,一边品尝橘子。
4.有什么味道?
5.收拾与整理。
活动反思:
平时在家中也一直吃橘子,但今天放在家长半日开放活动中,是为了让家长看到我们的孩子都是很行的,都会自己做事情的,而且是很讲究卫生习惯的。活动中,不仅从颜色、形状、数量、味道等方面认识了橘子的一些基本特征,还培养了孩子与人分享物品的品质。活动结束时,很多孩子都拿着自己剥的橘子分给爸爸妈妈、好朋友吃。家长们看到了他们在幼儿园中的点滴进步。
花宝宝中班教案篇2
一、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知道兔宝宝是怎么找快乐的。
2.丰富词汇:闷闷不乐、凑、搀扶。
二、活动准备:
课件
三、活动过程:
1.引起兴趣。
(1)教师:“小朋友,你们知道什么叫快乐吗?”
(2)教师出示兔宝宝,问:“这只兔子快乐吗?”(不快乐)“他呀,想去找快乐,他是怎么找快乐的?找到了什么快乐?请听童话故事《兔宝宝找快乐》。”
2.教师有表情的讲故事一遍(讲到第三段时停顿,请小朋友猜猜,小猫咪给兔宝宝出的'什么主意,再接着讲完故事)。提问:
(1)小猫咪出的什么主意?
(2)这个故事叫什么名字?
3.分段理解故事内容第1—3段,提问:
(1)兔宝宝为了找到快乐,他做了什么?他找到快乐了吗?
(2)谁是兔宝宝最好的朋友?他见到兔宝宝闷闷不乐时,是怎么做的?(学习词语:闷闷不乐、凑)
4.继续理解故事第4—8段,提问:
(1)小猫咪的主意是要兔宝宝去帮助别人,兔宝宝都帮助了谁?是怎么帮助的?(学习词:搀扶)
(2)兔宝宝找到快乐了吗?为什么兔宝宝累得满头大汗,手也弄脏了,胳膊累酸了,但是心里还是很快乐?
5.引导幼儿完整欣赏故事,讲述故事。
6.提问:听到这个故事,你懂得了什么道理?
7.引导幼儿讲述让自己快乐的事情。
(1)提问:你有没有像兔宝宝一样快乐?请说给大家听听。
(2)幼儿互相讨论、讲述。
花宝宝中班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探索让蛋宝宝站起来的方法,体验探索带来的乐趣
2.在与材料的互动中获得有关物体支撑方面的经验
重难点:探索让蛋宝宝站起来的方法,体验探索带来的乐趣
活动准备:
1.事先请家长和幼儿一起装饰的蛋宝宝(熟鸡蛋)
2.米、沙包、布、瓶盖、宽底瓶子、橡皮泥、棉花、积木、电线等。
3.音乐《进行曲》
活动过程:
一、激发幼儿的探索兴趣
跟随《进行曲》的节奏,幼儿精神饱满地行走,音乐结束时做立正动作。
师:看大家站得多好啊!(出示蛋宝宝)蛋宝宝非常羡慕,他们也想立正。你们能让蛋宝宝站起来吗?
二、探索让蛋宝宝站起来的方法
1.引导幼儿尝试各种在桌子上让蛋宝宝站起来的方法。
师:你能让蛋宝宝在桌子上站起来吗?大家来试一试吧。
2.交流第一次探索情况
师:你是怎么让蛋宝宝立正的?成功了吗?(成功/不成功)
师:为什么蛋宝宝不容易立正?(两头尖)
师:你觉得怎样才能让蛋宝宝站起来呢?
三、探索运用材料来帮助蛋宝宝站起来的方法
1.引导幼儿运用材料来帮助蛋宝宝站起来
师:我们请一些材料朋友来帮蛋宝宝立正。请你选一样材料试一试,看看能不能帮蛋宝宝站起来。
2.交流成功的探索经验
师:你的蛋宝宝站起来了吗?
师:你用了什么材料朋友来帮忙?
师:你是怎么做的?试一试。(如蛋放在装米的碗里、蛋放在平放的沙包上、蛋放在揉成一团的布上、蛋放在瓶盖上、蛋放在宽底瓶子里等)
3.鼓励幼儿运用不同的材料来进行尝试,比较能使蛋宝宝站得更稳的方法。
师:请你各种材料都试一试,看看哪种方法能帮蛋宝宝站得更稳。
4.交流、分享各自更好的方法
师:你用了哪些材料朋友帮忙?你觉得哪种方法更好?
师:可以和你的朋友聊一聊你的好方法。
四、小结
师:原来这么多材料朋友都可以帮助蛋宝宝立正呢。我们还可以来找一找、试一试,我们身边还有什么不同的材料朋友也可以帮助蛋宝宝站起来,站得更稳。
反思:
本活动《蛋宝宝站起来》中所用材料来源于幼儿的'身边:农村家家户户都有的鸡蛋,以及可以收集到的废旧材料。活动的第一环节是激发幼儿探索的兴趣,第二个环节是在平面上、无支撑材料帮助的情况下让蛋站起来,而第三个环节是利用支撑材料让蛋站立起来,环节层层深入。幼儿在这样的探索过程中,循序渐进,更容易获得成功,体验到探索活动的乐趣,从而达到主动探索的目的。
花宝宝中班教案篇4
【教材分析】
中班的孩子已具有初步的计算能力,注重从感知入手,由具体到抽象,由易到难
【活动目标】
1、学习3的组成,知道3有2种分法,正确认识分合式。
2、能够灵活运用3的组成解决问题,掌握数分合的规律。
3、发展思维的灵活性,萌发对数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青蛙妈妈、蝌蚪宝宝等磁性教具、各种小礼物图片。
【活动过程】
1、创设青蛙妈妈和蝌蚪宝宝分虫子游戏情境,学习3的组成。
提问:这里一共有三条小虫子,他们可以怎样分呢?
(1)幼儿自由操作,记录分配的方法。
(2)分享交流:青蛙妈妈一条,小蝌蚪两条。也可以小蝌蚪两条,青蛙妈妈一条。
小结:3可以分成1和2,1和2合起来是3;3可以分成2和1,2和1合起来是3。
2、观察分合式,发现互换规律。
提问:请仔细看这个分合式,你发现了什么小秘密?
小结:分合式下面的数字交换了位置,但是合起来都是3。
3、游戏“找礼物”,引导幼儿用3的组成解决问题。小蝌蚪给朋友准备了小礼物,请你帮忙找一找吧。
创设“帮小动物找礼物”情景,请幼儿把两个分开的礼物合在一起,要求两个礼物身上的数字合起来是3。
4、活动延伸:日常生活中利用游戏等环节引导幼儿运用数字组成解决实际问题。
中班阅读优质课《没有耳朵的兔子》蒋静视频+课件ppt+参考教案幼儿园班本课程《蝌蚪成长记》课件ppt故事教学活动
花宝宝中班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尝试在圆形的基础上建构椭圆形,能区别出圆形和椭圆形的不同。
2、能用一种颜色建构椭圆形。
3、引发幼儿学习图形的兴趣。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认识了椭圆形和圆形、已学过插空心圆。
物质准备:各色雪花片、范例。
活动过程:
1、观察圆形与椭圆形,区别其不同之处。
出示空心圆形和空心椭圆形的范例
提问:
这是什么图形?他们有什么不同?
2、讨论建构方法。(愿意用语言表示。)
提问:
怎样把圆形变成椭圆形?
请个别幼儿上来进行尝试,将空心圆形变成空心椭圆形。
3、幼儿建构,教师指导。
提醒幼儿用一种颜色建构,鼓励能力强的幼儿建构出蛋宝宝的手脚。
4、评价。
自由评价:向别人介绍自己将空心圆形变成空心椭圆形的方法。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是一个数学活动,先出示不同的图形,让幼儿辨认图形特征,整节课程,思路清晰,设计完整,气氛活跃。感知圆形和椭圆形的不同,了解椭圆形的主要特征。提高观察能力和比较能力。
花宝宝中班教案篇6
活动目标:
1、丰富对蛋的认知经验,感受蛋与我们生活的关系,乐意用语言表达自己的发现。
2、鼓励幼儿大胆操作,发现无缝的蛋宝宝是捏不碎的科学道理。
3、通过活动发展幼儿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活动准备:
蛋若干
活动过程:
一、蛋的游戏——比较蛋的异同
1、摸蛋排序:摸一摸,看看这是什么蛋?
2、从小到大排一排
3、较异同:什么地方是不一样的'?什么地方是一样的?
二、蛋的作用之一—了解吃蛋的多种方式
1、交流:蛋可以怎么吃?
2、拓展:哪些食品里会有蛋呢?
三、和蛋宝宝比力气
1)分别用力捏有缝和没缝的蛋
2)想想哪个蛋破了?为什么会破?
经验分享:无缝的蛋宝宝捏不碎。
四、结束:
蛋宝宝还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什么有趣的感受呢?请小朋友们多去观察发现
花宝宝中班教案推荐6篇相关文章:
★ 中班教案推荐6篇
★ 糖果宝宝教案7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