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优秀的事迹材料可以起到弘扬正气,评选先进的用途,在进入到社会后,大家对于事迹材料一定尤其熟悉了,以下是九九公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抗洪抢险的事迹6篇,供大家参考。
抗洪抢险的事迹篇1
7月伊始,重庆市垫江县持续的强降雨使得防汛抢险形势十分严峻。垫江县各乡镇基层党组织接到防汛救灾命令,迅速采取行动,奔赴到防汛救灾一线。
新民镇双河口村党支部迅速行动,利用网格化管理的优势,第一时间发挥了战斗堡垒作用,带领支部党员网格员和村群众共同打响了“防汛抢险,护院保家”的攻坚战。
迅速行动,不畏艰难
新民镇双河口村全体网格员闻“汛”而动,第一时间召开支委会,明确在责任区段内设立1个防汛总指挥部、5个防汛点和1个转移点。
双河口村支部书记陈发平带领防汛突击队和应急队、巡查队立即前往各个防汛点 ,紧盯地质灾害点,加强轮流值班、监测预警、巡逻检查、应急处置,组织群众避险和应急处置,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全体参战人员迅速到岗到位,形成了汛情联防联控网。
很多网格员在防汛工作中抢挑重担,董延安主动向陈发平提出:“我是网格员,又是老党员,我要参加工作量大一些的防汛突击队,给党员群众做示范!”
陈发平语重心长的给他做思想工作:“ 延安,你年龄大了,身体也不是很好,现安排你执行的巡查工作也一样重要,党员同志哪里需要冲到哪里!没有活重活轻之分!你要服从组织安排啊!”就这样,老党员董延安带领着巡查组的几位网格员轮班执行巡查工作,出色的完成了防汛防灾任务。
党建引领,一心为民
在双河口村党支部党建的引领下,村里的网格员轮流值守,不管是巡查、排险,他们都冲在前面,不怕苦、不怕累,用坚毅、果敢的行动践行了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在每一个防汛点、每一处排险点,都有高高飘扬的党旗。
每当有重活、累活、危险活的时候,总有网格员抢在前面,他们常用的一个动作就是无声的用手指指向胸前佩戴的党徽,用实际行动亮明党员身份,履行党员神圣职责,为党旗增辉添彩。
一次,在位于牛背脊上方的山顶上的新民自来水厂蓄水池出现塌方,情况危急,塌方下面的路上,已经有十几个群众正在围观。网格员卢泽余一边劝离现场群众,一边向镇应急办报告灾情。打完电话,通过观察,塌方处虽然离下面村子还有一定的距离,但是暴雨还在继续,随时可能有再次塌方的危险,正下方的两户村民必须立即撤离。
村民看到卢泽余一行人,一脸的不情愿:“我在这里住了一辈子,你让我往哪里搬?这不是还没垮下来么,我不走。”“只是让你一家人暂时撤离,暴雨过后,危险排除了,安全了,你们还是可以搬回来的”卢泽余苦口婆心地劝道。“那你安排我们去哪里?我没有亲戚朋友,我们5个人,哪个愿意收留我们?”只要愿撤就好办了,卢泽余立即向镇上请示,答复安排到转移点暂时安置。随后,又做通了另一户的思想工作,确保了村民们的生命安全。
抗洪抢险的事迹篇2
当你在电视银屏上看到抗洪英雄奋不顾身跳入水中,把自己的救生衣让给灾民,当你目睹他们置生死于度外,筑长堤、堵决口,挡住洪水猛烈的冲击那惊心动魄的一幕幕,你一定会为我们抗洪英雄的伟大壮举深深感动,你一定会由衷地感到他们是当代最可爱的人!
九江告急!嫩江、松花江告急!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水无情地向神州大地冲来,中华民族面临着严峻的考验。人民战士挺身而出,奋勇与洪魔拼搏。他们用血肉之躯筑成钢铁大堤,用顽强拼搏、不怕牺牲的精神抒写了多少可歌可泣的事迹。
一个漆黑的夜晚,大坝一处决口了,洪魔正张开血盆大口向大坝疯狂地扑来。村子里所有的男人都跳进水中,用自己的身躯堵住决口,但洪魔仍然奔腾、咆哮着。大坝上,妇女、老人、儿童的呼救声震天撼地。就在这干钧一发之际,人民子弟兵来了,战士们奋不顾身地跳入水中。在茫茫洪水中,他们用自己的血肉身躯架起了一座人桥,拯救了被洪水围困中的灾民……
这就是我们的'战士,我们的抗洪英雄!当人民需要他们的 时候,他们挺身而出,冲锋在最前线与洪魔搏斗。他们以惊人的毅力,在 38℃ 的高温下连续战斗,背沙袋、扛石头、堵决口,身上都磨起了水泡,也不肯歇,直到最后累昏在大堤上……
英雄的人民与战士众志成城,并肩作战,用他们博大的爱激励抗洪英雄奋力拼搏,显示了我们伟大民族巨大的凝聚力。
他,一个普通的农民,在大堤决口沙袋堵不住的时候,毅然跳进水中,用自己的身体堵住了决口,保住了大堤,保住了千万人民。当人们从决口处把他救起来的时候,他的鼻孔里、嘴里都塞满了泥浆,活生生一个泥人。~位伟大的母亲,她的小儿子牺牲在抗洪前线,她没有沉浸在悲痛之中,毅然把三儿子也送到了抗洪战斗中。一位年轻的姑娘,她的未婚夫牺牲在洪水中,噩耗传来,她二话没说,把准备结婚用的钱全部捐给了灾区……
无数战斗在抗洪前线的英雄,用他们爱祖国、爱人民、顽强拼搏、不怕牺牲的精神,树立起一座座伟大的丰碑,谱写出一首首新时代最壮丽的诗篇!
抗洪抢险的事迹篇3
?防汛救灾政法英雄谱】水中“生死营救”
7月21日,新乡市凤泉区遭遇特大暴雨。晚上10时左右,家住新乡监狱家属院的凤泉区检察院干警常广学听到隔壁小区人声嘈杂,到阳台查看时发现外面有人在救援被困群众,立即想到自己单元一楼一位独居的年近七旬的老人无人照顾,便急忙带着家人下楼查看。
这时,他们发现水已经漫进楼道,一楼房门已被淹没了一半。常广学让儿子站在楼道上照明、爱人在楼上接应,自己下到齐胸深的水中,奋力拍打房门,高声询问老人的情况。在猛烈的风雨声中,只能依稀听见老人在屋内求救的声音,而洪水的浸泡使房门无法从内打开。
情况危急刻不容缓,常广学一边高声安抚老人,让她往阳台等待救援,一边在超过一米七深的水中游泳赶去阳台。
常广学以最快速度爬上阳台,用力踹开了六根防护栏,奋力帮老人从缺口探出身来。在闻声赶来的邻居们帮助下,大家将被困老人从家中救出,并用一块门板将其安全转移到二楼。
“都说远亲不如近邻,真是多亏了这好邻居啊,要不我就是喊破喉咙也没用,没有你们,昨夜我肯定没命了,这一天一夜把我当亲人一样照料。”老人流着泪水,连声向常广学一家道谢。
暴雨之下显真情,常广学用实际行动展现了新时代检察官服务人民、甘于奉献、勇于担当的崇高品质和精神风貌。
抗洪抢险的事迹篇4
连日来,四川省多地发生洪涝灾害,防汛形势十分严峻。驻地解放军和武警部队官兵、民兵闻令而动,紧急投入抢险救灾战斗,全力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受暴雨影响,成都市双流区黄龙溪古镇受灾严重,大量群众被困。17日上午10时,第77集团军某旅闻令而动,火速集结100名官兵赶赴受灾地区。其中60名官兵赴黄龙溪古镇平安小区转移养老院被困老人,其余40人冒雨分赴各点位展开拉网式排查,搜救被困群众。截至今日17时,该旅官兵已安全转移群众600余人,搬运物资20余吨,目前群众转移工作仍在继续。
灾情发生后,武警四川总队迅即启动应急预案,第一时间投入到抗洪抢险中。截至今日18时,该总队投入900余名官兵、40余艘舟艇,救治伤员20余人,成功转移被困群众4000余人,搬运救灾物资10余吨,清理道路3公里,加固河堤1000余米,封堵管涌100余处。
四川省军区组织官兵、民兵快速反应,依案实施、科学救灾。成都市金堂县遭遇特大洪水侵袭,成都警备区主要领导前往抗洪一线参与救灾指挥,组织应急救援营民兵携带冲锋舟赶赴抗洪一线;石亭江大坝出现长约20米的决口,德阳市旌阳区人武部紧急调集多台挖掘机,派出基干民兵连夜装填沙袋堵住决口,随后展开堤坝加固作业;资阳军分区组织200余名民兵赶赴沿江12个乡镇(街道)参加转移群众、抢救物资、现场警戒、后勤保障等任务。
抗洪抢险的事迹篇5
5月19日下午,____治安大队长王凌正在赖村镇组织开展赖村镇治安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工作,接县局领导指令:紧急护运冲锋舟赴固村镇抗洪救灾。王凌从赖村镇火速赶回,与治安大队副大队长黄红勇、民警余水明3人一起,护运团结水库和消防大队的2艘冲锋舟赶赴固村镇抗洪救灾。
到达固村后,经过对灾情的简单分析,由王凌与余水明带领镇村干部和团结水库的工作队员携带20件救生衣等装备,乘一艘冲锋舟对固村镇老街的被洪水围困群众展开救援,并安排副大队长黄红勇则带领消防大队官兵和应急大队警力,乘另一艘冲锋舟对固村镇下河村的被困群众展开救援。经过一下午地不懈抢险,2艘冲锋舟共进行了6轮救援,成功救出转移固村镇老街、下河村被困群众60多名。
王凌所指挥的冲锋舟在转移老街最后8名受困群众时,已是晚上6点多了,天色已渐渐暗了下来,上游洪峰渐至,水位不断升高,洪流也变得越来越湍急。当冲锋舟通过一个旋涡时,因水流湍急,造成船体失控,撞上固村大桥桥墩,冲锋舟瞬间被打翻,冲锋舟上的5名救援人员8名群众全部被卷入洪流之中。
王凌被湍急的洪流冲向下游。凭着救生衣的浮力,王凌挣扎着浮出水面。作为一名人民警察,他迅速镇定下来,心里记挂着8名群众和另外4名救援人员的安危。在黑夜洪流中,王凌一边声嘶力竭地呼喊着:“有没有人啊?有没有人?”一边搜寻落水的群众和战友。突然,王凌发现一中年男子在离其几米远处上下浮沉。他的第一个反应就是要赶紧游过去帮一把。他奋力向那个中年男子游去,到了那个中年男子身旁,他使劲将其托出水面,并大声的告诉他不要慌张,要镇静。就在王凌抓住中年男子的瞬间,一波湍急地洪水向他们二人扑打过来,将2人同时卷入了水下。被洪水冲出数里后,王凌浮出水面,隐约看到前方水中有棵树,便奋力地游过去并抓住一树枝,爬到了一棵大树上。
王凌一个人在疯狂洪流中的大树上坚守了2个多小时。当晚8时许,3名消防官兵和2名熟习水性的群众驾着一艘冲锋舟过来,先后找到民警余水明和王凌并接上船。看到一起落水的余水明,王凌的心里感到无比的温暖,眼里闪着晶莹的泪光。7人乘冲锋舟欲继续搜寻,因洪峰冲击,冲锋舟再次被打翻,船上的7人再次落水。落水的一瞬间,王凌意识到必须将7个人聚在一起,集7人之力,生还的可能才会更大。王凌奋力挣出水面,并用手抓住了一名群众的手臂。这时他发现,另外6个人都在,且相隔不远。看到大家都在,王凌的心里别提有多高兴。王凌拉着那名群众的手,奋力向另外几个人游去。7人顺流漂游中,王凌抓住了身旁的一棵大树的树枝,大家一个拉着一个往大树靠近。最后,7人都安全地爬到了大树上。
随后,王凌用一名群众尚能通话的手机向王华聪局长汇报了当前的情况、被困位置及2次冲锋舟侧翻的情况。在爬到树上之前,为了减少水流阻力,王凌脱去长裤,只穿着一条裤衩,与群众和战友奋战在冰冷的河水中。天越来越黑,水越来越冷,只穿裤衩的王凌不断地打着寒颤。王凌一边安慰大家,一边告诉大家局领导正在安排人员即刻前来营救,鼓励大家抓紧树枝,坚持住。
5月20日凌晨1时许,王凌、余水明及3名消防官兵、2名群众等7人被外地调来增援的冲锋舟找到救回。
王凌获救后身心出现不适应状况。仅在县中医院住院观察了1天,21日,王凌不顾家人的.反对与亲友的劝说,义无反顾地加入到抗洪抢险的队伍中。在抢险救灾的同时,通过电话部署赖村镇治安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工作的开展。一同救援的同事劝王凌保重身体,回家休息,王凌满含泪水哽咽地说:“大家在抗灾,叫我回家休息,我怎么能坐得住?”说完,王凌又冲在了抗洪救援的最前面。
5月22日,王凌努力争取各方支援,筹措救灾物资2万余元,将救灾物资和慰问金送到固村镇固村村委会和王坊村委会房屋坍塌的村民家中。
抗洪抢险的事迹篇6
7月31日凌晨,一场突如其来的特大暴雨袭击了整个大苏河乡,暴雨肆虐达6小时之久,洪水冲毁超多房屋、农田、道路,造成全乡直接经济损失达12014万元,仅平岭后村就因暴雨造成6户房屋不同程度被淹,水毁农田150余亩,冲走肉食鸡8000多只,公路冲毁长度达3公里,冲断桥梁3座,村民的生产生活受到严重威胁。灾情不容怠慢,在千钧一发之际,平岭后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刘忠祥冲锋在前、勇挑大梁,奋力组织党员群众抢险自救,经受住了洪灾的考验,最大限度地保住了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凌晨4时,暴雨如注、水势迅猛,应对突如其来的灾情,刘忠祥迅速召集村 两委 成员、村民组长冒雨集合,经过简短的分析、研究和商定,一场抗洪抢险攻坚战迅速打响。应对困难不退缩,应对压力不妥协,为了鼓舞干劲,刘忠祥身先士卒,冒着大雨,奔波于四个村组之间,针对各村组实际状况做好安排部署。当他再次回到形势最严峻的梁家屯时,河堤已经出现塌方,桥身眼看要被冲垮,危急时刻,他既当指挥员,又当战斗员,手持铁锨,趟着过齐腰深的河水,同党员群众一齐装沙袋,堵决口,迅速筑起了一道沙袋堤坝,在他的带领下,大家死看死守,桥和大坝最后保住了。
随着雨量增大,河道旁养鸡场房及部分村民家中的积水越来越深,刘忠祥意识到,如果再不转移群众和财产,后果将不堪设想。经过短暂分工,村干部分头开始组织转移河边的农户和鸡场,当梁房组孙喜峰家养鸡场刚被转移完,肆虐的洪水就顷刻将整个鸡房全部卷走。孙喜峰家人和在场的村民看了这一幕,再看到满身泥水的刘忠祥,顿时感动得流下热泪。
应对灾情,刘_组织全体村干部和党员在对全村各受灾户进行一次全面的调查摸底后,及时妥善安置灾民,指派村干部专人负责,重点解决受灾群众的基本生活保障,确保受灾村民有饭吃,有衣穿、有地方住。同时加强危险地段巡查,要求村两委干部自始自终在岗在位,对所有被水浸泡过的房屋进行全面排查,对灾民的生活妥善安置。
在抗洪抢险的两天里,他基本没合眼,连续24小时没来得及吃上一口饭。他始终持续高度的职责心,全身心投入到抗洪抢险工作中,使受灾损失到达最低。据统计,在这次抢险中,刘忠祥带领党员干部共转移出群众50多人,无一群众因灾伤亡。当地群众一提到他,无不竖起大拇指,说: 这样的干部真够格。
刘_带领全村干部、党员用实际行动印证了 关键时刻,党员豁得出来冲得上去 ,充分体现了一名共产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展示了基层党组织的良好形象。
抗洪抢险的事迹6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