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服务队事迹材料5篇

时间:
Trick
分享
下载本文

写事迹材料是一件考验我们语言组织能力的事情,一份优秀的事迹必然能给更多人带来启发,这也是我们写作的目的,下面是九九公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志愿服务队事迹材料5篇,感谢您的参阅。

志愿服务队事迹材料5篇

志愿服务队事迹材料篇1

大学毕业后,他积极响应团中央“到西部去、到基层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的时代号召,志愿来到泾川县,在泾川县项目办的统一安排下,在泾川县教育局、社区学习中心开展服务工作,服务期满后自愿无偿的在团县委西部计划项目办服务4个月时间。在他心中,奉献,是一种精神;服务,是一种理念。由于在志愿者服务期间作出了突出贡献,先后被泾川县团委、西部计划泾川县项目办授予“优秀共青团员”、“西部计划优秀大学生志愿者”荣誉称号。

时刻准备,奉献青春

机遇总是降临给有准备的人。求学路上的艰辛和坎坷,使他倍加珍惜每一次学习的机会,并时刻不忘以“修德、博学、明理、笃行”的校训去锻炼和发展。大学期间,他一直担任学生会干部和学院教授的科研秘书和科研助理,是一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大学毕业后,他依然放弃到一些中等专科院校任职的机会,选择回到西部、回到家乡,投身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来。

泾川县西部计划项目办在他的自荐材料中发现,他在组织协调、社会交际、科研写作等方面有丰富的工作经验,特意安排他到泾川县教育局工作,协助由香港活知识立群社、西北师范大学、泾川县教育局三家单位联合实施的“新农村学习型学校社区”建设项目。该项目主要以“知识扶贫,建新农村”为宗旨,通过开展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以实现在发展知识社区,拉近城乡差距,促进新农村建设内涵发展为目标。他的工作是接待国内外专家学者来泾川交流,组织策划各类学习培训,由于在大学期间他曾经组织过西北师范大学研究生到河西学院游学交流、策划举办过大学生心理危机预防围谈会等大型活动,积累了丰富的组织策划经验,使各项工作开展得心应手,加之在平凡的服务岗位上,他始终严格要求自己,秉承“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勇挑重担,乐于奉献,不怕苦,不怕累,使各项活动取得圆满的成果。

扎根基层,历练人生

凭借一时激情做出到西部来、到基层去得决定不难,但是在基层要呆得住、做得好就很难。为了努力做好新农村学习型学校社区工作,他和同事一起先从宣传入手,加班加点工作,编辑发行了内部刊物《新农村学习型学校社区通讯》。期间,负责《通讯》的约稿、部分栏目稿件的撰写、审稿、策划、排版印刷等工作;主动的维护“新农村学习型学校社区”建设工程的网站。包括网站的更新,资料的上传,新闻稿件的撰写,照片的编辑与处理,及时更新网站最新动态,维护社区学习中心“城乡互动网络中心”,使得世界各地的同仁们在第一时间了解泾川县在推进“学习型学校社区”建设工程方面所做的工作。在服务期间,他共撰写新闻稿件48篇,完成专题片拍摄2部,其中,泾川县电视台采纳报道新闻9篇。

为了稳步推动城乡互动交流活动开展,他一直奔波在由香港活知识立群社组织港澳学者、专家在泾川开展知识交流,送文化、送科技、送理念的各类交流活动中,每次都能以严谨的工作作风,热情的服务态度,完美的策划组织,赢得了港澳朋友的一致好评。尤其是在“迎奥运、促健康”嘉年华会、教师专业发展日、学生研究性学习、暑假培训、“农村英语教师访港”交流、泾川县中小学教师ict培训、校长论坛等大型活动中都能积极参与,协调组织参加人员,准备学习交流材料,确保交流学习活动的顺利开展,在一件件平凡的工作中用自己的实际来践行西部计划大学生志愿者服务西部、奉献西部的宗旨。期间,共参与组织大型论坛和研讨会九次,内容涉及学校管理、新农村学习型学校社区建设、信息技术、家校合作、健康教育;先后三次组织泾川县师生赴香港、澳门交流学习;组织了27名农村英语老师赴清华大学培训;组织“港秦陇”师生夏令营活动;利用文艺晚会、嘉年华会、教育沙龙等形式,共参与培训教师3000多人(次),参加活动的学生5000多人(次),迎接社会各界人士8000多人。

另外,他经常深入基层,关注农村教育事业发展,多次参加教育局组织的“送教下乡”活动及香港活知识立群社在农村中小学开展的调研工作,积极深入教育第一线,了解农村教育教学现状及教研教改工作,并帮助学校在完善家校合作、构建学习型学校组织等工作上都表现积极。协调组织各项目学校及社区学习中心其他工作人员,为香港中文大学完成学生和教师校园生活问卷调查,包括问卷的印刷、调查、问卷数据的输入、整理。并同北京《新课程报》编辑部联系,为泾川县每月增加4版专刊,他又担负起泾川县教师教研教改、教师心得、学习型学校建设等版面的稿件收集与整理的工作。

情暖灾区,心系教育

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杨明科一直以一名西部计划志愿者的身份积极的参与泾川县组织的各类社会活动。凡是有大型活动举办的场所,都能看见他忙碌服务的身影。尤其是在5。12四川大地震发生之后,在泾川县团委的组织下,积极帮助灾区人民筹集救灾物资,协助策划了抗震救灾晚会,并组织学生上街开展宣传募捐活动,共为灾区筹集救灾资金9。4万多元和物资1。6万多。同时为了响应平凉市创建国家4a级旅游城市,组织学生上街做“保护环境从我做起”的环保公益活动,并在泾川县西王母主题公园暨市民广场开展环境整治、景区游客满意度调查等系列活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美化泾川再立新功。

一个从贫困山区走出的孩子,倍加珍惜他人受教育的机会。在一次调研过程中,他得知李娜同学今年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陇东学院英语专业,但家庭的不幸使李娜姐弟俩沦为孤儿,弟弟很早便辍学外出打工供姐姐上学,她在亲戚的接济下勉强维持生活和学习,但面对高额的学费她一筹莫展。杨明科了解到这一情况后,及时向团县委反映,引起了领导的高度重视,通过衔接在平凉日报社服务的西部计划志愿者,开展了大量的走访调查,并在全县发出了《倡议书》,得到社会各级的大力捐助,帮助孤儿李娜顺利的进入了学校,圆了她的大学梦。

为了进一步提高当地农村青年的职业技能,为广大农村初、高中毕业贫困学生提供上学和就业的机会,经团县委积极衔接争取,团省委青农部将泾川县列入全省农村贫困家庭两后生委培就业工作重点县,为了确保此项工作顺利进行,真正将农村贫困学生的委培就业工作做好做实,杨明科又义务的加入到宣传活动中来,每天下班后,和同事在广场搭起宣传咨询台,通过视频播放、发放宣传资料、现场咨询等形式,动员“两后生”和学生家长送孩子到职业技术学校继续学习,这样既减轻了贫困家庭子女上学负担,又能使学生学到一技之长。

服务期结束后,很多志愿者忙碌于考试、联系工作,而他怀着对泾川县这片热土的喜爱和对憨厚朴实的泾川人民的感激,又申请来到泾川县团委,开始了

自愿服务工作。他协助团县委筹备了泾川县第十三次团代会,帮助西部计划泾川县项目办迎接新一批志愿者,在他的努力下,成立了“社区课堂”,他组织志愿者们利用闲暇时间义务帮助一些学习困难的孩子开展功课辅导。通过朴实的行动,将西部计划大学生志愿者在泾川县的优良作风传承下去,让西部志愿者这面光辉的大旗在泾川大地上永远迎风招展。

执著追求,无悔青春

2008年6月,在泾川县团委的推荐下,杨明科以一名西部计划志愿者的身份参加了甘肃省选聘优秀大学生到村任职考试,通过层层筛选,他成为所推荐的21名志愿者中的幸运儿。令人意外的是,他再次放弃了去条件较好环境工作的机会,申请回到服务地——泾川县。组织上将他分配到党原乡丁寨村担任党总支部记助理,他再次投身到祖国的新农村建设之中,肩负起带领群众生产致富,改善生活质量,做大做强主导产业,推动村域经济好快发展的光荣使命。

志愿服务队事迹材料篇2

作为一名志愿者,奉献自己的爱、身体力行地服务社会,是她一直以来的志向和目标。她立足岗位,服务社会,无私奉献,为促进志愿者活动的深入发展不停奋斗和探索。在服务群众需求,弘扬互助风尚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同时在服务活动中寻求创新的理念和方法,开发志愿服务的新亮点、新领域。在参与志愿服务中,让她懂得了什么是志愿者,明白什么是“奉献、友爱、互助、进步”,体会到了什么是“志愿付出,快乐奉献”,同时也收获了无尽的感动与快乐。

树立形象,强化自身素质和人格修养。她一直把思想道德培养和业务能力学习作为强化自身素质提升、树立良好形象的前提和基础,通过自身素质和人格修养的提升,更好的做好志愿服务。她一直坚持以一个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在思想和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不断提高思想理论水平,自觉抵制各种不正之风,团结同志,有强烈的工作责任心和事业心,兢兢业业,努力肯干,全力提高志愿服务水平。

立足本职,积极参加志愿服务活动。社会工作专业强调“助人自助”,从从社会使命看,强调“扶弱济贫”,以解决社会问题、满足社会需求为己任,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作为一名社区工作者,她时刻牢记社会工作价值观,同时作为一名志愿者,她也给自己定下了一个准则:志愿付出,排忧解难。

为更好的服务社区,深入开展社区志愿者服务工作,她通过社区志愿服务组织积极为社区居民排忧解难,有力促进了和谐社区建设。一是深入社区居民家中,进行走访慰问,与社区其他志愿者一起去慰问需要帮助的困难家庭,为他们送去温暖,使这些困难人员感受到人间真情和社会的温暖。二是立足实际,在居民中开展“助力美丽集镇绿岛小区换新颜”、“助力文明城市五连创”等为主题的志愿活动,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呼吁群众增强环境意识,为促进精神文明建设做贡献。三是利用自己的工作性质,向社区居民宣传国家的相关政策,积极参与“忆往昔,树先锋,喜迎建党华诞,宣传教育活动”、“党旗红,风气正,村级换届共引领,法制宣传志愿者活动”等宣传教育活动。

志愿服务队事迹材料篇3

在铁南社区,一支高擎党旗、头戴小红帽、身穿整齐红色t恤的"阳光党员志愿者服务队"在各个居民小区里不停忙碌,格外引人注目。这支20多人的队伍主要由社区党员组成,有的风华正茂,有的年过花甲。他们分工明确,配合默契,有的人在热情地为居民发放"服务连心卡",有的人在清扫小区卫生,还有的人来到困难老党员家走访慰问,坐在炕上一起包饺子。党员志愿者服务队队长王惠娟说:"居民们的微笑对于我们来说,就是最温暖的阳光,我们要用最真诚的服务让居民每天都笑口常开。"

这正是里江区开展党员志愿服务活动的一个缩影,现在,全区共有102支党员志愿者服务队,各种党员志愿活动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开展,1200多名党员志愿者活跃在田间地头,穿梭在大街小巷……他们乐于助人,甘于奉献,将温暖渗透到群众生活中的每一个角落,以实际行动树立起共产党员的光辉形象。

感受:温暖如春

温暖是最令人舒适的的感觉,既不冰冷,又不炙热,像春风拂过脸颊,像春雨滋润大地。党员志愿者们的身影在里江跃动,恰似一股股暖流在人们心间流淌,把一份份真情在人们手中传递。

细心的人们会发现,最近每逢周末,山晓村二组总是热闹非凡。在村党支部书记的带领下,70多名党员志愿者挥锹扬镐,正在义务植树造林。树苗品种多种多样,有李子、山楂、南国梨、杏,金枝柳等,刨坑、扶苗、培土、浇水、踩实……每一个流程都完成得一丝不苟。党员们的目标是在今年建成百亩采摘园,三年内建成千亩采摘园,吸引游客前来旅游度假,增加农民收入。看到眼前的场景,三组村民文艳高兴得合不拢嘴:"前人栽树,后人乘凉,这些党员志愿者做的都是造福百姓的事儿,将来村民不仅仅单纯是富有了,居住环境也会更好了,我们天天就像生活在花园里!"

今年,里江区集中开展了党员志愿者服务活动,号召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紧紧围绕全区中心工作,以促进发展,改善民生、维护稳定、构建和谐为核心,以生活困难弱势群体为服务重点,因地制宜地组织党员开展便民利民、扶贫帮困、治安维稳等志愿服务活动,切实激发党员密切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内在动力。

目前,全区通过强化党员志愿服务者队伍服务管理,有力提升了党员志愿服务的科学化、规范化水平。区委成立里江区党员志愿者服务支队,日常工作由区委组织部协调组织。区辖各街道成立党员志愿者服务大队,并依托村、社区和所属"两新"组织组建党员志愿者服务分队。对辖区内的党员志愿者统一造册,根据每位志愿者的申报项目、专业特长建立资料库。在农村,结合村"两委"换届后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重点开展政策宣传、农民增收、公益事业等服务;在社区,结合为民代理服务,重点开展维护稳定、平安守望、爱心帮扶等服务;在企业,结合"两新"组织"党工团妇一体化"建设工程和"党员先锋岗"活动,重点开展政策引导、服务职工、安全生产等服务。全区已经设立43个党员志愿者服务站,在职党员参加率达到95%,基本实现城乡党员志愿者服务全覆盖,初步构建起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党员志愿服务网络。

为便于群众有困难能快速联系党员志愿者,里江区每个党员志愿者服务工作站根据不同需求,制作了温馨的"连心卡"、"明白卡",分发给辖区群众,群众只要一个电话就能解决家里的难事。一提起这个话题,谷雨村老党员杨成感激的泪水直在眼眶里打转:"关键时刻,多亏了党员志愿者们为我们家解了围!"因股骨头坏死的老杨,丧失了劳动能力,儿女又在南方打工,春耕时,眼睁睁地看着12亩**无法耕种,他试着拨通了村里党员志愿服务工作站的热线电话。5月8日一大早,村助农增收党员志愿者服务队的27名党员不声不响地自备干粮和矿泉水,扛着铁犁、播种器来到他家的田里种苞米。看到这一幕,不少村民都被感动了,纷纷加入到播种队伍中,不到一天时间就就帮老杨一家完成了春耕。

感动:温暖如墨

行动是最高级的感动。党员们都说,成为光荣的志愿者,我们感到非常自豪;里江的百姓都说,每当看见党员志愿者服务队,俺们心里就暖烘烘的。

孙家社区党员志愿者义务巡逻队就是里江区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多年来,二十多位退休老党员天天头戴小红帽,臂配红袖标,风雨不误的巡逻在社区的街巷里,在社区里管"闲事",为居民送去平安,先后帮助群众解决难事儿500多件。老党员们的家里并不富裕,有的老伴还重病在床,但他们从不提及自己家中的困难,却经常伸出援手去帮助别人,队长刘贵说,我们承诺为群众服务不讲条件,作为共产党员就得一诺千金。某年冬天,当巡逻队走到社区17组平房时,细心的刘贵发现平时总爱早起的居民李某房门紧闭,窗帘没有拉开,房门处没有上锁,感觉情况不对,就上前敲门,屋内没有回应。他果断和队员们将房门撬开,将因煤烟中毒昏迷躺在地上的李某夫妇抢救到外面透气并拔打120急救,现在恢复健康的李某已经主动加入到志愿者巡逻队伍中来,他说:"我的第二次生命是这些党员们给的,我愿意用自己的行动帮助更多的人来回报这份恩情。"

6月6日一大早,小峪村西沟四户村民自发来到派出所,送来一面"为民办实事,赢得百姓心"的锦旗,向派出所党员志愿者服务队表达最深切的谢意。原来,西沟有7户人家,地处偏远,原来修建的土路由于年久失修,一到下雨天道路就变得泥泞不堪,村民出行极为不便。一次,派出所所长接到服务热线电话的求助,反映路难行,群众出行容易发生意外。在深入了解具体情况后,他们向村民郑重承诺一定帮助解决这个问题。随即,便开始马不停蹄的不断协调争取支持,与各方达成了修路的共识。民警志愿者们自发请来了叉车、轧道机等修路机械,又拉来了沙子水泥等修路用料,迅速展开了修路工作。派出所所有民警、联防队员全体出动,挥汗如雨,共同加入到修路队伍中,经过多个昼夜辛勤的施工,一条崭新的平安之路终于建成。

感悟:温暖如斯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通过自我奉献和利他行为,实现人生价值、获得快乐体验,对于许多党员志愿者来说,他们的行动既温暖了他人,也提升了自我。党组织在城乡接对援助中更加坚强,党员志愿者也在自我体验中得以成长。"基层是一本永远读不完的书,在与群众的接触中,我感到了肩上的责任,收获了宝贵的经验"。

现在,里江区有越来越多的党员志愿者将志愿服务化为自觉行为和生活方式,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传承着党员志愿者精神,并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

社区老党员、全国社区志愿者工作委员会委员李甲宗在他的服务日志中写道:"参加党员志愿者工作,再一次展示了自我价值。我不仅要做下去,而且一定要做好。"老人的话道出了众多党员志愿者的心声。

李甲宗在社区威望非常高,邻里之间有了纠纷,只要一经老人调解,都能顺利解决。每逢春节,他都组织社区党员志愿者成立节日防火巡查小组,深夜还在各个楼前看守,防止居民燃放烟花爆竹引起火灾,保障大家过一个详和的节日。他退休工资不高,但总是带头扶贫帮困,定期向往社区帮贫扶困基金会捐款,长年资助两名社区贫困学生,从不间断。大家都说:"他真是我们身边的楷模。"

里江区委积极搭建志愿服务平台,在全区开展了"党员奉献日"、"机关党员进社区"等载体活动,确保广大群众平时困难有人问、生产困难有人解、发展困难有人帮。农发局、环保局党员志愿服务队在公园开展捡拾白色垃圾、宣传环保知识、发放节约用水宣传册等活动;城建局、文化局、综合执法局党员志愿者在城区主干道两边开展"大扫除"活动;民政局、团区委、卫生局、教育局党员志愿者深入敬老院帮助老人清扫房间、和老人交心谈心,并组织开展"爱心义诊"活动……党员志愿者充分发挥各自特长,深入村社、田间地头和群众生产生活一线,处处留下可亲、可敬的身影。

目前,里江区涌现出一批党员志愿者服务团队和服务品牌,得到群众高度认可,并逐步形成长效机制。区林业局设立"三代一通服务岗"、庆和村成立"保铁路平安畅通"党员志愿者服务队……党员志愿者队伍规模还在不断扩大,服务的领域和内容不断延伸,党员志愿者服务体系和长效机制不断健全,直接联系服务群众的成效进一步显现,基层党组织在价值引领、资源整合和服务群众的本领和作用也得到有力提高和增强。

志愿服务队事迹材料篇4

钱强,男,汉族,共青团员,现就读于太原理工大学矿业工程学院2010级测绘工程专业,现为太原理工大学学生会常委、青年志愿者中心负责人,中国扶贫基金会“善行100爱心包裹温暖行动”项目山西地区高校负责人。

从2010年加入太原理工大学青年志愿者中心成为志愿者以来,三年中,他始终热心于校园志愿服务和社会公益活动,从劝募爱心包裹关爱贫困儿童到走进敬老院关怀孤寡老人,从为农民工募捐衣物到帮护残障人士,从火车站春运志愿者到城乡社区挂职,在青海、在广西、在北京,也都能看见他志愿服务的身影。他曾被评为“校优秀志愿者”、“校优秀共青团干部”、“三下乡社会实践优秀志愿者”、“太原中博会优秀志愿者”、“太原能博会优秀志愿者”、“太原铁路局春运优秀志愿者”、“中国扶贫基金会优秀志愿者”等荣誉称号。在太原理工大学团委老师指导下,他在校内外用心策划、组织、开展了一系列志愿者活动,并亲身参与其中,走在学校志愿者工作一线,在学生中起到了良好带头作用,为营造礼貌和谐、团结进步的社会氛围贡献了他自我的一份力量。

2010年10月,他作为志愿者参加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万柏林区普查区普查;2011年上半年,参加万柏林区社区老人“一帮一”、“社区挂职”活动;2011年3月至今,组织并参与中国扶贫基金会发起的《爱心包裹》劝募活动,带领学校志愿者团队累计募集10万元善款,为贫困地区小学生送去关爱,并于今年10月在北京理解中国扶贫基金会表彰;7月,参加团中央“大学生暑期三下乡”重点团队,赴广西崇左市大兴县配合大新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开展防治艾滋宣传等志愿活动;9月16日参加太原中博会志愿服务;9月26日,作为志愿者代表走上学校迎新晚会舞台,演唱《崛起》,宣扬了志愿者团结共进的志愿文化和无私奉献的志愿精神;2012年2月,组织并参加“铁路春运志愿者”,在太原火车站志愿服务10天;2012年7月,成功申请团中央“青春三下乡”重点团队,带领11名队员赴青海柯柯镇开展以“惠农民生政策宣讲”和“农民法律援助”为主题的实践活动;2012年9月,组织学生并参加太原能博会,作为场馆志愿者服务10天;2012年10月,参加由山西电视台举办的“九九重阳节,浓浓敬老情”活动,在晋祠路太原老年安康养生乐园做义工,陪伴关护敬老院老人……

利用假期和课余时光组织开展志愿者活动,给人的感觉是忙碌的,但他却又是快乐的。奉献爱心,温暖他人是他的工作准则,他将以实际行动,继续履行志愿者义务与职责,努力实现志愿者价值。

志愿服务队事迹材料篇5

有人说:“有一种生活,只有经历过,你才知道其中的艰辛;有一种艰辛,只有体会过,你才知道其中的快乐;有一种快乐,只有拥有过,你才知道其中的纯粹”。的确如此,从这几年我单位同志参加青年志愿者活动的亲身经历中,志愿者们深深感受到了这一点。

近年来,同志在努力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利用业余时间积极做好青年志愿者活动的宣传工作,在她的带动下,先后有六名同龄人加入到青年志愿者的行列中来。从帮助老人打扫卫生,到大型活动现场维持秩序;从走村串户发送传单,到社区绿化植树;从义务宣传到现场讲解,无论是在有关单位,还是在区镇社区,总能看到我们单位志愿者活跃的身影。在参与志愿服务中,青年志愿者用爱心、善心去对待每一个需要关心帮助的人,使他们真正懂得了什么是志愿者,明白了什么是“奉献、友爱、互助、进步”,体会到了什么是“快乐义工,快乐奉献。”他们在献出自己的一份微薄力量的同时,也收获了无尽的感动与快乐。

2004年盛夏,因天气及各种原因导致病人增多,医院用血量急增。当从新闻媒体上了解到医院血液紧张和很多病人急需鲜血挽救生命的状况时,义无反顾地参与到无偿献血活动中来。几年来,共计无偿献血13次,献血量2600毫升。2010年7月,她还参加了由省血液中心组织的义务捐献血小板活动,当场捐献了400毫升血小板。为让更多的人了解献血知识,提高无偿献血的爱心意识和积极性,同志除定期无偿献血外,还积极现身说法,以实际行动告诉别人:献血不会损害健康,还对健康极为有益。曾很有成就地对别人说:“通过自己的宣传和动员后,无偿献血者无私奉献的血液,成功挽救一个个鲜活的生命的时候,这就是快乐之本,也就是一次实现自我价值的机会。当一些人还在处心积虑着如何为自己争取什么的时候,我们在考虑能为别人,为社会做些什么,在成就别人中成就自己,才是最大的成就。

2008年1月,长江中下游流域连续出现雨雪天气,造成严重灾情。我区也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冰冻灾害天气。为响应志愿号召,与青年志愿者一起深入我区偏远村镇、山区帮助群众积极开展抗灾自救,指导农户开展农林作物防寒、防冻自救。志愿者们还走上街头,与联社工会的同志一道清扫我区主干道路面积雪。他们一面挥舞着铁锹、扫帚、木板清扫道路,一面提醒行人注意安全,他们用志愿真情溶化着冰雪严寒。“这条路上车多、行人多,把雪清理干净了,大家出行就安全了,也方便了。”这句朴实的话语,道出了每位志愿者的真情。在他们的带动下,许多单位都纷纷组织本系统志愿者成立了“志愿者扫雪行动队”,在做好本单位扫雪工作的基础上,将扫雪范围延伸到了单位所在地周边,为群众安全出行创造便利条件。在这次活动过程中,志愿者们大家干得积极卖力,他们在义务劳动中享受到了志愿服务的快乐。

还踊跃为灾区捐款、捐物。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2010年的玉树大地震,每一次的灾难都牵动她的心。在积极为灾区捐款、捐物的同时,还发动身边的同事和亲戚朋友将家里旧的图书、杂志以及不穿的衣服、鞋子和棉被送给灾区需要的人。虽然她捐献的东西不多,价值也不高,但她的举动已经温暖了很多人。在她的带动下,我单位及社会各界都纷纷参与到捐款、捐物行动中来,为灾区群众送去了更多的温暖,极大地鼓舞了他们重建家园的信心和决心。

每年的重阳节是我单位志愿者尊老爱老的日子。与志愿者们都会自发来到敬老院帮助老人义务打扫卫生,有的帮助擦玻璃,有的忙着打扫院子内的环境卫生,还有的同学为行走不便的老人烧开水,老人与一见面就聊得特别高兴,向她介绍近几年敬老院发生的巨大变化,居住环境越来越好,院内鲜花盛开,冬天有暖气,老人们在这生活的非常幸福。平时,他们也经常到敬老院帮助老人做些力所能及的事,为老人多做好事。

去年11月9日,全国“消防日”宣传期间,与志愿者走上街头、步入社区、来到田间广泛宣传消防知识,全面拉开消防志愿者服务活动。经过路口的大伯、大妈,学生、工人虽然步履匆匆,仍不时停下脚步倾听这些志愿者的消防故事,大家认真翻阅着一张张做工精美、知识丰富的传单,切身感受着消防工作带给自己的安定与幸福。为了让更多的群众了解消防知识,我单位志愿者不顾疲劳,多方奔走,利用一天时间,将5000份集趣味性、适用性于一体的消防传单及挂图分发到群众手中,让群众广泛发动身边的亲人、邻里一起关注消防。

志愿服务队事迹材料5篇相关文章:

志愿服务的心得体会模板8篇

志愿服务的心得体会优质6篇

评志愿者先进个人主要事迹5篇

村防控疫情志愿者个人事迹5篇

志愿者先进事迹范文5篇

最美社区志愿者事迹5篇

村防疫志愿者先进个人事迹7篇

抗疫志愿者先进个人事迹7篇

评志愿者先进个人主要事迹7篇

志愿者先进事迹范文6篇

志愿服务队事迹材料5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12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