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进行事迹的写作时,一定要注意保证思路是正确的,一份优秀的事迹一定能给人带来不错的影响,下面是九九公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五好文明家庭简要事迹6篇,感谢您的参阅。
五好文明家庭简要事迹篇1
出生在东乡县锁南镇王家村的马长明,1993年自己组建了一支建筑施工队,在家人和妻子的支持下,扎进西藏雪域高原,开始了漫长而艰辛的创业之路。1995年,出资1000万元修建临夏州驻藏办事处;2009年,垫付资金5000万元,修建锁折公路;2009年,出资修建王家村道路四公里;2010年,调解唐汪镇宗教矛盾,为修建拱北工人垫付拖欠工资50万元,2011年,县城重建出资20万元;2013年,为王家村捐款60万元。经过自己的勤劳奋斗,他以诚实守信,优质的工程质量,赢得了西藏群众和当地政府的好评。2000年,有2300多人的建筑工人队伍,年利润达300多万元。他始终铭记着“吃水不忘挖井人”。他说:“我致富了,要为家乡人做奉献。”十三年来,他带领家乡父老乡亲400余人,在自己公司工作,年人均增收15000元多,家乡人跟着他走上了共同致富的路子,他默默奉献,为社会和政府减轻了负担,受到了社会群众的称赞。
就是这样一个事业有成的农民企业家,他在外面打拼的时候,还是把全部的心思放在家里。马长明的'家庭是一个32口人的大家庭,他的老母亲已是84岁的高龄,是一个崇尚文明、积极进取、和睦和谐,相敬相爱的家庭。马长明是一位勇担家庭责任的楷模,弟兄四人和睦相处,四世同堂的全家人,相亲相敬,尊老爱幼,妯娌之间互助互敬互爱。真诚相处,建立起一个和谐美满的家庭。全家遵纪守法,相信科学,积极进取,乐于助人,深受邻里的好评。
十几年来,他常年在外工作,很少回家,家务事由妻子和4个弟弟齐心协力共同打理,家中团结和睦,井然有序,使他安心的在外打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是该家庭的良好的家风,全家人互相尊重,互敬互爱,家中大小事情,兄弟4人共同参与,互相协商,并征询老母亲的意见,全家团结和睦,勤俭持家。全家人,晚辈对长辈尊敬、教顺,长辈对晚辈家护,妯娌之间,姑嫂之间关系十分亲近,儿子们、儿媳们、侄子和侄媳们都相互体贴爱护,平等相处,大家生活在和顺、和谐、包容、美满的大家庭里。在对待邻里关系上,全家人能够善待邻里,帮助他们排忧解难,左邻右舍的关系亲如弟兄,情同手足。有一次,邻居家中80多岁的老人半夜生病,马长明让儿子雇车送到县城医院治疗,并填付住院费3000元,使邻居很受感动。这样的事,经常发生,只要邻居和村民家中有困难,有求于他时,马长明总是热心的给予帮助,排忧解难,在他的带动下,该村宗教和顺,团结到助,文明和谐。
多年来,马长明夫妻,对家人和儿子、侄子们要求严格,在关心孩子们生活的同时,注重培养他们自尊、自强、自立的性格和刻苦勤奋,奋力拼搏的精神,引导家人和孩子们用爱心去善待别人,用勤奋扎实对待学习,教育孩子们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做对社会有所作为,有所贡献的人。现有家中就读的孩子们中有2个大学生,3个高中生,4个初中生,2个小学生。言传身教,讲文明、讲礼貌、爱学习,营造出一个良好的家庭氛围。同时,主动与学校老师加强配合与联系,了解关心儿子、侄子、孙子们的成长状况,日常生活中如发现孩子们有不足之处或遇到困惑的事,他们总会耐心细致地帮孩子们分析问题,让孩子们最终明白其中的道理。由于马长明夫妻和弟弟、弟媳们循循善诱,持之以恒,使孩子们耳濡目染,从小就受到良好的教育培养。
东乡县山大沟深,自然条件恶劣,是国列省扶的贫困县。马长明,坚守助人为乐,扶贫济困的信念,积极参与各项社会公益事业,2004年,他帮扶本村偏瘫在床的马吾麦一家6口人的生活,长达9年之多。2012年8月,马吾麦儿子因胃癌去世,10月份马吾麦因病去世,马长明花费2万多元处理了后事。至今,他仍然承担着该家庭4口人的生活费用。2010年,马长明出资86万元,硬化了本村的村户道路4公里,乡亲们感动地说:“马长明是乐于助人的好心人啊!”
马长明是个普普通通的东乡人,他用一颗孝心,辛勤浇灌着家庭的文明之花,并让这个文明之花越开越艳。他的家庭是一个普通的家庭,他所做的事是每个社会公民所应该做的平凡事,只是在这平凡之中让大家感受到了一种不平凡。让我们每个人,每个家庭都积极向上,用我们的爱和孝心、责任共同构建一个温馨、和谐、美好的社会大家庭。
五好文明家庭简要事迹篇2
中国有句古训:“妻贤夫祸少,子孝母心宽。”侯东的家庭是这样一个平凡的家庭,也是一个幸福的三口之家,爱人和他,还有一个活泼可爱的儿子,他们家和大多数家庭一样,没有什么轰轰烈烈的事迹,但是他们全家人遵纪守法,尊敬老人,互敬互爱,积极进取、爱岗敬业、乐于助人。结婚15年来,无论是在生活中还是在工作中相互帮助、相濡以沫、和谐恩爱、相敬如宾,共同构建了一个文明健康的和谐家庭。
侯东是运输队一名副队长,工作积极努力,在协助队长书记搞好安全生产工作同时,认真履行自己的工作职责,做好安全技术培训和质量管理工作圆满地完成队里交给的各项工作任务。在他当班长期间,班组人员有任何违规违纪,都严肃处罚,以罚带教,受到的效果不是很好,一件事的发生让他从班组的管理上有了根本的改变。职工郭喜斌患肝腹水后,他的妻子因此和他离了婚,郭喜斌本人也有了厌世轻生的念头,出现了上花班,工作走神的现象。侯东察觉他的情况后,主动出钱给他买药并打车送他去医院救治,还到队里为他要来了救济款帮助他渡过了人生的一个个难关,郭喜斌十分感动并重新鼓起了他的生活勇气,现在他精神状态稳定,工作积极肯干。通过这件事,让侯东明白了只有和谐稳定,人的情绪的稳定才能带来稳定的安全局面,没有思想的包袱,职工才能安心工作。在他跟班期间,班组保证了无三违,无人身事故、无生产责任事故,分配给自己的工作任务都能高质量、高标准地完成,达到让领导放心、工人满意。
孝敬父母和教育子女是每个人应尽的责任和义务,老人辛苦了一辈子,晚年理应享受生活。侯东的爸爸在2008年底不慎跌倒摔成了高位截瘫,为了不影响孩子们的工作老人雇用了几任保姆,都由于工作量大繁琐的脏累纷纷辞职,陪老人聊天散心每天为公公按摩擦身蹲屎端尿,这付重担多数都落在妻子程凤丽的肩上,不要以为这是简单的事,因为公公住在腰堡,她每天都要花2个小时以上往返于调兵山和腰堡之间;为了使丈夫全身心的投入到工作中去,程凤丽主动承担起培育孩子的重任,孩子和家务上的事情尽量不用丈夫操心井井有条的处理好各项事务。她知道,近段运输队承担矿两个工作面的安拆运输任务,平时丈夫井下跟班、井上值班、编制措施等工作非常忙,每次丈夫上班归来,为了保证他有充足的睡眠,她告诉孩子说话声音要轻,不要影响爸爸休息,她把窗帘拉得严严实实,甚至连走路都赤着脚,生怕惊醒他。
有一年5月上中旬,孩子侯明千感冒发烧到38。5°,自己摔倒了把2颗门牙都磕掉了,但她为了不影响丈夫工作,就没告诉他,等丈夫下井跟班又值班两天回家后才知道。儿子侯明千也乖巧懂事,每天自己坐车到三小上学,每天放学回家时眼巴巴的望着学校门前接送孩子的家长,心里是多么盼望爸爸妈妈可以接送一次?他知道这个仅仅是一种奢望,因为就想和爸爸妈妈一次吃一顿饭都是梦想,只有好好学习做一个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孩子才对得起父母的养育之恩,小学六年级的他就已经是获奖专业户,几十张的各类奖状就是孩子努力的证明。另外,他还善于处理好邻里和谐关系,乐于助人,得到大家的一致好评。
正是因为有这样一个和谐家庭,造就了一个良好的家庭氛围和家庭生活环境为矿安全生产筑就了一道家庭的攻不可破的安全长城,为我们树立了和谐家庭的好典范。侯东本人连续3年获得集团公司劳动模范的称号,他们家庭连续5年获得小青矿和谐模范家庭,20__年他们家庭还获被集团公司评为谐模范家庭。
五好文明家庭简要事迹篇3
肖桂同志的家庭与千万个家庭一样,是一个普通的家庭,但这普通的背后,却蕴藏着一个鲜为人知的事故,她记录了这个家庭生活几上、自立、自强尊老爱幼的一段不平凡的经历。
一、爱岗敬业,工作楷模
肖桂同志不论做什么事情,他都充分发挥军人的本色,认真履行职责,处处以身作则。雷厉风行,不折不扣地去完成党交给的各项工作任务。近几年村委会工作名列前茅,乡年度重点目标考核第一名,县先进党支部,本人县优秀人大代表,这些荣誉的取得,与他爱人理解与支持是分不开的。
二、尊老爱幼,家中模范
在完成本职工作的同时,肖桂同志还努力做一个“好儿子,好丈夫,好父亲”,协调好家庭事务,使整个家庭和谐融洽,和睦相处。他把工作之余时间都留给了家人,陪伴家人,就算只是一家人在一起聊天,那也是他心中最幸福快乐的时光。身为一家之主,他以宽容和理解善待每一位家庭成员,做到“多一点理解,多一点关怀”。作为儿子,他尊敬老人,关心老人,孝顺老人。在忙碌的工作过程中他仍然坚持抽空陪伴他人,是出了名的孝子;作为丈夫,他爱护妻子,与妻子相互关心,互相扶持,夫妻感情融洽,从不为小事争吵;作为父亲,他以身作则,注重对儿子进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培养孩子节俭、谦逊、自强的良好品质,教育他们独立自主、学会做事、学会做人,做一个对社会有贡献的人。
三、勤俭朴素,家中贤内
肖桂的妻子吴满凤同志是一名家庭主妇,在她身上充分体现了中国妇女的传统美德;作为媳妇,她恪尽孝道,对老人嘘寒问暖,还经常陪件老人谈心,做她精神上的支柱;作为母亲,她慈爱但不溺爱,在照顾好儿子生活的同时,还担负起教育儿子成材的重任;作为妻子,她是“贤内助”的最佳代言人。
为了减轻丈夫的工作压力,她承担起家庭的所有事务,把家中的事情管得井井有条,从不让丈夫因家事分心而影响工作。为了让丈夫做清清白白的村官,不滥用权力,不迷失自己,她建立起一般家庭更加纯朴和节俭的家风,牢固地守护着自己家门。她常吹家庭廉洁风,常念家庭廉洁经,督促丈夫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在外做到“一身正气上班去,两袖清风回家来”。
四、以德育人,父慈子孝
在父亲新的潜移默化和言传身教之下,肖桂泉同志儿子都培养出自立自强的性格,在生活上,独立自主,在思想上力求上进,在事业上努力拼搏。
在肖桂同志带动和影响下,全体家庭成员各司其职,共同努力,精心经营出一个洋溢着温暖、民主、文明、科学的美好家庭。
五好文明家庭简要事迹篇4
在南谯区大柳镇曲亭村,有这样一户人家,只要当地人一提及,无不知晓,他们就是陈世荣老师一家。多年来该家庭,能够认真执行国家政策,全家和睦温馨,尊老爱幼,与邻里团结融洽,真正以“平等、文明、和睦、稳定”的形象,弘扬家庭美德,带动周边家庭共同创建和美环境。
一、尊重老人,孝敬父母
古人云“百善,孝为先。”在他的家庭成员中,有三位是年过八旬的老人,他们年老体弱个个患有慢性病,完全丧失了劳动能力,没有任何生活来源,生活不能自理,为了方便照顾,陈老师把自己的父母和岳母接到自己家中,不但从生活上关心老人,给老人买衣服和礼物,更从精神上关心他们,一有时间就陪陪他们散步、聊天。在老人生病期间,他们夫妻俩悉心照料,尽量满足老人的要求,让老人感受幸福。
陈世荣老师的父亲其实是他的继父,今年已有84的高龄,患有肺心病,常年吃药,只要天气一变冷,吃药就不行了,需要打吊针输液治疗,年年如此,村卫生院治不好,就来到滁州二院。年老的父亲看到58岁陈老师为他治疗花去了大量的工资,为了支撑这个多灾多难的家庭而忙于生计时,竟然主动放弃治疗,不愿意去滁州治疗。每当这个时候,陈老师总是耐心劝导她。就在__年的3月份,他父亲的病又加重了,在村卫生院看了十几天也不见好转,可父亲怎么也不愿意去滁城治疗。这时陈老师从亲友借了600多元,强行将老人扶上车送到滁州二院,经过治疗病情现在大有好转。看到老人又一次从死神那里回来,陈老师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陈老师的母亲今年84岁,患有严重的腰间盘突出,平时直不起腰,同时她还患有严重的老年病,苦不堪言。陈老师平时到滁州第一件事就是到药房买一些筋骨方面和抗风湿的药。
他的岳母也有80多岁了,患有老年痴呆症,生活不能自理,睡觉时不知道脱衣、脱鞋,起床时不会穿衣,大小便也不能控制。但陈老师从来没有怨言,从不对老人发脾气,而是默默地给老人换衣服,帮他洗脸、梳头、擦背、剪指甲、洗弄脏的衣裤。邻居们都说这个女婿比儿子还要亲啊。
陈老师的老伴看到他在家庭、学校、农田来回奔波这么辛苦,每每暗自流下眼泪,同时也为能嫁给这样一个孝顺父母、吃苦耐劳的好老师而感到自豪。现在陈老师夫妻俩主动挑起了赡养三位老人的重担,对待老人他们始终毫无怨言。
二、呵护子女,不离不弃
为了培养子女成长,他们夫妻俩重视对子女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思想教育,教育他们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做对社会有所作为、有所贡献的人。陈老师不仅注重子女的学习成绩,更注重培养子女的独立生活、学习的能力,时时教育子女沿着正道走,鼓励子女刻苦学习。
陈老师有个女儿,十几年前就出嫁了。从小受到良好教育的她,到了婆家勤劳能干、孝顺父母,小日子过得红红火火,可是天有不测风云,__年陈老师的女婿因病治疗无效,丢下了他的女儿和他的小外孙。母子二人艰难度日,由于生活的压力,去年他的女儿患上了抑郁症,对生活丧失了信心,几次自杀未遂。陈老师夫妻俩心如刀绞,他含着眼泪把女儿接回家,他看着三位年迈的父母、看着女儿忧郁的眼神、听着小外孙口口声声“爸爸、妈妈”稚嫩的话语,这位饱经风霜的老人,再也抑制不住内心的痛楚,抱着小外孙嚎啕大哭起来。是的,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伤心时。面对困难,陈老师没有倒下,没有选择放弃,而是以乐观的态度去积极面对。从此以后,他便利用双休日四处奔波,寻医问药,寻找偏方。大柳镇府听说陈老师家的不幸遭遇后,也积极伸出援助之手,陈老师把政府送的粮食、油送给女儿看,并告诉她有党和政府的帮助、有父母的关心,日子一定会好起来的。他希望女儿鼓起勇气,积极面对生活,把孩子培养长大,回报那些帮助过他们的人,也算的上对得起孩子的父亲了。在陈老师夫妻俩的关心爱护下,他女儿的病情已经稳定了,心情也好多了,3月底,陈老师用刚到的工资加上省吃俭用的零用钱凑了__元钱,带女儿又去巩固治疗了,相信在社会各界的帮助下,陈老师的女儿一定会好起来的。
三、扎根山区教育,任劳任怨
陈老师家住在曲亭村朱咀村民组,位于皇甫山脚下,地处偏僻,当地人戏称是南谯区的大西北。陈老师任教于曲亭村校,是一名优秀的数学老师,他几十年如一日扎根在山区,从未有过怨言。他是曲亭小学的骨干教师,多年所带班级在南谯区教育局组织期末检测时取得了非常优异的成绩,多次荣获“先进个人”“优秀教师”等荣誉称号。在工作中他不甘落后,敬业爱岗,深得大家的好评。
他虽然自己生活不富裕,但对学生视如自己的孩子,有家庭贫困的学生,他主动资助,直到小学毕业。陈老师身处在教学第一线,最大的心愿就是让每个学生都成才、成人。无论家里多忙、多累,始终认真备课,认真批改作业,积极钻研业务,探索教学新方法,努力提高教学质量。辛勤的耕耘就有满意的收获,多年来,他深受学生喜爱,所任班级各项成绩均名列大柳镇前茅。
虽然陈老师家的情况特殊,但他从不把工作中的压力带回家,也从不把生活中的烦恼带进课堂,总是以乐观的态度对待生活、对待学生。他的坚强,他的执着,他的孝顺,是学生们学习的榜样。
四、勤俭持家,邻里和睦
在处理家庭的重大事项时,夫妻俩平等对待,互相沟通,共同商议决定,只要是合理的建议,求大同,存小异,做到办每件大事双方都心情舒畅。他们勤俭持家,合理安排家庭经费,从不铺张浪费。夫妻俩面对困难,面对挫折,二人携手相伴,从没红过一次脸,从没斗过一次嘴,左邻右舍和亲朋好友没有不羡慕她们这对夫妻的。
虽然自己很忙,家庭不富裕,但只要亲朋好友、邻居有事说一声,他尽其所能帮助,他深知人在困难时的难处,所以当他看到有残疾人在乞讨,便掏出自己的零花钱;自己所教的学生没钱买文具,他帮孩子们买;农村孩子天冷衣物不够时,便把自己家孩子的衣物送给学生。
在对待邻里关系上,全家人能够善待左邻右舍,帮助他们排扰解难,邻里关系亲如弟兄,情同手足。记得有一次,他的邻居吴某身患重病,承担不起医药费,当陈老师老伴得知这个消息后,毅然拿出了自己准备带女儿看病的钱,帮助吴某渡过难关。在他们夫妻俩的心中,人的生命始终高于一切。
居住同一村子里的两位老人,子女都在外面打工,家境也较困难,陈老师夫妻俩向这对老人伸出了热情的双手,不仅多次上门问寒问暖,照顾生活,多次买上一些好菜、水果送到了这对老人家,让他们感觉到人间有真情,人间有真爱,感觉到社会的温暖。邻居家有了事他主动过去帮忙,谁家有事相求,只要自己能办到的便尽力去办,从不推诿,大家相处在一起,彼此感到心情舒畅。
陈老师一家几十年如一日,他们夫妻恩爱、孝敬老人、关怀子女、热心助人、邻里和睦,用生活工作中平平凡凡的小事、点点滴滴的真情诠释了家作为爱的港湾的真谛,赢得了周围人们的赞美。
五好文明家庭简要事迹篇5
__,北国社区龙生圩里人,是__众网互联网有限公司总经理、顾山镇北国新东方酒店总经理。妻子陈祥芬是新东方酒店的财务主管。多年来,夫妻二人相互理解、相互扶持、相互信赖,从平凡的生活点滴中孕育出真善美的优良家风。
__夫妇结婚至今已有30年,但始终相濡以沫、恩爱和谐。作为丈夫,__兢兢业业,致力于发展好事业,为妻子和其他家人提供安定舒适的生活环境。作为妻子,陈祥芬在生活上体恤丈夫,在思想上关心丈夫,默默承担一切家务事,照顾好家中的老人,从没有半句怨言。
女儿小的时候,为教育好女儿,夫妻俩无论多忙总要抽出点时间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和思想状况,教育她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如今,他们的女儿也已经成家,在父母的影响下,小夫妻之间也相敬如宾,享受着幸福生活。
__夫妇常说:“经营企业和经营家庭一样,都是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过程,这个过程必须依靠大家的共同努力。只有用心,方能有所成就;只有勤劳,方可发家致富。”用心、勤劳,这是他们的“致富经”,也是他们根据自身的创业经历和切身体会总结得出。
1985年,__依靠承包土建工程起家。1992年,__通过市场调查,将创业项目锁定在大理石上,创办了北国大理石厂。俗话说:“万事开头难”。创业初期,资金有限,人手不足,__自己既当加工工人,又当搬运工人,每天起早贪黑、埋头苦干,终于积攒下了一定的资金。1993年,揣着辛苦积累下的资金,__又将目光投到了餐饮这一块,承包下了北国宾馆(前身光明酒楼),从此,和餐饮业结下了不解之缘。1995年,__成立了东方大酒店。20__年,他又花巨资,将东方大酒店改造成了__市新东方酒店。其后,__市新东方酒店不断发展,成功举办了首届中国名宴展示暨私房菜烹饪技能大赛等全国性赛事,打响了自己的招牌。
然而,__并不满足于在餐饮业取得的成功。凭借着敏锐的目光,他看到了近年来互联网行业的异军突起。20__年,他创建了__众网互联网有限公司,并且利用短短1年多时间,使得公司成为了顾山镇的龙头企业,为顾山镇被评为__农村电子商务示范镇作出了突出贡献。
创业成功了,腰包鼓了,但__夫妇仍然衣着朴素,生活节俭,在他们身上丝毫看不到奢侈攀比的风气。他们总是说:“现在的生活条件好了,但艰苦奋斗的作风不能丢,要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尤其__,平时总是一双布鞋出行,他说:“我是农民的儿子,就要脚踏实地的生活”。
致富不忘饮水思源。富裕起来的__夫妇更是不忘回报社会,热心投身公益事业。
作为__市人大代表、顾山镇商会副会长,__竭尽所能为社会做好事,尤其关心支持社区的建设与发展。北国社区通往龙生圩里自然村的道路,原先又窄又破,凹凸不平,给村民出行带来诸多不便。虽然早已不在村上居住,但__了解情况后,还是与妻子商量,主动提出出资对道路进行硬化。在他们的带领和发动下,村上其他有能力的人也一起加入了出资的行列。很快,一条全新的水泥路就贯通全村。
此外,每逢佳节,__夫妇总要提着慰问品去看望社区的孤寡和高龄老人们,给老人们送上节日的祝福,让老人们感受到来自社会大家庭的温暖。谁家里出现困难,只要夫妻俩知道,也一定会慷慨解囊,雪中送炭。
__一家用实际行动诠释着文明家庭的深刻内涵。他们表示:“社会文明需要我们每个人从点滴做起,从自身做起,积累涓涓小善,最终汇成大爱。”
五好文明家庭简要事迹篇6
__市财政局女职工__,__年10月出生,__年7月参加工作,一向在农税部门,从事农税会计、农税报表和内勤工作,17年如一日,勤奋学习、爱岗敬业、忠于职守、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工作踏实,始终坚持自尊、自信、自立、自强。她负责的农税帐务从无差错,编制的农税报表连续十多年受到省财政厅嘉奖,多次被省财政厅评为农税征管工作先进个人及市财政局先进个人,在单位是领导和同志认可的好职工。俞敏洪爱情语录
一、互敬、互助、互爱,家庭和睦
她丈夫__年7月大学毕业分配至中国房地产开发__公司,一向从事建筑设计及行政管理工作,是一个有极强事业心的人,对待工作精益求精。恪尽职守,为了把工作做得完美,他经常加班加点把已经完成的任务推翻重来。他双休日很少休息,而且基本上每一天都在单位加班到晚上九点才回家。今年春节放假七天,他有五天在单位加班。为了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他还在繁忙的工作之余,挤出时刻,刻苦攻读专业知识,并很快透过考试获得了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资格,他在中房公司工作期间,正因工作勤奋,成绩突出,曾连续十多年被单位评为先进个人、优秀共产党员,并获得过市政府记功奖励两次,以及建委系统“十佳”青年称号。
二00四年四月,__调入__玻璃工业设计研究院任副总工程师。为尽快熟悉新的工作,早日进入主角,他牺牲了每一个休息日,查资料、看图纸、了解该行业设计特点,凭着娴熟、丰富的专业知识和数年的工作实践经验,很快进入了新的主角,并且解决了很多专业技术上的难题,他的勤奋与刻苦在新的工作单位中起到了示范作用。二00四年十月,__需赴山西省太原市参加为期十天的全国注册建筑师考试评分工作,为了不因这外出的十天时刻而影响单位工作的整体进度计划,他毅然决定突击加班赶时,把任务在出差前完成。在赴太原前,他连续二十多天没有回家,吃住在单位,除白天正常上班外,晚上还加班到凌晨一点以后,甚至有时工作到天亮。他的敬业精神获到单位上上下下的一致好评。来新单位不足一年,由于工作成绩突出使其当年便又获得了__玻璃工业设计研究院“先进个人”的称号。
__全心全意为工作,工作出色,但没有时刻照顾家庭,繁重的家务、子女教育和照顾老人的工作都落在__一个人肩上,她全力支持丈夫的事业、工作,在家里做妻子、做母亲,相夫教女、孝敬老人同样做得十分出色。
__放下个人的业余爱好和休息时刻,承担起全部的家务。家务活是一个极其繁杂、出力不出活的工作,她为让丈夫安心工作,生活中基本是两点一线,上班时刻忙完单位工作就急忙往家赶,回到家里做家务。为料理好家务,长期以来,她养成了中午不休息的习惯,始终把家务做得井井有条,整洁舒适,给丈夫和女儿创造了一个舒心安逸的生活环境,同时也受到邻里的赞扬。
在处理家庭的大事时,夫妻平等对待,互相通气,共同磋商决定,只要是合理的推荐,求大同,存小异,做到办每件大事双方都情绪舒畅。他们勤俭持家,合理安排工资收入,从不铺张浪费。添置家居用品,洗刷买烧、培养子女上学以及其它生活琐事,__独自承担,从不让丈夫操心。并在工作上全力支持丈夫发展进修、继续教育,提高专业水平,取得较显著的成绩。
二、重视教育,悉心培养b女成才
为了培养子女成才,他们重视对子女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思想教育,教育他们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做对社会有所作为、有所贡献的人。由于丈夫工作忙,老人又无力帮忙照看,子女上学的接送、生活照料管理的工作,基本上全有__一个人承担。子女教育、管理又是一件十分艰辛的事情。她愉快地承担起子女上学接送、管理的全部事务。她不仅仅注重子女的学习成绩,更注重培养子女的独立生活、学习的潜质。时时关心子女沿着正道走,勉励子女勤奋刻苦学习、政治上用心要求进步。团结、礼貌待人,并主动与学校老师联系,了解、关心子女的成长状况。他们的子女学习成绩好,爱好广泛,身心健康。
三、尊重老人,孝敬父母献爱心
生活日常开支,__能合理安排,克勤克俭,该花的必须花,不该花的,从不浪费。在双方父母遇到困难的时候,能够尽心尽力给予帮忙。
他们上有体弱多病的老人,在他们健在的时候,能经常利用节假日、双休日回去看望他们,或带上一些水果、营养品之类的东西孝敬父母;老人头痛脑热时,带他们去医院看病、拿药,个性是双方母亲先后大病手术,长期住院,他们倾囊相助,花去了数万元医药费。在家庭经济关联中他们双方都能设身处地为对方着想,处理得十分好。二00四年九月份,__母亲病重住院医治,他们为抢救母亲的生命几乎花尽了他们家庭当时的所有积蓄。婆婆弥留离去之时,碰巧是__报名参加单位献血活动后已经化验合格的当时,得此恶讯,为了不影响单位的献血计划,她没有透露风声,毅然参加了下一步的献血活动。抽血结束后,她没有休息,忍着眩晕参加婆婆后事的操办。如今,他们对上方还健在的父亲,经常去关心照料,并掏钱帮忙解决问题。他们教育子女关心敬重老人,常回家去看看老人,问寒问暖。
他们遵纪守法,在社会是好公民,在单位是好职工,子女在校是好学生,她们的家庭是好家庭。
五好文明家庭简要事迹6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