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迹分为事迹材料和典型经验材料,一定要认真对待,咱们在准备事迹材料的时候一定要强调内容具体,九九公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村民好人榜事迹材料5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村民好人榜事迹材料篇1
朱君武同志自退休之后,怀着对生活的热爱,怀着为居民服务的情感,组织并创立了洪校社区“文艺小分队”。在得到社区的支持并供给活动场地的条件后,更是信心百倍组织引导一些有文艺特长的人员,自编自演一些文艺节目并搬上舞台,每逢节假日或重大纪念日,都进取策划组织一系列文化和文艺演出活动,经过演出,宣传党的政策和法律知识及计划生育,人口普查,创造和谐社会,礼貌城市一系列活动。鼓励居民破除陋习,崇尚礼貌,爱国守法。文艺小分队还多次参加市、区、街道举办的大型演出活动,均获得奖励名次和很好的成绩,从而提升了社区的知名度和居民的认同感,小分队宛如一道迎春花盛开在社区的每一个角落。
没有家庭的幸福和睦,就没有事业的兴旺发达,没有社会的和谐稳定。朱君武同志就是这样营造了一个和睦、简便、良好的家庭环境,并教育引导子女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使孩子们健康成长。朱君武同志重视自身素质的提高和对子女言传身教,以良好的道德修养为子女作表率。以美德立家,以礼貌兴家。
务实工作,真心真意为民办事,这是他的信念,他常说的一句话是“居民的事再小,也是大事,自我的事再大,也是小事”。只要心中装着居民,居民就会信赖我们,怀着为社区分忧的情感,他愿始终不渝地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帮忙社区宣传党的各项政策,反对邪教,倡导礼貌凝聚人心,他将以满腔的热情,踏实的作风,实现自我的人生价值,并将为生活中的每一个人的人生,书写更好活力辉煌的一页。
村民好人榜事迹材料篇2
2012年3月19日上午9时许,罗店镇张士村村民徐秀珍跟往常一样,到自家的自留地里弄了点蔬菜后,准备到家附近的南泾河边清洗一下。当她走近河旁的水桥时,眼前的一幕让她惊呆了:离水桥外2米处,有个幼童溺水了。只见小孩面向水里、背朝天半沉半浮在河水中,已无力挣扎。在这命悬一线的危难时刻,徐秀珍没有多想,扔掉手中的菜篮子,顾不上脱下身上厚厚的棉衣,就跳进了河水中。她一只手抓住水桥边的面板,另一只手向孩子的方向伸去,期望能够拉到小孩,但由于离小孩较远还是无法抓到孩子。
3月的河水,依然冰冷刺骨,水又比较深,而且身上厚厚的'棉衣,被水一浸变得重起来,73岁的徐秀珍老人每挪动一步都很艰难,但她脑海中只有一个念头:此时耽误一分钟,孩子就可能没命了。她奋力用手划着水面,向孩子的方向挪去,冒着生命危险挽救了一个幼小的生命。当周围的邻居、村民问徐秀珍:“你都73岁了,当时哪来的这么大勇气跳入河中?”她笑呵呵地回答道:“这是人的一种本能反应,当你看见一个孩子在水中奄奄一息时,能忍心不救吗?换作谁都会这样做的。”
几十年来,徐秀珍帮忙的人、做过的好事,没人数得清,她的高尚品格已根植在街坊邻居的心中。
村民好人榜事迹材料篇3
徐桔桔是上影集团的一名退休职工,有着35年党龄的老党员。为了让40多年前她插队落户的乡村百姓能够过上富足的生活,年届六旬的她放下高薪返聘的外企工作,告别九旬高龄的双亲和出生不到百日的孙女,远赴黑龙江黑河市山河村当起村支书,带领村民搞新型种植合作社,走现代农业致富路。徐桔桔上任后,日夜忙碌。成立种植合作社,修建健身设施,为全村老乡家换上白色塑钢窗,为道路扩建白色路面、安装铁栅栏,组建村篮球队、舞蹈队,与驻军部队结对子、与相邻村搞联谊,建立农家书屋,发展年轻党员,还为村里初中生联系上海船厂技工学校……短短一年时刻,山河村有了很大变化。村民们都说:“为改变山河村的面貌,徐书记用心争取新农村建设资金,她真的很辛苦,咱们感谢她!”徐桔桔的事迹感动了许多人。
曾一同与她在山河村插队过的几名上海知青也决定退休后重回山河村作贡献。《新民晚报》也特地报道了徐桔桔的感人事迹。中共上海市委原书记俞正声同志阅读了说徐桔桔事迹的全文后,亲笔批示:“读完此文,既敬佩又感动,使我增强了信心和力量。”2012年7月5日,一辆载有34名中国游客的旅游巴士在新西兰南岛小镇莫斯本附近因道路结冰翻车,状况万分危急。千钧一发之际,行驶在事故车辆前方的一辆载有上海国旅游客的大巴车及时发现了险情,领队胡蓉第一时刻决定暂缓行程,调头回去救人,这得到全体游客支持。戴丽萍等游客纷纷下车,将被困乘客转移到安全地带,并把受伤乘客带到自我车上休息取暖。当地救援人员到达后,他们还主动放下自我的行程,陪同翻译,直到所有人安全就医。来自上海的“救命恩人”使被困游客转危为安,得到妥善救治,让遭遇事故的同胞们感激不已。这一事件引起新西兰当地和上海各界的广泛关注并获得好评,大家纷纷赞叹他们是中国“最美游客”!
村民好人榜事迹材料篇4
2012年8月24日中午,上海浦东新区上南八村小区内,一位七旬老人突然晕倒在地,脸朝下、背朝上,口吐白沫,神志不清,生命危急,现场聚集了超多的围观者,但他们或没有技巧或缺乏勇气或怕惹事上身,谁都不敢靠近老人。这时,上海纽荷兰农业机械有限公司青年职工的80后姜一诚正好经过事发地,他停下脚步一问究竟之后,迅速冲开人群来到老人身旁,立马蹲下身子抱起老人,让老人侧卧并微微托起老人头部,使其呼吸顺畅,一向到120急救车赶到后才放心离去。
施救过程中,不断有人向他喊话:“小伙子,你要当心啊,会有麻烦的”,但姜一诚毅然决然地说:“你们不要这样,做人要有点良心,好吗”,他不动摇、不放下,用善心、果敢和智慧使老人转危为安。8月28日,央视新闻联播节目黄金时段长时光报道了姜一诚的救人义举,他的高尚品行为我们全社会传播了精神礼貌的“正能量”。
村民好人榜事迹材料篇5
在王玉白结婚的第二年,聋哑的大弟李黑牛患了脑梗,从此半身不遂。王玉白毫无怨言,默默承担起照料李黑牛生活起居的重担。为了改善家里经济状况,王玉白和丈夫一起学做木箱,用赚到的微薄收入养活一家老小,供养三个弟弟妹妹上学。在王玉白精心操持下,二弟和两个妹妹陆续成家,婆婆76岁安详去世,公公86岁寿终正寝。大弟李黑牛因残疾一生未娶,跟嫂子一家和睦生活。2012年,王玉白的丈夫患恶性肿瘤,经过一年多悉心治疗,因病情太重,医治无效去世。当时,村里有人建议送李黑牛去养老院,但王玉白坚决反对,她再忙再累也要让李黑牛一日三餐吃饱吃好,头发勤洗,指甲常剪,衣服脏了及时换洗。因李黑牛生活不能完全自理,王玉白结婚40多年从未远离过家门,就算有事必须出门,她一定会提前安排好李黑牛的生活。有人用手语问李黑牛,嫂子对他好不好,他总是连连点头,满含泪水。
村民好人榜事迹材料5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