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消防事迹材料优质5篇

时间:
dopmitopy
分享
下载本文

实用的事迹材料是会给我们的生活带去很大的动力和积极性的,一篇有效的事迹材料能够起到弘扬正气,推动工作用用意,九九公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会消防事迹材料优质5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会消防事迹材料优质5篇

会消防事迹材料篇1

xx常说自己是铁不是金,是石不是玉,是红尘中的沙粒,是大地上的泥土,干的都是寻常消防指战员应该干的工作。然而寻常人就是平凡的伟人,因其平凡所以才更加伟大。

20xx年2月16日上午5时50分,位于福州市仓山区叶厦工业园一自建民房发生坍塌。接到上级的增援命令后,xx所在中队立即组织赶赴事故现场进行紧急救援。在破拆打通救生通道过程中,由于空间狭小,xx只能全程趴在地上对障碍物进行破拆,期间背部不慎被钢筋划伤,但由于担心临时更换人员会影响到救援工作的推进,他轻伤不下火线,坚持着忍着疼痛圆满完成了破拆清理工作,为后期人员救援开辟出了一条安全的生命通道。整个救援过程中xx始终战斗在第一线,连续作业5个多小时未曾休息,全程参与了抢险救援工作,反复深入废墟之中先后对两个作业点进行了搜救、破拆、营救等工作,成功救出2名被困人员,充分起到了模范带头和中坚骨干的作用。

20xx年8月28日凌晨2时09分,福州市仓山区齐安路国艺汽配城一层店面突发大火。接到指挥中心命令后,特勤四中队4部消防车迅速抵达现场。xx作为中队战斗员,第一时间随车出动,投入战斗。起火建筑内部存放有柏油清洁剂等易燃物品,火势蔓延迅速,危险系数大。根据现场指挥部命令,xx作为第一攻坚组在火场周围架设水枪阵地,与队友配合在外围架设移动水炮对火场正面火势进行压制,防止向周围店铺蔓延。由于当天气温较高,加上烈火的双重“烤”验,以及长时间不间断的扑火,xx早已疲惫不堪,甚至出现体力不支的状况,但他一刻都不停歇,咬紧牙关又继续了长达5个多小时的降温排烟工作,直到火势得到有效控制。

类似这样的重大救援战斗,xx经历过上百次,只要是急难险重的灭火救援任务,他总是首当其冲、冲锋在前。在人民群众最困难、最危急时刻,勇于挺身而出,不计较个人得失。在每一次救援中,他敢于承担重担,用略显稚嫩的肩膀和钢铁般的意志经受住了种.种考验,用一次次的坚持和努力换来了一次次救援的成功,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对消防职业道德的忠实坚守。

会消防事迹材料篇2

面对无助和无奈,居民的眼光为什么总是看着她因为她是居民的“知心人”

在站西社区,下岗职工和失业人员比较多,有下岗失业人员134人,失业率达5%,这些人学历不高,又缺少一技之长,适应能力差,择业面窄,年龄偏大就业很困难,这5%的家庭的背后,是丈夫无奈的摇头,是妻子无言的目光,是老人无助的叹息,是孩子无声的眼泪。为此,社区把为下岗失业人员排忧解难作为头等大事来抓,社区通过社区服务站、党员义务服务站这个平台,为下岗失业人员进行全方位服务,根据下岗失业人员的人数、年龄、技术特长和求职意向,建立了下岗失业人员求职登记册、就业信息登记册、社区企业用工登记册、安置人员登记册和下岗失业人员登记管理台帐,对社区下岗失业人员进行动态化管理。和社区内外的企业以及中介组织建立了长期的信息流通联系,及时准确的为下岗失业人员提供就业信息,富龙木业成立时,社区抓住机会,为他们推荐30多名下岗失业人员,经企业试用,录用了19人。在站西社区有一户零就业家庭王玉清做生意时遇到意外,造成双目失明丧失了劳动能力,妻子又有病,两个孩子念高中,原来租住的房子已经到期,一家人陷入了困境。了解到这种情况后,社区党支部于去年7月2日把他们一家接到社区的一间闲置的屋子住下来,因屋子面积小,一家4口人住不下,到晚上还得到社区办公室住1人。社区又通过关系把他妻子安排到火车站卖小吃,联系学校为他的两个孩子不同程度的减免学费,使他们的生活安定下来。

郑继锦夫妇,都是二毛下岗职工,上有老,下有小,全家5口人没有一人有工作,小两口常因为没有挣到钱而闹别扭,甚至到了要离婚的地步,妻子王玉芳一气之下回了娘家。社区知道后,多次上门做调解工作,又乘车去几十里外的女方娘家把他的媳妇接回来,使他们重归于好。社区鼓励他们自谋职业,小两口做起了淹制咸鸭蛋的生意。由于没有本钱,x又去办事处预支了xx元的办公经费借给他们,帮他家办起了做咸鸭蛋的小作坊,他们夫妻二人很能干,生意很好,半年多的时间就把借社区的xx元钱还上了。由此,解决了他们一家人的温饱问题。

会消防事迹材料篇3

王x,男,汉族,1987年7月出生,党员,20xx年4月由部队转业至地方,现为凤翔消防救援站一名专职消防员。20xx年被支队评为“优秀专职队员”。生活中乐观开朗,工作中无怨无悔、兢兢业业,哪里有需要就到哪里,是凤翔站的一颗“螺丝钉”!

作为一名专职队员,34岁的王刚来到凤翔消防救援站,成为一名通讯员。春节期间,凤翔消防救援站共接警出动十五次,每一场警,出警人员未到达现场之前,王刚都耐心细致地询问具体警情,仔仔细细地远程帮助指导现场处置,为减少损失、控制灾情尽着自己的一分责任!对于通讯器材,王刚总是拿“不放心、怕耽误出警”作为“理由”亲自维护保养,也正是他的谨小慎微,保证了春节期间出警时通讯器材的完整好用!

春节期间,王刚的孩子感冒比较严重,在医院输液,当站干部说让去医院看看孩子时,王刚却说,“孩子们有家属照顾,我很放心,自己的工作,自己干着才放心!”

生于微末的万千萤火,乘长风汇聚成熠熠星河。作为专职消防员,尽职尽责,作为共产党员,有使命有担当。相信,有无数像王刚这样样的'“螺丝钉”, 在平凡的岗位上,扎实工作、甘于奉献,最终一定能汇聚成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合力!

会消防事迹材料篇4

刘涛,山西吕梁人,中共党员,1987年5月出生,2006年12月加入消防救援队伍,现任太原市消防救援支队学府站指导员。

入队16年来,他先后参加各类火灾扑救2800余次,急难险重社会救援500余次,营救被困群众遇险群众200余名,挽救财产损失3000余万元,多次在全国和山西省消防比武中斩获佳绩,先后荣获嘉奖6次、个人三等功7次,2015年被评为全国消防部队优秀中队指挥员,2015-2018年连续四年被评为全省优秀基层指挥员”;2021年被评为太原市最美时代新人,荣获太原市时代新人说——“恰是百年风华”演讲比赛决赛最佳讲述人,总决赛银奖;2022年被评为太原市“道德榜样”,太原市青年讲师团成员。

工作中,他严于管理,倾力打造一支“拉得出、打得赢、战得胜”的基层队站。训练场上,他刻苦训练,16年磨一剑,成为沙场技术尖兵。在“3·14”太原市西温庄木材厂火灾中,他坚守阵地,16个小时的鏖战与坚守,不让大火从他守的阵地烧过去;在“3·19” 跨区域增援五台山山火中,他率队阻击山火蔓延,坚决确保火不进村、烟不进户;在“10·13”亚鑫焦化厂煤气柜泄漏火灾中,他带头冲锋、置熊熊烈火于不顾也要坚持第一线;2021跨区域增援河南抢险救援任务中,他更是放弃休假主动请缨,率队随总队增援河南抗洪抢险;疫情来袭,他第一时间返岗投入疫情防控战斗,守土尽责,为民而战,圆满完成前方指挥部交予的各项任务。向火而行,永不后退,他始终是冲在最前面的“逆行者”,以青春和热血浇筑着对消防事业的热爱。

会消防事迹材料篇5

小凡,男,汉族,中共党员,湖北荆门人,19xx年10月出生,20xx年6月入伍,现任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消防救援支队办公室主任、一级指挥员消防救援衔,先后荣立三等功2次、嘉奖1次,曾被消防救援局评为2019年“年度调研工作先进个人”。

小凡个人事迹简介视频

小凡在20xx年1月21日返回家乡湖北荆门市钟祥市双河镇大桥村探亲。面对突发的疫情,该同志不忘初心本色,在完成自我隔离后,主动申请成为了当地疫情防控工作的志愿者,始终战斗在防疫第一线。小凡的家乡荆门市钟祥市双河镇地处山区,交通不便,属疫情重灾区,住户分散偏远,下乡入户一走就是十几公里,他走遍了村里近300户人家,晒得黝黑的脸上被口罩遮出的印记清晰可见。

在执勤卡点迎风飘扬的党旗下,他常常一守一整天。为给村民购买、配送生活物资,他和同事们经常一天要接近百个电话,往返于采购点和村民家中数十次,24小时为村民服务,为当地在疫情防控期间保生活、稳人心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面对外出流窜和违规聚众的群众,他积极引导、耐心劝导,赢得了群众的广泛理解,共劝返群众约1000余人次,车辆约2000余辆次,未发生一起矛盾纠纷事件。

小凡在执勤卡点经常一守就是一天

危险性最大、最辛苦的莫过于对确诊和疑似病人家中进行消毒防疫以及为40余名滞留在当地的武汉回流人员进行体温监测,穿上密不透气的防护服,背上沉重的消毒桶,一场“战役”下来,他常常汗如雨下。

一天的消毒防疫,他常常汗如雨下。

在做好志愿服务工作的同时,小凡发挥专业所长,主动承担起了村里的防疫工作简报、工作报告等公文材料的撰写任务,还主动为群众开展消防安全知识宣传教育,并利用走访入户的时机,帮助居民排查消除火灾隐患,提升家乡群众的消防安全意识。在入户排查工作中,小凡得知村里年近90岁的马大培老人,因与其相依为命的孙子被隔离在外地无人照料,便主动向村里提出照顾老人的申请,每日照看老人的饮食起居,多次自费为老人送去生活必需品。老人的孙子马明福在得知此事后,深受感动,专门写来感谢信表示谢意。大桥村党支部有感于小凡同志的担当奉献精神,发出《倡议书》,号召全村青年向小凡同志学习。在小凡同志事迹的感召下,当地志愿队伍不断发展壮大。小凡的父亲受到儿子的影响也加入了志愿队伍,成为了村里一名流动巡查员,这对战“疫”父子兵的事迹在当地传为佳话。

小凡每天照看老人的生活起居,多次自费为老人送去生活必需品。

小凡同志所在单位驻地位于世界第二大流动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东北部边缘。自然条件恶劣、经济发展滞后、生态环境尤其脆弱。面对艰苦复杂的边疆环境,从小在内地省份长大的小凡克服地域、气候、文化等方面的差异困难,在边疆这片热土上默默坚守,无怨无悔。自加入新疆消防队伍以来,其妻子在武汉市工作、年迈的父母在荆门农村务农,一家人长期三地分居。由于支队经常处于战备状态,无法照顾远在湖北的妻儿和父母。妻子十月怀胎、孩子出生、家中老人去世、父亲重病,小凡均不在身边。怀着对消防事业的满腔热情,在改革期间面对“走与留”的抉择,小凡同志没有丝毫动摇。为了支持其工作,小凡同志的爱人张旭主动向公司申请,远离家乡来到了公司远在新疆的建设项目工地工作。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小凡同志还主动当起了改革政策“宣传员”、“辅导员”,利用下基层帮扶工作、检查督导的时机,主动为思想负担重、改革政策理解不透的指战员答疑解惑,在他的努力下单位指战员的转改率大幅提升。

小凡同志无论在何地何岗位,都始终严格要求自己。在基层中队,他是带兵能手、训练标兵、火场上的先锋,其所在中队连续多年被总队评为“先进中队”;2014年,在他和战友们的共同努力下,所在中队荣立集体三等功。在防火岗位,他虚心好学、求知若渴,从当初的“门外汉”一路成长为支队的业务能手,多次代表支队参加总队组织的社会单位“三化”对检互查、防火监督比武。小凡同志分管的辖区位于化工园区,每逢生产旺季,除一日三餐他几乎是守在园区为企业排查隐患、宣传教育,得到了当地政府、群众的广泛认可。因工作需要借调至总队办公室以来,面对人员少、任务重的压力,小凡同志经常加班加点,忠诚履职尽责,先后撰写各类公文材料千余篇,以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出色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得到了各级领导的一致好评。

最难坚守的是平凡,最不能忘的是初心。小凡是消防救援队伍的一个代表和缩影,通过这一个个感人瞬间,我们触摸到了一种传承,叫做“一切为了国安家宁”。

会消防事迹材料优质5篇相关文章:

生活组织会个人对照材料精选5篇

生活组织会个人对照材料5篇

组织会个人对照材料优秀5篇

生活组织会对照材料模板5篇

2023年组织会对照材料通用5篇

2023党员教师组织会对照材料5篇

学生事迹材料优质5篇

个人个人事迹材料模板优质5篇

网格长事迹材料优质5篇

区队先进事迹材料优质5篇

会消防事迹材料优质5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388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