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编制事迹材料时,要避免出现不实的情况,以免影响材料的可信度,我们在写事迹材料时应当确保所陈述的情况具有可查证性,以下是九九公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2023年先进人物事迹优质6篇,供大家参考。
2023年先进人物事迹篇1
战场上舍生忘死、报效祖国,和平年代坚忍不拔、无私奉献,近日,朱彦夫的精神让山东青年学子“热血沸腾”,纷纷表示要学习“时代楷模”,努力成才报国。
济南大学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大三学生辛宁说,她在朱彦夫身上看到了很多不可能的可能。“朱彦夫用信仰撑起了他的极限人生,同时也用信仰感动着当代年轻人。想想朱彦夫,我们没有理由不好好珍惜。大学给我们创造了好的学习机会和环境,我们不能就把它浪费在上网、睡觉、逛街上,好好利用时下拥有的一切,书写人生的辉煌。”
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食品药品学院组织700余名在校生观看了朱彦夫事迹。5个自习室里座无虚席、鸦雀无声。
李颖同学说:“朱彦夫为国家担当,历尽挫折而不放弃,配得上当代中国的保尔·柯察金的称号。”
制药1301班王浩同学表示:“朱彦夫同志作为一名战斗英雄、伤残军人,他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展示了一名优秀共产党员的政治品格。我要以朱彦夫为榜样,从自身做起,以实际行动,为学校增光添彩。”
朱彦夫的先进事迹深深震撼了山东理工大学的学生们。大学生记者协会杨准说:“当听朱彦夫说‘很羡慕那些能自由读写的人’时,我感到既汗颜又幸运。我很久都没有拿起一本书来细细阅读了。我有健全的身体可以去做我想做的一切,幸运的是当我得知该珍惜这一切的时候还不算晚。”
山东理工大学校学生会主席谭晓爽说,“朱老经历了那么多困难,仍能坚强面对,值得我们学习。任何不能击垮我们的困难都是我们继续前行的阶梯。我们没有理由不去奋斗。观看了朱老的先进事迹,其实也是对自己心灵的叩问:你还有没有坚持下去的动力?你最初的梦想呢?我们应学习朱老的精神,从中积极吸取茁壮成长的养分。”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以上就是差异网为大家整理的5篇《2023年感动中国人物朱彦夫先进事迹心得体会感想》,能够给予您一定的参考与启发,是差异网的价值所在。
2023年先进人物事迹篇2
北京时间20xx年6月17日9时22分,搭载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二运载火箭点火发射,并顺利将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3名航天员送入太空。北京时间20xx年6月17日18时48分,航天员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先后进入天和核心舱,中国人首次进入自己的空间站。
航天员汤洪波是首次飞行。很多网友看到汤洪波坐在靠窗位置,评论说“感觉像极了第一次乘坐飞机时的自己”。
负责什么工作会靠窗坐?穿舱的过程中,他们如何分工?
首次飞行航天员为何靠窗坐?
从发射传回的画面中可以看到,聂海胜坐在中间位置,刘伯明和汤洪波分别坐在其右侧和左侧。
据航天员中心航天员系统副总设计师刘伟波介绍,他们的座位与各自所负责的工作有关,以在飞船的狭小空间内有效进行协同工作。作为指令长的聂海胜坐中间座椅,方便下达指令;刘伯明的任务是协助飞船的驾驶,因需要操作的便携式指令板安装在了右侧,所以,刘伯明坐在聂海胜的右侧;汤洪波的座位安排在了左侧靠窗。
穿舱的过程中,航天员如何分工?
三位航天员进入核心舱后,需要跨过两个航天器之间的4道舱门。
据介绍,在穿舱过程中,航天员需要不断与地面进行沟通,判断飞船的增压情况。负责这一通信工作的就是汤洪波,因此他在返回舱内留到了最后。
聂海胜负责打开舱门,并设置状态。刘伟波表示,这是非常重要的过程,尤其是对接锁紧之后,打开返回舱的舱门进入轨道舱的过程。
此外,聂海胜和刘伯明要先从穿着压力服换成日常工作服,接着把设置在前舱门的轨道舱摄像机恢复到原来的位置上。
同时,因为需要记录首次建立对接通道的具体状态,留下数据,供未来参考,所以,刘伯明在协助聂海胜的同时,还要进行摄像工作。
舱门为何需手动?不能自动吗?
对于这个疑问,航天科工二院研究员、国际宇航联合会空间运输委员会副主席杨宇光表示,从大气环境方面来说,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氧气、氮气、二氧化碳以及一些有害气体的压力都不能超过允许值,同时,湿度也必须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在神舟飞船中,两个舱段处在密闭不互通的状态时,打开舱门的前提就是压力一致,否则,要么舱门无法打开,要么舱门打开速度会极快,可能伤害到航天员,因此,航天员需要先手动打开舱门上的平衡阀,建立一个小通道,将两个舱体联通,待压力趋于一致后再打开进行穿舱。
而从需求上来说,杨宇光指出,自动开门也没有什么必要,因为穿舱的动作只有航天员在现场的时候才会发生,完全可以手动开门,自动开门反而没必要。
2023年先进人物事迹篇3
王绅森早年在工作中遇到生活困难的学生,都会自掏腰包,及时帮助。退休后仍然通过各种方式去资助困难学生。
2012年,他通过媒体得知常山女孩徐玲玲考上了大学,但由于生活拮据四处打工,便陆续资助了她18000余元。
为了帮助更多学生,王绅森决定通过自己的努力,增加一些收入。自2012年起,他开始依靠回收废旧物品挣钱助学。每天晚上10时许,老人就推着三轮车出门,直到凌晨三四点钟回家。周边的饭店、旅馆、小超市都是老人废品回收的来源,一个晚上下来,他可以捡满两辆三轮车,每个月能挣到四五百元。多年来,几乎天天如此。被问及为何晚上才出去拾荒时,他说,白天捡废品的人多,很多人以此为生,我不去跟他们争,不能抢了人家生活的饭碗。
除了坚持助学,王老还以更多善行温暖、影响着周围的人们。在王绅森所住小区的单元门口,挂着50多把雨伞,全是他在废旧物品回收时捡出并修好的。如今,这些雨伞已成为小区的“共享雨伞”,解决了突降大雨时路人的燃眉之急。
展示“伤疤”,激励学生相信梦想
2008年,刘秀祥“千里背母上大学”的举动被媒体广泛报道,在社会上引起很大反响,成为流传广泛的动人故事。
从1998年到2008年,从10岁到20岁,从初中到大学,从贵州望谟到山东临沂……10年时间,刘秀祥一边艰难求学,一边不离不弃地照顾母亲。
而支撑他从苦难中一步步“熬”出来的力量,是“梦想”。
“母亲就是我的梦想。一直以来,我都想把母亲的病治好。”刘秀祥说,一定要相信梦想。正是这个执念,支撑他跌倒了爬起来,遇到委屈咬牙挨过去。
其实,从内心深处,青少年时代是刘秀祥不太愿意回忆的时光。父亲早逝,母亲患病,家庭一贫如洗,年幼的刘秀祥肩负起整个家的重担。他的中学、大学时光,都担负着照顾母亲的责任。
“其实谁都不愿意把自己的伤疤掏出来给别人看。”刘秀祥说。
可是,每次演讲他都会说到自己的经历,以激励他人。“只要能够帮助一个孩子转变思想,让他们相信读书可以改变命运,那么我所做的事就是有意义的。”
“刘老师对我的影响很大,他的演讲让我明白,永远不要放弃自己。”萧雅迪是刘秀祥的学生,也是他的众多“粉丝”之一。
“无论人生多不容易,都要微笑面对,要始终相信奋斗的力量。”刘秀祥不向命运低头的倔强,都写在他那张朴实的脸上,更浓缩在了他的每一堂思政课里。
2023年先进人物事迹篇4
按照局文件要求,公司认真组织大家学习了交通系统十佳标兵先进动人事迹,通过学习先进人物事迹,对他们爱岗敬业精神,优质的个人品质品质有了更深刻的认的认识和体会。
作为一名党员,要真正立足本职,干好本职工作。鉴于本人情况,有时存在安于现状的思想,对于学习和深入研究还不够,在这次学习十佳标兵活动中,要深入学习,决心克服种种困难,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对工作更加兢兢业业,同时在实际工作中还要坚持原则,扎实工作,务实创新,不断进取,认真学习先进人物的事迹,从点滴事情做起,正确地树立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苦乐观,确立正确的方向,免费论文树立高尚的情操,始终保持一个******员的高昂斗志,农村公路事业做出贡献。
十佳标兵他们有着共同的特点:热爱交通、乐于奉献、爱岗敬业、甘于吃苦、顾全大局、服务群众、勤于学习、精益求精、积极进取、顽强拼搏、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为交通事业做出积极的贡献。他们的感人事迹和高贵品质是我们的学习的精神财富。不知是谁说过,平凡中体现出了伟大,在这里他们用自己的行动给了我们更好的回答。不用更多的词来诠释,十佳标兵的模范行动是最有力的解读。我们要学习他们的创新精神,面对现实中的困难和挫折,开拓进取,积极应对,攻坚克难。学习他们坚守信念,勇往直前、百折不挠的坚强毅志:学习他们扎根基层,吃苦耐劳,艰苦奋斗,无怨无悔的奉献精神。学习他们洗尽铅华,淡薄明志,热爱学习,精益求精的高贵品质。工作总结学习他们洁身自好,严于律己,一心为公,尽职尽责的服务意识。
2023年先进人物事迹篇5
今年42岁的张志田,是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放射科医生,宣恩县李家河镇老司城村人。
1月19日,他带着10岁的儿子从杭州回到家乡与亲人团聚。随着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原本计划1月27日返回杭州的张志田取消了行程。
1月29日晚,张志田主动向宣恩县卫生健康局“请战”,愿意参与李家河卫生院疫情防控救治工作。1月30日早上,张志田走进卫生院,成为该院一名“编外医生”。
张志田从医20余年,主要从事放射科临床医学研究,在此次疫情防控中,张志田发挥自己优势,参与卫生院影像学报告诊断。
李家河卫生院进出口只有一个大门,医护人员和患者通道通用,张志田与卫生院商量改造,按照传染病楼两通道、三分区的标准,隔离出医护人员通道、患者通道,分开清洁区、污染区和半污染物区。同时,针对通道还改造两个小门出入住院楼,该院在卫生院大门,也专门用隔离带分开为进、出口。
该卫生院医用物资紧张,张志田便多渠道联系,为卫生院筹集捐助医用防护物资。“又捐物资,又捐技术,真的很感动。”李家河卫生院院长段万能表示。
家住来凤县大河镇大坝社区的杨铮,2020年从湖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毕业后在外地一企业上班。学习临床医学专业的杨铮看到监测点人手不够,主动申请参加疫情防控工作志愿者服务。他每天工作12个小时,排查过往车辆,为车上人员检测体温,同时利用在学校学到的专业知识,指导执勤人员规范防护措施……
2023年先进人物事迹篇6
坚守平凡,铸就不凡。在此次疫情防控工作中,每一位普通基层医护人员用初心和使命,诠释了白衣天使的责任与担当。今年28岁的__,是广阳区银河北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接种门诊的一名普通护士,疫情防控期间承担着核酸检测工作。自1月12日凌晨接到通知,天还没亮她就到单位忙活起来,为即将开始的全员核酸检测工作做准备。
正午时分,戴着双层手套和双层口罩,穿着密不透风防护服的__在寒风中耐心为居民采样,就这样一直工作到第二天凌晨2时。这期间,怕去厕所要换一身新的防护服,她没有喝水、吃饭,整个人都冻僵了。
凌晨3时回到家,__倒头就睡着了。短暂休息两小时后,她又出现在了工作岗位,领物资、做准备。6时30分,她开始为居民采样。即便在感觉到身体不适的情况下,她依然集中精神完成一次次核酸检测工作。
在完成集中采样后,__为行动不便的居民上门进行核酸检测。很多小区没有电梯,她一层一层爬,一户一户做,当爬到一小区6楼为一位老人采样完毕后,终于支撑不住身体,眼前一黑,晕倒在地。幸亏社区工作人员及时将她送往医院,所幸并无大碍。
1月13日,躺在病床上的__想着正在忙碌的同事们,心里很过意不去,一直念叨着:“我给大家添麻烦了,在这紧要关头,我一倒下,同事们又要更辛苦一些。”于是,待身体稍微好转,她就第一时间回到了工作岗位。
据了解,__和爱人都在医疗行业工作,两人已经半个多月没见过面了。在接到任务的那一刻,家里的两个孩子就托付给了老人照顾。白天忙起来没有时间打个电话问候一声;晚上休息时,想要微信视频看一下孩子,孩子们又已经睡着了。作为妈妈,她心中充满了愧疚,“但我既然选择了这份职业,就要为人民服务到底。只要国家有需要,我就会毫不犹豫把个人得失放在一旁,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去。”正是靠着这样的信念,__一直坚守在一线。
1月19日,廊坊市区又恢复了往昔的模样。在有序恢复生产生活时,__投入到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中。作为接种门诊的护士,她开始了新冠疫苗接种工作,从早忙到晚,“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城市的明天会越来越好。”
2023年先进人物事迹优质6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