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出色的事迹材料是人物精神风貌的生动写照,为了写出优秀的事迹材料,我们一定要认真对个人事迹进行分析,以下是九九公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2024年幸福家庭事迹5篇,供大家参考。
2024年幸福家庭事迹篇1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和睦则社会安定,家庭幸福则社会祥和,家庭文明则社会文明。
近年来,xx各级妇联组织创新开展家庭文明建设,围绕勤政廉洁、夫妻和睦、尊老爱幼、科学教子、邻里互助、科学生态,大力开展寻找“最美家庭”活动,深化立德树人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带动全区广大家庭成员崇德向善,以好的家风支撑起好的社会风气。
为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示范引领作用,引导广大家庭建设好家庭、涵养好家教、弘扬好家风。近日,“xx女性”微信公众号推出20xx年xx“最美家庭”事迹展播,通过分享xx“最美家庭”的感人故事,体会八桂家庭的点滴幸福,感受家的暖心力量。
今天,让我们走近来自xx市的xxx家庭。
xx市xx县xx镇xx村xx屯,这座已有400多年历史的古村寨,有着浓厚的文化底蕴和少数民族特色,而将家乡这些特色发掘并传承的,不得不提xxx一家。
xxx是xx县政协干部,工作上严格要求自己,勇于担当,开拓进取,20xx年被xx县委评为xx县“脱贫攻坚担使命·小康路上争先锋”好党员。母亲xxx淳朴善良,教育子女勤奋读书,诚实做人。妻子xxx是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先后荣获xx市优秀中队辅导员、优秀班主任(辅导员)等荣誉称号。儿子xxx热心公益,20xx年捐献造血干细胞成功挽救了一名白血病患者的生命,20xx年被评为“20xx年度xx市优秀青年志愿者”。一家人团结和睦,热心公益事业,热衷于民族团结和家风传承的宣传,他们利用节假日为家乡建设发展奔忙,为家乡发展贡献力量。
xxx积极参与家乡民族团结融合发展工作,并担任xx县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宣讲员、xx县xx屯吴氏家风文化传承总顾问。20xx年以来,开展民族融合和家风文化宣讲100余次,广泛宣传“孝父母”、“友兄弟”、“敬长上”、“和乡里”、“勤本业”、“莫非为”、“择婚配”、“慎祭扫”等朴实的xx吴氏千年家风祖训,引导当地群众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树立新时代好家风。为保护传统村落和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建设美丽乡村,助力乡村振兴,xxx多次组织调研、撰写调研报告,为xx县保护中渡古镇、保护传统村落积极建言献策,同时还协助地方政府和职能部门编写申报荣誉和申报项目材料。
家人非常支持xxx的工作,多年来和xxx一起为家乡收集史料、组织活动、宣传推介、申报项目,他们自掏腰包征集了很多老旧物件,在xx镇xx村xx屯用自家的祖屋为村庄建设了一个小型博物馆;走村窜户探访老人、爬山涉水探寻碑刻,到xx各地查阅大量历史文献,认真收集村屯史料,编写族谱、撰写村史;动员群众保护古村落,保留村中老房屋、老物品;为保护传统文化,开展传统村落保护和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创建,他们收集整理了数以万计的文字材料和图片,积极向上级提出保护与发展的意见建议。
在xxx一家积极带动下,20xx年xx屯举办了xxxx“三月三”清明山歌会;20xx年举办了xx县首届xxxx古村家风文化节,连续多年举办小年团圆宴、春节山歌会和游园等活动,xxx免费为全体村民家庭书写赠送春联,引导群众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保护民族特色村寨,各民族和睦共处,共同发展。xx屯20xx年获评为第二批xx壮族自治区传统村落,20xx年获评为第三批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20xx年被评为xx市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教育基地和xx歌圩。
2024年幸福家庭事迹篇2
赵光辉,山西焦煤西山煤电官地矿宣传部广电中心主任;郭旭,山西焦煤西山煤电官地矿宣传部干事。
赵光辉、郭旭夫妻二人都在山西焦煤西山煤电官地矿宣传部工作,因为有着对新闻事业的共同热爱,而走在一起。尽管时下人人都向“钱”看,跳槽风劲吹,但没有动摇他们的.信念和追求。在工作中他们互相鼓励、支持,认真学习专业技能,努力成为工作中的好搭档。他们都是奋战一线的记者,虽然工作繁忙,但能互相理解、尊重、关心、支持。生活上能同舟共济,共同承担家务劳动,遇到一方需要加班或回家写稿子、写材料等情况,另一方总是主动做好家务、带好孩子,让对方安心把工作做好。工作之余,他们还热心公益事业,一起报名当了省城助残帮扶协会的爱心志愿者,一起参加志愿者服务,帮助残疾人打扫家、上门服务,关爱聋哑儿童、资助贫困孩子、街头义卖……利用所长,举行公益活动,为需要关爱的群体,奉献爱心。
2024年幸福家庭事迹篇3
杨仪夫妻二人响应党的计生政策,优生优育,教育孩子学习认识当前的婚育新形势、新理念,幸福生活得益于党的计生政策。
对事业更加充满信心,他们一方面感谢党的富民政策,使他们有了有所作为的广阔天地,另一方面感谢各级领导的关心和支持,是先进的农林科技让他们在致富的征途中先行一步,并阔步向前,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在村里进一步起到了模范带头作用,以他们家活生生的事例教育和感染绝大多数的年轻夫妇趁年轻,早立志,大有作为,莫失良机,教育身边的人平时多关注国家的人口形势和人口政策,树立新型的婚育观,他们深信,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的今天,他们的家庭通过长久不懈的.努力,积极进取,和睦相处,不断完善,用先进的理念,勤劳的双手,智慧的头脑和坚强的意志去创造更加美好的明天。
2024年幸福家庭事迹篇4
北陡镇陡门圩社区赵凤毛家庭一家五口,两位已年过耄耋的九十多岁老人,在温暖家里安享晚年。女儿有良好的家庭教育,现在是中山大学三年级的学生。丈夫虽然下岗,但夫妇俩互相鼓励,靠自己的能力做起小本生意。多年来,他们睦邻友好,互敬互爱,尊老爱幼,同舟共济,以德育人,在当地传为佳话。
一、夫妻恩爱,同舟共济。
他们夫妻的感情很好,平时不分内外都互相支持互相帮助。工作的时候我们各有各的忙,遇到困难或他们能把对方当作倾诉的对象,并互相鼓励。在家里,家务事不是妇女专有的工作,丈夫经常和我一起做家务等琐碎的工作。在搞好工作前提下我还要照顾两位90岁高龄多病的老人,并且定时喂食,料理梳洗,问寒问暖。这个家,无论是阴晴雨雪,总有暖融融的气氛,所以,即使家庭不富裕,但心头总让人有一种满足的幸福感。
然而天有不测之风云,人生的道路不可能永远随你的意愿一直地延伸下去。她和丈夫原本是国有企业粮所的职工,但是随着国家的经济改革,企业没有逃脱被精简的命运,2019年,她们双双下岗。经过一段时间的考虑,她们夫妻决定一切从头开始。
经过慎重的考虑后,她和丈夫决定兵分两路,丈夫到外省做点小本生意,她留在照顾家中的老少,就租下一间房子开起废品回收站。万事开头难。但在女儿与丈夫的鼓励下,生意渐渐地有了起色。丈夫在外地的生意开始时也面临着很多的困难,她不时通过电话鼓励他,勇敢面对,不要放弃。通过夫妇俩的共同努力,这个家又充满了幸福的笑声。
二、为国教子,以德育人。
女儿是这个家庭的骄傲,她的成长历程洒满了他们夫妇俩的汗水。俗话说,三岁定八十。从呀呀学语开始我和丈夫就言传身教,以身垂范,努力把孩子培养成一个懂礼貌、有道德、守法纪的人。教子三年癫,为了培养孩子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她经常和她讲故事,做游戏,聊天,说教,渐渐地别人都说我是一个老小孩。在孩子进入上学年龄阶段,她就花更多的时间辅导她学习。父母是第一任教师,良好的家庭教育是孩子健康成长的最重要因素之一。养儿方知育儿难,她虽不是教师,没有读过教育学和心理学,因此她平时买了不少的书籍启发引导她。她还放弃了许多休息时间和娱乐,帮助鼓励孩子学习,使得孩子每次考试都名列前茅。2019年,女儿以全镇第一名的优异成绩升上初中;2019年,又以全镇第一的成绩考上台山一中;2019年,再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中山大学。
三、睦邻友好,倡导文明。
一个和谐的家庭,总能有和睦的邻里关系。他们邻里的关系非常融洽,大家互帮互助,团结友善。逢年过节,串门过户,互相问候,共享节日。遇到老人生日,孩子升学,或者事业上有成就,与大家欢聚在一起庆祝。困难时大家都自觉地伸出友谊之手。2019年,他们夫妻下岗孩子升学,社区居民自发帮助他们渡过了难关。
文明的家庭从我做起,相信在丈夫和我的共同努力下,家庭生活会越来越美好。
2024年幸福家庭事迹篇5
互敬、优育、勤劳-——全家人的笑声源泉
在秦都区╳村,有一个和睦,温馨、幸福的家庭。他们是邹盈,刘壮家庭。邹盈,现年32岁,八家村村民。丈夫刘壮,现年32岁。他们与女儿及年迈的婆婆组成美满的家庭。两口恩恩爱爱,相敬如宾,悉心经营着这4口之家。
一、互敬互爱,和谐持家
由于刘壮经常在外务工比较繁忙,但在完成好本职工作的同时,他还努力做一个“好丈夫、好父亲”,协调好家庭事务,使整个家庭和谐融洽,和睦相处。他把工作之余的时间都留给了家人,陪伴家人,就算只是一家人在一起聊天,那也是他心目中最幸福快乐的时光。身为一家之主,他以宽容和理解善待每一位家庭成员,做到“多一点理解多一点关怀”。
妻子刘盈一直站在刘壮身后,扮演着贤内助的角色,上的厅堂、下得厨房。在家里,她勤俭持家,科学理财,照顾着一家人的饮食起居,将家中打理得井井有条,窗明几净。
和谐家庭是和谐社会重要组成部分,夫妻和睦是家庭和谐的坚实基础。邹盈同志与爱人刘壮在生活中相互照顾,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相互支持,结婚多年来,几乎没有因为什么事情红过脸,当意见不统一时候总能够用理智的态度去沟通。这种温馨和谐的家庭氛围常常引来邻里、亲朋的羡慕和称赞。
二、优生优育,只生一个
邹盈是20xx年12月和刘壮领证结婚的。从嫁到八家村以来能做
到在生活中热心,善良,与邻居都能够和睦相处,经常帮助邻居解决家庭困难。20xx年11月生育一女,根据陕西计划生育条例还可生育一胎。受新型生育文化的影响邹盈两口深刻理解:家庭幸福不幸福,优生优育是关键。20xx年8月21日邹盈、刘壮欢天喜地走进街道办事处领取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
作为一对普通的农村夫妇积极响应国家计划生育政策,把新型婚育文化落实在自己生活中,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计划生育光荣,优生优育至上,为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三、婆媳合力奔小康
邹盈是一个普通的农村妇女,但她明白幸福不幸福,经济基础也是关键。她提议开个面条加工店,婆婆因媳妇身体不好坚决反对,爱人也因孩子需要照顾拒绝。她就是那种只要认准就坚持不懈的人,最终在她的再三劝说下全家人同意开面条加工店。
面条店开张了,人却更忙了。婆婆为了让她在买面条人不多时能回家休息一会儿就主动要求替她,她就利用回家时间把老人不方便干的家务活也承担起来。在人们面前邹盈经常夸赞婆婆说没有婆婆她把面条店开不下去。而婆婆总是变着花样做饭。一年两、三万的收入另婆媳笑声不断。
在邹盈、刘壮夫妇的心里幸福就是互敬互爱、少生优育、劳有所得!
以上就是差异网为大家整理的4篇《关于幸福家庭事迹材料》,希望可以启发您的一些写作思路,更多实用的范文样本、模板格式尽在差异网。
2024年幸福家庭事迹5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