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人物事迹5篇

时间:
Trick
分享
下载本文

在工作学习中,我们都会碰到过事迹,对各类事迹都不陌生,我们怎么拟定事迹材料呢,当涉及事迹材料时,我们需要深入了解个体在学术、职业和社会层面的成就,从而全面评估其综合能力,九九公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五一人物事迹5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五一人物事迹5篇

五一人物事迹篇1

华敬方,男,1965年3月出生,中共党员,1987年毕业于山东省城建学校,同年参加工作,1984年毕业同济大学,现任滕州市市政工程管理处副主任。2014年5月被滕州市政府授予劳动模范称号。

该同志在工作中勤勤恳恳、任劳任怨,用自己的辛勤和汗水换得市政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学习上他是先进分子是优秀代表,工作上他是好同志好榜样,生活上他是亲密挚友是好大哥。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一名市政人甘于奉献、爱岗敬业的优秀品质,诠释了市政人勤恳、敬业、创新的精神风貌。

勤奋好学刻苦钻研:该同志在思想上严格要求自己,_,积极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把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开拓进取,不断创新,注重提高政治理论水平;在业务技术上,刻苦钻研,积极进取,善于学习,善于总结,具有较高技术和业务素质,出色的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多次荣获省市级荣誉称号,在群众中具有很高的威信。特别是由于该同志在职工经济技术创新活动中表现出色,2011年被山东省住建厅评为“市政工程优秀项目经理”。

勇挑重担不断创新:华敬方同志从不向困难低头,在他的身上总是有一种坚韧不拔、奋发向上的力量。在青啤大道防汛工程管道工程中,他们和其他同志刻苦钻研,大胆对改良和革新施工工艺,解决了沙层施工难的问题;改造了设备有关部件,解决了地下水进入水管问题,并在具体施工中,为单位培养了多名能够独当一面的技术人才,保证了市政事业的良性发展。他担任项目经理的青啤大道排水工程被评为省级“市政金杯示范工程”、枣庄市级“水工杯”示范工程。

爱岗敬业无私奉献:该同志参加工作以来,始终严格要求自己,把努力工作作为自己的准则,做到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具有较强的责任感、服务意识和协调能力,以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和工作热情,积极负责的开展工作。华敬方同志做好工程项目管理、技术指导工作的同时,长期坚持在施工一线跟班作业,他既是项目施工的管理者,又是操作者,正是他这种忘我的工作精神,为各项工程的顺利开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志们都称他是“前方坚实的后盾”,只要哪里有问题,哪里就有他的身影。用他的话说,只要工程上的事做好了,我心里也就踏实了。华敬方同志工作几十年如一日,一心扑在市政建设事业上,在平凡的基层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成绩。他热爱事业,对待工作精益求精,立足岗位,求真务实;他严于律己,宽厚待人,乐观向上。多年来,他刻苦钻研实际操作技能,多次提出合理化建议并进行技术改进,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他敬业爱岗,勤奋工作,勇于创新的精神为本单位职工树立了榜样,受到领导和职工的一致好评。

五一人物事迹篇2

18岁时,贾正中踏入了建筑行业,先后从事小工、砌筑工、班长、砌筑班技术负责人和砌筑质检工作。工作期间他肯学肯干,二十多年来认真学习专业技术和理论知识,紧跟潮流学习新材料、新工艺的推广应用,结合自己的经验创新施工方法,带领工人把活干好,节约不必要的材料浪费。他总结出一套“慢工法”,所谓“慢工法”就是不一味的求快,确保一次成型,以“可靠的慢”打赢“不确定的快”。

他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始终吃住在工地一线,潜心学习施工技术,不断发明新技术,把技术和经验毫无保留地与同事们分享。根据墙体要求自己设计出了异形卡尺,将尺寸误差缩小到1毫米。为了解决砌体垂直度的难题,他参与设计了龙门框架,通过上下左右吊线,既提高了速度,又解决了垂直度与水平度的难题,将误差牢牢控制在理想范围内。不仅加快了施工进度,提升了工程质量,为公司节约了成本,还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在公司的大力培养和支持下,2015年,贾正中开启了他职业生涯的高光时刻。2018年,贾正中等人代表青岛市参加山东省第六届职工职业技能大赛,比赛中他脱颖而出,取得第三名的好成绩,所在的青岛市代表队也荣获团体第一名。贾正中个人荣获山东省总工会颁发的“山东省富民兴鲁劳动奖章”,并被山东省城市建设职业学院聘用为实作教师。2018年参加“全国职工职业技能大赛”获得砌筑工第二名;2019年“全国技术能手”;2019年“青岛大工匠”;2020年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系统“好工匠 新鲁班”;“全国优秀农民工”;第三届“齐鲁工匠”;2021年“青岛市劳动模范”;2024年“全国住房和城乡建设系统劳动模范”。

作为集团工匠创新工作室领衔人之一,他积极发挥着“传帮带”的作用,把对工匠精神的理解和砌筑工艺传授给学生,为企业培育了大批优秀工匠人才,促进了建筑行业一线人员技能水平的有效提升。在工作中,他作风硬、措施实,逢山开路,遇河架桥,不断发明、改良新技术,申报多项专利技术,在岗位上倾力付出、倾情奉献。

近年来,中青建安集团积极贯彻落实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夯实人才梯队建设,传承工匠精神,弘扬工匠文化,不断提升技能队伍水平,开展各级各类的技能竞赛和评选选树工作,为企业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截至目前,集团公司已获得“山东省、青岛市五一劳动奖状”,并孵化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3名、“全国技术能手”9名、“省五一”7名、“市五一”6名等数十项荣誉。

贾正中告诉记者,成绩代表过去,未来充满挑战,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扛起肩上的责任,将今天的荣誉作为鞭策前行的动力,带着感恩与责任,在工作中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为企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五一人物事迹篇3

“一切为了病人”不懈突破,只为挽救更多患者

“一切为了病人”是中山精神,也是周俭教授的座右铭。他从事肝癌研究32年,积累了10000余例肝切除和3000余例肝移植临床经验。高质量完成临床工作的同时,他在肝癌研究方面不断寻求突破,先后主持国家863 计划、国家自然基金重点项目和原创探索计划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课题26项;在权威期刊上发表论文400余篇;作为第一完成人获2020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他的研究源于临床,大胆创新,获发明专利18项,作为主要发明人之一,研发了国际首个microrna诊断肝癌试剂盒,助力肝癌的早诊早治与疗效监测。

勇立潮头改革创新,助力“双院”成为创新发展策源地

他依托自身的专业素养,勇于改革创新,在樊嘉院士的亲自指导下,加快促进科研成果转化——2024年,中山医院是唯一进入全球生物医药发明专利top100的中国医院。作为徐汇-中山医联体徐汇区中心医院的院长,他探索“五个一”医联体发展模式,实行同质化管理,在短短的6年中成功带领徐汇区中心医院晋升为三级综合性医院和复旦大学附属医院,并成为上海市首批建设的“区域医疗中心”。

心系民生建言献策,打造“智慧医院”先进标杆

作为上海市人大代表,基于人民群众看病难及疫情后看病烦的现象,他提交了督促政府加快出台“上海市互联网医院管理办法及上海市互联网诊疗管理办法”的议案,加快了上海市互联网医院的建设。领导徐汇区中心医院率先获得“上海首家互联网医院”牌照,通过网络平台为群众提供智慧诊疗服务达200万人次, 通过远程医疗扶贫的“徐汇云医院”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时任上海市委李强书记在视察医院工作时予以充分肯定。

科学抗疫快速转化,科技赋能防控保障成典范

他积极响应落实上海市、徐汇区等部署的抗疫任务。作为总协调,日夜奋战,用最短的时间完成徐汇区近8000床位的方舱建设;2020年初疫情爆发伊始,他积极推动抗疫前线发来的“一次性医用防护鼻罩”的专利申请,仅用三天时间完成申报,在最短时间内形成产品援助武汉20万只新型鼻罩(包括个人捐赠2万只),降低了医务人员的交叉感染。他推动自主研发“人员信息管理系统”和“楼宇信息管理系统”,进行网格化人员分类动态管理,使中山医院成为上海市医院人员保障防控的典范之一,徐汇区中心医院荣膺上海市抗击疫情先进集体。

周俭教授用他孜孜不倦的奋斗精神和源源不断的创新活力,不断攀登肝癌诊治和医学管理的新高峰。

五一人物事迹篇4

田丹:跑遍上海全城送奶粉、送药的女骑手

2021年3月,田丹从陕西汉中来到上海,成为饿了么蓝骑士。作为外卖“社区侠”,她主要进行远距离配送服务,每天骑着电动车穿梭在上海的大街小巷。

“从踏入上海起,我就一直是骑手。我哥哥以前在上海做骑手,他过年回家的时候,我就和他说,我孩子也大一点了,想出去挣钱。我哥说,你要不跟我跑外卖去。2021年过完年,我就跟他来了。”田丹说。

田丹表示:“刚开始做骑手的时候,我哥带了我一两天。他送外卖我就骑上车跟他走。之后我就自己出去跑,像个无头苍蝇一样到处乱窜。平台上有些单子都是别人挑剩下的,我也不嫌弃,3元也好,4元也罢,只要有我都去。”

在田丹看来,做一件事情,要么不做,要做就把它做好。遇到一些辛苦和委屈,自己都会去消化。后来,经过日复一日去跑、去练,慢慢就好起来了。

2024年的疫情中,田丹主动报名,成为了饿了么应急特需项目唯一的一名女骑手。当时她的想法很简单:跑得再快一点,再多送一单,这样就能多帮到一个人。她每天早出晚归,开车满上海跑,配送宝宝急需的奶粉、尿不湿和特殊用药,作为志愿者,义务配送这些大家急需的物资。

到4月时,上海市儿童医院互联网药品订单配送出现积压,饿了么专门成立了“宝宝送药专车”。田丹作为志愿者小分队的队长,开车为小患者们免费配送处方药。其中不少是罕见病的药、不能停的药,一些地址离医院超过80公里,远在崇明。

“送药专车”每天任务重、数量多,每一步都要细致严谨,才能准确、按时把药品送到宝宝手中。因为药品需求大,田丹每天早上9点出门,晚上经常要12点才回去,最晚的一次到凌晨3点。

因为女骑手在外上厕所不方便,田丹工作时基本不敢喝水;长时间戴n95口罩,耳朵磨得难受,就在耳朵后垫点卫生纸。虽然如此,但她说不出拒绝的话。

“大上海保卫战前,我是一名普通的外卖骑手。但因为我也是妈妈,其他宝妈的感受我能体会到。所以,我报名加入了宝宝关爱专车、送药专车,为宝宝送口粮、送药,就这样成了全城孩子的宝妈。”田丹说。

田丹说,刚做骑手时,觉得只是一份工作。现在她觉得,骑手可以是一座桥梁,帮助他人。当力所能及对人伸出一双援手,或许未来就会多出一双伸向自己的手。这让人相信,再困难的时候,“在这个世界上总有人记挂着你,总有人为你而来。”

五一人物事迹篇5

冉旭

4月28日,湖南省召开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暨先进集体先进个人表彰大会,衡钢技术中心冉旭被授予“湖南省五一劳动奖章”。

作为机械加工用管ipd项目经理,冉旭主要负责机械加工用管的产品研发和市场开拓。他扎根生产现场,刻苦钻研业务技能,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全身心投入衡钢的产品研发及生产技术服务工作中,解决了油服机加工管淬火裂纹、热处理合格率低等系列技术难题,助力油服机加工管产品销售至哈里伯顿、斯伦贝谢和贝克休斯等世界一流油服公司,该品种每年为公司创造可观效益。

他多次与塔里木油田、长庆油田、中联重科、三一重工、郑煤机、徐工等高端客户进行技术交流以及现场技术服务,及时了解客户个性化需求,努力为客户提供完整的工程解决方案。

为目前全球最大起吊能力2600吨汽车起重机以及4000吨履带吊车开发臂架管;为全球最高液压支架提供s890高强油缸用管的产品设计服务;为客户改进泵送管淬火工艺,提高泵送管的使用寿命。

冉旭曾多次获得“衡钢英模”“创新之星”“优秀党员”“青年岗位能手”“先进工作者”等殊荣。

“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这是冉旭的座右铭,他说:“技术人员就应该不唯上、不唯书,敢于挑战,勇于创新,这样我们的团队、我们的公司才能够在大浪淘沙中生存下来。”

五一人物事迹5篇相关文章:

以感动中国的人物事迹材料优秀5篇

先进人物事迹观后感800字5篇

以感动中国的人物事迹材料模板5篇

感动中国孝的人物事迹材料通用5篇

2023年度感动中国人物事迹材料最新5篇

五一劳动模范先进事迹5篇

典型人物事迹8篇

先进人物事迹范文8篇

家国人物事迹材料8篇

抗击疫情人物事迹8篇

五一人物事迹5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58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