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投入到演讲稿的撰写是为了确保内容的准确性和清晰度,一个有力的演讲稿可以留下深刻的印象,使演讲活动更加成功,以下是九九公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传承家风演讲稿参考8篇,供大家参考。
传承家风演讲稿篇1
尊敬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沙沙,沙沙”,钢笔在纸上正不停的摩擦。是谁在写字呢?大半夜的在干啥?我模模糊糊看见妈妈在那正看书学习。我很惊讶!妈妈爱学习的作风一直没降哇!
我的妈妈从小就爱学习,后因家庭困难而退学,现在她经常看电视,希望从电视上多认识一些字。比如说有时电视上播出《中国汉字拼写大赛》,妈妈总是聚精会神的观看。有时竟拉着我一块看,她希望我也从中获得一些知识。
在我的家,学习之风蔚然成风。
爸爸也是个爱学习的人,有时在书中遇到不认识的字,爸爸会拿来字典查看。爸爸同时也不想让我们知道,似乎他怕我们嘲笑他没学问,当然这也只是属于我的猜想。
我们全家就数姐姐识字最多,她十分爱学习,经常把字典拿来翻看,遇到了难一点的字,她不会放过,一定会把拉路虎打败。平时在家她会看一些古典名著,她看过一遍会把自己认为好的句子摘抄下来,作为写作的参考。对于姐姐的种种表现我真是佩服不已。
我在家当然也毫不逊色,每逢节假日只要有时间我就会请教姐姐。这样一个个拦路虎都被我打跑啦。有时我还会让姐姐提问我,回答错了我就会得到惩罚。我记得有次姐姐提问我,我一题也没有回答出来,姐姐的脸色就像晴转阴的天空一样。当时姐姐就把我狠狠训斥了一通,我虽然很伤心,但我会把它化为动力。俗话说: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
学习之风在俺家中盛行,“学习,学习,再学习”,是我的座右铭,它时时刻刻激励着我,给我以力量。
传承优良家风影响着家中的每一个人,学习之风是我们家的榜样,希望学习之风常驻我家,让学习之风伴我成长。
传承家风演讲稿篇2
家风是一盏灯,照亮我前方的路。家风是一条路,伴我走向光明。家风是一面镜子,时刻提醒着自己什么事情有所为有所不为。
一天我看电视,看到关于家风的一则公益广告然后就问妈妈“妈妈,咱们家的家风是什么?”我迫不及待的问。“家风啊,你问问你爷爷吧。”妈妈神秘的说。
爷爷正坐在客厅里看电视,我跑过去问:“爷爷,咱家的家风是什么呀?”爷爷也乐呵呵的对我说:“别急,咱们先吃饭。”听爷爷说完后我就把这个问题抛在了脑后,然后飞奔向餐桌,习惯性的坐在了最靠里面的位置,拿起筷子准备吃饭,这时爸爸满脸严肃的对我说说:“咱家的家风被你扔了啊,长辈还没坐下你就先抢位置了。”我一愣:原来我们家的家风是尊敬长辈啊。
我赶紧将站起来小跑过去把爷爷请进了里面,爷爷很满意的笑着对我说:“知道什么是家风了吧。知道就快吃饭吧。”我这才坐下,拿起筷子,心满意足的吃着饭菜。吃饭时,我就专门挑自己喜欢吃的东西,在盘子里面搅来搅去的。妈妈看到这一幕眉头就皱了起来说:“刚才还想夸你家风记得快呢,怎么这么快就忘了。”“哦,原来饭桌上也有家风啊。”我若有所思的想着。
吃过饭,我正要出去玩,发现我脚上的破洞的袜子,正要扔掉,只见奶奶突然出现在我面前,说道:“这袜子好好的怎么要扔掉?”“你看这都破了这么一个大洞了,不能穿了,要扔掉。”“破了补补就能穿了,告诉你这也是家风。”我只得把出去玩的心先收一收,认真的拿起针线来,边补袜子边想着“勤俭节约也是我们家的家风啊!”
过了一会儿,爸爸和妈妈都走进我的房间,我抬起头问妈妈“那我们家还有什么家风呢?”妈妈语重心长的跟我说:“孝敬父母,不铺张浪费,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都是我们家的家风。”“这也是家风么?这么多啊,做起来一定很难吧。”我疑惑的说,“不多,家风都是体现在没一件小事上,比如说你帮妈妈洗洗碗,或者陪奶奶多聊聊天啊,这些都是咱们家的家风,只要你细心点,看到什么事情了别总想着自己,就不会觉得难了。”妈妈鼓励的说,“真的吗?那我一定要把家风发扬光大。”我踌躇满志的地说,妈妈和爸爸对视了一眼,然后会心笑了笑。
传承家风演讲稿篇3
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诸葛亮将“静以修身,俭以养德”作为“修身”之道,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而当今社会,奢侈已悄然变成一种习惯。
小时候对父母提出的“勤俭”十分不解,既然挣了钱,为什么要省着花呢?甚至嘴里说着“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仍然撒着米粒。但是一次经历,让我明白了浪费可耻。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正是农民丰收的季节,我随父母回老家,帮爷爷奶奶收粮食。那一天,天气晴朗,日头高照,晒得人身上热烘烘的。田里炫目的金色。几缕调皮的微风,偷偷得溜过,在麦田里打了几个滚,涌起来阵阵金黄色的麦浪,仿佛一个个高贵的舞者在跳着优美的舞蹈。成熟的麦穗被调皮的风吹得匍匐在地,又调皮的昂起它那可爱的毛茸茸的头,让人感到收获的欢喜。
老家有一块山地,凹凸不平,机车开不进去,因此必须用人力来收割。正值农忙时节,人手不够,于是我高兴的加入到收割麦子的行列。于是左手抓着麦秆,右手握着镰刀,使劲一拉,便轻而易举的割掉一束麦子,正当我为自己的表现而欢呼时,却发现自己已经被爸爸落后了好远。
我便沉下气,一心一意的快速收割麦子,心里想着一定要让他知道小孩也是有用的。终于,距离一米一米的缩短了“三米两米一米到了。”我高兴的直起腰,却发现胳膊上又痒又痛,被划开了一道道细小狭长的口子,腰背已经失去了知觉,两腿麻木。过了一会儿,眼前黑雾般的画面渐渐地消失,才发现额头上已爬满了豆大的汗滴,啪嗒啪嗒的掉在田里,这再不是儿时所感受的“汗滴禾下土”了呀!
那次劳动使我真切的感受了“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也让我懂得任何的东西都来之不易,更让我养成了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够从节约微小的一粥一饭开始,杜绝奢侈浪费,那么奢侈浪费的风气就会云蒸气解了。
勤俭节约,从你我做起!勤俭节约从小事做起!让我们一起做勤俭节约的中国人,我家的家风!
传承家风演讲稿篇4
中华文化传承千百年,历久弥新,恩泽了无数炎黄子孙,之所以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沿传千百年不绝,是因为其核心“孝”道,孝作为各大世家的家训家风,是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和传承优良家风必不可少的,传承中华文化必以“孝”道为核心。
还记得央视一套的一则公益广告吗?劳累一天的年轻的母亲,晚上给自己的孩子洗完脚,又大汗淋漓地端着一盆水给自己的婆婆洗脚。孩子没有睡觉,跟在后面偷偷看到了,就仿效着也端着一盆水走向这位年轻的妈妈。
人间自有真情在,那窄窄的楼道,那不太稳健的脚步,还有那微波荡起的水花,孩子纯真的笑脸,再加上那句稚嫩的童声:“妈妈,洗脚。"多么温馨与幸福啊。年轻妈妈满脸的疲惫瞬间化成世间最美的笑容,人间的真情与天伦之乐的幸福展露无遗。
孝敬老人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而孝心的培养要从娃娃抓起,里面的两位母亲,一位慈祥可爱,一位贤惠孝顺,而里面的两个孩子,一个以身作则,一个懂事可爱,受母亲的影响,小小年纪就懂得孝敬父母。这则广告感动了无数人,很好的诠释了“家风“这个词语,宣扬了中华民族的"孝",呼吁现在的人们要常回家看看,关爱老人与儿童。“妈妈,洗脚“这稚嫩的童声依然回荡在我们心中,成了”孝心“的代名词,“中华美德,代代相传”也成了我们行动的指挥棒。
我们中华民族有重视家风的传统,讲究道德,勤俭持家,看重亲情,严于教子。随着社会的发展,应该在新的条件下,继承和发扬这个优良传统。孩子的未来其实就掌握在成年人的手中,所以,每一位成年人都要把握好自己的言行,为子女的成长营造良好的家风。家庭教育是孩子成长过程的基础性教育,良好的家风是未成年人成长的基石。家风通过日常生活影响孩子的心灵,塑造孩子的人格,是一种无言的教育、无字的典籍、无声的力量,是最基本、最直接、最经常的教育。因此,家长首要的任务就是要形成一种有利于孩子成长的良好家风。
家风是一个家族历经岁月的沉淀,世世代代的相传,从而形成独具特色的优良的风气,是一种让后代继承人立身于社会,让后代继承人终身受益的品质。形成优良家风,“孝”是不可或缺的,夫孝者,善继人之志,善述人之事者也。孝者必继先人之志,传承先辈之业。这使得优良家风能够经久不衰,这是传承家风的核心内容。子曰:“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为人子要孝顺尊敬父亲,为人父要关爱教育儿子,形成子承父志的家风,这也是构建和谐家庭达成“家和万事兴”的基本途径。
百善孝为先。孝作为中华文化的根源,有千年的渊源。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家风主要是教育后人成为栋梁之才,然做人必先学孝,羔羊尚且跪乳,乌鸦尚懂反哺,人若不孝,何以万物灵长自诩?古人较为重视家风的作用,培养子女以孝为核心的伦理道德体系,更兼以悌、忠、信、礼、义、廉、耻,让继承的后人懂得进取,胸怀凌云,心系国家民族之荣辱,会为社会创造价值,为人民谋福。这也正是我们当代面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
一个国家必须要有自己的国魂,一个民族必须要有自己的精神,才能把全民族的智慧集中起来,形成无比强大的精神力量和物质财富。承继传统美德弘扬民族精神,倘若我们都重视家风的作用来重振家风,那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会得到弘扬,社会风气将会蔚然成风,让我们手拉手、心连心共同把文明美德传承下去,弘扬我们的民族精神,让中华民族这朵美丽的生活之花开遍世界的每个角落!
传承家风演讲稿篇5
中华民族在发展的历程中,创造了中华文化,也形成了代代传承的美德。例如:勤俭持家、明事知礼、正直善良,这些传统美德现已成为每个家庭中的好家训、好家风,对每个家庭的人生观、价值观影响颇大。当然,我家也不例外。
出生于农村的我,很小的时候就已经深深体会到农民劳动的辛苦和生活的艰辛。爷爷经常跟我说:“勤劳的人不愁没饭吃,但只有辛勤劳动,才能改变自己的生活,更能改变自己的命运。”爸爸也给我树立了很多榜样。他总是对自己的在工作充满活力,充满热情,充满干劲。上级布置的任务总是能出色的完成。在他的工作岗位上工作了十五年,一直都是任劳任怨,默默无闻的努力着。
现在,我和爸爸妈妈生活在一起。在家里,爸爸教导我说:“做多点家务,对你以后的生活帮助很大,处理任何事都会井井有条,不慌不乱,能让学会如何照顾自己。人一旦懒了下来,那么他对所有事物都是随随便便的,毫无在意感。就比如炒菜这门技艺,你烹饪了就可以尝到自己亲手做的美味菜肴,而懒惰的只能一脸羡慕的样子。所以你要多做点家务活,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要想着依赖别人。”周末日,爸爸妈妈加班,我自觉的把家里的卫生搞好,煮好了饭菜等他们回来一起吃晚饭。而我之所以能成为勤动手,勤干活的人,这还得感谢之前在农村生活的爷爷奶奶。
每逢春季,我都会和爷爷奶奶到田地上播种甘蔗种子、插秧,那段时间每天几乎都是早出晚归,忙到不可开交,为的是有一个好丰收。到了秋天,我和爷爷奶奶一起收获栽下的果实。播下一颗种子,悉心照料它,你的付出,你的努力,你的劳动会得到应有的回报,这难道不是在告诉我们要勤劳勤快吗?
爷爷奶奶教诲了我、培育了我,传承了我“勤”这种美德,他们真实诠释了“勤”的含义,在他们的身上我看到了属于中国农民的影子。这种美德将会深深印刻在我的脑海里。
懒惰像生活一样,比操劳更能消耗身体,而勤能助你书写自己的人生,留下光彩。“勤”,它培养了美德,创造了美德,流传了千年!
“勤”—使一个人的道德变为高尚,让我们共同携手把“勤”活起来吧!
传承家风演讲稿篇6
尊敬的各位领导、诸位同事:
你们好!
今天有幸第一个站在这个演讲台上,且容我抛砖引玉,我演讲的题目是: 讲家庭美德做有孝心的人
古语有云:“百善孝为先”, 孝是“人伦之本”。 人的优良品德由爱而发端,由孝而产生。一个有孝心的人才能称得上是一个有爱心的人,有爱心才能生活得更加充实,才能获得更多的爱。可是,在物质生活越来越好的今天,有些人对孝道避而远之,以致产生了不少社会问题,从而影响了社会稳定及家庭和谐。因此,我认为我们应回归原点,用传统孝道文化的力量来净化心灵,讲家庭美德,做一个有孝心的人。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构成人类社会延续、发展的基本要素。家庭美德不仅对家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且对社会也具有强烈辐射功能。家庭成员也是社会成员。家庭成员的道德意识和文明行为,对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的形成与维护有着重要的影响和作用,也直接关系到整个社会的安定和文明。因此, 家庭美德是社会稳定、经济发展的文明基石。社会的稳定和发展,有赖于家庭的稳定和文明。
家庭美德的基本要求是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家庭美德是每个公民在家庭生活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是调节家庭内部成员和家庭生活密切相关的人际交往关系的行为规范。涵盖了夫妻、长幼、邻里之间的关系。个人生活的幸福与否,不仅与社会的文明进步相关,还与是否拥有一个和睦、温馨的家庭密切相关;反过来说讲家庭美德,不仅关系到每个家庭的美满幸福,也有利于社会的安定和谐。
因此我们更应该弘扬家庭美德,建立和谐家庭,树立起尊重老人、尊重父母的社会风气。子女要尽赡养义务,除了在经济上接济和抚养老人外,更重要的是要尽心尽力满足父母在精神生活、情感方面的需求。这种精神赡养包括子女与老人和睦相处、子女对老人的理解、尊重和感情上的慰藉。要使老人们老有所依更要老有所乐!那么我们又如何做个孝子呢?
其实很简单,不是有首歌吗?常回家看看——给老人捶捶背,揉揉肩,把自己在外面听到和见到的有趣的事情讲给老人听,去旅游或者出差回来带点糕点或者糖果茶叶,定期陪老人做体检??想想看,这些事情是多么容易做到啊,可我们又做了多少呢?孝敬其实并非一定是物质和金钱的不可,在力所能及的范围,时时牵挂着父母就行了:饭后给父母端杯热茶,阳光灿烂的日子陪父母出门散散心聊聊天。
总之,让我们一起讲家庭美德做有孝心的人,让我们的家庭因为相互尊敬、关爱而幸福美满,让我们的社会更加和谐,我们的人生因为有爱心的和付出而精彩。
我的演讲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传承家风演讲稿篇7
帮助他人是一种甜蜜;帮助他人是一种幸福;帮助他人是一种高兴。大家都帮助他人,让世界更加美好;助人为乐,让世界充满爱!
道德模范们的事迹都很感人,让我们为之震撼。也许我们做不到像模范们那么伟大,但我们可以尽可能地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帮助他人,帮助身边的人,这同样也可以“帮助他人快乐自己”!我们现在正是学习知识、养成良好的习惯的黄金时期。也许,我们不用像赵国强一样英勇与歹徒搏斗;也许,我们不用学刘子元不顾生命危险跳水救人;也许,我们也不用悉心照料十三位非亲非故的老人……
但是,我们应记住这句话“莫以善小而不为,莫以恶小而为之。”我们要努力去做美德少年,不要一心想着做一些轰轰烈烈的大事,我们要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我们要从捡起身边的纸屑做起;从尊敬师长,不顶撞父母做起;从不说谎话,诚实守信做起……让我们一起爱上朗朗上口的中华经典吧,因为它是从源头流出来的活水,你的心里装着它,就等于装着智慧的源头活水,就等于时时和他们对话。因为它会时时刻刻谆谆教导我们,如何做有德之人,如何做美德少年。
让我们一起为争做美德少年而努力吧!
5弘扬中华美德,传承良好家风演讲稿
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中孕育了无数的优秀传统美德,其中很多传统美德是以“家风”的形式代代相传、延续至今的。如尊老爱幼、勤俭节约、谦恭孝顺、善良礼让、和气为贵r22;r22;这些最美德通过一代又一代的言传身教,在现代社会积淀、传承和弘扬,形成一个家庭的价值共识,也形成了全民共识。
古语说得好:“百善孝为先。”说的是孝顺父母是人类各种美好品德中最重要和占据第一位的品德,也是每个家庭都应该首先传承的家风。
古代埋儿奉母,弃官寻母的故事,足以让人们唏嘘不已,而当今捐肾救母,退学为母的故事,更是令我们感动万分。不一样的时代,演绎着相同的主题,那就是孝敬父母,回报父母。
小时候总是在父母怀里撒娇,然后是看着白发增多却是无能为力,总是说要让父母以后更好的过日子。可是到大了,却又很多人忘记了小时候的承诺。都说孩子是父母心头一把刀。儿时的调皮,少年的叛逆,青年的奔波,何时才能让父母省心呢?只有人到中年,自己有了孩子,才能感知父母当年的恩情。而此时的父母已过花甲之年,身体大不如前,还能陪伴我们多少年呢?因此孝顺是最不能等待的事情。
可是,在很多的家庭中,常常可以看到这样的情景:吃过饭后,孩子扭头看电视或出去玩,父母却在忙碌着收拾碗筷;家里有好吃的,父母总是先让孩子品尝,孩子却很少请父母先吃;孩子一旦生病,父母便忙前忙后,百般关照,而父母身体不适,孩子却很少问候。这种现象,使子女不自觉地养成娇惯、任性、懒惰、自私的不良习惯。凡此种种,值得忧虑。
而我们经常看到这样一则广告:一位刚下班的年轻妈妈,忙完了家务,又端水给老人洗脚,老人对她说:“孩子,歇会儿吧!别累坏了身子。”她笑笑说:“妈,不累。”年轻妈妈的言行举止被只有3、4岁的儿子看到了,儿子一声不响地端来一盆水。年幼的儿子吃力地端着那盆水,摇摇晃晃地向妈妈走来。盆里的水溅了出来,溅了孩子一身,可孩子仍是一脸的灿烂。把水放在母亲的脚下,为母亲洗起了脚。
父母的言传身教就是对孩子最好的教育,孝顺的家风需要每一位父母给自己的孩子做出榜样,良好的家风才能代代相传。 其实父母亲要的真的不多,如果不能天天见面,每天只是电话的问候,足矣让他们安睡一晚。周末减少不必要的应酬,有时间多回家看看父母,陪老人说说话。外出旅游时尽量带父母感受大自然的美好。有时,我常在想:我希望我的子女以后如何对我。那现在,我有没有如此对待我的父母?
在这个世界上,最亲近你的人,最包容你的人,最舍得花时间陪你的人,一定是父母。孝与感恩是人最基本的美德,感激父母,善事父母,体现的是人内在的品质。儿女最需做好的一件事情,就是好好报答养育自己的父母。
现在,家风是人们热议的话题之一。其实,家风是个古老话题,对家庭成员而言,有什么样的家风,就会有什么样的处世态度。孝敬父母,关爱父母,就是一种最重要的家风。好的家风在人们的成长过程中起着别的东西不可替代的作用,是某种品德和力量的源泉。就是说,做儿女的,在好的家风熏陶下,会用好的家风内容来塑造自己的行为,从而成就自己的一生一世。
传承家风演讲稿篇8
各位领导,各位来宾:
大家好!
家风,就是一个家庭的风气、风格与风尚。家庭的生活方式、文化氛围构成了家风。著名法国作家罗兰曾说过:“生命不是一个可以孤立成长的个体。它一面成长,一面收集沿途的繁花茂叶。它又似一架灵敏的摄像机,沿途摄入所闻所见。每一分每一寸的日常小事,都是织造人格的纤维。环境中每一个人的言行品格,都是融入成长过程的建材,使这个人的思想感情与行为受到感染,左右着这个人的生活态度。环境给一个人的影响,除有形的模仿以外,更重要的是无形的塑造。”从而也足见家风的重要了。
好的家风就是一所学校。因为家风虽是无形的、潜在的,但对孩子的影响却是巨大的,它对孩子的成长既是一种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教育,又是孩子行为规范的“调节器”,更是陶冶孩子道德情操的天然“熔炉。”美国的爱德华和珠克两个家庭,家风传至八代。爱德华是博学多才的哲学家,勤奋好学,为人严谨,为子女树立了良好的风范。他的子孙中有13位当过大学校长,100多位教授,80多位文学家,60多位是医生,还有1人当过副总统,1人当过大使,20多人当过议员。而珠克是远近闻名的酒鬼和赌徒,毕生玩世不恭,浑浑噩噩,无所事事。他的子孙有300多人当过乞丐和流浪者,400多人酗酒致残或夭亡,60多人犯过诈骗和盗窃罪,7个人是杀人犯,总之没有一个是有出息的。两个家庭的家风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后代,父传子,子传孙,子子孙孙世世代代相濡染,相延续,在社会的大舞台上向两极发展着。所以说,家风的好坏直接决定着子女的成才与否。
我的家风是“发扬民主、平等协商”。良好家风的重要基础是团结、平等、和谐的家庭关系。家庭关系不正常,互相指责、埋怨、争斗,孩子感受到的是冷淡、冷酷、敌对情绪,心灵深处就会留下痛苦的伤痕。因此,家庭成员之间要相互尊重和理解,和睦相处,互相关心,互相爱护。家长要善于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情感,尽量不当着孩子面吵架;要发扬民主,主动倾听孩子的意见、平等协商;在大人的正确引导之下,让孩子自由地成长;开朗、乐观地和和孩子一起玩,让家庭充满欢乐情趣。给孩子创造和谐的家庭环境,让他们在和谐、温暖和相互关爱的人际关系中健康成长。
家风,是一个家庭的主旋律,也是家庭成员品格、文化素养、道德情操、人际关系的具体体现。家风如春雨,润物细无声。要形成好的家风,做父母的就得事事从自我做起,我觉得我做得比较好的就是在小孩读小学的时候,陪同孩子一起练习游泳和书法,不断提高为人父母的素养,同时努力将自己的家庭变成人才的学校。
家风与校风共同影响着我们,使我们向着目标前进,拥有美好的品格。我们又以我们自身所拥有的美好品格对他人进行影响。家风校风,让我们乘风破浪,乘“风”而长。
传承家风演讲稿参考8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