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运心得体会5篇

时间:
Mute
分享
下载本文

心得体会就是将人生经历中获得的启发用文字书写下来的应用文体,心得体会的写作是可以让自己有不断提升的机会的,以下是九九公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十三运心得体会5篇,供大家参考。

十三运心得体会5篇

十三运心得体会篇1

按照预定计划,神舟十三号航天飞船将于4月中旬返回地球。现在已经是3月底了,还有不到一个月的时间。翟志刚、王亚平和叶光富三名航天员已经在太空生活了5个多月,创造了中国航天员在轨时间最长记录。

根据央视新闻报道,在3月23日神舟十三号航天员乘组圆满完成“天宫课堂”第2课的授课活动之后,他们将进入回家倒计时阶段。从下个星期开始,他们将完成最后的相关实验,并进行返回准备。

那么,在太空生活180天的三名航天员,承担了哪些工作?返回地球前又要做好哪些准备?今年太空站能够顺利建成吗?

自去年10月16日,神舟十三号飞船顺利发射进入太空到现在,已经过去了5个多月的时间。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三人在太空中从事了一系列的科研和建造活动。

其中,他们进行了两次出舱活动、两次天宫课堂授课活动、京港澳天宫对话活动。除此之外,他们还承担了空间站的基础设施建设工作,并在神舟十二号基础上完成了20多项科学实验任务,包括航天员健康监测新技术、科学新知识新发现和数据积累等。

这些实验任务取得的成果,为我国空间站建设和以后的航天员上天打下了更加坚实的基础。

按照预定计划,神舟十三号航天员将在4月中旬返回地球。由于他们已经在太空无重力环境下生活了5个多月,身体机能以及精神状态,都与在地球上生活有所差异。

所以,在三名航天员返回地球之前,他们要着手开始做更加详细充分的准备工作。

首先,他们要把空间站中的大量物资整理好,为后面的神舟十四号飞船做好准备。其次,他们要把在太空站中进行的实验取得的成果和重要样品规划整理好,一块带回地球。再次,他们还要进行更加系统的锻炼,强化体能,保持心理状态平稳,以满足飞船返回地球所需的条件。

毕竟,飞船返回地球的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风险,整个返回方案要重点保护航天员的健康和安全。而且他们回到地球之后,也需要更长时间的恢复,以重新适应地球的重力。

根据中国空间站建设的相关规划,神舟十三号航天飞船返回地球后,我们将继续发射神舟十四号和神舟十五号飞船。同时今年我们还将发射天舟4号、问天实验舱、梦天实验舱以及天舟5号等4个航天器。

神舟十四号和神舟十五号分别有三名航天员组成,他们会在年底前会师太空,也就是说,今年我们要再送6名航天员进入太空,而且他们要共同在轨工作一周。

换句话说,2022年仍然是中国航天的超级模式。我们要发射两个空间站实验舱,两艘载人飞船和两艘货运飞船。

按照规划,中国空间站将于2022年底全面建成。建成后的中国空间站成t字构型,为后期承担更多的太空实验做最终准备。到时候中国空间站就是国家级太空实验平台,不仅有我们自己的航天员,可能还会开展国际合作,欧美等其他国家航天员将来也会进入中国空间站。

十三运心得体会篇2

读完了《水浒传》使我对108个好汉充满了敬佩之情。《水浒传》真实地描写了宋代农民起义,发展和失败的全过程,揭露了封建社会的黑暗和腐朽,及统治阶级的罪恶。它以杰出的艺术描写手段,揭示了中国封建社会中

农民起义的发生,发展和失败过程的一些本质方面,说明造成农民起义的根本原因是“官逼民反”。

?水浒传》是部庞大、复杂的小说,它生动地描写、反映出了梁山起义的发生,发展壮大直至起义失败的整个过程。它明确地描写出了当时起义的社会根源和原由,并成功塑造出了那些栩栩如生的起义英雄的形象,且通过他们不同的反抗道路展开了起义过程,也具体地揭示了起义失败的内在原因。英雄们走上反抗的道路,各有不同的原因和不同的情况,但是在逼上梁山这一点上,许多人是共同的。他们不满官府的剥削,受地主的掠夺和迫害起而反抗,结果被逼上山落草。勇猛地向统治阶级进行冲击。他们是从血的教训中觉醒过来的。《水浒传》是作者施耐庵根据北宋农民大起义的史料和民间传说而写成的一部伟大的小说。小说倾向鲜明地描写了人民群众反抗压迫的行动,高阔了当时不同阶层的人们从觉醒到反抗的斗争道路。

?水浒传》塑造了许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如高俅、蔡京等一批像吸血虫一样的统治者;反抗精神的李逵;性格刚烈的武松;逆来顺受、最后走上反抗道路的林冲。他们都给人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水浒传》的语言精练、简洁、丰富而又生动,往往三言两语就能刻画出一个鲜明的人物形象。《水浒传》的故事引人入胜。大大小小的故事,既有相对的独立性,又有着有机的联系,从而增强了故事的吸引力。

正是这些艺术成就,才使《水浒传》成为不朽的著作,名列为我国四大古典文学名著之一。

读完这本书,我又想到了胆小的我自己,每次遇到困难就萎缩不前。有一次,小学举行一次数学竞赛,我的强项是数学,但是却没有信心,没有报名,老师很惊讶,把我叫到了办公室,给我做了一大堆思想辅导,我才勉强地答应参赛了。我想,如果不是那次老师劝我报名,我也不会得奖,也不会信心大增,迎来以后的比赛。如果你不去争取,就一定会失去,你争取了,就有机会得到,为什么不大胆地尝试呢?

十三运心得体会篇3

5月24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湖北代表团审议。“武汉不愧为英雄的城市,湖北人民和武汉人民不愧为英雄的人民”,再次点赞湖北人民,温暖人心。“湖北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多年积累的综合优势没有改变,在国家和区域发展中的重要地位没有改变”,三个“没有改变”,坚定疫后重振信心。

荆楚大地,有着总书记深深的牵挂。我们忘不了,2013年总书记卷起裤腿打着雨伞,冒雨考察武汉新港阳逻集装箱港区时,对正确处理改革的“五大关系”问题的阐释。我们忘不了,2018年在为长江母亲河做“体检”的座谈会上,总书记谈到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时快与慢、加与减、破与立、当下与长远的妙喻。我们更会永远铭记,2020年初总书记亲自指挥、亲自部署战疫,并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关键时刻专门赴武汉考察疫情防控工作,并特意叮嘱,“武汉人喜欢吃活鱼,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要多组织供应”……

如今参加湖北代表团审议,再次点赞,是肯定成绩,更是鼓舞士气;殷殷嘱托,是关心关怀,更是指明前进目标。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湖北深情似海、厚爱如山,为湖北全力做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增添了巨大信心和强劲动力。经历过疫情大考的湖北人民,更懂得信心比黄金宝贵;按下过“暂停键”的荆楚大地,更珍惜疫后重振、加速奔跑的发展机会。如何切实把总书记的亲切关怀转化为强大工作动力,用实际行动做到用心铭恩、用情感恩、用力落实,回应这道继抗疫大考后的“必答题”,是湖北正在思考的,也是正在提笔奋力作答的。

坚韧不拔的顽强意志、不曾动摇的必胜决心和艰苦卓绝的满分努力,是我们取得武汉保卫战、湖北保卫战决定性成果的关键法宝,也已再次凝聚起加速发展的磅礴力量。当前,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复工复产、复商复市已成为全省上下积极克服疫情影响、追赶追逐高质量发展的共识。出台优化营商环境“黄金30条”,打响新一轮优化营商环境“发令枪”;及时出台“农7条”“农9条”“农20条”统筹,确保今年粮食总产稳定在545亿斤;企业复工达产指数已达86.01,亿元以上续建项目人员复岗率超9成,多形式发放消费券、书记市长直播带货拉动消费等。湖北铭恩于心、感恩于行,正以实实在在的发展业绩回应总书记的关心关怀、党中央和人民的期待期盼。

形势决定任务,目标催人奋进。奋力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确保如期完成决战全面小康、决胜脱贫攻坚各项目标任务,容不得半点懈怠。把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落到实处,把中央支持湖北经济发展的一揽子政策用好用足,是当务之急。谱写湖北高质量发展新篇章,需要以更稳的步伐,抓紧抓实抓细疫情防控常态化工作,织牢织密社区疫情防控网;积极主动与国家相关部委逐条逐项对接,深化细化实化各项政策措施;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着力稳住经济基本盘,多措并举提振消费,助力疫后重振。

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没有比脚更长的路。环境越是复杂严峻,越需要我们振奋精神,主动作为、奋发有为。相信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关心关怀和坚强领导下,在全国各地的鼎力相助下,在全省人民齐心协力、共谋发展的努力下,湖北必将不辜负每一份关怀与期待,谱写出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十三运心得体会篇4

载人航天是人类航天活动中系统最为复杂、难度、要求最严的系统工程。按照空间站建造任务规划,今明两年将实施11次飞行任务,包括3次空间站舱段发射,4次货运飞船以及4次载人飞船发射,于2022年完成空间站在轨建造,建成国家太空实验室。之后,空间站将进入到应用与发展阶段。

每次飞行任务都是一项“大工程”,背后凝聚着成千上万人的心血智慧。为确保任务顺利实施,各系统各单位全力备战,以优异成绩迎接未来。

巴丹吉林沙漠深处,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垂直总装测试厂房内灯火通明,人影绰绰,工作人员穿行在飞船箭体与测试仪器之间,日夜奔走忙碌。

航天事业被形容为“千人一发箭”,任何环节都事关成败,谁都不能掉以轻心。作为中国航天员进出太空的航天母港,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一丝不苟的态度搭建安全的“登天梯”。

“数十人的吊装团队协同执行任务,每一步操作都不能出错,吊装对接误差更是小而又小。每个产品只允许一次吊装落位成功,没有重来的机会,不能有丝毫闪失。吊装对接火箭,一圈数十个螺栓要一次性全部对准连接。”基地工作人员石创峰承担吊装工作,为了做到既快又稳,他自创训练方法,在吊钩上系着焊条,操作吊车从高空将其插入啤酒瓶口里。练到最后,他和同事挥动笨重的吊车铁臂,就像挥动自己的手臂一样灵活自如。

飞行千万条,安全第一条。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团队把保护航天员生命安全作为底线,在神舟十三号发射、飞行、对接、停靠、返回等任务各阶段,都准备了确保航天员安全的预案和举措,还将首次启用载人飞船应急救援任务模式,全力保证航天员安全往返天地间。

只有真正了解载人航天工程的起点在哪里、道路在哪里,才能从历史中汲取力量,更好地前行。

十三运心得体会篇5

从仰望天空到直穿云霄,从抬头望月到探索宇宙,从神舟一号到神舟十三号,从一人一天到三人半年,华夏儿女们从未停止奔赴星辰的步伐。

此次神舟十三号将在太空驻留半年,中国首位女航天员王亚平将与她的同伴在太空过春节,留在地球的我们将收到首次来自太空的新春祝福,并且此次采用的是快速交会对接的方式,首次径向停靠空间站,此次载人飞行任务将会进行2~3次出舱活动等。

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谈笑凯歌还,人类对太空的向往和探索从未停止脚步,今后,我们还会见证神舟十四,十五,十六等的发射。我相信每一次见证,都更加坚定了人民对国家、对未来的信心。日益雄厚的科技实力,不只是中国航天人代代接力、传承梦想的故事,也是人民更有信心,国家更有实力,民族更有希望的故事。

十三运心得体会5篇相关文章:

家长读书心得体会精选5篇

安全制度心得体会范文5篇

网课家长心得体会5篇

防电信诈骗心得体会5篇

植树节植树心得体会模板5篇

论抗击疫情心得体会模板5篇

论抗击疫情心得体会5篇

918心得体会200字参考5篇

918心得体会200字精选5篇

918心得体会200字5篇

十三运心得体会5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1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