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清晰的立意之后,才能写好一篇有意义的作文,我们在平时一定要多阅读书籍,这样才可以为写好作文打基础,以下是九九公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端午节吃粽子包粽子的作文8篇,供大家参考。
端午节吃粽子包粽子的作文篇1
你们是不是都有自己喜欢的节日呢?不过我最喜欢端午节了!因为在端午节那天,我学会了包粽子。
就在端午节的前一天晚上,我兴奋得睡不着觉,心里想:明天会不会有什么惊喜呢?我怀着这样的问题睡着了。早晨,我迫不及待地换上衣服,突然,厨房里传来了一阵清香,“啊!”原来是粽子的香味呀!”我开心地说道。我立马跑到厨房,发现奶奶正在包粽子呢!我的嘴巴不停得流口水,就在我流口水时,奶奶大声地说:“呀!包粽子的材料没有了。”我一听,信心满满地说:“我帮你找吧!”奶奶一听,高兴极了。奶奶先教我如何摘粽叶,首先要找又长又宽的粽叶,这样才好包一些。奶奶教完我摘粽叶后,我们找到了一棵千年竹,上面的竹叶就是粽叶,我看了之后,发现它都叶子比普通的竹叶长且宽。奶奶说:“摘的时候要小心,因为它长得长,边上也可能会划到手,所以一定要细心。”我听了后,开始小心翼翼地摘竹叶,过了几分钟,我和奶奶摘了一大半竹叶。接下来就是糯米了,我想糯米是什么。奶奶说:“糯米其实就是普通的米,不过,包在粽子里,它就叫糯米!”我听了后,心里想:原来粽子有这么多有趣的学问呀!所有的材料齐了后,奶奶和我开始包粽子,开始我不会包粽子,不过奶奶细致耐心地教着我,奶奶说:“先把竹叶弄成三角形,再用勺子把糯米舀在里面,然后把上面所剩的地方盖在上面,接着用麻绳绑一圈,好了,一个粽子就包好了。晚上,爸爸和妈妈回来,奶奶把今天所有的事讲给她们听,他们都夸我很厉害哦!
我最喜欢端午节了,因为在那一天我学会了包粽子。
端午节吃粽子包粽子的作文篇2
又是一年端午到。
每到这一天,我们这边家家户户都要挂艾叶菖蒲,吃粽子。
今天,奶奶买了一大堆芦叶,那青翠欲滴的叶子,令我不知不觉的紧张起来,因为包粽子大赛马上就要开始啦!吃完午饭,我、爸爸和妈妈分为一组,与经验老到、久经沙场的奶奶pk。比赛规则十分简单,半个钟头里,谁包的粽子最多,谁就赢;输的人,要接受惩罚。
“比赛开始!”爷爷裁判员刚发令,我就马上夺过芦叶包起来,先把一张芦叶卷成一个空底的圆锥形,然后放进一些糯米。最后,我把两张芦叶不管三七二十一的在雏形上乱包,结果一个畸形粽子出现了。啊呀!我竟然忘记放肉了。于是,我又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把那一层层包了“厚皮”的粽子解开,放进肉,然后再包上。就这样,一个粽子被我折腾来折腾去,折腾了近五、六分钟,总算是一个完整的粽子了,我向“敌方”看去,我的眼睛马上瞪直了,只见六个粽子整整齐齐地摆在桌子上,我连忙低下头去,又忙活开了。
“停!”过了许久,爷爷大喝一声,我点了一下粽子,咦?怎么才只有七个,妈妈那边有十个,爸爸有九个,合计二十六个,奶奶那边有三十一个,相差了五个,奶奶果然是老手!于是我们只能乖乖挨罚——今天的晚餐由我们来做,各样关于粽子的菜。
晚上,我吃着自己包的粽子,心里暖洋洋的。
端午节吃粽子包粽子的作文篇3
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又到了,端午节的传统习俗就是吃粽子。我们家有一个名副其实的包粽子好手——我的奶奶。每年端午节的时候,我们全家都能吃到可口的粽子。
我也想亲手尝试一下包粽子的乐趣,便向奶奶要求,让她教我怎样包粽子。早上当我赶到奶奶家的时候,奶奶已经准备好包粽叶的东西,有粽叶、有糯米、馅料、还有一些扎粽子的线。糯米雪白雪白的,像白雪一般。我学着奶奶的样子,拿起几片粽叶把它们按顺序排好,再把这些叶子折成一个蛋筒型。我放了许多糯米,这时奶奶说:“你放的太多了,蜜枣往哪里放呢?”我连忙倒回一些米,然后选了一颗圆圆的、晶莹透亮的蜜枣放了进去。奶奶又说:“你还可以放一些红豆呀。”我一想,这可是吃的红豆蜜枣粽呀。我连忙放了很多红豆进去,然后开始包粽子了,可是这时我才发现,我放的米和红豆太多了,根本包不起来,洒了很多。我都有点灰心丧气了,这时奶奶安慰我说:“不要放弃,倒掉一些米和红豆,再试试你就会成功。”在奶奶的帮组下,我的第一个粽子终于包好了。我再接再厉,又接二连三的包了几个粽子。虽然,这些粽子不像奶奶的包的那么精美,但是我心里还是很喜欢。你瞧,有的像肥肥的小猪,有的像瘦瘦的猴子,有的像圆鼓鼓的青蛙,大小不一,简直就是一个动物粽子展览嘛。粽子包好了,有红豆蜜枣粽、有豆沙粽、有蛋黄粽、还有猪肉粽。
奶奶把它们放入锅中煮。不一会儿,清香、诱人的粽子香味从锅里飘出来,我不停地咽口水,心里想:粽子煮好以后,我是先吃那个小肥猪?还是那个小瘦猴呢?我想来想去决定还是先不吃了。我要把我的劳动成果送给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吃,让他们体会一下我的孝心。虽然,粽子不好看,但是他们一定会吃在嘴里,甜在心里。
在煮粽子的过程中,我总是急不可耐地要揭盖子察看情况。因为从锅里飘出那粽子的香气,馋得我直流口水。
等待的时间总是特别的漫长,看到热气腾腾的粽子终于从锅里“解放”出来的时候,我高兴得手舞足蹈。放在碗里,用筷子剥开,就可以看到里面金黄松软的“粽肉”了,咬一口,美味无比,我差点连筷子都要咬下来了。今年端午节,我学会了包粽子!
端午节吃粽子包粽子的作文篇4
大家都知道端午节的来历吧?没错!
端午节,这个随着幽远的历史一起走来的传统节日,现在已成为中国人最重视的节日之一了,喏,从端午例行的三天国假,就能看出中国人对于端午节的青睐了。
我最喜欢的莫过于端午之日漫步于街了,一种浓郁的节日气息与风儿同行,吹遍了大街小巷,所到之处必定热闹非凡。不同于家乡闽浙一带,家家都悬钟馗像,用以镇宅驱邪。江淮人家的家门上多是悬挂着艾叶菖蒲,据说也有祛魔驱鬼之效。但这些并非我最在意的,说到我最在意什么,那自然是激荡人心的赛龙舟了。
出了家门右拐直往前走,不要五分钟就是十七桥了,桥下的河流虽不著名,但每年的东圃镇的赛龙舟都是从这儿讫始的。你看,水流平缓的河面上,停放着一艘艘被红漆漆满船身的龙舟,碧绿的水,透红的船乍一看活像黛绿的锦缎上镶着盛开着红牡丹。船里的竞赛者,以二十多岁的小年轻居多,也有少数的中年人。每船十三人,十二个桨手,一个鼓手。黝黑的肌肤是他们共同的标志,也是力量的象征。
锣声响起来,比赛开始了;鼓声响起来,隆隆、隆隆、隆隆,冗杂却不乏节奏,疾速而却不乏力量。两旁的红桨像一条条金红色的大鲤鱼,跟着鼓声整齐欢快地跳跃。超过了!超过了!一只红艇渐行渐速,如离弦的箭一般。观众们的心蓦地紧张起来,与牛皮鼓面共同跳跃,呼喊声、鼓声汇成一片。另一只船当然不甘示弱,也迅速追了上来,两船旗鼓相当,犹如二龙水中争霸,鼓声立即电闪雷鸣一般,两岸的人更欢了,呐喊声更大了。终点快到了,只见三只船如疾驰的战马齐头并进,容不得束缚,容不得羁绊,容不得迟缓!冠军出现了,喝彩声,鼓掌声响成了一片,在水面上激荡!
过了一阵子,人们端来了清香四溢的糯米粽子,但这不是给自己吃的,而是把它扔下河里,以祭祀我国历史上伟大的民族诗人屈原。屈原投江之日距今也有两千多年了,但人们永远怀念着他。是啊,那些对人民对国家对民族全心全意的人,是千百年,直至永远也不该被忘却的。今天,我们仍以屈原为骄傲,我们会用我们的快乐永远纪念着他!
大家多多少少都知道一些关于端午节的谚语吧?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北方)癞蛤蟆躲不过五月五。(北京)
端午节吃粽子包粽子的作文篇5
据说:古代诗人屈原五月五投汨罗江,人们到江上打捞他的尸时体却找不到,人们为了让鱼虾不伤害他,而把粽子投到江里喂鱼虾。现在人们已经不把粽子投到汨罗江里,但是粽子却成了每年端午节不可缺少的习俗。
昨天下课,李老师给我们发一个粽子,让我们品尝品尝,李老师说:“明天,把粽子叶带过来,回家洗一洗就不沾了,把绳子准备好了。晚上把米浸泡好,明天把准备好的材料带过来。”晚上,我按照老师说的去做,把粽子叶洗了一遍,又把绳子放进书包里,我又拿了一勺米,放在小碗里,又把水放在小碗里。第二天,我高高兴兴的来到学校,只见老师走上讲台高兴地说:“有哪位同学会包粽子那?”只见王少航高高兴兴地举起手来,李老师说:“那就有请王少航王老师教我们吧!大家热烈欢迎。”王少航兴奋地走上讲台,举起粽子叶说:“先把粽子叶做成漏斗形,然后再放三分之一的米,再放一些陷,然后再用米把陷给埋住,接着用漏形的上方往下折,最后用绳子把它缠结实,这就ok了。”咦,我的粽子怎么会漏米哪?这使我大惑不解,老师让我继续做。
我包的第一个粽子漏米,又是一个三角形的,我看着第一个粽子,心里又一个个不愿意,我怎么这么笨呀!连一个简单的不能再简单的一道题,却不会做。看着眼前的这个小小的粽子,我有点想放弃了。当我在放弃时,我想到了妈妈对我说过的话,她说:“你不能在你不知道这道题是怎么做时,或是某件事时你都要坚持下去,绝不能向不会的题或事情低头。我相信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加油!我决不向困难低头,我要战胜困难。
端午节吃粽子包粽子的作文篇6
端午节小长假我们学校也放假了,我在家学会了一向小技能~包粽子。
别看小小的粽子不大,包起来还是有点难度的,妈妈先把买来的粽叶洗干净,放在锅里煮了一下,煮好的粽叶颜色稍微深绿一点,打开锅盖就有一股浓浓粽叶的香味,我拿起一个粽叶准备开始包,妈妈把我拦下了,把我手里的粽叶拿了回去,拿把剪刀把粽叶两头都剪掉一点,我不解的问妈妈:为什么把两头剪掉一点?妈妈笑了:以前在超市买的粽子两头是不是都是齐的,把两头都剪掉一点都为了好包,吃的时候不扎嘴。嘿,一个小粽子还有这么多的讲究啊。开始包吧,学着妈妈的样子把粽叶折一下,把提前泡好的糯米放进去,哎呀糯米怎么不好放啊,手一松叶子就张口了。
最后在妈妈的帮助下包好了一个,可是还有一个小嘴巴露着糯米。妈妈鼓励我说“孩子,别着急,再来一个就会比上次那个更好,填米的时候左右拿好粽叶,打折的时候手别松开“,我再次拿起粽叶想着妈妈刚才的话,嘿,真的比上次好多了。我更加有信心了,一个小小的粽子要经过这么多程序才能完成,经过两个小时陪妈妈把粽叶包完了。
好累啊,脖子痛手有点疼,看到我两个的劳动成果真的很开心,原来看起来容易的事情做起来还是有难度有技巧的,我也是开始慢慢的理解大人的生活不易了,当我吃到煮好的粽子的时候我就想以后我要好好学习,学习更多的知识本领。
端午节吃粽子包粽子的作文篇7
说到端午,你们一定会想到吃粽子,赛龙舟,插艾叶。这是我国最传统的习俗,但是你是否想到一位爱国人士呢?那就是屈原。
古时有这么个传说,战国时代,楚秦争夺霸权,诗人屈原很受楚王器重,然而屈原的主张遭到上官大夫靳尚为首的守旧派的反对,不断在楚怀王的面前诋毁屈原,楚王渐渐疏远了屈原,屈原多次劝说楚王,就在五月初五这一天投江自尽。楚国百姓怀念这位为人清正的大夫,于是将糯米包成包投入江中,希望鱼群吃了米而不吃屈原尸身。之后就形成了端午节。
端午节这一天必须吃粽子,插艾叶。小区很多人家的大门两侧都挂上了新鲜的艾叶,空气中弥漫着一袭与众不同的奇特香味儿。粽子,青青的粽叶上缠着两色的细线,体型较长,棱角分明,却像一只只小小的龙舟。
轻轻地拿过一只,将一端的细线拆下,往上一拎,粽子便听话地从细线中脱出,小心翼翼地剥去裹着的粽叶,呀,中间露出了白玉般的糯米,依旧是龙舟形状,让人不忍下口,却又被那略带粽叶清香的浓郁糯米香味所吸引,让人又再次禁不住诱惑,轻轻的咬下一口。
软,香,滑而不腻,难以名状的爽快之感,轻微地粘牙,又被舌调皮地舔去。那种停留于唇齿间的鲜香口感,实在让人回味无穷。
吃粽子流连忘返,念屈原精神刻在心中。
屈原这种爱国的精神令我们敬佩。当我们吃粽子的时候,你有没有想到过屈原;当你们赛龙舟时,只光顾着玩了,有没有想到屈原;当插艾叶时,你有没有怀着一颗悲痛的心来纪念屈原?国家是我们依靠的肩膀,让我们在困难时有个依靠。而爱国是什么,是一个嘴上说而不行动的目标?不,不是,它是我们前进的动力。
在这一天,感情五味杂粮,快乐而又悲伤,痛苦而又幸福。风雨端阳生晦冥,汨罗无处吊英灵。海榴花发应相笑,无酒渊明亦独醒。
端午节哟,你给了我多少喜悦和欢乐啊!端午粽飘香,龙舟响当当,好事成双双!端午节流露出的是地道故乡情,是一种古老的传统,是对诗人屈原的爱国精神一种钦佩,赞颂和敬佩。吃着粽子,心里头别有一番滋味!
端午节吃粽子包粽子的作文篇8
端午节马上就要到来了,我跟妈妈一起学包粽子,品尝了美味的“五黄”,一起品味端午节的习俗。
端午节这天我起了个大早,首先跟妈妈插菖蒲艾草。妈妈告诉我,过端午节的传统有菖蒲艾草、吃粽子、品五黄等其他风俗。端午节这天,家家户户须在门窗上插上菖蒲艾草,它的作用是不让蚊虫进入屋内。迷信的说法是可以辟邪。
接着,我和妈妈一起包粽子。材料妈妈早就已经准备好了,有棕叶、糯米、肉等。准备工作是这样的:把粽叶放在清水里浸泡5~6天再洗干净;把绑粽子的绳子剪成大约两尺长的一段段;把洗干净的肉切成2、3厘米见方的肉块,放在酱油里浸泡一个晚上。包粽子之前,先把糯米淘洗干净,把水沥干后倒入盆中,放上调料拌匀;把粽叶和绳子用开水浸泡起来。下面我们就开始包粽子了。首先我取出两张粽叶一头一尾重叠,在一端叶子正面朝里折成一个漏斗状,放入一小碗糯米和肉块,把它们压实压紧,右手先把外端粽叶向后折去,包好一端后再用同样的手法完成另一端。然后用绳子把包成的粽子捆绑结实。这样,一个粽子完成了。
包粽子的时候妈妈告诉我,端午节是为了纪念屈原。屈原是战国时期楚国的政治家、大诗人。当年他屡被放逐,便于农历五月初五这天自己怒沉汨罗江。人们心想为了保护屈原的遗体不被小鱼小虾吃掉,便向江中投放食物。渐渐地便演变成包粽子纪念屈原的.节日。
绍兴端午节还有吃五黄、巧果的习俗,所谓“五黄”是指黄鳝、黄鱼、黄瓜、黄桃、黄酒。中午妈妈准备好了这些“五黄”,我们就开始品尝起来。当然我们小孩子是不能喝酒的哦!妈妈告诉我,吃五黄的习俗是从神话传说《白蛇传》的故事中流传下来的。
端午节这个节日我过得很快乐。今天我品尝了美食,关键还学会了包粽子,增长了民俗知识。
端午节吃粽子包粽子的作文8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