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体会是记录我们工作或生活中感受的最佳方式,心得体会是一种把我们心里见解用文字保存下来的书面表达,九九公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读泰戈尔诗选心得体会7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读泰戈尔诗选心得体会篇1
这个寒假,不光读了(隋唐演义),还有一本书。由泰戈尔创作,冰心翻译的一本书。泰戈尔那引人深思的话语依然在耳畔回响,久久不能消失…
泰戈尔,这位伟大的诗人,原名为拉宾德拉纳特·泰戈尔(1861年—1941年),印度著名诗人、文学家、社会活动家、哲学家和印度民族主义者。1861年5月7日,拉宾德拉纳特·泰戈尔出生于印度加尔各答一个富有的贵族家庭。1913年,他以《吉檀迦利》成为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亚洲人。他的诗中含有深刻的宗教和哲学的见解,泰戈尔的诗在印度享有史诗的地位,代表作《吉檀迦利》、《飞鸟集》、《眼中沙》、《四个人》、《家庭与世界》、《园丁集》、《新月集》、《最后的诗篇》等。
而翻译者冰心(1900-1999)原名谢婉莹,福建长乐人,中国诗人、作家、翻译家、儿童文学家、社会活动家。
1900年10月5日出生于福州一个海军军官家庭。1919年8月的《晨报》上,冰心发表第一篇散文《二十一日听审的感想》和第一篇小说《两个家庭》。后者第一次使用了“冰心”这个笔名。
1923年出国留学前后,开始陆续发表总名为《寄小读者》的通讯散文,成为中国儿童文学的奠基之作。1926年回国,先后在燕京大学、清华大学女子文理学院任教。抗日战争期间,以“男士”为笔名,写了一组以妇女为题材的散文,结集为《关于女人》。
1946年被东京大学聘为第一位外籍女教授,讲授“中国新文学”课程1951年回国。
1999年2月28日21时冰心在北京医院逝世,享年99岁。
在书中,也许我并没有了解书中内容的所有真谛,但是从这一百零三首诗中,我可以深深地体会到这位伟大的印度诗人是怎样的热爱自己的有着悠久优秀文化的国家,热爱这国家里的热爱和平的人民,热爱这国家的雄伟美丽的山川,从这些诗的字里行间,我仿佛看到了提灯顶罐,围巾飘扬的印度妇女;在田间路上流汗辛苦的印度工人和农民,园中渡口弹琴吹笛的印度音乐家,海边岸上和波涛一同跳跃喧笑的印度孩子,以及热带地方的郁雷急雨,丛树繁花……我似乎听到那繁密的雨点,闻得到那浓郁的花香。
泰戈尔是一个爱国者,哲人和诗人,他的诗中洋溢着他对于祖国的热恋,对于妇女的同情和对于孩子的喜爱,有了强烈的爱就会有强烈的恨,当他所爱的一切受到侵犯的时候,他就会发出强烈的怒吼,他的爱和恨,像波浪一般荡漾开来,遍及了世界。
我的理解也许只有这么多,可是我相信,在这诗集中有我现在领悟不到的真谛与道理,这本书也需要我慢慢体会。
读泰戈尔诗选心得体会篇2
有学者说过,要了解一个作家,就要先读他的作品。而我却是先泛泛的了解了泰戈尔的身平,再去拜读他的杰作。
泰戈尔是印度近代文学史上最卓有成就的作家,也是印度一位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作家,一生共写有50多部诗集,12部中长篇小说,108篇短篇小说,20个剧本。虽然他的创作具有多方面的成就,但他是通过诗歌而扬名世界的,早期的诗歌题材丰富,形式多样,风格清新优美,1913年,宗教抒情诗集《吉檀迦利》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这是东方人第一次获此殊荣。后期的政治诗密切配合现实斗争,为他赢得了“爱国诗人”的称号,他深深地植根于民族艺术的土壤,大胆吸收外国的诗歌营养,开辟了印度诗歌的新天地,人们尊称他为“诗圣”。他的诗歌对于印度人是很优秀的文化传统。
以上只是泛泛而谈,下面就算是泰戈尔一生的总结了:
泰戈尔多才多艺,文学、音乐、绘画、作曲,他都精通。他活着的漫长的八十年正是世界上的多事之秋。他有着七十多年的创作生涯,为后人留下一千余万字的各类作品。他的作品涵盖诗歌、小说、戏剧和散文,数量惊人。他称得上诗人、作家、艺术家和社会活动家。他没有受过正规的教育。他的为人更是一本读不完的诗书。他的人格魅力带着神圣的光环。他充满着生命力,洋溢着欢乐,点燃着光明,袒露着真、善、美的灵魂。
他对人性有着无限的信心,毕生宣扬“爱”,宣扬“互信互助”,他追求“梵我统一”的最高的精神境界。他以为“唯有合作、友爱、互相信任、互相帮助,才能使文明显示真正的伟大的价值”。他能在糟糕的现状、精神的苦闷中,不失望不绝望,依然生机勃勃地笔耕者,践行着。他呼吁团结,带着包容、开放的心态看待欧洲文明,他尊敬英帝国有良知的殖民者,但是又看到“把仲裁的任务,只交给仲裁者的良心和仁德,是不会获得公正的裁决。”他号召印度教徒和穆斯林团结起来,走向独立之路。他是睿智的,比政治家有远见,比文学家有实干、不气馁的精神。
泰戈尔在世界享有盛誉。他曾十二次远涉重洋,并且大都是在年事已高的时期,克服重重困难阻力。出访期间发表讲话,访问包括中国在内的几十个国家,积极推进与各国的文化交流。他到各地都受到了热烈的欢迎。
当我们在自以为追逐流行周星驰无厘头式的《大话西游之大圣娶妻》中那句经典台词时,却不知道我们伟大的泰戈尔早已给出了最高境界版的丗界上最遥遠的距離
泰戈尔
丗界上最遥遠的距離
不是生与死
而是我就站在伱面前
伱却不知道我薆伱
丗界上最遥遠的距離
不是我就站在伱面前
伱却不知道我薆伱
而是明明知道彼此相薆
却不能在辷起
丗界上最遥遠的距離
不是知道明明知道彼此相薆
却不能在辷起
而是明明無法抵挡想念
却还得故意装做丝毫沒把伱放在惢里
丗界上最遥远的距离
不是明明無法抵挡想念
却还得故意装做丝毫沒把伱放在惢里
而是用自己冷漠的惢对薆伱的秂
掘了一条無法跨越的沟渠。
下午又翻开那本《吉檀迦利》,读了一个多小时。《吉檀迦利》的体裁是散文诗,全诗共103首。诗中的抒情主人公“我”是一位最普通的农村妇女,但她有着善感的心灵,有着饱经沧桑的人生体验,她纯真、敏感、她痴情、她富于同情心,她内心世界丰富、细腻,她对万物都有情感,她日夜盼望与心中的偶像、与心中的崇拜者——“神”想见,为他唱歌,对他表白自己的情感和内心世界。而另一位主人公,也就是女主人公情感的承受着,这个“神”,他不是什么特指的神,他是一个宽泛的概念和形象,在诗集中,这个神”不断地变换形象,他一会儿是“我的国王”、“我的主”、“我的父”,一会儿又是“我的爱人”、“万王之王”、“圣母”、“我的上帝”,那么这个神秘的人物究竟是谁呢?我们不知道,我们只知道这个神秘的人物能给人类带来福音、带来吉祥和富足,带来好运。
仿佛正穿过蒙蒙春雨、正经历秋雨淅沥的日子,那种尘埃被雨滴荡涤而去,留下的清新和舒适惬意,真是无法形容。总之,读这本诗集感觉很美,真是一种享受。
在这喧嚣的红尘当中,能读一会儿泰戈尔的诗,真是一件快乐的事情!要说读这本诗集的感受,我不想照搬评论家的理论,我想用自己的感觉来说话:如果说当代文坛上我们所能见到一般的诗集是一条小河,那泰戈尔的《吉檀迦利》无疑就是内蕴丰富、波涛汹涌、无边无际的大海;如果说一般的诗集是一座小山的话,那泰戈尔的《吉檀迦利》就是喜马拉雅山,就是世界上最高的珠穆朗玛峰。还有,如果说读一首诗就像吃了一种食品,读那些憋足低劣的诗歌,就像吃了一种倒胃口的食品,或者吃了一包缺乏营养的方便面;读别的比较有成就的诗人的作品,有可能就像吃了一块甜点或者奶油夹心的饼干,虽然有点感觉,但缺乏回味悠长的感觉,缺乏让人陶醉的境界。
泰戈尔的《吉檀迦利》是多汁的水果,它是沁人心脾的饮料,抑或是令人陶醉的高贵的红葡萄酒,它是世界少有的美味佳肴,读一首诗,或者就仅仅品味一句诗,都有一种非常醇美的感觉!那感情饱满、想象丰富、意象独特新颖、充满诗情画意的语言,令我深受感染,感慨万千。“吉檀迦利”是孟加拉文的音译,意思是“奉献”,这部散文诗集其实就是奉献给神的颂歌。表面看起来,这好像是一部宗教诗集,其实,这只是一种依托,一个附丽,全诗的主题表面看来,就是“我”日夜歌唱,表白自己的愿望,歌唱自己的心灵,渴望与神相会,渴望和神结合,从而达到一种和谐的人生的理想状态。但其实,这是诗人曲折地表达自己对人生理想的探索和追求。
全诗的主旨是对人生理想的探索和追求。但它是通过怎样的表现形式来实现的呢?我看主要是通过“我”对这个神秘人物的追求,对这个人生理想的化身的思念和追寻来实现的。
“我”苦苦思念这个神秘的人物,“我”崇拜他,“我”渴望与他相会,“我”一会儿喃喃自语,一会儿大胆表白,世间的万事万物在我的眼里都有情感、都有思想,都有人情味,“我”一会儿焦灼不堪,一会儿又柔情似水,“我”是那样的富于情感的体验,“我”的内心世界是何等的丰富细腻,“我”有渴望相见的娇羞,有顾影自怜的孤独,有清纯如水的坚守,也有相见之时的自卑和迷乱。
请看这些诗句:“我只在等候着爱,要最终把我交在他手里。/云霾堆积,黑暗渐深。呵,爱,你为什么让我独在门外等候?/我独自去赴幽会。是谁在暗寂中跟着我呢?/我走开躲他,但是我逃不掉。 ”“我需要你,只需要你——让我的心不停地重述这句话。日夜引诱我的种种欲念,都是毫无意义的诈伪与空虚。 ”“当我乞丐似的心,蹲闭在屋角的时候,我的国王,请你以王者的威仪破门而入。 ”
所有这些对人物形象和内心世界的描绘,这些绘声绘色的描写和抒情,将抒情女主人公的内心世界刻画得惟妙惟肖,使人觉着这首长诗情趣盎然,是那么得引人入胜,令人沉醉。
抒情女主人公对爱人和爱情的追求过程,也就是诗人对美好人生、对理想境界的追求过程。就这样,在抒情女主人公曲折美丽的心曲和一波三折的追寻过程中,完成了诗人想要表达的主题!
伟人也会犯错误,泰戈尔也出了一个不大不小的错误:他的诗大多宣扬宗教思想,有些又充满政治性,还有一些神秘意味的诗歌,内容模糊,令人难以猜度。有些诗又像格言,说是富含哲理,但是我还是觉得猜不透诗意(可能是我的阅读水平有限)。
不喜欢他诗意而繁琐的表白,我更喜欢简洁而有力量的字眼。比如契诃夫“我爱这片天空”,这六个字就给人无限遐想和启迪,就抵得上很多虚浮的词藻。泰戈尔那童年般的“大爱”在现实中如此难以寻觅。他用朦胧的词语表述着不清晰的意境,仿佛能看到诗人在岑寂中行走,看到他的遐想留下的串串痕迹。
诗终究是虚幻的,我不是诗人,尽管我也需要诗情,但我更喜欢泰戈尔对现实生活的关注和做事的精神。那是我可以学习和模仿的。如果每一个教育者都有他这种做事精神,有所觉悟,从自己力所能及的地方入手,做一点点有益的事,那么现状就会改变的。
以上就是我的读书笔记,可能不够深度,但确是真实所想的。寒假能有位大文学家陪我一同度过,真的是很美妙。同时我也懂得我们需要自己去寻找,适合自己品味和精神气质的伴侣。并不是每一个流传的篇章都是那么美妙的。只有适合你的才是美妙的好看的。
读泰戈尔诗选心得体会篇3
捧一本《泰戈尔诗集》,在阳光下细细研读,体会泰戈尔所表达的爱和自由。对自然的赞美,对美好的向往,对丑恶的抨击,对人性的昭著,如在青天白日下将一个人的一切暴露无遗。美的,丑的,善的,恶的,犀利的言辞把这些抽象的东西形象化,在阳光下分析解剖。泰戈尔的诗充满阳光,他用阳光来洗刷一切。
在乡间整整十年的生活经历中,让他在自然中坚定了对爱,自由和和平的追求。他把“爱“作为人类的理想,用阳光般的语言把爱洒向世界各个角落。
我喜欢泰戈尔记忆式的口吻。记忆也是泰戈尔追求的一部分。忘记过去等于背叛。泰戈尔没有背叛自己,他用自己孩童般的记忆美化成全了世界。
他用那样宏大的笔触将星光比作恋人的足镯,然后在夜晚合起开放的花瓣,用金色的诗歌把忧伤铸成自己孤单的形象放在心里。当村庄在午热中入睡的时候,他凝望天空,把爱和自由编织在蔚蓝里。
当他无法改变世界的时候,他只能拭去眼泪,变动他歌曲的腔调。他的脚步在生命的旅途中疲乏了,但他在白日过尽的时候依然走自己的路。他像石头雕成的“美”,在生命奔腾怒吼的水流中冷静无言、独自超然地站立着,举起灯照亮别人的归途,而他依然在梦境的朦胧小路上寻找爱和自由。
恶势力像风暴一样把他卷走,把他的一切都拿去,把他的精神变成可怜的空想。但他仍然高傲地说:“唱完最后一支歌就让我们踏上归程吧!梦是永远不会被捉住的。”当印度发生英国殖民统治者血腥镇压反英民众的阿姆利惨案,他愤然辞去英国政府授予他的爵士头衔。他没有把梦想丢下来奔赴荣誉的召唤。他是一个单独的诗人,不必去唱一支旧歌,他还有一双翅翼和一个无路的天空,他依然在赞美着爱与自由。
他不愿老是附在腐烂的静止之中,他要去寻找永驻的青春,一切与他生命无关的、所有不似他笑声轻盈的,他都要完全抛却。他奔驰着穿越时间,在炮火声中,他以诗人的形象背负着爱与自由在舞蹈。他抛开一切烦恼和疑虑,去追逐那无家可归的海浪,因为战争给人们带来的苦难对他发出声声呼唤。他不顾一切地迎风扬帆,在汹涌澎湃的水面乘浪而行,去追逐爱和自由。
他的一生都用来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热爱和平,热爱自由,就连哲理诗也表现了爱所有人,爱一切美好事物的思想。
人们在他的召唤下惊跳起来。只见太阳已经升起,潮水传来了大海的呼声。爱的小船已经扬起风帆,准备在波涛上颠簸;黑夜的镣铐已经打碎,幻梦已消逝,爱与自由的诺言扯去遮盖的面纱,蓓蕾迎着清晨绽放,爱和自由的曙光向他致敬问好,一切压迫与被压迫的断壁残垣间响起爱和自由的赞歌。
读泰戈尔诗选心得体会篇4
“夏天的飞鸟,来到我的窗前,歌唱,又飞走了;秋天的黄叶,它们没有什么曲子可唱,一声叹息,飘落在地上。世界上一队小小的流浪者啊,在我的字里行间留下你们的足迹吧!”
还有比这更优美的文字吗?只有在泰戈尔的笔下,我们才能读到这种天真而又智慧的情趣。
泰戈尔出生于1861年,8岁开始写诗,15岁出版诗集《原野之花》,被誉为“孟加拉的雪莱”。在其创作生涯中,涉足了诗歌、小说、戏剧等不同领域,成就不凡。曾有人如是评价:“他是我们圣人中的第一人:不拒绝生命,而且能说出生命之本身。这就是我们之所以爱他的原因。”
最先品读的是《飞鸟集》。其中的那些短短的小诗,不仅语言精妙、清丽,而且韵意悠长,耐人寻味。
“如果你因错过太阳而哭泣,那么你也会错过群星”,这句话曾是我的座右铭,警诫自己不要因错过而悔恨,而要昂首向前,迎接新的机遇和挑战。曾经考试失利,心情不佳,几节课都未仔细听,结果失去了积累知识的机会,因小失大。而今,又一次读到这句诗,不禁感慨于泰戈尔的智慧,还有那智慧的泰戈尔。我明白,不要沉湎于悲哀,时间不会因里的泪水而重来。
除《飞鸟集》,我还看了《吉檀枷利》。这是一部生命之歌,更多的融入了诗人青春时代的生活,细腻地描绘了爱情的幸福、烦恼与忧伤,可视为一部“青春恋歌”,诗人在回首往事时的吟唱。在回味青春心灵的悸动时,又与自己的青春保持一定的距离,并进行了理性的审视与思考,使这部诗集充满理趣与智慧。
还有《新月集》。这是诗人饱经世事沧桑后,从睿智而洁净的心灵唱出的儿歌。诗人熔铸儿时的生活,借助儿童的眼光,营造的一个晶莹无暇的童话世界。深刻的哲理从童稚的话语中流露,智者的心灵与纯真的童心在此达到极致的融合。其中《金色花》、《榕树》还被编入中学教材,供学生赏读。
?飞鸟集》中还有这样一句话:虚伪永远不会因为生长在权力中而变得真实。在这样一个充满利欲、权欲的社会环境直下,有多少虚伪未被揭穿,又有多少权力在虚伪中变得庞大。不知该去谴责这样的人还是这样的社会。如此铿锵有力的话语于今却显得如此无力。
让我再以泰戈尔的一首诗作为结尾吧:
我无法从春天的财富里为你送去一朵鲜花,
从远方的云里为你送去一缕金霞,
打开门向四周看看,
从你繁花盛开的园中采撷百年前消失的芬芳记忆,
愿你在心灵的欢愉中,感受吟唱春日清晨鲜活的喜悦,
让欢快的歌声穿越百年时光。
读泰戈尔诗选心得体会篇5
反射在墙上的那些微微的光亮和一朵影遁的阳光,鸟儿在枝头啁啁地啼鸣。这使我有些许新奇,毕竟在这个阴涩的夏天,更多的只是细雨绵绵。记得泰戈尔说过“如果错过了太阳时你流了泪,那么你也要错过群星了。”我们又何必再夏花之中自哀自怨呢?任何美丽的东西都会有一个美丽的名字,正如眼前的——曙光。
整个春天不知怎么过的,一眨眼就是夏天。床头的书刊印刷得很精致:墨绿色的封面肆意生长着墨绿色的梅,金边缀起一位头发蜷曲的诗人,发丝掩饰不住他眼中对神的虔诚。如此丰赡与深邃。墨眉中透露着一股光风霁月的澄澈。曙光透过浓密的枝桠明明灭灭的投映到上面。我双手合十,捧起诗选,感受上面阳光与泰戈尔的温存,突然有种发自内心的宁静,一种似坐在沙滩上看飞鸟沐浴日光的恬然。
?泰戈尔诗选》——一本我最宝贝的书。第一次品读这本书的时候,好像缭绕的晨雾渐渐散去,浩淼的烟波洗涤褪去了一身的污垢,澄澈而明丽。小时的我还不明白泰戈尔说的“要使生如夏花般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亦不明了他的“信仰是个鸟儿,黎明还是黝黑时就触着曙光而讴歌了”。这些灵魂的鸡汤,这些精神的宝藏,这些富含哲理韵味的幽婉言辞。我已对它爱不释手。那是的我喜欢的仅仅是诗集中清新的文字和整齐的字序;喜欢泰戈尔描绘的玫瑰的花冕,翠绿的地衣和天空,还有绣金的伞盖,一个我童年中清丽的童话,一个梦。不知多少次执笔小心翼翼地在静美华丽的词藻下划下一条横线,兴奋地将它折起,面对一道道的折痕我会贪婪的抿一下嘴唇,然后痴痴地笑。对于这本书,我时常捧起而放下,又捧起,放下。轻轻地翻动一页页,一张张墨香的纸页。仿佛翻动着我的梦想。书中的小清新是我儿时最恬静的宫殿。
头发和指甲疯长,时间永远都在流逝。一些往事一点点沉淀下来。不上课的日子里我总是不断熬夜、上网、看书。那些华丽的篇章在我的面前铺开一条落满繁华的阡陌小路。路很长,长得没有尽头。旁边总是有高高的花朵摇曳。我不露声色地走过去。
直到前几天家中进行清理,才又找出尘封已久的《泰戈尔诗选》,依然是墨绿色的封面金边点缀的字画。只是纸色已泛黄,有些书页已微微卷起,无法抚平。不过这样也好,让我可以循着这些皱褶追随逝者轨迹。重温泰戈尔的诗集,真的体会到了更多。他的文字韵味很厚实,耐人寻味。泰戈尔的诗永远透露着振奋人心的进取和精神上的鼓舞。他会说“群星不会因为像荧火虫而怯於出现”。他会说“青春是一块点鉄成金的奇异宝石。”他会说“大地的心在充满阳光的十月,在无云的满月是快乐的。”重览泰戈尔的诗选,我体会到的不仅仅只是他妙曼华丽的词藻,干净的词句。而是诗中的明与暗,光与亮,顺从与背叛。泰戈尔留下来的文字凤凰涅槃一样,给我全新的感受。诗中告诉我们该如何去做生活的强者,如何去对待人生中遇到的种种困难|。暮然回首,觉得诗中蕴含着春潮泄地的磅礴与生机勃勃充满活力的信仰。这些都夹杂着早晨第一缕阳光啁啾歌唱在我的心间。
“使卵石臻于完美的,不是锤的打击,而是水的且歌且舞。”物犹如此,人以何堪?使我们逐步走向完美的,是对知识一点一点的涉取。泰戈尔的文字与哲理一直给我莫大的鼓舞。每一次温习都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泰戈尔一生的巨幅作品,会苍老,但不会隐没;能体会,能感受,却永无止境。那些羽毛渐丰的“飞鸟”以及“园丁”会为我们开路。在黑夜与白昼之间,太阳与群星之间!
读泰戈尔诗选心得体会篇6
泰戈尔是一位优秀的诗人,在他的一生之中创作了许许多多短小而深刻的诗句。即使他早已长眠于地下,他的诗歌却依然在这世上大放异彩,在人们心中温柔开放。
“当你为失去月亮而流泪,你也将失去群星。”
人生苦短,失去的很多,得不到的更多。为了失去的流泪难过是人之本能,然而,与其深陷在早已逝去的'美好,不如憧憬更精彩的未来。过去的,就让它过去吧。对于这一秒来说,上一秒即是过往,即是历史,即是昨天的灰败;而下一秒即是未来,即是希冀,即是明日的光鲜。
“世界以痛吻我,要我回报以歌。”
我们总在计较公平不公平,强调平等不平等,可是要知道,这个残酷的世界不会有太多的公平和平等给予你。这个现实的世界如果有温情的一面,那也只是善良占了暂时的上风,给你深刻的痛楚才是它永恒不变的基调。既然如此,哭泣不是我们的武器,坚强、勇敢、不懈努力才是我们永远的追求。世界以痛吻我,我要回报以歌!
“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
每一朵花,只有一次绽放美丽的机会,只能享受一个季节的热烈或者温柔的生命。我们亦是如此,我们只能在人世间来一次,而如此珍贵的人生我们该如何度过?这句诗给了我们对生命的最好诠释。生,便要活得像夏花一般热烈奔放,这样,才能在死去的那一刻,眼含秋水,嘴角边带着一抹微笑,平和而宁静地永远安睡。
泰戈尔的诗歌如浩瀚大海,我只是撷取了其中的点滴,而这一点点的诗句已足够我们回味无穷了。泰戈尔的诗句清新自然,我想,也许正是在这些诗歌的沐浴下他才得以长寿。皓首童颜的他就好似柠檬树下的少年,他慵懒地躺在柠檬树下,透过细密叶子的缝隙间寻找着柔和的阳光,轻吟着对生命的感悟,对往事的怀恋。
爱上泰戈尔的独特,爱上他游荡于空中的文字,爱上柠檬树下的少年。
读泰戈尔诗选心得体会篇7
泰戈尔主要是以诗闻名于世。泰戈尔八岁就开始练习写诗,二十岁时发表了《暮歌》,这标志着泰戈尔诗歌创作的开始,从那时起直到他逝世,共发表了五十多部诗集,两千多首歌曲。他的作品数量惊人,形式丰富,为人类留下了一笔宝贵的无形的文化财富。
回到这本诗选,这本诗选由《吉檀迦利》、《园丁集》、《新月集》、《飞鸟集》组成。
"吉檀迦利"是"献诗"的意思,即献给神的诗,诗集的主题是敬仰神,渴求与神的`结合。颂神诗的形式在印度古已有之,但泰戈尔的这部诗集,它的内容与现实是紧密结合的,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理想的探索和追求。
?园丁集》以细腻的描写为世人展现着爱,以深富浪漫色彩的描述歌颂着自由的爱恋和纯粹的爱情。
?新月集》里的诗看起来像一个个零散的故事,但是将它们串联起来,便共同展现了泰戈尔一颗纯真的童心。泰戈尔用天真稚嫩的孩童语言,写出自己对生活的反思,写出自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强烈地表现出自己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对自然的热爱,对家乡的热爱。
?飞鸟集》泰戈尔用简洁的语言,构造了一个真理的殿堂。不可否认语言的简略使得《飞鸟集》难以理解,但这并不影响其蕴含深刻无价的真理。
读泰戈尔诗选心得体会7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