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撰写优秀的作文,我们可以反思自己的行为,进而提升自我修养的品质,通过写优秀的作文,我们可以培养自己的文字表达能力,以下是九九公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爱护树木作文8篇,供大家参考。
爱护树木作文篇1
一天放学后,小明到草坪玩,他看见前面有一棵树,就把书包挂在了树上去踢足球了。
过了一会儿,小明想回家了。可是,小明太矮拿不到书包。忽然,他灵机一动,用手把小树抓住使劲摇,就在 这时,大姐姐小丽跑了过来,对小明说:“小朋友,你不能摇树,小树已经被你的书包弄痛了,小树也是有生命的,这样摇树枝容易折断,而且旁边还有一个牌子,上面写着:‘爱护树木’,难道 你没有看到吗?你的书包拿不到,姐姐可以帮你拿啊。”于是,大姐姐小丽就帮小明把书包拿下来。小明对大姐姐说:“我知道错了。”大姐姐说:“你知错就改就是好孩子。”
从此以后,小明在再也没有欺负小树了,而且成为了爱护树木的好孩子。
爱护树木作文篇2
星期天的早上,秋高气爽、阳光明媚,小西和妈妈去中心公园赏花。小西看见远处看上去黑漆漆的凉亭像一辆小汽车般,在蜿蜒的山坡上自由的“飞驰”着。好像是想告诉人们什么似的。高高的大树像一排排士兵,在风雨中坚守着自己的岗位。天上的白云有时像一朵朵白生生的棉花;有时又像一群奔驰的骏马在蔚蓝的天空自由的飞驰着;或是像“肆无忌惮”的海浪在广阔无垠的天际奔流,一波接着一波,一浪接着一浪。。。。。。
眼前的一切都像是被‘秋姑娘’这位神奇的魔法师施了魔法一样。草坪上,小草已枯黄,远远看去,像给大地铺上了一层金黄色的地毯;树叶在“一瞬间”变成了五颜六色。眼前一片缤纷,绿色,红色,金黄色。。。。。。远远看上去是那样多姿多彩。金黄色的树叶在微风的“嬉闹”中静静飘落。本应看似凄凉的场景,此时却别具一格。
小西看见五颜六色的菊花,花团锦簇。一片片花瓣宛如漫天的繁星在大地‘母亲’的哺育下静静的开放。白色菊花的花瓣晶莹剔透;黄色的菊花,优雅清香,在秋阳的照耀下金光闪闪,使人心旷神怡;粉色的菊花,活泼可爱,每当微风吹过,摇摆着细细的身子,但它始终透着顽强的生机。小西爱菊花艳丽的色彩、迷人的身姿,更爱它那顽强的生命力,和菊花那不畏严寒,不怕雨雪风霜依然能千姿百态盛放的精神。
小西想每天能来中心公园欣赏菊花,可是星期一到星期五她都要上学,只有星期六和星期天能来。小西想摘一朵菊花送给她亲爱妈妈,感谢妈妈对她的爱,为她辛苦的操劳何照顾。当小西正要伸手摘时,妈妈看见了,连忙阻止小西说:“小西,不要摘花。”小西赶紧把手放下,问:“妈妈为什么不能摘呢?妈妈蹲下身和蔼的看着小西说:“花草树木也是有生命的,你把它摘下来,不久它就会枯萎,我们应该爱护环境,爱护花草树木。而且也是工人叔叔辛辛苦苦种的,我们也应该尊重别人的劳动成果。”小西听了妈妈的话,懂事的点了点头。拉着妈妈的手高兴的离开了。
爱护树木作文篇3
秋高气爽的.一个下午,小明和小红一起来到公园里玩。
公园里树木郁郁葱葱,鸟语花香,景色十分优美。小红在两棵小树之间圈起了皮筋,小明正挎在小树上压腿,这时公园里的管理员叔叔看到了,对他们说:“小朋友,你们在这里活动会破坏树木 的。你们看,天气渐渐变凉了,我们一起来给小树穿上衣服吧。”于是,他们用稻草和绳子给小树穿上了衣服。
傍晚,小明和小红高高兴兴地回家了。小树在他们身后沙沙作响,仿佛在说:“小朋友,谢谢你们!”
爱护树木作文篇4
春天来了,万物复苏,到处盛开着各种鲜花。我们家不远处有一片桃林,每年春天到来的时候,都有许许多多的人到这里来赏花、游玩。我和妈妈商定好选一个假日到桃林好好拍拍照。
这是一个星期日,我和妈妈沿着我家门前的小河朝着桃林走去。走了不到20分钟,桃林已经出现在我们眼前,那一棵棵的桃树上开满了各种色调的花。有红色的,有浅粉色的,有深粉色的,还有纯白色的,加上周围是绿色垂柳的叶子,伴以树下桔黄色的蒲公英,真是美极了。我和妈妈不由地加快了脚步,来到了桃林中。可这里的另一番景象却使我刚才那种美好的心情全消失了。一些游人不守公德,他们有的坐在树枝上,有的利用枝叉练身体,还有的小孩子居然站在树枝上像猴子一样跳着玩。眼看着美丽的花一朵一朵落在地上,我真是又心疼又气愤,这和破坏有什么区别!保护树木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我得去管。于是,我冲向那些人,刚准备大声斥责他们,妈妈拦住了我。她耐心地说:“你又犯牛脾气了,要管管他们是对的,但也要选择一个恰当的方式,嚷嚷几句,就几个人听得见。而且这种态度太粗暴生硬,人家接受不了!”于是我和妈妈商量起管他们的办法来。想来想去,我们决定用挂牌子的方法来提醒大家。
回家后,我立刻动手做起木牌来。我选了一大张硬纸板,用毛笔写上“请您爱护桃树!”写完后我又在上面扎了两个眼,找了根绳子穿过去。忙碌了半天,一张醒目的提醒牌终于做好了。我恨不得立刻就挂到桃树上,提醒大家不要破坏它们,好让桃树少受些痛苦,得到保护。
挂好牌子后的一段时间里,我没机会再去桃林,但我想象得到,我写的牌子一定能提醒不少人爱护桃树。
我爱你,大自然,我将永远保护你!
爱护树木作文篇5
星期一的上午,天气格外晴朗,万里无云。太阳公公火辣辣的照射着大地,校园里绿树成荫,到处都是争奇斗艳、芬香扑鼻的花朵,天空中时不时的有鸟儿飞过,构成了一幅色彩斑斓的图画。
周末,高年级的同学们返回校园,在校园里栽了许多嫩绿的小树苗。王乐乐和高明明是一年级一班的一对淘气包。一下课,他们就抱着足球抱出来玩了。他们看见了新栽的小树苗,连操场也不去了,奔向那里。王乐乐以小树苗为目标,“砰砰”的声音然他们俩更加兴奋,高明明看见了树枝的顶头,一下子就抓住了,荡来荡去,就像荡秋千一样。不久,顶头的树枝就被高明明折断了。在旁边浇树的六年级的学生王鹏看见了,就跑过来对他们说:“你们这样是不对的。”高明明听了毫不客气地说:“要你管”。
“你们想你们这样折腾小树,你有想过小树的感受吗?如果这样弄你们,你们愿意吗?”王鹏耐心的对他们说。他们摇摇头,一起说:“对不起,我们错了。”
同样,在生活中我们也应该让更多的人种树,为打造一个更美好的家园而努力。
爱护树木作文篇6
地球,是我们每一个人生存的地方,我们每一个人都须要它。可是人们为了建造高楼大厦、为了制造出许许多多的书本来给小学生用,为了建造国内工厂把大片大片的森林砍伐了。所以,地球妈妈正伤心地“哭泣”,她告诉人们:“我也需要受到大家的保护,我身上的一草一木都是我的‘孩子’,人类也是我的‘孩子’,我希望你们和睦友好的相处。世上少不了你们,你们不仅可以防洪水、黄沙等自然灾祸的,还可以给自然界增添亮点和特色。世界少不了你们。”
想到我们的祖先的那个年代,到处是五彩缤纷的世界。树木青翠欲滴,美丽的花朵和潇洒的小草在风儿的吹拂下跳起欢快舞蹈;欢腾的小鸟在枝头随风起舞,舒展出新鲜美丽的四肢。可是,当今的世界,十几层的小高层楼房不是稀奇的事儿了,高的有两百多层,对我们祖先来说真是“高耸入云”,要穿破云层了;工厂也越来越来多,森林的面积也在减少着,现在有个优雅的充满绿色的小花园真是件美好无比的事,在以前真是太普遍了。
在地球上,我们一定少用“白色污染”—塑料制品。塑料制品是用石油生产出来的,虽然塑料制品比木头制品轻便而又便宜,但是它长年不化,如果把一个塑料袋放在土地里,需四~五百年才可溶入进土壤里,还会让这片土地变成一片贫瘠土地,而且永远没用。废电池也一样,它可以将一平方土地荒废,这是多么一件伤害地球妈妈的事呀!不止这些,还有人为了生产某些产品,排出了大量污染气体与污染物,使海洋受到了污染;也是因为每户的空调,空调是如今世上每家不可少的物品,可是你们知道吗?空调每天也需要消耗大量的能源和排放出大量污染气体。
通过上面的例子,我们一定要“保护地球妈妈,爱护花草树木”。
爱护树木作文篇7
有一个风和日丽的.早上,小丽和小红一起来到了小区楼下的小树林,她们把皮筋绑在树上,跳起来皮筋,他们一边跳着皮筋一边唱着小曲儿,开心极了。
这时,系着红领巾的小朋友看见了这一情景,于是对她们说:“不能把皮筋绑在树上,如果你们跳皮筋的话,树会摇晃的,这样对树的生长不好,”小丽听了,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然后说:“那这条皮筋绑在哪里跳呢?”
小明听了,说:“我来帮你。”他转过身离开了小树林,过了一会儿,小明回来了,后面还跟着小东,他们拿着一张小板凳。小丽好奇地看着小明和小东。
只看见他们一起把绑在树上的皮筋解下来,再把皮筋绑在凳子腿上,然后对小丽说:“可以了,你跳吧。”小丽看了,忙对小明说:“谢谢你,小哥哥。”小明说:“不用谢,这是我应该做的。”小丽又跳起了皮筋,她又跳起了皮筋,她边开心地跳皮筋边发出银铃般的笑声。
小明又离开了小树林,过来一会儿,小明回来了,他手上拿着贴上双面胶的纸条,上面写着“爱护树木”他和小东一起把这些纸条贴在树上,想着自己做的好事,小明开心地笑起来了。
爱护树木作文篇8
星期天我和妈妈一起去了西湖公园。那天天气非常好,我们在草地上休息晒太阳的时候,看见几个调皮的小朋友正在采摘花草,我过去跟他们说:“花草树木也是有生命的,不要随便采摘哟。”他们听了以后齐声说:“我们以后一定不随便采摘花草了,谢谢姐姐。”说完,他们跑到旁边去玩了。
我和妈妈继续向前走,又看见了几个小孩子用石头在树上勾画各种图案。我跑过去跟他们说:“树木对我们大家非常有用,而且大树也会感觉到疼,所以我们不能伤害它们。”他们听到后,都低下头不好意思地走开了。
这时候妈妈和颜悦色地拉着我的手一起走,我对妈妈说:“我觉得养成爱护花草树木的好习惯的感觉真是好。”妈妈说:“对呀,养成一个好的习惯以后,不仅有很多人向你学习,而且好习惯越多,你对自己的要求会越高,你就更优秀,妈妈为你感到骄傲!”我的心里美滋滋的,感觉身边的景致更加美丽。
“妈妈告诉你最重要的一点,你要学会安排自己的时间,下午你还有补习班,所以我们现在要回家做饭去。”说完我和妈妈高高兴兴的回家了。
爱护树木作文8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