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的作文最新7篇

时间:
Trick
分享
下载本文

通过写作文可以更好地将抽象知识转化为具体实践,都知道,写作文需要进行大量的背景知识和资料的积累,以下是九九公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地理的作文最新7篇,供大家参考。

地理的作文最新7篇

地理的作文篇1

“看这幅地图,这是地中海气候,这是海洋性气候……”走进27班教室,你会看到一位年轻的女老师正在声情并茂地为我们讲课。她就是我们的地理老师——连老师!她就像我们的朋友一样。

连老师留着飘逸的长发,有一双大大的眼睛,挺拔的鼻梁上架着一副金边眼镜,显得斯文又美丽。连老师看上去与我们年龄相差不大,但是她的知识可要比我们渊博得多呢!

课堂上,连老师从不死板教条,给我们重复书中的内容,而是在基础知识的教授中,时不时穿插一些有趣的拓展,还经常利用别的科目的内容与地理联系在一起,来说明地理的观点。有一次,连老师引经据典,用极多的诗句和成语来告诉我们天气与气候的差别,同学们顿时兴趣大增,争抢着回答问题,课堂效率自然就很高。如果我们有疑惑,都会大胆举手,老师也每次都会耐心地解决我们的问题。瞧,地理课是如此的生动!我们又怎能不喜欢连老师呢?

连老师虽然平时总是温柔的,但如果真发起火来,那也绝不是好惹的。连老师生气时,那一对柳叶眉就立刻打了结,拧成了一个疙瘩,双眼瞪得极大,好似要冒出火来。时不时还会展示一下自己的独门绝技“狮吼功”。平时在调皮的学生见连老师这副模样,也会大气都不敢出。不过,连老师虽然有时严厉,但却从未与我们真动气过。

连老师严厉中带着关心,严谨中包含着宽容!她真的是一个让人印象深刻,难以忘怀的好老师啊!

地理的作文篇2

实习的目的:

人文地理学是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人文地理学野外实习是对课堂理论教学的继续,是培养学生掌握小区域调查与研究的基本方法,以及进行德智体美的全面教育,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通过人文地理学野外实习可以学生印证在课堂上和教材所学的人文地理学基本知识和基础理论,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并提高地力思维能力;还可以使学生掌握区域调查的基本方法,从而结合实际研究问题的初步训练,为从事专业工作和参加社会经济建设研究打下良好的专业基础。

实习的要求:

(1) 掌握实习区域地理环境结构的基本特征、自然、人文条件与资源分布情况,及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2) 了解实习区域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尤其是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分析不同地区人类活动的差异性与相似性及其形成因素。

(3) 了解实习区域的文化、民俗等方面的情况,探讨如何利用社会文化因素来促进经济的发展,尤其是旅游业的发展。

(4) 探讨不同自然环境特征下,民居建筑的形成原因。

(5) 提交一份人文地理学野外综合实习调查报告。

建筑特色

村落的选址布??

皖南宏村古村落选址、建设遵循着周易风水理论,强调天人合一的理想境界和对自然环境的充分尊重,在这种理论指导下的村落选址建设,注重物质和精神上的双重需求,有科学的基础和很高的审美观念。宏村的形态多为聚居形态,沿山势、水势、布局灵活多样,整个村落的整体轮廓与所在的地形、地貌、山水等自然风光取得和谐统一,体现了皖南古村落的特有风貌。

从宏村的平面图中我们就可以看出:宏村正好处于西溪的内河湾处.其实在这样的地点建宅是有道理的.由于河曲外侧长年受到水流的冲蚀,而造成土地的流失,进而面积会缩小,甚至造成地基的坍塌;反之河曲内侧由于泥沙的沉积,不但土地面积会不断地增加,而且还减少了洪涝灾的隐患因此从选址开始,"理水"就成为了宏村建筑布局的核心.宏村的人工水系既是生活系统,又是农田水利灌溉系统,同时也是围绕风水理论而精心规划的一套精神系统.水在宏村同时具有实用功能,审美功能和象征

宏村的典型布局是“枕山、环水、面屏”,形成一相对封闭的环境,即可背靠山石遮挡冷风又可面水,使房屋迎风纳气,调节局部环境的舒适度,获得良好的景观效果。

理水观念

走进村落,便为其丰富的水资源所吸引。该村座北朝南,东西两面均有山溪河流突起村庄。

山环水绕古村庄,南湖自古津玻璃,天杰地灵之月沼,碧波荡漾映古墙……宏村水系景观最美的属月沼和南湖,因其民居建筑以及周边合理的水系规划所形成的独特的水脉景观而著称。把自然与人文天然为一体,可谓巧夺天工。

月沼

月沼是宏村牛形村落的“牛胃”,是由一泓天然泉水扩建而成的月沼常年活水长流。月沼是泉水和水圳的融合,它将村中的泉眼和溪水混合使用,两股活水融合后,池塘水便清澈流淌,年年不竭。

南湖

湖位于宏村南首,南湖的开挖是继月沼之后宏村又一浩大的人工水系,是村中水的总汇之所。

我们从宏村的理水观可以总结出几点启示。第一,从整体、全面的宏观视角出发,通盘考虑,而不是走一步看一步的无规划盲目建设;第二,贯以可持续的发展观念。宏村水系力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在自然的基础上改造,而不是破坏自然和滥用自然。从而满足了世世代代的需要;第三,集实用、功能与艺术为一体;另外,宏村水系是在环境和人口的不断变化的情况下,不断改造,修葺使之完善的长期过程。

马头墙

宏村建筑的另一特色,民居除一般中国古代建筑的低层、坡顶形式外,着重采用了马头山墙的建筑造型,将房屋两端的山墙升高超过屋面及屋脊,并以水平线条状的山墙檐收顶。为了避免山墙檐距屋面的高差过大,采取了向屋檐方向逐渐跌落的形式,既节约了材料,又使山墙高低错落,富于变化。这原是为了防火,故俗称“封火墙”。

?马头墙简介】马头墙,特指高于两山墙屋面的墙垣,也就是山墙的墙顶部分,因形状酷似马头,故称“马头墙”。

马头墙高低错落,从外形看颇具风格,因而不仅是中国南方徽派建筑常用格式之一,也是徽派建筑的重要造型特色,曾有“青砖小瓦马头墙,回廊挂落花格窗”之说,用以概括明清徽派建筑风格。一般来说,优美的马头墙多见于乡村,而在繁华的都市中,马头墙则极为非常难得和珍贵。

人地关系:

文化是人类社会历史实践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文化景观是人类为满足某种需要有意识的在自然景观基础上叠加的景观。是文化的外在表现形式和特定地域人地关系的反映。地理环境对文化的影响必然要通过文化景观反映出来,任何文化景观本身都肯定烙有人文环境的印记。

通过宏村我们了解到徽州的生活民俗。我们可以想象到把一个小村庄打造成一个旅游村庄是何等的突破。以前我总是认为村庄都是宁静的、和谐的。还有就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我记得最深的就是家家都是被水环绕,那种人文景观体现出宏村的理水理念。这种人与自然地关系可以说是十分融洽的。我不知带见过多少的山村都感觉越发地城镇化,纯的山村景观在我们东南已经很少了。去的人的同时,可以感觉到宏村比任何一个村庄更商业化,真的,我没有去调查宏村是否还有农业、种植业了。但我可以推断出宏村的农业已经淡出,那里家家户户基本上都是个体户,纯粹的徽商。形成了一种独特的人文景观,尤其是在那独特的小巷、流水的环绕。而竹雕文化也就孕育而生,这也是充分利用了当地的自然资源,达到了资源利用的收支平衡(这是自己随意发挥的,没有实际调查与查询资料,希望理解)。同时,由于当地与黄山较近,茶行业也有所发展,如:黄山毛峰、红茶等。

村落文化、民俗:

民俗包含的内容十分广泛,涉及民族社会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民俗可分为:物质民俗;社会民俗;精神民俗;口承语言民俗、民间艺术传承等。

日前,西递古村落完成了抛绣球、祭祖两项徽州风俗表演标准的草案编制及上报工作,让抛绣球、祭祖两项表演穿上 “标准”绚衣。歙县挂贺联、歙县祝寿、歙县抢亲、歙县婚嫁、涉嫌年节、涉嫌称呼、歙县讳忌等民风民俗。

总结:

皖南古村落是物质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综合呈现地,是徽州文化多样性最具资格、最具品味、最具权威的阐释者。在徽州有数不尽的高墙深院,宏村---徽州古民居的典型代表,历经风雨沧桑,至今保持了最初建筑的特征。宏村的规划、街道形式、建筑和装饰以及房屋与广泛的水系相结合的“牛”形规划布局,被中外专家认为是“将科学与诗意完美结合、建筑与环境珠联璧合的典范”,是人类古老文明的见证。

如今,宏村也正遭受着现代文明的冲击,宏村早已不是那几百年前的那种自然村庄,它少了一份宁静,多了一份喧闹。南湖书院早已听不到朗朗书声,而只有导游的说辞。只要我们多一份细心就可以发现,宏村的水系已不是那么的清澈,渐入浑浊与富营养化。

在这种情景下,我们不能为了一时的经济发展而忽略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我们时刻都应该注意要做到人地关系和谐发展,而这也正是我们应该是思考的。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实习的目的也不是为了旅游参观,而是为了学习更多的知识,了解更多的人文景观与人地关系的内容与深刻含义,为以后从事这方面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达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目标。但愿吧!

地理的作文篇3

任凭风儿轻轻吹过,带走岁月,留下清凉。转眼间,一年半已经过去了,刚进校的情景至今记忆犹新。

第一节地理课,我们坐在教室里,并没有听课的打算。因为,按照常规,这节课是用来讲规矩的。他来了,穿着一身运动装,手插在裤口袋里,胳肢窝里夹着课本。这怎么看都不像是上课,倒像是逛街。只见他拿起粉笔,在黑板的左下方,倾斜45°写了一个潦草的繁体的“馬”字。简简单单的说了几句,我还没反应过来,就听见他说“拿书”。

打开那崭新的地理书,映入眼帘的是一个“地球”。

我记得很清楚,从那天起,地理课上的“地球”就不再叫“地球”了,而被他替换成了“西瓜”。

他很幽默,总是能让我们在笑声中记住那些知识点。

“西瓜”上有许多线,那叫经线和纬线,他从不拿地球仪,直接用他的肚子比划,横着的,竖着的。

我的好老师啊,当你用肚子来比划着“西瓜”和经、纬线的时候,我们不仅牢牢的记住了这些知识点,还有你那幽默的性格。

我的好老师啊,当你叉手走进教室、在黑板上写下那“馬”字的时候,我们牢牢的记住了那印象,还有你那独特的举动。

我的好老师啊,当同学们给你取绰号、当同学们与你称兄道弟的时候,我们牢牢的记住了你的笑容,还有你那大度的胸怀。我爱我们的马老师。

地理的作文篇4

2021年8月26日来自全市三四十初高地理教师齐聚连云港外国语,参加为期一天的暑期中小学及学前教育骨干教师培训活动,一天的活动安排的满满当当的,上下午各安排了两个专题讲座,这四个讲座既有华师大的博导、南京教研室的专家,也有本地的日趋成熟的教师,四位老师的讲座涵盖了课堂教学最新的理念、教师的专业发展、微课设与翻转课堂以及地理高考命题中能力立意的探索等等。

一天的学习,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是,注重教师本身的专业发展。教师自身的专业发展是课堂教学的前提,如果一名教师没有或欠缺专业知识,自己都不能弄懂相关的专业知识,那又如何讲解各学生听呢?南京教研室的陆老师,是一位博导,看年纪差不多五六十了,她做了题为《聚焦课堂的教师专业发展》的讲座,整个讲座采用了大量的案例,不仅从我们身边的实例入手,还结合自身的一些经历,将这些活生生的案例融入到了讲座里,顿时令我们眼前一亮!

二是,关注地理课堂教学的科学化。华师大的卢晓旭老师以连云港市几位老师的投稿论文为载体,阐述了地理教学应本着科学化的思路;以自己所授的研究生和一些实例为切口,阐述地理教学实践性问题的研究等等。

三是,紧跟课堂教学新潮流和新思路。微课、翻转课堂、慕课……这些新的地理事物不断跃到我们的眼前,如果还是不问不管,那就out了。来自连云港海滨中学的丁老师下午一开始就给我们做了关于微课设计与翻转课堂的讲座,丁老师,一个年轻人,好学、好钻,有着一股不撞南墙不回头的劲头,着实让我们与会的各位同仁自叹不如。丁老师用了大量的视频,尤其是一些微课视频和图片,阐述了什么是微课,如何微课制作等等问题,语言生动活泼,具有一股子喜剧的色彩。

四是,探索高考地理命题的能力立意。每年的高考试题是如何出来的?是注重知识考查多些,还是能力考查多些,来自华师大的这为老教授,为我们重重地上了一节课,虽是第四场讲座了,有些疲乏,但反而越发精神了,老教授的讲解以上海市这几年的高考地理试题为例,提供对比分析、图文转化、热点剖析等,探讨了高考地理命题中能力立意的研究,给我们与会者以一种醍醐灌顶的感觉。

满满一天的舟车劳累,但收获是满满的。有付出就会有收获。

地理的作文篇5

当前,有些党员干部对于学习党章党规和系列讲话,在思想上缺乏重视,在行动上不见成效,导致思想和言行都和合格的党员标准相去甚远,要革除此弊,对中央提出的学习党章党规、学习系列讲话、做合格党员的“两学一做”要求,必须狠抓落实,真正把从严治党要求贯彻到位。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党章党规就是党员干部的行为准则和规范,我们的党员干部如果对这个准则和规范一知半解甚或一无所知,那么说出什么“雷人”的话、做出什么“雷人”的事也就在所难免了。强化党章党规学习,除了要求党员干部在平时加强个人自学之外,还要有规划,定期组织党员干部进行集中学习或辅导;有督查,看看各级党组织有没有将相关要求落实到位;有检验,看看党员干部的学习是否取得实效。

系列讲话和党章党规共同构成了目前党员干部学习内容的双翼,只有准则规范的约束,没有科学理论的指引,党员干部同样也难以展翅高飞、有所作为。系列重要讲话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成果,其学习必须和党章党规的学习同规划、同督查、同检验,这样才能推动党员干部在学习上不走过场,在行动上积极作为,做新时期名副其实的合格党员。

地理的作文篇6

(地理)是一门自然学科。由于涉及面广,所须记忆的地点、现象、事件纷繁复杂,所以给人的感觉是教起来枯燥,学起来无味。再加上地理在有些人眼里被冠以“副科”,因此学生不重视,学习上不肯下功夫,考出来成绩不够理想。怎样让学生喜欢地理课,学起来得心应手,我在工作中努力探索着。

一、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

现在的教师已不是高高在上、采取填鸭式的教学方法的一个角色。地理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对教师来说,首先应该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不仅仅将书上的知识讲授给学生听,而是应该抓住问题,结合实际,讲学生身边的地理、讲对学生有用的地理,让他们懂得用“地理的头脑”去思考问题,培养他们的地理素养。如在讲解“地图”这一内容时,可以让学生说说所接触到的地图。联系学生的实际,讲解地图的三要素。用这些图来辨方向、量距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觉得地理既有趣又有用。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分成小组画一下我们学校的平面图,既调动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又巩固了所学知识。

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兴趣的学习不仅能使人全神贯注、积极思考,甚至达到废寝忘食的地步,进而迸发出惊人的学习热情,甚至创造出奇迹。而没有兴趣的学习就像一杯淡而无味的白开水,难以下咽。在地理教学中导入一定要新颖,可以用谜语导入、歌曲导入、问题情境导入等。如在讲解“经纬网”时,我设置了这样一题:我国的一位小朋友在放暑假以前写了三封信,分别邀请美国、澳大利亚、巴西的三位朋友到纬度40、经度116的地方一同度假旅游,按照信中所写的经纬度能聚会在一起吗?为什么?如果将经纬度改为:①纬度40、经度0 ②纬度0、经度180,他们能否聚会在一起?这一情境的创设,学生的求知欲受到了激发,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了,注意力也集中了,整个课堂处于活跃而紧张的气氛中,为地理原理的讲授创造了适宜的氛围。

三、充分利用书中的图片,培养学生观察能力

教材中有很多精美的图片,这些精美的图片能刺激学生感官的作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这些景观图片中含有丰富的地理信息。在教学中应当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引导学生获取图中的地理信息。如在讲解“地理景观的差异”时,让学生比较云南楼竹楼和陕北窑洞景观图的差异,并分析造成差异的原因。这些针对性问题的提出,激发了学生探究自然奥秘的欲望,还可使教学达到新的高度。

四、利用多媒体开展教学

多媒体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而且有助于突破难点,对于地理课来说,也便于教师利用图表进行教学,并随时检测学生的读图能力。

在今后的地理教学中,我将不断总结和探索,把地理课上得有声有色,让学生在课堂上学得轻松。

地理的作文篇7

开学已经几个星期了,最使我难忘的是第一节地理课。

“叮叮叮……”清脆悦耳的上课铃响了,同学们仍在教室里吵闹。那地理老师正拿着书弓着背从门外踏进来,他一看我们肆无忌惮的样子却没有投来怪罪的眼光。

他大步走到讲台,没有说话,只是微笑着看着我们。这时候,每个同学都好像被猫逮着似的规规矩矩,也看着老师。

他不算黑,戴着一副眼镜,嘴巴呈“U”字型,笑眯眯地,露出两个酒窝。我觉得特别逗,因为一个大男人竟可以笑得这样和蔼可亲,而且有一对可爱的小酒窝。

“好了,同学们都安静下来。”他说,“我是你们的地理老师,名字叫张方。”他瞪大了眼珠子,又嘿嘿地笑道:“我这个人有个特点,就是讲不准话。普通话、白话和客家话我都讲不准。所以有时候我语病犯了你们不要怪我。”

听到这的时候,同学们都笑了,说:“当然不会!”我觉得特别奇怪:明明“开场白”讲得很好啊,为什么还说自己有语病呢?

他摘下眼镜,开始和我们介绍地理这门课程。

我解开了心中的疑惑,因为他竟把“土壤”一词说成了“头痒”。我一直纳闷:“头痒”是什么东西?植物跟“头痒”也有关系吗?想了好久才恍然大悟是“土壤”。

他还手舞足蹈地模仿着世界各地不同习俗的人们,尤其是讲到黑人为什么跑得快的时候,把我笑得前仰后合——他一边模仿着住在高原的黑人,跑得比兔子还要快百倍;一边模仿着中国人,上个楼梯也累得气喘吁吁。

他诙谐的样子使教室里传出一阵阵哄闹的笑声。我可真喜欢这个地理老师,在我的记忆中,从来没有哪个老师是像他这么“可爱”的。

从那以后,同学们每次上地理课都很开心。

上个星期他还幽默地跟我们开着玩笑——因为我们没有答出他提的问题,他便指着窗外说:“同学们你们看看楼下那几株竹子,看到了‘木有’?你们下课以后到竹子下面去看书。”我们四十多双眼睛充满着疑惑:看书为什么还要到竹子下看?这时他从粉笔盒里掏出一支粉笔,转过身去在黑板上写了一个“笨”字,说:“竹子下一本书,就是‘笨’嘛。”我们一听,乐得哈哈大笑。有的同学还反驳起来:“老师,我们才不笨咧!”

这位老师的课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有趣。他好像有魔法,能吹去课堂的枯燥,带来小丑一般的欢乐。虽然他的语病常犯,但如此有趣的老师,能不讨学生的喜欢吗?

我多么希望张老师能一直教我们啊。

地理的作文最新7篇相关文章:

我高兴的事作文500字最新7篇

地理述职报告推荐7篇

高中地理年度工作总结7篇

初中地理教师个人总结7篇

地理说课培训总结报告7篇

地理教学室工作计划优质7篇

初中地理备课工作计划7篇

地理教学心得体会范文7篇

初中地理课标心得体会7篇

高二地理教师年度工作总结7篇

地理的作文最新7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62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