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是情感和思想的表达形式,我们应当注重写作的质量,认真对待每一篇作文,才能真正表达出我们的内心世界,以下是九九公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以静修身作文8篇,供大家参考。
以静修身作文篇1
走在于家石头村中,沧桑的灰色朦胧了我的视线;伸手抚摸古墙上的石块,一道道裂痕吞噬了无数游人的痕迹;低头默数石块的数目,凌乱的思绪坠入了古人辛勤的劳动场面中。眼前是灰蒙蒙的一片景象,脑海中也满是沉重的灰色想象。
我拿起手机,快门咔嚓咔嚓的响了几声,手机里随之多了几张照片。可惜的是,灰色几乎霸占了全部的镜头,可我依然执着地寻觅着灰色以外的缤纷。
走到一个岔路口时,我看到了两个写生的村民。他们很专注,将捕捉到的每一个细节都用心诠释在小小的白色画纸上,一遍遍的着色使画卷上的'颜色一点点丰盈起来,成为行人满眼灰色中的亮丽风景。我的目光停留在那不大的颜料盘上,残留的色块混杂成一团干裂的灰雾,遮住了木板原先的光滑和细腻。可我分明看到:几团明艳的花朵在一旁静静开放,点染了大片灰意,而会也默默守护着那一份与他无关的美好。我忽然发现:这不正是我一直在寻找的——灰色中的色彩吗?
村民用一份对故土的深深依恋,一份对生活的无限热爱,一份对美好的执着追求,创造了几幅精美的画卷,用慧眼发现着这个世界的美好。而我,作为一个游客,环顾四周,在村名的感染下,慢慢发现:那一丛丛绿茵茵的苔藓冲着我微笑;缝隙中的杂草挺直腰板仰头望我;屋顶上破碎的红漆紧紧拥抱着灰色的石块;拖拉机上黄澄澄的玉米相互寒暄、嬉闹……这个看似充满灰色的石头村中,有着许许多多缤纷的色彩,虽然微不足道,但依旧用它们弱小的身躯点缀着这个村落。
太阳落入西山,将最后一抹余晖撒向宁静的石头村,村民家的烟囱里缓缓升起袅袅炊烟。灰色又一次笼罩了村落,将其他颜色完整地保鲜,留给每一个热爱生活的人去发现。
以静修身作文篇2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诗的美就蕴藉包容的美。
文豪雨果就曾说:世界上最宽阔者是海洋,比海洋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宽阔的是人的`胸怀。是的,人的胸怀可以包容一切,正如俗谚:将军额前可跑马,宰相肚里能撑船。
包容,是虚怀若谷,求同存异;宽以待人,严以律己;以和为贵,以德报怨等等,是人的情操的,的闪光。
世界需要包容,人应学会包容。
包容是快乐的源泉。学会包容,不以物喜,不为己悲,生活就充满阳光。别怨天空阴霾,或许这正好给在大野中耕耘、勘探辛劳的人们投下凉爽;别怨公交车偶然短暂迟到,或许司机正在用这分秒时间扶掖一位老人上车;别怨旁人的缺点,或许他也在受像你一样的缺点的;别怨命运坎坷,或许它正在磨砺你的意志。少抱怨,多包容,才能在播撒快乐的种子。
包容是友谊的基石。真正的友情,从真诚开始,用包容。廉颇、蔺相如“将相和”,是因包容而凝结友谊,共同保国。林肯在舞台上活跃时,常有一批人和他对立;他入主白宫后,并未报复这种,而是包容化为朋友。
包容是成就事业的重要条件。公子小白尽弃前嫌,任管仲为相,终成春秋首霸。诸葛亮更是以宽广胸怀赢得孟获和少数民族的信服。古今成大事业者,必有大胸襟,学会包容,能把胜利也包容过来。
但包容不是,不是全部容受。“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还有下句:“择其善者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对假恶丑不能包容,因为那是对罪愆的包容。
或许,多一点包容,便不会有的战火硝烟,巴以形势的纷乱动荡。
我们伟大祖国,要建立和谐,要争取和平,也需包容。
以静修身作文篇3
2020已匆匆流过,我们迎来了新的一年2021。昨天受好朋友邀请,来到了新图书馆学习。到图书馆后看到这里一共有四层,为了打造安静的学习氛围,我们选择了在四楼落座。
读书的地方有很多,到处都陈列着许多书籍,挑书时在书堆里可真有一种“乱花渐欲迷人眼”的感觉呀!我仔细寻找自己想要阅读的书籍,最终被《你所谓的极限,不过是别人的起点》这本书吸引了,想也没想,将这本书拿下来。等朋友们都挑了自己喜欢的读物后,一起静静的抱着书回到了座位上。图书馆很安静,所有人都在干自己的事情,互不干扰。有一种奇妙的感觉就是无论你的嗓门多大,到这里后音量就会不由自主的压低,大家的谈话都很小声。
我本人超级喜欢图书馆的这种氛围,一种安静的氛围,一种学习的氛围。因为要在这里呆上一整天,于是我从上午九点看到了十点半,读完书后那快乐之感将我包围住,一位朋友带来了mp3,于是便带上耳机闭上眼睛,享受一下音乐的美妙所在。休息了一会,开始写作业,我打开了历史大数据的.卷子,埋下了头,奋笔疾书,终于在上午临走前完成了。
下午我又来到了这里,走过木质楼梯,四周挂满了球形吊灯,错落有致的,非常好看,无意间放慢脚步,感受这宁静的一抹时光。突然想起周四下午发的一张谢老师手写的书签,上面那一个“静”字,要静以修身。此时这在图书馆的一天难道不是在静中提高自己吗?
这一天度过的很充实,也很快乐,大家如果有时间的话也可以来这里修身哦!
以静修身作文篇4
每个孩子在自己父母眼中都是独一无二的,我们都希望把最好的留给孩子,希望孩子一生平安幸福。但是作为父母,不管我们贫穷抑或富有,能留给孩子的物质财富有毕竟是有限的、可以丈量的,但精神的力量却是无穷的,孩子可以从中汲取营养受益终生。
勤俭精神能够让人远离贪图享受,脚踏实地,锐意进取。为此,孩子很小的时候我们便特别重视精神熏陶、榜样示范,教育孩子“勤以修身,俭以养德”,劝诫孩子“成由勤俭败由奢”。孩子爷爷奶奶便是这方面的典范,他们凭借这种精神走出农村扎根城市,将四个儿女先后送入大学深造,两个儿子获得博士学位并留学美国,如今二老年事已高,虽然物质富足,但仍然每天严于律己,勤俭持家。
“勤以修身”,是希望孩子学会基本的生存技能。“成功来自勤奋”,我们经常对孩子说“世界上没有天才,只要你真正勤奋努力,就一定会得到理想的硕果。”我家老大一年级时做数学题速度很慢,准确率也不是很高,我经常“自我牺牲,自我黑化”,以“笨鸟先飞”的数学学习经历鼓励孩子每天自觉完成口算天天练并且主动挑战“聪明小屋”,现在老大数学学的越来越好,每天都能主动、自觉、快速的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老大说她的梦想是做一个医生,我们便趁势引导“古今中外,有多少科学有发明家医学家凭着自己的勤奋,取得巨大的成就的”,孩子偶尔是会有惰性的,每当此时理想教育配合率先垂范总会收到不错的效果。
“俭以养德”是对孩子生活习惯和道德品质的锤炼。有人说“穷养儿,富养女”,我们不以为然,真正的富足应该是精神的富足而不是物质的一味满足,一个懂得节俭的人才能真正体会生活的个中真意,才能有勇气面对生活的种种境遇。在孩子成长过程中我们坚持“富脑袋,俭生活”的原则,只要是孩子喜欢学的、感兴趣的我们都尽量满足,比如电子琴、竖笛、画画和读书,但是生活中崇尚节俭,经常以爷爷奶奶的光荣传统教育孩子衣着用度一切从简,不盲目攀比。
以静修身作文篇5
上联:和风和雨和事和人和谐社会下联:美山美水美情美景美好时光横批:文明如画?“文明在哪里,我来告诉你……”这是高密电视台的一首热播歌,从歌词里不难看出人们对文明的重视。文明就在我们身边,藏在我们的生活中,触手可及,它不仅仅是是一种行为,更是一个习惯。文明不仅仅是高尚的人才能拥有的,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做到。
不随地乱扔垃圾,不随地吐痰,积极为社会做贡献,是文明的作风;帮助后的一句谢谢,困难时的`一点帮助,悲伤时的一句安慰,是文明的行动;严以律己,以身作则,弘扬正气,清正廉洁,这都是文明的旗帜……当地上有垃圾你捡起放进垃圾桶,你做到了文明;当小草青青你不随意践踏,你做到了文明;当你看到有不正之风时积极制止,你做到了文明……
文明就是这么简单。古人云:“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由此可得,修身律己乃万事之首,对于做一个文明人来说,更是不可忽略的前提。修身首先要学会尊敬,尊敬他人是文明的第一步,只有充分尊敬他人才能赢得他人的尊敬,社会才会和平。修身还要有宽容的胸怀,要多多宽容别人的过错,这样生活才会更美好。修身要多多为别人考虑,多多帮助别人,这样世界才会欣欣向荣。修自身之事,不在于大小,而细微之处却更能显真谛。修身之事,从小事做起。诸葛亮云:“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事实上,凡有关修身之事,无不细微,小事能为,方可为大事。不拘小节是指个人心胸豁达,但绝非不重细微之意。做大事者,应常记:从高处着眼,从低处着手。
修身是终身必修之课程,必从小事入手,积小善而成大德。诸多小事,如日常生活中妥善接人待物、学会善解人意、与人为善、不过于自私、不苛责他人、不损人利己等,常思己过、莫论人非,勤思、慎言、笃行等。这不仅仅是修身律己,更体现了做一个文明人的重要品德。
随着中国社会的发展,学会修身律己做一个文明人是必不可缺的。现在,我们大家的生活水平都提高了,文明之风也应该吹暖人间大地。乘华夏文明之风,树志存高远之桅,扬青春理想之帆,划激流奋进之桨,行千帆竞发之舟,逐风起云涌之浪,抢科技创新之滩,登修身律己之岸!
以静修身作文篇6
“人之心胸,多欲则窄,寡欲则宽。”从古至今,善待、宽恕他人是亘古不变的话题。而我认为,致使社会和乐的秘诀就是包容、理解。
“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慈颜常笑,笑世间可笑之人。”这就是弥勒佛的处世之道。他的所作所为很好的诠释了包容的意义。人世间难以容忍、包容的事,他都一并装进肚子;所有可笑的人,都被他一笑了之。
但是,他毕竟不是人,说到底,人是没有这样的气量的。“是可忍,孰不可忍。”这也是常见的,即使是再有气量,再有包容心的人,遇到不可理喻的人、事,恐怕也很难咽下肚子。所以,社会的和谐并非一部分人包容就可以做到的,需要所有人一齐努力,多宽恕别人,少宽恕自己。这社会的未来便是一片其乐融融的景象了。
如果说包容别人是简单的,那么,理解别人却是难的。
每个人因为认识问题的角度、标准不同,往往以为自己的行为才是正常的、对的,而别人是错的。其实,每个人的行为总有合理成分,单从个人角度来看问题,难免出现种种的`偏见,进而否认对方的合理,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就是由于缺少了一种理解的精神。
他人有不同的见地,不同的看法,不同的言语。要细心聆听,要有包容他人观点的胸怀,那才是处世应有的素质。有父母为了孩子能够理解自己,就把父母与孩子的角色互换了一段时间,父母当孩子,孩子就充当了父母的角色。游戏结束后,孩子就显然明白了父母。即使每个人的心理不同,性格不同。但是,只要说话前多转个弯,摸索一下对方的想法,好多矛盾都是可以避免的。
包容、理解。多么简单的两个词,但又是多么难的两个词。如果所有人都真正了解了这两个词的含义,那么,这个社会又怎可能不和睦呢?
以静修身作文篇7
这个寒假期间,我和爸爸连续收看了五期“国学小名士”经典诵读电视大赛。虽然有些内容还看不太懂,但是使我佩服极了!在那么紧张的比赛现场,竟然出口成章,滔滔不绝,不仅文采飞扬,而且个个形象好、气质佳、行为规范有礼,真是“腹有诗书气自华”呀!这绝不是一朝一夕之功,而是长期学习修养的结果,我们很羡慕他们。
这就不禁使我对照起自己来。我从幼儿园开始,老师就让我们背唐诗,小学期间又学习《三字经》《千字文》等,虽然我们不懂内容,但现在也能慢慢体会一些。爸爸妈妈自小学二年级就让我学写毛笔字,今年春节我就写了十几副春联,送给了亲人,大家都夸我写的好,很有成就感。为了让我多读书,我的家里到处都摆着书,唐诗、宋词、故事、历史地理等等,枕上、厕上、餐桌上随手可取。在学校语文教学中,老师还逼迫我们背诵《弟子规》《论语》《增广贤文》等,虽然感觉枯燥无味,但是既然是千百年传承下来的'东西,必然是经典,也必然是有益的,是做人的一些基本道理。爸爸告诉我,时代不同了,一些行为规范不能照搬,但是经典中蕴含的那些中华文明美德精神永不过时!只有遵守这些最基本的东西,才是做人的基本尺码。无论时代如何变迁,无论从事什么工作,比如勤学、孝道、助人、忍让、诚信、德义、奉献,这些人生价值观永放光芒,是中华民族的基因。汲取这些国学经典中的营养,修身励志,是人生成长和为人处事的基础,才能做一个有益于社会的人。
我看到了差距,我记住了方向目标,我要向他们学习!
以静修身作文篇8
“家风”,我偶然看到了这个词。可是是什么意思呢?我连忙打开百度,搜“家风”这个词。哦,原来是这样啊!“家风”是指一个家庭或家族的传统风尚,俗话也叫门风。我们这个中华民族有重视家风的传统。讲究道德,勤俭持家,看重亲情,严于教子。随着社会的发展,在新的条件下,继续发扬这个优良传统尤为重要。
看完这些,我也想知道自己家的家风是什么?别人家的家风又是什么?我听有的叔叔阿姨说,做事勤奋,守信,待人有礼貌是他们的家风。那我家的家风到底是什么呢?于是我去问了爷爷,爷爷说我们的家风就是要做一个有用的.人。“做一个有用的人”,原来这就是我家的家风。
后来在一次品德课上,老师也为我们讲了家风是什么。并让同学们都说出了自己的家风。老师又对我们说了为什么要有家风。老师说:“有家风我们才能好好做人!”更让我明白了家风的重要意义。
做一个有用的人!既然说了,就要做到。那就从现在开始吧,就从学习开始,每到了上课时,我就要做到专心听讲。决不走神儿。在生活上要勤俭节约,珍惜时间,不讲粗话等等。不能虚度光阴,碌碌无为,伤害他人。真正做一个有用的人,一个对社会,对国家有用的人。
做一个有用的人,这就是我的家风。你的呢?快来晒晒你的家风吧!
以静修身作文8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