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铁观后感8篇

时间:
Kris
分享
下载本文

观后感使我们对影片的叙事技巧有了更深的认识,一篇精彩的观后感能够激发观众对作品艺术风格的欣赏,下面是九九公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高铁观后感8篇,感谢您的参阅。

高铁观后感8篇

高铁观后感篇1

杭黄与合福两条线,弯弯的像个月牙,一去一回间,月牙就成了满月,高悬碧空,为江南的秋天,洒下万里清辉。

列车一去,看到的是苔茵低展,云幕高张;一江烟水,十里荷香;画船天边至,酒旗风外扬;白鸥再三舞,清秋雁双双。列车一回,看到的是百年悲笑,千古兴亡;中兴道销,奔命华阳;钓台移柳,玉关难望;春秋迭代里,一曲满庭芳。

一去一回间,逆着时光行走,邂逅华夏大地千年来最诗情画意的一角。

最好的时光,应该在最美的地方。五湖泛舟,啖茶饮酒,相逢意气下的系马高楼,烟柳画台里的春与秋——五千年历史沧桑,九万万公顷荣光,中国高铁携你走过万里河山,只为与你共看,这一场盛世,繁华未央。

高铁观后感篇2

最近有个叫《坐着高铁看中国》的节目很火,利用国庆8天假期的时间,乘坐高铁去领略祖国的大好河山,展现了我国高铁路网的高度发达与便捷。

如今,高铁已经改变了生活,成为人们出行的首选交通工具,高铁缩短了人们路途中的时间,提供了经济实惠的票价,更大大提高了人们路途中的幸福指数,无论是出行还是出游,都带给人们极大的便利。然而,高铁给我们带来的,远远不止是人们出行方式的改变,它的出现和发展,不但使我们在经济、文化、生活、观念上发生变化,还将深刻地影响我国社会的各个方面。在铁路沿线生活的人们,异地工作、异地恋爱、异地买房、异地旅游、异地消费、异地生活,所谓“异地”,最终将只是一个行政区划的概念,交通上的阻隔将越来越小。高铁站点地区可以成为城市新的活力中心,既是交通中心,也是商务中心,同时还可能成为城市生活中心,高铁将带来城市地位的重新洗牌。

中国高铁的发展迅猛,让世界大跌眼镜,外国人怎么也想不通,为什么一个领土这么大,人口这么多的国家能够把高铁搞得这么有声有色,我认为有以下几点,第一点就是市场的需要,可以毫不夸张的说“中国是最需要、也是最适合高铁的国家”,他的地域性,人文性注定了中国的高铁必将腾飞,其次就是起点高,中国高铁确实建的晚,然而正是因为这样,他才能够“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充分运用引进国外技术,之后再改进,早早就形成了较为成熟的技术体系,最后就是效率高,创造力强,还记得中国铁建在土耳其修建高铁,一夜架起百余根电线杆,震惊海外,土耳其两天才弄7根,如果不是中国的公司,不知道哪年才通车,而经过测试,电线杆的误差在毫米级,完全达标。

中国高铁是能改变21世纪国际国内政治经济基本格局的战略性产业。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当今中国是高铁的时代。

高铁观后感篇3

今年是一个特殊之年。突如其来的疫情,使得很多人久居不出。特殊之年,迎来“十一”特殊的黄金周,中秋节与国庆节撞得个满怀,浓浓家国情,让久违了的人们喜出望外,纷纷走出家门,饱览祖国河山,一享双节快乐,而成就人们快捷出行的,绝对少不得中国高铁。

欣喜的是,10月1日至8日,央视新闻新媒体推出大型主题报道《坐着高铁看中国》,赏风景、看发展、讲成就,全景式展示“十三五”规划成就和中国之美。8天8条线,带你走遍大好河山,聆听中国故事,即便居家也可感受到祖国一日千里的发展新气象和无限好风光。

坐着高铁看中国,看到的是中国美景。8条高铁线路,让神州无限风景尽收眼底。当然,中国高铁本身就是一道绝美的风景线,也是一个奇迹。今日,高铁成为大多数国人出行的首选,对于我们来说,高铁进入我们的生活仿佛一夜之间。截至2015年底,从冷温带到热带、从零下40度到零上40度,沿海到内陆、从高纬度严寒地区到高原地区,中国建设的高速铁路总里程已达到1.9万公里,覆盖了160多个地级以上城市。“十三五”以来,铁路建设科学有序、突飞猛进,预计到2020年底,全国铁路营业里程14.5万公里,高铁3.8万公里,其中4.5万公里“八纵八横”高铁主骨架投产规模可达3.3万公里左右。高铁是一条快捷方便、风光无限和给全国人民带来多多获得感的幸福路,将越来越美。

坐着高铁看中国,看到的是中国崛起。京广高铁,是世界上运营里程最长的高速铁路,也是全国独一无二的国家战略大通道。京沪高铁,是一条一次建成、里程最长、技术标准最高的高速铁路,从往返需要两天,到夕发朝至,再到全程不足5小时,铁路的发展一次又一次缩短着京沪之间的时空距离。哈大高铁,乘上北粮南运的“粮食班列”,领略粮食生产基地的收获景象。合福、杭黄高铁,被称为“最美高铁”。青藏铁路,是世界上海拔最高、落差最大、高原线路里程最长、环境最为恶劣的铁路。贵广高铁,让“返乡摩托车大军”不再无奈“走单骑”。成昆铁路,被联合国称为“象征二十世纪人类征服自然的三大奇迹之一”。京张高铁,开创高铁自动驾驶先河。条条高铁,无不见证中华民族之复兴崛起,更成为中华民族进一步复兴崛起的基石。

坐着高铁看中国,看到的是中国信心。中国高铁带来的不仅是亿万人民的出行快捷、方便、享受,作为新时代中国高速发展的经济大动脉,带来的更是中国经济的大发展,无论高原山区、沿海内陆,高铁通向之处,就是经济快速发展繁荣之处,八纵八横,全国筑网,中国高铁就是一列满载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高速列车,让中国在实现“两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道路上高歌猛进。中国高铁发展的每一步,无不带给全国人民发展前进的信心。脱贫攻坚、决战决胜全面小康,站在“两个百年”的历史交汇点,坐着高铁看中国,更让我们自信坚毅,一往直前。

坐着高铁看中国,越看越提劲。四通八达的中国高铁,跑出了中国人民美好的`生活,跑出了中国人的自豪感,祝福中国高铁,祝福我们伟大的祖国,在民族复兴新的征程上一日千里,奔驰向前。

高铁观后感篇4

梦想是美丽的,梦想是珍贵的,梦想是有力量的。我们伟大祖国也有梦想:建设美丽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不仅是中国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

近日,我有幸观看了中央电视台推出的《坐着高铁看中国》。纪录片详细记录了我国高速铁路通过近几年的高速发展,运营旅程达万公里,占全球高速运营旅程的60%以上,列世界第一。期间,陆续修建了创造世界试验最高速度的京沪高铁、运营旅程最长的京广高铁、世界第一条环岛高铁,每天运行动车组达到4000多组。同时从高铁线路、高铁列车、高铁信号、高铁运营等各环节,充分体现出中国高铁在近几年来高速发展,全面展示了中国高铁震撼人心的发展成就。

高铁之快,快在速度,更快在炎黄子孙的心头!一百多年前的奇迹和今天高铁的奇迹告诉了世人:中国,就是一个奇迹!奇迹不会停止,奇迹将会不断地发生在中国这片神奇的土地上!

在观看了《坐着高铁看中国》后,我感慨万分:既为我们伟大祖国在实现中国梦的进程中所取得的卓越成就感到骄傲和自豪,从一无所有,到构建起完备、成熟的技术体系,这一切既坎坷曲折,又波澜壮阔。当中国迈入高铁时代,高速铁路不仅为人们构筑起生活新时空,也为社会提供了优质的公共产品,并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推动力。

高铁观后感篇5

十一假期,央视新闻新媒体推出大型主题报道《坐着高铁看中国》,全景式展示“十三五”的规划成就和中国之美,通过8天直播8条主线,带领旅客看祖国壮阔江河,听中国奋斗故事,感受新时代“中国速度”。

风驰电掣复兴号,中国高铁速度见证国力飞跃。100年前,詹天佑带领工程师团队研发出“人”字形铁路建造京张铁路。100年后,京张高铁开通,从零建设到世界领先水平,从时速35公里突破到350公里,十倍速度的提升、北斗导航的运用都凝聚着无数前人的智慧结晶。青藏铁路、成昆铁路、哈大铁路等,每一条穿山越岭主线的建成都离不开前人的奋勇拼搏、众多的科技研发、国家的繁荣发展,才能有如今世界一流的高铁速度。

八横八纵铁路网,中国铁路网带动经济发展。中国西北地势险峻,层峦叠嶂的成都、贵州、西藏因交通不便,严重阻滞经济发展。通过遇山建隧道、遇河建桥梁,中国铁路征服自然创造奇迹,高山中建成桥隧比83%的贵广高铁、冻土上建成哈大高铁、绝壁中建成成昆铁路,将美丽的阳朔、风情的苗寨、壮阔的拉萨等绮丽风景带到世人面前,也为山中人们开通向外的通道。兴旅游、外打工、通贸易、多投资,通过多种方式政策,让许多贫困村庄都成功脱贫奔向小康,奔向幸福。铁路不仅带来旅客与投资,方便游子归家,还把握国家建设“一带一路”、粤港澳大湾区等新机遇,深化路、地、企沟通合作,为改革发展提供了强大的运力支撑。

风雨不改服务初心,铁路服务不断提升助力运输。疫情后国家经济复苏,旅游、探亲客流骤增,铁路部门自9月28日启动国庆假日运输至10月8日共11天时间,全国铁路共发送旅客12687万人次,日均发送旅客1153万人次,为去年同期水平的84%,连创今年新高。高速飞驰的铁路勇担重任与希望,客流激增,但服务初心不变。电子客票、刷脸进站换乘、自动感应手机充电、高铁订餐等铁路便民设施服务提升出行感受,站车志愿引导、重点旅客帮扶等人性化服务温暖人心,让旅客从点滴细节感受铁路魅力。

坐着高铁看中国,看祖国大好河山感受祖国沧海桑田间巨变,更看祖国蓬勃发展的脚印感受科技强国的崛起。

高铁观后感篇6

一条条铁路,见证着中国的命运,见证着历史的发展,也编织起一个个通往梦想的通道。印度拉迪夫网站曾报道说,中国“以一种令人眼花缭乱的速度,努力实现了拥有一个现代、速度超快、贯穿整个国家的高铁网络”。

其实,这路路相通的网络,连接着每一个普通梦想。对于一个地域辽阔、经济发展东西南北不均衡的国家来说,铁路在我们心灵深处,有着特殊意义,是人们生活方式和集体记忆的一部分。对很多人而言,铁路的这一头是家乡,那一头则是梦想。

高铁观后感篇7

今年,国庆与中秋不期而遇,央视新闻媒体推出了大型主题报道《坐着高铁看中国》,10月1日到8日,8天8条线路,带领观众感受祖国的大好河山,聆听中国故事。全景展示十三五规划成就,用镜头来讲述砥砺奋进的中国声音。

铁路是国民经济的大动脉,纵横交错地构成了交通体系。从安全、舒适、便捷、价格等方面来衡量,铁路是最为大众化的交通方式。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铁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铁路机车经历了蒸汽机车、内燃机车、电力机车和高铁动车组时代,列车在提速,安全性在增强,舒适度在提升。

车在变,服务也在慢慢的变化,从纸质车票到电子票,从窗口排长队买票到互联网购票,从人工检票到自助验证刷脸乘车,从推出卖货到提前网上订餐,有效提升了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是中华民族从站前来到富起来再到现在强起来的最强有力的证明。

八条高铁线,铺开了八幅美轮美奂的画卷,坐着高铁看中国,看到了流动中国的生动图景,特别是看到京张高铁,展现了内蒙古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地见牛羊的美丽画面,从呼和浩特到北京由原来的7个小时到现在高铁的3个小时,大大的方便了人民的生活,缩短了与首都北京的距离。

高铁观后感篇8

在华夏大地,一条条高铁线纵横穿越,连接起辽阔疆土的锦绣河山,见证着国家的发展前行。《新闻联播》从10月1日起推出【“十三五”成就巡礼·坐着高铁看中国】系列报道,沿着四通八达的高铁网,讲述神州大地的发展故事。

穿山越岭疾如风,万里行程一日中。从白山黑水到彩云之南,从大漠戈壁到江南水乡,无数银龙穿云破雾,贴地飞行,奏响新时代伟大复兴的壮丽乐章,展现流动中国的美丽画卷。

坐着高铁看中国,感受流动中国的沧桑之变。中国高铁从无到有,从追赶到引领,从“四纵四横”到“八纵八横”,发展势头之迅猛令人惊叹不已。截至2020年7月底,中国高铁运营里程达到3.6万公里,稳居世界第一。一座座高铁站,如大珠小珠落玉盘,点缀华夏热土;一条条巨龙,将神州大地串点成线,助力沿线城市迈入“同城时代”,让国人的出行变得更为便捷。架起中国桥、铺设中国路、驶动中国车、建造中国港、搭建中国网……科学技术不断发展,推动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完善,助力流动中国步履铿锵、畅行四方。

坐着高铁看中国,领略流动中国的创新之盛。从引进吸收到自主创新,中国已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运营速度最快、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高速铁路网络。云计算、大数据、互联网、移动互联、人工智能、北斗导航等新技术的综合运用与创新,推动高铁的发展。刷脸进站、接续换乘、自主选座、车站vr导航、高铁wifi、网络订餐等一系列创新举措及贴心服务,让“说走就走”的旅程更加方便、快捷、温馨。科技创新推动铁路高质量发展,让乘客的幸福感和获得感更上一层楼。

坐着高铁看中国,体验流动中国的绿色之美。低能耗、大运力的高铁,本身就是节能环保的代表,同时在铁路的建设和运营中,秉承绿色、和谐的理念,注重生态环保。截至2019年3月,长三角6334公里宜林铁路地段已绿化5446公里,绿化率达86%,已运营铁路绿化成果显著。贵广高铁建设期间,采用了临时声障屏、大型污水处理净化系统、高性能混凝土等措施,保护沿线的19个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水源保护地等。为减少对沿线自然保护区的影响,西成高铁建设过程中重新选取变电所地址,尽力保持生态原貌,并加装防护网、驱鸟装置。随着沿线生态环境不断改善,一路的风驰电掣中,“火车林中行,人在画中游”的愿景逐渐变为现实。

驰骋在神州大地上的高铁,正在以前所未有的“加速度”改变着国人的生活,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让我们乘坐高铁,感受流动中国的繁荣发展活力,传承一代代铁路人艰苦奋斗、不断创新的伟大精神,继续谱写新的辉煌。

高铁观后感8篇相关文章:

参观薛?观后感8篇

观看为了和平观后感8篇

悬崖观后感通用8篇

诗词大会观后感最新8篇

英国崛起观后感8篇

抗击疫情直播观后感8篇

红色微电影观后感最新8篇

温暖的弦观后感8篇

云联欢观后感8篇

万里归途观后感400字8篇

高铁观后感8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76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