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体会是记录我们内心真实想法的文章,我们理应认真对待,一篇优秀的心得一定是我们经过认真思考后写出的,下面是九九公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主题团日心得体会2023年7篇,感谢您的参阅。
主题团日心得体会2023年篇1
五月是一个春暖花开的季节,缤纷的鲜花开满五月;五月也是劳动者一个专属的季节,辛勤的劳动贯穿五月。正如劳动创造了人类的精神物质和文化精神的基础,提供给我们所需的一切生活来源,虽然不能我们不一定是个劳动模范者,但人人却可以学习弘扬和实践劳动精神学习劳模精神。
20xx年的五一劳动节已经成立xx周年,在这光荣劳动者伟大的时刻里,我们自然要去学习那些劳动模优良品质,去学习他们身上那种吃苦耐劳,持之以恒的精神。而所谓的劳动精神学习劳模精神说到底是真抓实干精神,不能只是停留在嘴上说说,只有实干才能梦想成真,我们要在社会上大力弘扬宣传吃苦耐劳,持之以恒的良好风尚,同时也不是在五一劳动节的时候,才提起有关劳动模范的精神,它必须是体现在每时每刻里,落实在每一项工作当中,这就要求我们要在本职上工作做得更加完美,体现出尽心尽力的原则。其实所谓的劳模就是在平凡的岗位上发挥出耀眼的光芒,对待平常的事情,哪怕是生活上一些微不足道的事情都能做到更加完美。学习劳动模范的精神,首先我们就要先做到尊师重道,尊敬劳模,在学习过程当中更要带着一种深厚的感情去学习,用真诚的心去体验生活当中的点点滴滴,平常里我们要在不断总结工作经验的基础上,不断去追求创新的好方法,进而突破自己的极限
学习劳模那种艰苦奋斗、艰难创业的拼搏精神。劳动模范的先进事迹充分说明了事业是实干出来的,求真务实、兢兢业业工作,就是我们学习劳模的行动。以劳模为目标,通过一点一点实践去积累,不断的去突破自己,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追赶上劳模的步伐,要时刻持之以恒向劳动模范们学习,做到常态化,不断的去超越自身的极限,不断的给自己鼓励,加油,或许下一个劳动模范就是你了。
劳模精神是新时代的旗帜,大力弘扬劳模精神是我们每个人应有的责任,在平常生活当中我们就要像身边的劳模一样,从自己做起,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以自身的实际行动,全身心的投入各自的工作岗位之中,务实奉献,为这个美好的社会努力奋斗着,加油!
主题团日心得体会2023年篇2
2019年5月10日,来自咸阳道北中学的一位老教师——呼秀珍老师,让我看到了一名好老师该有的模样。她,75岁高龄,却尽显精神矍铄;她,全程站立讲述,却不曾休息一刻;她,从教50多年,却未曾请过一天病事假……就是这样的一位人民教师,获得了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全国中小学德育工作标兵,全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个人等诸多荣誉称号,可谓实至名归。她的报告深入浅出,在一个个生动的事例中让我深切感受到了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平凡而伟大的一生。听完报告后,受益良多,感慨良多。
一、努力做到不辜负,从课堂开始
当听到呼老师讲述她和学生在课堂上的故事时,当听到呼老师将课本中的课文选段声情并茂一字不差地朗诵时,当知道呼老师将一个个晦涩难记的文学常识编成顺口溜帮助学生识记时,那一刻我曾想过,要是我在学生时代能遇上这样的一位老师该多好。你看,老师用心去教了,学生是能感受到的,才会用心去学。呼老师对待课堂的那份严谨和认真深深打动了我,那是怎样的一份执着与热爱,让她对教育充满着热情与活力。或许就是对待工作的那份认真吧。反观我的课堂,也应该向着这些目标去努力,在教学中多为学生找方法,尽量帮助学生降低学习的难度,让每一节课都发挥出其应有的价值,学生在课堂中能收获更多。
二、努力做到不辜负,从爱学生开始
陶行知先生说:“我们必得先成为小孩,才能做小孩的先生。”这个“爱”字,应该是发自内心的一种感受,而不是成为约束老师行为的一个要求。呼老师说,爱是永恒的教育主题。当她们班的的学生在本子里夹了个纸条上写着“这个死老师”时,她看到后哈哈大笑,这个孩子的行为在她看来就是小姑娘一时使的小性子,她说:“作为老师有时候需要一些胸怀和气度。”因为她了解孩子,让自己也成为了孩子,所以她不会以一个师者的心态居高临下地俯瞰这件事,而是以一个朋友的身份化解了这个孩子心里的小小心结。这才是作为老师真正的爱学生吧,回想自己工作以来和学生相处的点滴,哪些是真正做到“爱”了,也许自己认为那是爱学生,但是爱得很笨拙,或许换一种方式孩子会更喜欢,这也就需要我在平时的教育教学工作中积累更多的教育智慧,成为那个心中有爱的老师。
三、努力做到不辜负,从班主任工作开始
班主任工作琐碎而繁杂,一个班级就是属于班主任和孩子的一方天地。作为班主任,怎么样才能让自己和孩子们得这个小天地变得越来越好呢?呼老师说:“那就是要多下功夫。”其中最令我触动的是她在那个通信并不发达的年代,为班上的家长和孩子办简报,这是一件极其不容易的事情。当呼老师说她用蜡纸、刻刀、钢板,一个字一个字去刻简报时,我能想到的两个字就是“佩服”。佩服她的勇气,佩服她的毅力。简报一办就是十三年,也正因为如此,这份简报架起了她与家长之间的一座沟通之桥。这样的班主任工作不仅有认真,更多的是有方法。我希望我在做班主任工作时也能向呼老师学习,运用教育智慧,唤醒学生,点亮学生。
这次的报告会我认为是学校给我们年轻教师的一份弥足珍贵的礼物,这份礼物不耀眼,不华丽,但是却千金不换。它让我对自己所从事的教育事业又有了更清晰的认识:每个人都可以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创造不平凡的价值,也可以在自己有限的生命里创造出无限的不可能。不辜负学生、不辜负家长、不辜负学校、不辜负社会。努力做到不辜负吧!
主题团日心得体会2023年篇3
时光如流,岁月如梭。一不小心我由一个每年盼望过六一儿童节的孩子变成了只能过五四青年节的大人。做小孩子的时候,总希望能从这个世界得到点什么礼物,可现在成了大人,我又不得不开始思考:我能为这个社会、这个国家、这个世界做点什么呢?
这个问题往往未付诸行动就被我自己找各种理由敷衍过去,总觉得自己力量有限,太过于渺小。于是,日子便在心安理得的自我安慰中一点点溜走。直到前不久,我看到了他们——第24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抗疫追授的33人。他们中间,王辉、陈健、林芳雯、徐昊都是1993年生人,与我同龄,不仅如此,曾文聪和章良志还是94年的,比我还小。他们却在关键时期挺身而出,积极抗疫,不惜献出自己宝贵而又年轻的生命。那一刻,内心油然而生崇敬之情,当然,还有些羞愧。他们的事迹感染着我,让我想去了解更多我的同龄人在这次疫情防控阻击战的种种。
原来,在4.2万多名驰援湖北的医护人员中,有1.2万多名是“90后”,其中相当一部分还是“95后”甚至“00后”。他们奋斗在疫情防控的各条战线上,不惧风雨、勇挑重担,在救死扶伤的岗位上拼搏奋战,让青春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绽放绚丽之花。
习近平总书记也强调,青年是整个社会力量中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力量,国家的希望在青年,民族的未来在青年。是啊,青年的力量虽然不是最强大的,但也十分重要,何必妄自菲薄?萤火之光虽不及皓月,但吾辈当以萤火,即使渺小,依然闪耀!
主题团日心得体会2023年篇4
奉献是五四传统的话题,危机感是当今流行的词汇。同志们大家好,我是演讲人:吴子昂,来自营业分局共青团支局。我演讲的题目是:居安思危,奉献于行业。
在享受和谐、安宁的幸福生活之时,我想到了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想起了那些曾经为中华民族的民主、科学、独立而抛头颅洒热血的青年们。他们,在国家危亡、民族危亡的时刻挺身而出,以无私的牺牲换来民族的解放国家的主权。中国的历史是华夏儿女在不息的奋斗中用汗与血来书写的,当我们还是学生时就对李大钊、刘胡兰等英雄满怀崇敬。如今,我们已经离开了校园,远离了朗朗的读书声,不再静听风声、雨声;曾经对家事、国事、天下事的关心,已经成为现在我们报效祖国、奉献社会的动力。
正是因为前辈们的无私奉献,今天的我们才能够幸运地站在本行业岗位上,发挥自己的才干。我们理所应当接过前辈们以激情和鲜血凝聚成精神的火炬,继承五四的光荣传统,继续无私的奉献。
青年是祖国的未来,是民族的希望。在任何一个时代,青年都是社会上最富有朝气、最富有创造性、最富有生命力的群体。身处社会主义新时代的我们将怎样才能实践自己肩负的历史使命,怎样才能使自己的青春泼洒在祖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上呢?
我认为,敬业就是爱国,要用敬业精神去体现爱国之情。从古至今,那些成就伟业的英雄们,无一不是从敬业开始。玄奘历经十年磨难西行求法,最终取得真经;王羲之临池书写,就池洗砚,将一池清水洗成了“墨池”;九十年代的李素丽更是敬业的楷模。他们干一行、爱一行,以实际行动,诠释了“敬业”二字的含义。
在今天的岗位上,我们有马班邮路上的王顺友,有两岸的和平鸽许和平,有透过三尺柜台拥抱大市场的张仲梅等等……他们都是当代本行业活生生的例子,他们无悔地奉献着自己的青春甚至生命,为我们树立了学习的榜样。
奉献,不能停留在口头上,我们是本行业将来的主人,优秀的本行业青年当用实际行动来表达我们的爱国之情。知识就是力量,作为窗口服务人员,我们当努力钻研业务知识,提高业务素养,不断学习新知识,更好地为科研行业做出贡献。此外,我们更要树立服务意识,为科研行业贡献就是为人民服务,为人民服务就得为人民着想。如果我们时时以用户为中心,处处把用户的忧患放在第一位,经常设身处地替他们着想,真心实意地为他们办事,那么我们就能及时纠正工作中的失误,有效地化解与用户的矛盾,最终真正地构建起与用户和谐、融洽的关系。
职责,要求我们每时每刻必须有忧患意识、危机意识。企业如人,只有居安思危,才能遇险不惊,应变自如;否则就束手无策,最终难逃被淘汰的命运。面对我们的服务水平、服务质量与服务能力;面对我们应对剧烈的市场竞争手段、措施与市场竞争力,我们应该认真反思一下。通过反思,可以看出我们的内在素质和能力在哪些方面还需要提高,还有多少差距。具体到每个行业青年员工来说,这就是危机意识。与企业同生死共命运,当成为我们青年人的自觉意识。企业的危机来临时,为了使企业渡过难关,我们当甘愿做出种种牺牲,并欣然接受这些牺牲。企业是我们施展才能的舞台,多一点危机意识,是对企业和我们个人的负责,更是改革中的行业所需要的向心力与凝聚力的一种体现。今日的无私奉献,才能换来明日的富足与安逸。
生命只有一次,青春不会再来。让我们用我们短暂的青春担负起历史的使命,让我们的青春泼洒在各行业事业上,让祖国的明天更加美好。
我们将与身边的兄弟姐妹团结协作,我们将与全局的员工并肩战斗,我们将共同打造心中的行业,美好的未来。
主题团日心得体会2023年篇5
当我们戴着光芒四射的团徽,站在火火红红的团旗下,高唱我们自己的团歌时,有一个坚定的信念涌上心头,那就是——传承五四精神,放飞青春梦想。
想起魅力四射的五月,"团结、进步、爱国、科学"的五四精神在脑海中回荡,那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映入眼帘。1919年5月4日,一群青年学生和青年的知识分子为了祖国的未来,掀起了一场伟大的爱国运动。从青年学生迅速扩展到工人阶级,从北京迅速扩展到全国各地,开启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而青年学生成了这次爱国运动的先锋,向人们展现了振兴中华是每个青少年义不容辞的责任,而传承五四精神,成为了我们的崇高使命。
五月四日是青年人的节日,每当这时,正值青春年华的我都会思索,该怎样度过这一天? 我想这正是五四青年节的意义所在,
它纪念的是一个日子,弘扬的却是一种精神。
此刻,我们斗志激昂,正投身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就在此刻,我们停下脚步,重温前辈们的革命史,重温当年的英姿壮志,不会抹掉,不会忘记!
五四运动是一场爱国运动,对中国经济、政治、文化思想、革命方向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它使中国革命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是新文化运动的延续和发展。“民主”、“科学”、“社会主义思潮”成为了社会的主流,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作了准备为党的成立起到了铺垫作用。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央政府政务院紧着着于当年12月正式宣布以5月4日为中国青年节。目的就是提醒我们要不忘历史耻辱,不屈不挠,不怕强权,坚持真理,发展经济,增强综合国力。
作为八零以后的青年,我们幸福的成长在改革开放的春风里,也带来了很多难忘的记忆:1997年香港回归祖国,1999年澳门的回归,都寓意着中华民族洗雪了百年的耻辱,祖国统一大业向前迈近了一大步,举国上下,全民热血沸腾......
回想起来,不禁感慨,祖国一直在不断的振兴、强大,这正是改革开放所带来的成果使这一切成为现实。
我们新一代的青年,已经准备好!
李大钊曾这样说:青年之字典,无“困难”之字;青年之口头,无“障碍”之语;惟知跃进,惟知雄飞,惟知本身自由之精神,奇僻之思想,锐敏之直觉,活泼之生命,以创造环境,征服历史!
青春,多么可爱的季节!感动、思索、个性与主性的张扬,让我们共同拥有一个生机勃勃的未来而感到自豪。
主题团日心得体会2023年篇6
每一个时代都有一种先进的精神,这种精神源于我们身边每一个身份普通、岗位平凡、业绩突出的劳动者,这种精神成为了推动社会前进的源动力,引领着无数人战胜苦难、不懈创新、勤勉开拓。这种精神称之为劳模精神。作为备受争议却是敢想敢干的80后,我们在凭借自己的智慧和毅力创造价值的同时,要懂得用劳模精神指引前进的方向,要学习劳模,做服务社会的先锋。
随着时代的发展,劳模被赋予着越来越多的时代内涵和元素,但无论是生产者还是创业者,无论是比表现还是比贡献,无论是讲精神作用还是讲经济效益,劳模的核心价值都是始终不变的:一种爱岗敬业、勇于创新,甘于奉献的精神;
一种对职业、对社会、对国家的道德感、责任感和使命感。
第一,学习劳模那种坚定理想信念,以民族振兴为己任的主人翁精神。劳动模范之所以能在平凡的岗位上干出突出的业绩,就是因为他们始终有着为祖国,为社会,为人民干好事业的坚定理想信念,我们就要像他们一样,志存高远,立足本职,爱岗敬业,扎实工作,在自己的岗位上为社会进步作出积极贡献。
第二,学习劳模那种勇于创新,争创一流,与时俱进的进取精神和开拓精神。我们要在不断总结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大胆寻求革新,创新工作方法。
第三,学习劳模那种艰苦奋斗,艰难创业的拼搏精神。劳动模范的先进事迹充分说明了事业是实干出来的,任何心存坐享其成,好逸恶劳思想和做法的人是不可能干出一番事业的。求其务实,兢兢业业工作,就是我们学习劳模的最好行动。
第四,学习劳模那种淡化名利,默默耕耘,甘于奉献,乐于服务的忘我精神。不计较得失,不计较贫富,把自己的一切奉献给别人,这种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也是我们努力的方向。
我们学习劳模不是光喊口号,不是做表面文章。在思想上,我们要坚定忠于核电建设事业,对待工作要有责任心和使命感,挚爱核电建设事业,树立奋勇争先,争创一流的进取意识,培养以大局为重,无私奉献的优秀品质;
在工作中,我们要善于沟通,拉近与同事、领导之间的距离,得到他们的信任,不断提高自己技术水平,充分发挥聪明才智,为核电建设事业献计献策。在生活中,我们坚持发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尊老爱幼、乐于助人的优良传统,力争做一名优秀的核电工作者。
劳模意味着一种指引方向、催人奋进的精神符号;
劳模意味着“光”,是一种能照亮前方、温暖人心的希望之光;
劳模意味着一种“取向”,是一种人生道德观念和价值取向。时代的变迁、社会的发展证明了,劳动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源
泉,劳模是时代的标杆和旗帜,劳模精神是社会发展的宝贵财富。而今,在加快发展的关键时期,我们比任何时候都需要依靠广大人民群众的强大力量,比任何时候都需要发挥劳动模范的示范导向作用,比任何时候都需要弘扬具有时代特征的劳模精神。我们是新时代的建设者和参与者,让我们以一种学习劳模、尊重劳模、崇尚劳模、争当劳模的精神去诠释优秀工作者的含义,以一种默默无闻、甘为孺子牛的心态做服务社会的先锋。
主题团日心得体会2023年篇7
奉献祖国就是积极自觉地为社会做贡献。奉献,就是不论从事任何职业,从业人员的目的不是为了个人、家庭,也不是为了名和利,而是为了有益于他人,为了有益于国家和社会。
国家和民族利益高于一切。国家、国家,有国才有家。国家是大家的,爱国是每个人的本分,人类最高道德具有一颗爱国心,把自己的青春与精力全心全意投入到报效祖国的行列中,爱祖国犹如爱自己的家一样,只有付出努力,建设成强大的国家,才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同学们,我们可能不像抗日战士那样轰轰烈烈,也不能有袁隆平那样伟大,但是,我们可以为祖国的利益付出,我们可坚守着自己的岗位,做好我们的本职工作。作为学生,我们就要努力读书,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奉献祖国、奉献社会并不意味着不要个人的正当利益,不要个人的幸福。恰恰相反,一个自觉奉献社会的人,他才真正找到了个人幸福的支撑点。个人幸福是在奉献社会的职业活动中体现出来的。个人幸福离不开社会的进步和祖国的繁荣。幸福来自劳动,幸福来自创造。当我们伟大的祖国进一步繁荣富强的时候,我们每个人的幸福自然就包括在其中。
奉献和个人利益是辩证统一的。奉献越大,收获就越多。一个只索取不奉献的人,实质上是一个不受人们和社会欢迎的个人主义者。如果人人都只索取不奉献,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从哪里来,社会还能进步和发展吗?
同学们,梁启超在《少年中国说》一文中提到“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思想指导行为,行为养成习惯,习惯铸就性格,性格决定命运”。我们全体同学要努力培养和发扬爱国主义精神,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珍爱自己,尊重他人,热爱学校,奉献祖国,不断完善自我,努力学习,掌握本领,为祖国的繁荣富强和我们自己的幸福人生努力奋斗。
主题团日心得体会2023年7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