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定活动方案的成功需要团队的承诺和协作以确保每个人都为实现共同目标而努力,制定活动方案有助于我们建立互信和共同目标,实现共赢,下面是九九公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三经传承活动方案参考5篇,感谢您的参阅。
三经传承活动方案篇1
今年3月5日是“学雷锋纪念日”,也是第10个“__义工节”。为进一步弘扬“学习雷锋、奉献他人、提升自己”的志愿者精神,引导更多的社会力量参与志愿服务,深入推进我街道“志愿者先锋街道”的建设,__团工委(义工联)定于今年3月份开展“3·5学雷锋”志愿服务月系列活动,在3月5日当天,将开展如下活动:
(一)“集市便民,与爱同行”便民利民集市服务
1、内容:大力倡导“参与、互助、奉献、进步”的义工精神,组织各义工组织和青年文明号单位结合自身行业特点和群众需求,深入开展义诊、急救知识培训、法律、工商、社保、教育等专业咨询和家电维修、义务理发等便民利民义务服务。
2、时间:3月5日14:00-18:00
3、地点:__街道市政广场
(二)“生命之光,爱在__”无偿献血活动
1、内容:派发温馨提示,动员志愿者、市民等积极参与爱心献血,推进志愿先锋街道建设,展现我街道志愿者乐于助人、关爱他人的精神风貌,营造文明和谐的良好氛围。
2、时间:3月5日下午14:00-17:00
3、地点:__街道市政广场
(三)“欢乐元宵,志愿同行”元宵节庆双节活动
1、内容:今年“3·5学雷锋日” 正值元宵节佳节,组织开展“欢乐元宵,志愿同行”元宵节猜灯谜庆双节活动,在欢度一个喜庆、祥和的传统节日的同时倡导学习雷锋精神,活跃义工团队气氛,提高义工的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共同创建志愿先锋街道。
2、时间:3月5日晚上19:00-20:30
3、地点:__街道市政广场
三经传承活动方案篇2
活动过程:
一、教师出示幼儿用书中划龙舟的图片,引出活动主题。
教师出示图片:小朋友,你们知道图片上的人在干什么吗?什么节日人们会举行划龙舟比赛呢?(引导幼儿知道是端午节。)
二、引导幼儿了解端午节的来历与习俗。
1、教师:你们知道端午节是怎么来的吗?
2、教师请幼儿说一说。
3、教师讲述《屈原的故事》,让幼儿了解端午节的由来。
4、教师:端午节为什么要划龙舟呢?教师讲述划龙舟的来历。
5、教师:你们知道端午节初了吃粽子、划龙舟之外,还有什么风格习惯吗?教师展示艾草图片,让幼儿初步了解艾草的原因。
6、带领幼儿学习简单的端午节儿歌。(儿歌:五月五,端午到,吃粽子,插艾草,划龙舟呀真热闹。)
三、让幼儿完整听屈原的故事。
1、故事中的屈原是一位什么人呢?
2、他为什么要跳江自杀呢?
3、人们为什么要包粽子、吃包子和划龙舟呢?
教师反思:原来端午节是为了纪念我们国家古代的一位伟人,他的名字叫屈原,他是一位爱国主义诗人,一心为国家大事担忧,眼看着国家就要面临灾难却无法挽救,于是整天忧心忡忡,不久,这位怀才不遇的诗人就跳江自杀了!但是他的尸体一直都没有找到!他自杀的时候刚好快到五月初五了,人们就把五月初五定为端午节,在端午节要赛龙舟、吃粽子。赛龙舟是为了赶跑河里的鱼虾,怕他们吃掉屈原的尸体,在河里投包子、粽子喂饱鱼虾,也是怕他吃掉屈原的尸体!由此可见屈原他是一位多么受人尊重与爱戴的人啊四、请幼儿说说自己过端午节的经历。
教师:马上就是端午节了,我们家里都已将开始包粽子了,你们包粽子要用到哪些工具呢?
这些包粽子的工具要作哪些准备呢?
教师小结:每年的端午节我们都要包粽子和包子。包粽子要用粽叶和糯米,根据个人的口味,人们可以在糯米里面加上猪肉,做成咸粽子;也可以在糯米里面加上红枣,做成甜粽子!
活动结束!
三经传承活动方案篇3
一、指导思想
雷锋精神是我们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它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青少年健康成长,促进了社会文明的进步。校园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摇篮,提倡“以德育人”,雷锋精神就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在雷锋同志逝世五十周年之际,我校大队部根据学校德育工作重点和思路,结合上级的有关精神,制定了我校学雷锋活动方案。
二、活动主题
?弘扬雷锋精神做有道德的人》
三、活动要求
全校每个班都要在学雷锋活动月中行动起来,积极学习雷锋精神,开展各种学雷锋活动,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告别陋习,把微笑带给同学,把孝敬带给家长,把谦让带给他人。
四、活动时间
20__年3月起
五、活动安排
第一阶段:宣传发动
1.大队部制定活动方案
2.通过升旗校会,大队部向全校师生发出《弘扬雷锋精神做有道德的人》倡议,“学雷锋活动月”正式拉开帷幕。
3.充分利用校园广播、黑板报等方式,宣传雷锋事迹,播放雷锋歌曲,营造学雷锋活动氛围。
第二阶段:活动开展
1.各班利用班会课开展学习雷锋,养成教育活动,引导学生认真深入学习雷锋精神的同时,开展自省修身活动,同时对自身在为人、处事、学习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反思、整改。
2.从身边小事做起,在学校,同学之间互助互爱;在家庭,孝敬父母。
3.开展制作学雷锋事迹手抄报、电子报、学唱雷锋歌曲等活动。
4.开展出一期“雷锋”主题板报评比活动。
5.组织高年级学生参加校外公益活动。走进养老院看望老人、走进社区清理垃圾等活动。
第三阶段:总结表彰
三月底,进行“学雷锋活动月”情况总结,并将活动信息及照片上报区教育局德育办、区团委、黑龙江朝文报等部门,通过升旗校会,评选出“雷锋班”、“雷锋式好少年”进行表彰奖励。
三经传承活动方案篇4
一、活动背景:
“粽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这儿端阳,那儿端阳,处处都端阳。”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等等,是中国的四大节日之一。____年起,被列为国家法定假日,迄今已有两千多年的传统。
二、活动意义:
作为中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凝结着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情感,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和思想精华。为引导学生了解和感受中华传统节日文化,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美德,特在初一、初二年级开展系列主题活动,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对民俗文化的认同感。
三、活动过程
1、第一主题:端午祭屈原主题班会
具体时间:6月21日午时第三节课
具体要求:
(1)经过上网等途径了解屈原及他身上体现的高贵品质。
(2)班主任和学生一齐摘抄屈原辞作,经过班会课进行朗诵宣读。
(3)班主任需经过制作敬屈原的课件,和学生一齐赏辞忆故事。
(4)经过主题班会感受祖国传统节日文化,到达弘扬中华优秀传统美德目的。
2、第二主题:端午识艾草
“清明插柳,端午插艾”。艾草与端午节有着不解之缘。每到端午节,按照民间传统,家家户户门前都挂艾蒿,以驱邪祛毒。
具体时间:6月21日午时第三节课
具体要求:
班主任和学生经过各种途径采摘艾草,做成标本,了解艾草在端午节的特殊用途。
(1)标本尽量完整,在报纸或书中安放:叶片向左右两侧分开摊平,小部分叶片可叶面朝下,叶背朝上,皱缩的叶片要展平,后压干,过1x2天换换纸,以便吸取标本体内的水分。
(2)当标本七、八成干时,将它安放在a4纸上,做到整齐、匀称、美观,像一幅图画。
(3)做标签,标签的资料包括:植物的名称(学名或俗名)、科属、采集地点、采集日期、采集者等,标签的大小通常是120×70(毫米),贴在a4纸的右下角。
(4)用另一张a4纸做标本说明卡,自行设计版面,资料包括:标本名称、科属、生活环境、经济价值、药用价值、与端午节的渊源等,并注明班级和姓名。
(5)将两张a4纸背对背整合,然后压膜。
3、第三主题:端午节班级包粽子
具体时间:6月21日午时第三节课
粽子又称“角黍”、“筒粽”,是端午节汉族的传统节日食品,由粽叶包裹糯米蒸制而成。传说是为纪念屈原而流传的,是中国历文化积淀最深厚的传统食品。
具体要求:
班主任带领学生在活动之前准备好包粽子的材料,利用班会课时间和学生一齐包粽子。
班级总体要求:
(1)班主任假前认真布置此项活动,申明活动的意义和作用。
(2)要求全体学生参加,班主任根据学生的爱好和特长,在自主选择和适当调整的原则下,将学生有机分为三个大组,每组选择一个主题活动,保证每个主题都有10个以上的学生参与。
端午节文化活动策划方案9
一、活动时间:
20____年6月21日下午3:00——4:00
二、活动地点:
各班课室
三、活动主持:
各班班主任
四、活动参与人:
本班老师和幼儿
五、活动目的:
1、了解端午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通过端午节来进一步了解中国的传统节日。
2、了解端午节的来历和基本的习俗。
2、体验我国的传统节日中蕴涵的意义。
六、端午节的来源:
端午节是古老的传统节日,始于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至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端午节的由来与传说很多,最让人记住和接受的是:源于纪念屈原
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于五月五日,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有位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扑通、扑通”地丢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人们见后纷纷仿效。一位老医师则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要药晕蛟龙水兽,以免伤害屈大夫。后来为怕饭团为蛟龙所食,人们想出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发展成粽子。以后,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龙舟竞渡、吃粽子、喝雄黄酒的风俗;以此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七、活动准备:
1、有关端午节的ppt和赛龙舟的视频以及音乐。
2、各班请提前通知家长为幼儿准备好一个粽子和一个水果,并于活动当天带回幼儿园,幼儿将进行端午节食物分享活动。
3、各班自行进行拍照活动。
八、活动内容:
1、了解端午节的由来及主要的庆祝活动。
(1)分享有关端午节的ppt,了解端午节的来历和习俗。
(2)看赛龙舟、欣赏赛龙舟时的音乐,感受传统节日——端午节的气氛。
(3)将大家带来的粽子及各种水果一起分享。(重点可以向幼儿介绍一下粽子的不同形状及包法和不同的口味。
九、注意事项:
1、各班请提前向家长说明活动,事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并穿好相应的校服。
2、注意不要给幼儿吃太多粽子,难消化,也请和家长说明。
3、各班自行拍照并准时上传到本班博客,并于下午五点之前上传两张精华照片至黄友文件夹,并以班级命名。
三经传承活动方案篇5
一、活动目的:
弘扬雷锋精神,倡导社会文明新风,深化学雷锋活动,结合本内具体情况培养孩子助人为乐、互相帮助、勤于节俭、懂得谦让的良好思想品质,培养孩子关爱他人、服务社会的优良品质,立足校园加强我校精神文明建设,掀起我校学雷锋活动新高潮,不断丰富和发展新时期学雷锋活动的内涵和形式。
二、活动主题:
弘扬雷锋精神构建和谐校园。
三、活动要求:
“学雷锋”活动要立足本班,立足本校,使学雷锋深入到每个班级中每1个人,从自我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像雷锋那样专心做好每一件事不流于形式。
四、活动过程:
第一阶段:宣传雷锋精神,看雷锋电影。
1.发动班内每1个人读一段雷锋故事,学唱一首雷锋歌曲。
2.充分利用壁报宣传阵地,开展宣传活动,造成学习雷锋的声势。
3.充分利用班队会时间和早读时间读雷锋日记、校内外学雷锋先进事迹材料,播放雷锋歌曲等,营造学习雷锋活动氛围。
第二阶段:开展活动
1.用雷锋精神完善自我——我不会再乱丢废纸了。
2.学做好人好事,争做雷锋小标兵。
3.慧眼识雷锋——夸夸我身边的小雷锋。
4.学雷锋应如何从身边的小事做起?
①坚持岗位学雷锋:要求学生全员参与,从日常学习生活做起,具体要求做到“上学不迟到、课间不追跑打闹、不骂人、不随地吐痰、不乱扔纸屑、不破坏公物”。
②在学习与同学交往的过程中要树立“先人后己”的`观念,你追我赶使每个同学的思想品质都有大的提高。
③倡导同学之间互帮互助,携手共进,不仅是在学习上相互促进,共同进步,也希望在生活和思想品德上互相影响共同提高,最终提升整个班集体、整个学校的良好风气。
第三阶段:大力开展班内志愿者活动
1.组织进行班内志愿者做好课间监督工作。
2.树立志愿者的服务意识
3.组织志愿者参加外出活动,培养志愿者听从老师安排,遵守活动纪律,关心和帮助他人的服务意识。
第四阶段:总结表彰
1.总结
雷锋精神是我们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多年来,它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青少年健康成长,促进了社会文明的进步,树立了良好的社会风气。校园是少年儿童健康成长的摇篮,我校提倡“以德育人”,雷锋精神就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我们一年级2班积极响应学校大队部的号召,于20__年3月集中开展纪念学习雷锋活动。为进一步推动我校“学雷锋”活动和深入持续开展,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为共建“和谐校园”作出新的贡献。
通过本次学雷锋活动,我们班人人都是小雷锋,从规范行为习惯做起,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从提高基本素质做起,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同学们在老师的引领下,不断地去追寻雷锋的足迹,感悟雷锋的品行,在付出中提高自己的德行,在实践活动中传播文明,围绕身边的小事,展示出了我们21世纪新雷锋的精神面貌。通过这次有效地开展学雷锋活动,让老师欣喜的看到了同学们的成长足迹,相信你们会越做越好。
2.表彰
根据班级活动情况,评比学雷锋标兵。
三经传承活动方案参考5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