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与形优秀教案优质6篇

时间:
Trick
分享
下载本文

教师在设计教案时,常会思考课程的整体效果与学生的参与度, 一份精心设计的教案能有效指导教师的课堂教学流程,以下是九九公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数与形优秀教案优质6篇,供大家参考。

数与形优秀教案优质6篇

数与形优秀教案篇1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p4~p5例5~例6、p5“试一试”、“练一练”p6~p7练习一第6~8题

教学目标要求:

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并掌握等式的性质,即在等式两边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不等于0的数,结果仍然是等式。

2.使学生掌握利用相应的性质解一步计算的方程。

教学重点:

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并掌握等式的性质,即在等式两边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不等于0的数,结果仍然是等式。

教学难点:

使学生掌握利用相应的性质解一步计算的方程。

教学过程:

一、复习等式的性质

1.前一节课我们学习了等式的性质,谁还记得?

2.在一个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所得结果仍然是等式。那同学们猜想一下,如果在一个等式两边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数(除以一个数时0除外),所得结果还会是等式吗?

3.生自由猜想,指名说说自己的理由。

4.那么,下面我们就通过学习来验证一下我们的猜想。

二、教学例

1.引导学生仔细观察p4例5图,并看图填空。

2.集体核对

3.通过这些图和算式,你有什么发现?

__=202__=20×2

3__3__÷3=60÷3

4.接下来,请大家在练习本上任意写一个等式。请你将这个等式两边同时乘同一个数,计算并观察一下,还是等式吗?再将这个等式两边同时除以同一个数,还是等式吗?能同时除以0吗?

5.通过刚才的活动,你又有什么发现?

6.引导学生初步总结等式的性质(关于乘除的)乘或除以0行吗?

7.等式性质二:

等式两边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不等于0的'数,所得结果仍然是等式。

8.p5“试一试”

⑴指名读题

⑵你是根据什么来填写的?

三、教学例

1.出示p5例6教学挂图。

指名读题,同时要求学生仔细观察例6图

2.长方形的面积怎样计算?

3.根据题意怎样列出方程?你是怎么想的?板书:40__=960

4.在计算时,方程两边都要除以几?为什么?

5.计算出__=24后,我们怎样才能确定这个数是否正确?请大家口算检验一下。最后将例6填写完整。

6.小结:在刚才计算例6的过程中,我们将方程的两边都同时除以40,这是为什么?为什么将等式两边都同时除以40,等式仍成立?

7.p5练一练

解方程:__÷0.2=0.8

师巡视并帮助有困难的学生。

练习后指名让学生说一说:你是怎样解方程的?为什么可以这样做?

四、巩固练习

1.要使下面每个方程的左边只剩下__,方程两边应同时乘或除以几?

0.6__=7.2方程两边应同时

__÷1.5=0.6方程两边应同时

2.化简下列各式

8__÷850+__-40

__÷9×9__-1.4+1

3.p6第7题

教师引导学生列方程

4.p7第8题解方程带“★”写出检验过程

__+0.7=14★0.9__=2.45★76+__=91

__÷9=90★__-54=18★2.1__=0.84

五、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学到哪些知识?在解方程时,关键是什么?要注意什么?

六、作业

完成补充习题。

板书设计:

等式的性质和解方程

__=202__=20×240__=960

3__3__÷3=60÷3解:40__÷40=960÷40

__=24

等式两边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不等于0的数,检验:把__=40代入原方程,所得结果仍然是等式。左边=40×24=960,右边=960

__=40是原方程的解。

数与形优秀教案篇2

一、 教学内容:课本第1—4页。三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二、 教学目标:三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1、 能抓住教师的形象神态进行描绘,培养自己的观察力。

2、 能记忆或想象画出师生之间印象深刻的故事,培养自己的绘画表现力。

3、 掌握贺卡设计的方法步骤,能制作一张尊师卡片送给自己喜欢的老师,表达自己的心意,提高自己的动手设计能力。

4、 在充满生活情趣的绘画与制作中,增进师生之间的感情。三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三、 教学重点:掌握贺卡设计的方法步骤,能制作一张尊师卡片送给自己喜欢的老师,表达自己的心意,提高自己的动手设计能力。

四、教学难点:能记忆或想象画出师生之间印象深刻的故事,培养自己的绘画表现力。

五、 教学准备:卡纸。

六、 教学设计:三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本课围绕“老师”这个主题,将表现性绘画和手工制作融入到师生情感交流之中,教师的教学艺术将激活学生对教师的美好印象。语言的交流、心灵的对白、细节的把握将再次勾勒师生学习生活的直观画面。

活动一重在启发学生观察、记忆自己喜欢的教师的形象特征,教学可作如下安排:引导记忆——学习讨论——提供指导——创造表现——交流评析。

上课前讲发生在某位教师(或者是自己)身上的故事,让学生猜猜这位教师是谁,并引导学生对结果进行推理分析:“你是怎样猜出来的?”,“这位教师外形有何特点?”,“你还知道他(她)喜欢干什么?”,通过交流学习讨论引发学生对教师的注意和记忆。在学习指导中可通过示范画或学习作业的展示观察,让学生重温“自画像”那一课中人物的基本画法,抓住自己喜欢的教师的特点进行独特的创作表现。作业之后,可将作业进行展示,先让学生们猜猜画上是哪位教师,再请作者本人进行介绍,首尾呼应,结束本课的学习。

活动一作业表现仅仅是教师个体形象,活动二与活动一比较,要表现的`人物更多,情节更生动。教学中可作如下安排:观察比较——学习讨论——提供指导——自主表现——交流评析。

可利用cai出示两副学生作业,引导学生观察比较,第一副画是一位教师的具体形象,第二副画是将第一副画中的教师形象与一些学生形象进行组合的画面,通过比较揭示本课学习主题。学生讨论师生相貌、身材、衣着的区别,并在cai中强化表现意识,在提供学习指导时可通过cai让学生在画面中对既定的教师、学生形象进行尝试组合构图,出现人物形象组合的各种图画,并鼓励学生根据记忆加上一定的主观想象,积极思考“学生和教师在何处干什么?”的故事情节,大胆表现,在交流评析中对自己表现的印象深刻的画面故事畅所欲言。

活动三是关于卡片设计制作的学习内容,可以信息加工策略为主导设计学习活动,教学安排如下:观察分析——掌握规律——拓展思路——自主设计——体验交流。

教师出示尊师卡揭示课题,并让学生拆分卡片,了解卡片的构成要素包括:衬底、形象、文字,探讨卡片的设计方法和设计规律。教师提供各种卡片供学生欣赏,开拓学生的视野,并向学生提供卡片外形和图案设计的思路,如根据文字、祝词进行联想等。学生设计制作完毕后可相互欣赏,并赠送给自己喜欢的教师。教师充满谢意的表白既是对孩子的肯定,又促进情感交流的升华。

评价不能局限于绘画或制作表现的因别,更重要的是通过评价继续构建师生友谊之桥,注重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

作业要求:活动一,以写生或记忆的方式画一画自己喜欢的老师,可以是头像、半身像或全身像。活动二,记忆或想象画出自己和老师之间印象最深的事情。活动三,设计制作一张贺卡送给自己喜欢的老师,表达自己的心意。

数与形优秀教案篇3

教材分析

传承了一二三年级的编写思路,但是随着四年级的学生年龄的增长在音乐的表现力上更强了,音乐的感悟力也更强了。音乐的欣赏课也提高了一个层次,同学们对于歌曲的情感了解也更加透彻了,在对于音乐的情绪,音乐的速度,音乐的力度比前几年也更加了解了。

学情分析

四年级是从低年级向高年级转变的关键时期,这个时候四年级开始转变思想。从过去的笼统思想变为具体分析。偏重于喜欢的事物具体的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很难引导。

在音乐上我觉得四年级的学生有一定的音乐理解力,在上欣赏课的同时学生也很积极的理解音乐的内涵。加强音乐的情感表达。

教学目标

1、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通过听唱、自学的形式学习歌曲《友谊的回声》。表达对大自然的热爱、对友谊的赞美和追求。

2、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音乐活动,在活动中体验回声这一自然现象,能用强弱对比来模仿回声,培养了学生的表现力,并从中获得成功的喜悦。

3、学习力度记号f 、pp。感受并掌握歌曲中的力度记号。

教学重点和难点

力度记号的学习及表现回声的效果

教学流程示意

1、先欣赏动画片《淘淘的故事》引出回声的效果。

2、在欣赏的过程中解决歌曲中的重难点,强弱的力度记号并做出强弱表现出最好的.回声效果。

3、学习歌曲,在学习之前多次聆听,每次聆听会提出相应的问题,带着问题聆听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4、学习歌曲的过程,首先注意唱歌的节奏,其次注意歌曲的咬字吐字,再次注意歌曲的情绪与情感。

5、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男生女生的轮唱,体会回声的效果。

6、带着友谊的问题再次进行观看找出友谊的深层含义,做到首尾呼应。

7、最后再次演唱歌曲《友谊的回声》。

数与形优秀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认识红、黄、绿三种颜色,学习颜色的匹配。

2、喜欢参与粘贴活动,体验动手操作的快乐。

活动准备:

1、绿色,黄色,红色小樱桃图片各一张。

2、自制红色、黄色、绿色樱桃树各一棵,树上贴上双面胶。

3、自制若干红、黄、绿色小樱桃。

活动重点:

认识红黄绿三种颜色。

活动难点:

将颜色正确匹配。

活动过程:

一、认识小樱桃(出示樱桃图片)

1、导入:小朋友,你们看老师带来了许多的图片,你们觉得漂亮吗?哪里很漂亮?

(幼儿自由讲述)

2、老师觉得这里有红色的很漂亮,你们觉得漂亮吗?你认识它吗?在哪里见过它呢?它的名字叫什么?

3、它的名字叫小樱桃,来我们一起说说看,“小樱桃”,小樱桃的家住在长兴,它可是我们长兴的宝贝。

二、感知小樱桃颜色的变化

(看图片)我们一起看看,小樱桃可厉害了,从绿色的小樱桃,慢慢的变成了黄色的小樱桃,再慢慢的长大了,变成了红色的小樱桃,小樱桃就像一个魔法师一样,从绿樱桃,变成黄樱桃,再变成红樱桃,厉害不厉害呀?(快给小樱桃拍拍手)

三、认识绿、黄、红三种颜色

1、你们看,老师也要来变魔术了,变,变,变,哇,变出了这么多小樱桃。沈老师厉害不厉害呀?厉害啊,(快给沈老师拍拍手)

2、我们一起看看小樱桃有哪些颜色呀?老师请出一个小樱桃看看,这是什么颜色的小樱桃?(绿色的)现在请绿樱桃休息一下,再看看这个樱桃是什么颜色的呢?(黄色的)咦,这是什么颜色的啊?(红色的)

3、我们一起和小樱桃打个招呼吧!(小樱桃你好!小朋友们好!)沈老师请小樱桃先去休息一下,等等和我们做游戏。

4、老师要变魔术了,看看变出了什么呀?这是一棵樱桃树,说说看“樱桃树”,看看是什么颜色的樱桃树呀?(绿色的)对了,它穿了一件绿色的衣服。

5、再看看这棵樱桃树穿了一件什么颜色的衣服呀?(黄色的)真漂亮。

6、咦,这棵樱桃树穿了一件什么颜色的衣服呢?(红色的)你们真棒!

7、学说:“一颗绿樱桃,一颗黄樱桃,一颗红樱桃”。

四、初步学习颜色匹配,游戏小樱桃找朋友

1、你们看看(图片),这些樱桃树上长满了什么呀?(小樱桃)真漂亮。

2、可是,老师的樱桃树上有没有小樱桃呀?(没有)樱桃树让我们小小班的小朋友帮它们结上好看又好吃的小樱桃,你们愿意吗?(愿意)

3、听清楚了樱桃树都有它们自己喜欢的小樱桃,我们一起来听听绿樱桃是怎么说的,“我是绿樱桃树,我的好朋友是绿樱桃,小朋友你们要把绿樱桃送给我噢”。听到了吗,它的好朋友是谁呀?(绿樱桃)

4、听听看它是什么颜色的樱桃树?“我的好朋友是黄色小樱桃,因为我是黄樱桃树”。再听听看它是谁呢?“我是红樱桃树,我喜欢红樱桃”。

5、想一想,绿樱桃树上贴上什么颜色的樱桃,(绿樱桃)黄樱桃应该送给哪棵樱桃树,(黄樱桃树)红樱桃树的好朋友是什么颜色的樱桃呢?(红樱桃)

6、现在沈老师给每一个小发一个小樱桃,拿到了小樱桃,请你看看,想一想你的小樱桃是什么颜色的`,说一说:应该把他送给什么颜色樱桃树呢?(请3至5个幼儿说说)

7、哇,你们真棒,都知道自己手中小樱桃的好朋友了,现在沈老师请你们轻轻的走上来,把你的小樱桃送给樱桃树,好吗?(幼儿贴樱桃)

五、检查贴樱桃的结果

1、小樱桃都贴到樱桃树上了,我们一起来看看小樱桃都找到自己的好朋友了吗?

2、咦,这棵樱桃树是什么颜色的?(绿色)看看上面都是它的好朋友吗?(不是)为什么它不是绿樱桃树的好朋友,(它是红樱桃)我请小朋友把它送到它的好朋友的树上,现在这样对不对呀?(对)你真棒!

小结:

(1)哇,我们的樱桃树上都结满了好看又好吃的小樱桃,你们开心吗?(开心)

(2)今天,我们认识了小樱桃,还知道了小樱桃小时侯是绿色的,慢慢长大变成黄色的,等到长大成熟了就变成红色的了。还帮助小樱桃找到了好朋友,你们真能干,快给自己拍拍手,现在小樱桃要回家了,“小朋友再见”,“樱桃树再见”。

活动反思:

整个活动结束后,我仔细的回想着,发现我们班的幼儿年龄较小,各个方面的能力都不是很好,从幼儿的兴趣性,从幼儿的参与度着手,从幼儿的主体地位出发,制定了一系列的详案,让幼儿能真正的参与其中,感受快乐的氛围,学习新的知识,掌握新的本领。

数与形优秀教案篇5

一、学习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正确认读7个要求会认的生字,掌握11个要求会写的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中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知道巨人的花园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勾画重点语句,情感朗读,抓住文中巨人砌墙与拆墙后花园情景,巨人砌墙和拆墙后态度和感觉进行指导朗读,理解课文。

2.根据课文内容发挥想象,以更好的体会课文主题。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通过理解课文,体会故事告诉人们的道理,在生活中学会宽容,学会分享。

2.由课文故事引发开去,教育学生在生活中不仅要懂得与他人分享快乐,更要懂得与他人分担忧愁。

二、教学过程:

教学设计一: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童话吗?你最喜欢哪童话?为什么?

生:喜欢!并说出喜欢的童话集读后的收获。

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童话故事《巨人的花园》。

二、范读课文。

师:你们想知道巨人的花园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吗?我们赶快来看吧!(出示范读课件)

三、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师:刚才我们听了示范朗读,下面就请大家自己用你喜欢的方式读一读课文。(默读、自己读、小组合作读)读的时候一定要看清生字的读音,读不熟的地方多读几遍。

四、检查朗读。

师:同学们读可真认真。谁愿意读一读?(指名读课文,每人一段)

五、理清线索,复述课文。

师:通过读课文,大家对这童话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了吧!在这童话故事中,巨人的花园发生了几次重大的变化?

生:发生了3次重大的变化。

师:为什么发生变化呢?

生:复述课文内容。

师:做相应的指导。(指名说)

六、生字教学。

1.认读带拼音的生字。

师:同学们说得很棒,能用既精炼又准确的语言复述课文了。下面我们来看一看这一课的生字。(课件出示带拼音的生字)这些生字在读课文的过程中大家都见到了,现在老师把它们从文中拿了出来,你还能读出来吗?(指名读)

师:太棒了!谁愿意领着大家读一读。(指名领读)

2.认读去掉拼音的生字。

师:那我去掉拼音你还能准确地读出来吗?(指名读——开小火车读)

3.交流记字方法。

师:你们真是太了不起了!关于这些生字你有什么记忆的好方法吗?

生:选择其中的字,自己说记忆方法。(老师随机指导书写)

组词,造句。

师:看来每个同学都有自己的方法把字记得又准又牢。字是拿来用的,你能选一个字族一个词并造个句子吗?

生:组词造句。

书写生字。

师:现在就请大家把这些字写一写吧!(教师巡视)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回忆旧知,引入新知。

师:上节课我们熟读了《巨人的花园》,还学习了其中的字词。谁还记得《巨人的花园》这一课讲了一个什么故事。(生复述课文)

师:说得真不错,看来这个童话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巨人的花园是一个什么样的花园呢?

生:这是一个美丽的大花园。(板书:美丽)

二、分析品读课文。

1.学习第一段:

师:你是从哪看出来的?

生:读第一段

师:你喜欢这个大花园吗?你来读一读。(指名读)

师:在这个美丽的大花园中,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学生发挥想象并描述。)真是太美了,老师都闻到花的香味了!谁再来读一读?(指名品读)

师:在这个美丽的大花园中,孩子们是多么的——(板书:孩子)

生:快乐!(板书:快乐)

2.学习第二段:

师:在这个美丽的大花园里发生了一件什么事?

生:读第二段。

师:哦,这个巨人的喊声都把孩子们吓跑了,应该怎样读?(指导朗读)

生:读“你们在这里做什么”

师:读的真不错。谁来读一读这块告示牌?

生:读“不准擅入,违者重惩”

师:什么是“擅入”,什么叫“重惩”?

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解释。

3.学习第三段:

师:春天又来了,在巨人的花园里有春天吗?

生:没有。

师:为什么呢?

生:春姑娘讨厌自私的巨人,没有光顾他的花园。(板书:自私)

师:哦,因为巨人的自私,现在的花园是什么样的?

生:读(课件出示:巨人的花园……弄坏了一大半)。

师:读后你有什么感受?你是从哪看出来的?(指导朗读)

生:感觉很荒凉。(板书:荒凉)朗读相关句子。

师:这会的巨人的心情是怎样的?

生:苦恼!(板书)

4.学习第四段:

师:你们瞧!有一天,春天终于光顾了巨人的花园。(课件出示:一天早晨……春天来了)谁来读一读。

生朗读。

师:谁带来了春天,是春姑娘吗?

生:不是。

师:那是谁?

生:孩子们。

师:课文中还能从哪里看出是孩子们带来了春天?

生读第四段剩余部分。

师:春天又回来了,此时巨人的花园不再是荒凉的.花园了,又变成——

生:美丽的花园了!(板书:美丽)

5.学习第五段:

师:看到花园的变化,你们高兴吗?最后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第五段吧!

生:读第五段。

师:哦,巨人和孩子们是“快乐”的!(板书:快乐)

师:为什么巨人开始是苦恼的,又变得快乐了呢?

生:因为他变得不自私了!(引导板书:

宽容)

师:此时的快乐和故事一开始提到的快乐一样吗?(板书:共同)

三、拓展延伸:

师:巨人的快乐是来源于他的宽容、无私,愿意把自己美好的东西与大家一起分享。让我们帮巨人重新在告示牌上设计一句话吧!

生:编告示牌。

四、:

师:(指着板书)由于巨人的自私使原本美丽的花园变的荒凉,又由于巨人懂得了宽容与分享,花园又恢复了美丽的景象。老师希望同学们以后能像巨人一样,能把自己的快乐与他人分享,做个真正快乐的人。(板书:学会宽容,分享快乐)

咱们班也是一个集体,希望每一个同学今后在为人处事上,也要学会宽容,学会分享,使每个人都感受到班集体的温暖,能做到吗?

生:能!

数与形优秀教案篇6

教案目的:

1、理解内容:初步学会有节奏的朗诵

2、乐于参与活动,体验集体的乐趣。

教案准备:

1、课前先学会小白鹅的肢体形象动作

2、户外空场地一块。

3、音乐磁带一盒。录音机

教案过程:

1、活动引题

(1)小朋友今天我给大家变魔术----看看我变什么小动物了?(大白鹅)

“嘎!嘎!嘎!我是一只大白鹅,你们愿意当我的鹅宝宝吗?今天妈妈要带宝宝到外面去玩想不想去啊?那我们准备吧!”

(2)音乐律动入场:

“宝宝们我们到了,先轻轻的找个舒服的位子做下吧!”

2、教师示范配合手指谣的方式示范朗诵

“今天我的'肚子里藏着一首想要和宝宝们玩一个很好玩的,宝宝们想不想玩啊?那我们一起先来听听看,这首是什么样的?(教师配合手指摇的方式朗诵)

3、通过提问帮助幼儿理解的内容。

提问:里有谁呀?他们在干什么?到哪里去了?妈妈怎么样啦?

(教师根据幼儿说的内容把带入进去)

4、集体:

刚才里的小白鹅和妈妈玩,那你们想不想和妈妈一起玩这个呀?

那我们就准备吧!(集体边念边2—3遍)

5、结束部分:音乐律动《噜啦啦》《开火车》

宝宝们,我们玩了一身汗好脏啊,跟妈妈一起洗个早吧?

呀!火车要开了,我们赶快上车回家吧。

数与形优秀教案优质6篇相关文章:

听声音教案优质6篇

喂娃娃教案优质6篇

中班牙齿健康教案优质6篇

教育优秀事迹材料优质6篇

蛋宝宝教案优质6篇

我们的节日教案优质6篇

三年级教案优质6篇

小学安全教育班会教案优质6篇

班会课优质教案6篇

防火幼儿安全教案优质6篇

数与形优秀教案优质6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77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