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诗的教案精选7篇

时间:
Gourmand
分享
下载本文

在制定教案时,需要考虑时间安排和课堂管理,设计灵活的教案,能够根据学生反馈及时调整教学内容,下面是九九公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小学诗的教案精选7篇,感谢您的参阅。

小学诗的教案精选7篇

小学诗的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价值观:激发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让学生在活动中展示自我,增强合作意识。

2、知识与技能:发展协调、灵敏的素质,

3、体验学习武术的乐趣,和增强自信心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基本的武术动作,和基本手型和基本步法。并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体验到中国传统武术的魅力

教学难点:学生在做马步歇步虚步时做的不是很到位要求学生不厌其烦的.去体会每一次做动作时候的不同感觉争取一次比一次做的好

教学过程:

1、教师先做整套五步拳动作示范动作

2、教师讲解基本手型拳掌勾手

1、教师教授马步冲拳弓步推掌仆步穿掌虚步挑掌歇步下冲拳等单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预设 学生行为 设计意图

1、教师做示范

2、学习单个动作

3、把单个动作组合

4、多次反复纠正练习

1、做示范

2、教师领做

3、纠正学生错误动作

4、鼓励学生

1、学习模仿教师动作

2、询问武术的精髓

3、多次反复练习

4、独立完成

5、请教师指导通过教师做示范和领做加上学生多次练习使学生能够独立完成五步拳并对武术充满兴趣

板书设计

一起势二马步三马步冲拳四弓步五弓步冲拳六扑步七歇步

学生学习活动评价设计

在教学过程当中学生学习意识非常积极不停地向老师发问,教师一一给予回答并鼓励学生们多吃苦多练习在练习的过程中体会学习武术的快乐。教师也可以做一些较难的动作演示给学生,激发学生更深的学习意识。

教学反思

1、在备课的过程当中感觉应该从简单到难循序渐进的学习,要讲究方法用最好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由于学生年龄较小所以在掌握平衡的是时候很差所以要着重讲解重心的位置。

小学诗的教案篇2

[教学要求]

1.复习巩固汉语拼音,按顺序填写小写字母。

2.区别三组由形近偏旁组成的字,并正确组词。

3.给句子加标点,根据标点读出句子的语气。

4.练习写好带偏旁的字,注意字的间架结构。

5.熟记4个成语。

6.朗读、背诵十二地支和十二属相。

7.看图说几句通顺的话。

[教学时间]

四课时。

第一课时

一、教学第一题

1.审题。

(1)指名借助拼音渎题目。

(2)学生说说题目中的两点要求:背诵字母表,然后按字母表的顺序在横线上抄写小写字母。

2.指导。

(1)出示《汉语拼音字母表》指导朗读。

(2)集体背诵《字母表》。

(3)分组比赛背诵。

(4)"开火车"接背《字母表》。

3.练习。

(1)出示小写字母卡片,指名读、集体读。

(2)在横线上抄写小写字母。

4.反馈。

(1)检查填写情况。

(2)出示"b"按字母顺序说出前面和后面的字母。

(3)出示" "按字母顺序说出前面和后面的字母。

(4)集体读填写的小写字母。

二、教学第二题

1.审题。

(1)指名借助拼音读题目要求。

(2)讲清题目要求。

2.指导。

(1)出示卡片:祖一被。

①指名读。

②按左右结构的顺序说说"祖"和"被"的左部偏旁。

③指导学生观察比较"守"和"丰"这两个偏旁的差别。(只有一点之差)

④用组词的方式,让学生弄清"祖"和"被"的意思。

(2)出示卡片:房一层。

①指名读。

②按半包围结构说说"房"和"层"的上部偏旁。

③指导学生观察比较"户"和"尸"这两个偏旁的细微的差别。

④用组词的方式,让学生弄清"房"和"层"的意思。

(3)出示卡片:写一家。

①指名读。

②按上下结构说说"写"和"家"的上部偏旁。

③指导学生辨"一"和"山"这两个偏旁的细微的差别。

④练习组词,弄清"写"和"家"的意思。

3.练习。

(1)分组出示卡片,集体认读。

(2)指导学生在方格里照样子抄写。

4.反馈。

(1)检查学生抄写情况。

(2)出示卡片,指名再读一读这一组词,巩固字形字义。

第二课时

一、教学第三题

1.审题。

教师引导学生自读题目要求,弄清学习要求。

2.指导。

(1)出示《标点符号歌》,朗读复习逗号、句号、问号和感叹号的用法。

(2)指导学习第一句:"西湖风景真美呀"。

①让学生认读,读好"呀"的语气。

②根据句子的意思和语气练习加标点。(句后加感叹号)

③教师范读。

④学生练读,读出赞美的语气。

(3)指导学习第二句:"这是不是菠萝"。

①教师范读。

②学生认读,读好"是不是"的语气。

③根据疑问语气和句子的意思练习加标点。(句后加问号)

④学生练读,读出疑问的语气。

(4)指导学习第三句:"万里长城是我国古代的伟大建筑"。

①学生认读。

②教师引读:万里长城是--

③根据句意和语气练习加标点。(句后加句号)

④学生朗读,读出陈述语气。

(5)指导学习第四句:"妈妈 这个星期天你一定要教我包饺子"。

①教师范读。

②学生弄懂句意。

③练习给祈使句加标点。(中间加逗号,句末可用句号,也可用感叹号)

④学生朗读,读出恳求的语气。

二、教学第四题

1.审题。

教师谈话,让学生弄清本题的要求。

2.指导。

(1)出示卡片,让学生认读"暖、冻"这两个字。

(2)说说这两个字的部首。

(3)引导学生回忆前面提出的写字要求和描红要求。

(4)指导书写日字旁的宇:"暖"。

①引导学生观察,用比较的方法,启发学生把"日字旁"写得 略窄一些,右半部分宽一些。写左窄右宽的字注意左半部稍向上提,勿使下坠,力求间架合理。

②教师在黑板上示范描写"暖"。

③学生在田字格里描红生字。

④教师示范仿影、临写生字。

⑤学生在田字格里练习仿影、临写生字。

按上面的步骤和方法,指导学生学写两点水旁的"冻"。指导写"冻"时注意"?"稍向上提写得窄一些。

3.练习。

让学生按照要求认真练习

描红、仿影、临写,教师进行个别辅导,教室里要注意保持安静,让学生凝神练字。辅导时还要注意纠正学生不正确的书写姿势。

4.反馈。

教师相机展示优秀写字作业,表扬书写姿势正确及有进步的' 同学。

第三课时

一、教学第五题

1.审题。

(1)指名读题。

(2)教师谈话帮助学生弄清本题的学习要求。

2.指导。

(1)学生自由读4条成语。不认识的字可以查字典或问老师。

(2)教师范读。

(3)学生自由读。

(4)理解成语的意思。学生只要大体说出成语的意思即可,对一些理解有难度的成语,教师给予讲解。

3.练习。

(1)学生自由练读。

(2)同座位练习背诵。

4.反馈。

(1)集体齐背。

(2)指名背。

二、教学第六题

1.审题。

(1)指读练习要求。

(2)让学生说一说该项练习的要求是什么。(一是朗读,二是背诵)

2.指导。

(1)学生借助拼音自读。

(2)指名试读。

(3)教师范读。

(4)教师结合插图讲解:这是我国传统用做表示次序的符号十二地支和十二属相。十二地支在古代表示时辰,并以十二属相搭配。

(5)教师再次范读。

3.练习。

(1)学生自由练读。(教师注意帮助学生纠正易读错的字音:"巳、子"都是平舌音,"辰、申"都是翘舌音、前鼻音)

(2)指名朗读。

(3)"开火车"接读。

(4)看图练习背诵,指名试背。

4.反馈。

(1)检查朗读。

(2)指名背诵。

第四课时

教学第七题

课前准备:

1.教师仔细观察,收集学生一些说话姿势不正确的实例。

2.教学挂图或投影片。

一、揭题

1.教师谈话:同学们,我们在与别人交往中说话时要注意些什么呢?老师曾提过一些要求,谁还记得?谁能来说一说?

2.将学生的回答引导到说话"要注意姿势"时出示话题:说话要注意姿势。

3.引导学生自读本次口语交际的要求。

二、指导看图,引导讨论

1.第一幅图上画的是谁和谁在什么地方做什么?(一位女老师和一位女同学在办公室里说话)

2.你觉得女同学说话时的姿势正确吗?(不正确)

3.她说话时的姿势怎么不正确?为什么?

4.指导学生看二、三幅图,要求同座边看边讨论。讨论主要围绕三个问题:

(1)图上画的是谁和谁在什么地方做什么?

(2)你觉得他们的姿势正确吗?

(3)为什么说他们的姿势不正确?

5.按二、三幅图的顺序,让学生自由发表自己的意见。

6.教师根据讨论情况作一个简要的小结。

三、利用课本插图,帮助学生弄清说话时的正确姿势

1.引导学生再次看图,想一想:图上的小朋友应该怎样做才对?

2.根据图的内容,创设情境,鼓励学生将正确的说话姿势表演出来。教师在学生表演时,要根据表演情况及时给予指导。

四、扩展训练,让学生进一步进行口语交际的实践

1.启发思考:在我们平时的学习、生活中,我们还见到过哪些不正确的说话姿势?(问题提出后让学生分组充分讨论)

2.交流发言:引导学生说出平时口语交际中的一些不正确的说话姿势。

3.选择一些实例,指导学生进行尝试性表演。每一例表演后,让学生说说:表演得怎么样?有什么问题?你觉得应该怎样演?

五、教师小结

要点:我们在与别人交往中说话,除了要把话说好之外,还要注意有大方、得体的说话姿势。这样不仅会增加说话的表达效果,还会给人留下良好的印象。希望同学们平时说话时要多注意自己的说话姿势。

小学诗的教案篇3

一、教学内容分析:

运球、行进间运球,作为篮球的基本功,在篮球比赛中也是重要的基础环节。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对技巧的掌握程度不同,在教学中安排复习内容,让同学们更好掌握,旨在让同学们领会篮球的乐趣,培养学生的'运动热情,让90%的学生达到基本熟练的水平,并有一部分篮球底子好的学生在篮球课上有更大的提高。

二、教学目标:

1、培养兴趣:让所有同学参与其中,并给每位同学创造成功的机会,培养学生对篮球的兴趣。

2、身心健康:培养学生自信心,与同伴、队友的合作能力;锻炼学生的运动协调性、灵敏性、耐力等身体素质。

3、提高技能:不要求所有学生达到高水平,但要基本熟练掌握正确动作,对于篮球底子好的学生,再进一步提高其技能。

三、教学过程:

课时1、原地运球

1、体委组织集合,报数,检查服装,宣布课程内容

2、准备活动:慢跑2圈+热身操+活动手腕、脚踝、肩脖+拉伸运动

3、复习上节课内容——正确持球、拨球

4、熟悉球性5min

双手弹拨球+环绕腹背交接球

5、动作演示(前两排蹲,后两排站)

动作要领:两脚前后开立,脚尖向前,双腿弯曲身体前倾;五指自然分开,用手指和指根部位击打篮球正上方,空出手心,大臂带动小臂运动,以肘关节为轴,上下运动击打球的正上方。

6、学生自己练习+教师纠正动作

7、游戏时间:篮球砸人游戏

8、放松,整理运动,小结,器材归还下课

课时2、行进间运球

1、体委组织集合,报数,检查服装,宣布课程内容

2、准备活动:慢跑2圈+热身操+活动手腕、脚踝、肩脖+拉伸运动

3、复习上节课内容——原地运球

4、熟悉球性5min

双手弹拨球+环绕腹背交接球+运球

5、动作演示(前两排蹲,后两排站)

动作要领:击打球的后上方使得球向前走,而不是原地运球时的正上方,注意,球的落点应该在与手同侧的脚的侧前方。

难点:跑动频率与拍球频率一致,球的落点在脚侧前方(不要打在脚面上)

6、学生自己练习+教师纠正动作

7、游戏时间:篮球接力比赛

排成4纵队,第一排4个同学持球运球行进,绕过标杆,运球回来交接球,最后跑完的一对20个俯卧撑

8、放松,整理运动,小结,器材归还下课

小学诗的教案篇4

一、活动背景

为了全面贯彻素质方针,推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深入进行,总结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成果,促进地方教材的进一步开发和建设,并在教学活动过程中逐步地探索———研究———总结—————反馈————整理————逐步调整教学活动环节,完善教学活动过程,最终使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落到实处。

伴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进行,对我们这些农村一线教师来说,我们在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过程中,首先要明白教师既不能教“综合实践活动”,也不能放任学生,而应把自己的有效指导与鼓励学生自主选择、主动实践有机的结合起来。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这是一种以学生的经验与生活为核心的实践活动。只有通过实践活动课的开展,才能使学生形成正确的科学观点,增近走进大自然,亲近大自然,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感情。

二、活动内容

当前,世界科学技术迅猛发展,随着科学技术和事业的蓬勃发展,在新时期崭新的任务面前,21世纪需要大批高素质的人才和职业技能的优秀人才,全面推进素质,是我国基础领域的一大改革。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作为学校一项开发研究的一门校本课程,在学校素质中占椐着越来越重要的位置。

科学家、生物学家们认为:劳动创造了人本身,过去从手的延伸到脑的扩张,今天人们用脑用双手创造了原始社会无法比的成就。我国是个农业大国,对于农村孩子来说,从小培养他们热爱劳动,科学种植,了解植物生长的过程和特点,提高他们学科学,懂科学、用科学的意识。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开展,对提高小学生学会认知、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的作用是其他学科、其他教学手段不可替代的,具有实践性。从心理、生理的发展规律来看,具有独特的创造意识。因为通过学习基础知识,认识自然并进一步改造自然。

学生从小能在自己不断的实践活动过程中,亲近自然,与大自然接触,与大地接触,逐步了解植物生长的特点,懂得科学种地给人们到来的益处。懂得只有通过自己双手创造出来的东西更有意义和价值。

三、主要活动内容

教师组织学生在校园内的花池和试验田里种花、种草、种白菜、韭菜、栽葱、种树等。在不同的时间及时对植物的生长过程进行观察和记录。

四、活动年级

xx小学五年级。

五、活动目标

1、使学生知道我们国家是个农业大国,当农民也要做一个有头脑,懂科学会种地,种好地的农民。

2、通过综合实践活动,使学生从小参加劳动实践,掌握劳动技能和科学的种植方法,做个学科学,懂科学,用科学的小农民

3、通过劳动实践活动的开展,使学生进一步亲近自然,与大自然接触,与大地接触,种植各种植物,逐步了解植物生长的过程和特点。

4、使学生懂得科学种田能给农民带来很多好处,提高生活质量。

5、培养学生从小热爱劳动,积极参加劳动实践活动,提高科学种地的意识。

6、使学生懂得只有通过自己的双手创造出来的东西更有意义和价值,懂得劳动最光荣。

7、培养学生的小组合作意识,做好不同季节植物生长过程的记录。

8、在综合实践活动的过程中,让学生体验科学知识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并利用科学知识科学地指导种田。

六、活动重点

通过劳动实践活动的开展,使学生进一步亲近自然,与大自然接触,与大地接触,逐步了解植物生长的特点;掌握劳动技能和科学的种植方法,做个学科学,懂科学,用科学的小农民;懂得科学种田能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

七、活动难点

培养学生从小热爱劳动,懂得只有通过自己的双手创造出来的东西更有意义和价值;懂得劳动最光荣。

八、活动准备

1、教师准备照相机,学生准备铁锹、钉耙、锄头、铲子、各种植物的种子、须根花、草、记录本等。(记录本记录植物生长的过程)。

2、教师要对学生进行课前动员,使学生积极参加劳动实践,做好笔记了解植物不同季节的生长、发育过程。

九、活动时间安排

每星期四下午综合实践活动课,记录的时间要求可以采取不定时记录。因为,植物生长的环境(地方)不同,生长的速度也不同,还受施肥、浇水时间等因素的影响。

十、活动用具和场地安排

活动用具包括照相机进行拍照,电脑进行收集相关数据,长皮尺和钢卷尺在学校进行实地测量,笔记本进行真实数据的记录和计算等。

场地安排包括学校教室、各功能室、灶房、走廊、围墙等。

十一、活动的不同阶段

1、准备阶段;

2、实施阶段;

3、总结与交流阶段;

4、展示学生记录的植物生长过程和学生的劳动成果阶段。

十二、组织学生开展实践活动的不同阶段

(一)准备阶段:

1、教师对学生进行课前动员。(学校为了使同学们从小懂得科学种植,给同学们提供一片实验田和花池,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种上自己喜欢的花、草、蔬菜、粮食作物、树木等。既让学生在学习之余参加了劳动实践活动,在劳动中掌握科学种植的基本技能和方法又能美化学校的环境。

2、通过课前动员激发学生的种植兴趣。

(二)实施阶段:

1、教师带领学生平地,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选自己喜欢植物的种子和实验地。

2、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分组、选负责的组长。

(1)按组分配任务。第一组,种玉米;第二组,种金娃娃萱草;第三组,种韭菜、葱;(植物的生长过程记录要详细、全面)。

(2)安排小组人员开始观察、记录、并在不同的阶段拔草、浇水、施肥各负其责;

(3)教师对学生要进行不定期观察记录的检查和指导。

(4)让学生在劳动实践活动过程中不断的总结与交流科学种植的小窍门。

(5)教师要为学生及时提供农用肥料、浇水用的工具等,为学生的劳动实践活动提供及时的服务。请学生及时汇报自己负责种的花、草、蔬菜、玉米等的长势情况,对植物进行了哪些方面的护理工作。如,除草、浇水、施肥等。

十三、具体的指导内容

1、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师为学生提供科学种植的书面材料进行讲解,并在实践中进行科学的指导。

2、电脑查找科学种植技术的方法,要与北方地区气候差异区别对待,多请老农进行指导,正确处理种植方面出现的有关问题。

十四、选择实践方式

教师指导,父母点拔与学生动手实践相结合。

十五、确定成果展示

到了秋天,教师请学生把自己的劳动成果和小档案一起展示给大家,让大家和我们一起感受丰收的欢乐,感受到自己劳动成果获得成功的`喜悦。

十六、具体内容的指导

1、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帮助学生选择种植的植物。

2、对学生的观察记录进行跟踪指导。

3、请学生把自己小组的小档案与其他小组记录的小档案经常拿出来相互进行交流,丰富自己的种植经验。

4、秋天是个收获的季节,让学生把自己种的植物种子收集起来,蓄根花的根用箱子保存起来,为明年的再次下种做好充分的准备。

十七、活动组织后记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这门开发课程,具有很强的生活实践性。既能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又能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能根据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开展各项活动,这也适应了社会发展的需求。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发展都具有独特性,综合实践活动为每个学生个性发展创造了空间。综合实践活动为学生参与探究提供了机会,使学生在实践中,通过亲自体验,进行劳动、学习、积累丰富的直接经验,培养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终生学习的能力。

综合实践活动的总目标是密切学生与生活的联系,推进学生对自然、社会和自我之间内在的联系的整体认识和体验,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以及良好的个性品质。

小学诗的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培养学生初步的自我保护意识

2、让学生了解火灾发生的几种原因,懂得如何防范。

3、初步掌握几种自救逃生的方法及技能,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活动准备

图片、毛巾、电话、几种防火安全标志。

活动过程

一、以提问方式导入活动:在哪里看到过火,火有什么用处,它能干什么?

教师小结:火有很多的用处,能烧水做饭,能照明,能取暖

二、观看火灾图片,引导学生说出火灾的危害。

师:可是火也有它的坏处火不仅能烧毁房子,烧伤人,还会烧毁森林,污染空气,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三、引导学生说出预防火灾的方法。

1、小朋友想一想,如果我们的学生园或者家里着火了怎么办?

师:如果着火了我们要找消防叔叔,并且给他们打电话119,让他们来帮助我们。

2、那着火的时候,消防叔叔还没到,我们自己要做些什么呢?让学生自己思考并说出自救办法。

师小结:

①预防火灾,小朋友们不能随便玩火。

②蚊香不能靠近容易着火的物品。

③不能随便燃放烟花爆竹。

④小朋友不能玩未熄灭的烟头,见了没熄灭的烟头应及时踩灭。如果着火了我们要找消防叔叔,并且给他们打电话119,让他们来帮助我们。如果消防叔叔还没到,我们可以用湿毛巾捂住鼻子和嘴巴,猫着腰从安全出口离开…….

四、出示防火安全标志图片,引导学生认识并初步掌握几种自救逃生的方法与技能。

五、游戏:"安全防火自救"游戏。通过游戏培养学生遇火不惧怕、不慌张,提高学生防火自救的能力。

小学诗的教案篇6

创编舞蹈:炒米粉

一、设计意图:

人们常说:"艺术来源于生活",前期我们围绕"兴化小吃"这一开展了一系列相关的活动。炒米粉是兴化人民的拿手好菜,在主角游戏中,小朋友很喜欢模仿厨师玩炒米粉的游戏,于是我尝试将具有地方特色的音乐融入教学活动中,让幼儿在音乐中,用富有艺术性的动作大胆、有创意的表现炒米粉这一生活画面,体会肢体动作带来的乐趣。

二、活动目的:

1、观察炒米粉过程的基础上,用夸张的肢体动作进行模仿和表现。

2、发挥想象,体验用动作表现内心感受的.乐趣。

3、激发幼儿热爱家乡的情感。

三、活动准备:

1、幼儿在家观察过炒米粉的过程。

2、炒米粉录像带。

3、音乐磁带及录音机。

四、活动过程:

1、谈话引入:你们都看过妈妈炒米粉了,此刻请你们说说妈妈是怎样炒米粉的?

教学设想:让孩子回忆妈妈炒米粉的情景,孩子感到开心、趣味、十分活跃,他们指手划脚地用语言和动作把妈妈炒米粉的情景再现出来,这样激发了幼儿对舞蹈创编活动的兴趣,为舞蹈创编活动做充分的准备和铺垫。

2、观看炒米粉录象。

师:(出示一块米粉)多奇怪呀,原先硬硬的、四四方方的一块米粉,是怎样在锅里变的软软的、细细的,象一条条白线一样呢?让我们一齐来看一段录象。

教学设想:此环节主要让幼儿观察锅里水面沸腾翻滚及米粉下锅后在水里由硬变软的过程。由于录象配有音乐,所以在引导幼儿观赏录象时,师有意识地引导幼儿欣赏音乐,初步实现舞蹈与音乐相结合。

3、引导幼儿倾听音乐,能说出音乐的变化过程。

(1)水还没开时,音乐安静。

(2)水面沸腾翻滚时,音乐欢快、激烈。(3)厨师翻炒米粉时,音乐不快不慢,节奏明显。

教学设想:经过引导幼儿倾听,感受音乐的变化,启发幼儿把将要创编的舞蹈动作与音乐作品有机匹配,进一步激发幼儿的创作灵感和体验美表现美的情趣。

4、让幼儿想象与表现:

(1)用什么动作表现水面平静及水面沸腾翻滚的样貌。

(2)用什么动作表现米粉下锅之前和下锅之后的变化过程。

(3)厨师是怎样翻炒米粉的。

教学设想:每个幼儿经验不一样,认识和体验的角度不一样,所以必然会产生各具特色的创造表现,师在鼓励幼儿大胆地用肢体动作把自我的想法以自我独特的方式表现出来的同时,及时引导幼儿经过美化、夸张等手法巧妙地把过于"生活化"的动作提升为美的、富有情趣的舞蹈动作。

5、幼儿随音乐完整创编"炒米粉舞"。

教学设想:没有音乐的"舞蹈"不能称之为舞蹈,此环节是让幼儿实现舞蹈与音乐和谐、完美的结合。幼儿在音乐中翩翩起舞,把创编活动推向高潮。

五、活动延伸:

1、创设音乐艺术活动区角,供给音乐、道具、服装等,让幼儿有一个自娱自乐的表演舞台。

2、开辟家园互动角"音乐之家",鼓励家长参与到"音乐舞蹈"中来。

小学诗的教案篇7

一、教学目的:

1、认知目标是掌握卡通画库中贴图的使用方法,学会对贴图大小、位置进行调整。

2、能力目标是通过和谐搭配各种贴图,发展想象力和思维能力,培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是在活动过程中激发热爱生活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利用图库中的贴纸进行创作。

三、教学难点:各种贴图的和谐搭配。

四、课前准备:制作好相关的范例。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师:小朋友们好!今天动物们真高兴,它们要开联欢会啦!可是长颈鹿记者却发愁了,原来它的照相机坏了,无法拍下这些快乐的情景,这可怎么办呢?

长颈鹿记者想请我们小朋友们帮忙,把联欢会的热闹场景画下来,你们愿意帮它吗?

老师打开金山画王笔,找到卡通画库,和着背景音乐边讲故事边演示。

一天,动物们在小河边召开联欢会(背景选择,合成背景),猫头鹰得到消息早早地来到会场,看大家还没来,它就倒挂在树枝上(图片上下翻转);主持人小猴来了,它一上场就来了个360度后滚翻,调皮地蹲在树枝上(图片旋转),不时地东张西望;两只松鼠上气不接下气地从远处跑来,松鼠哥哥边跑边玩,采了几颗松榛(图片左右翻转),兔弟弟跑得慢,在后面紧追不放(图片缩小)……联欢会马上就要开始了,可场上的动物们还不多,急得狐狸蹦蹦直叫(图片移动)。这时,近处在大树下游来了一条神出鬼没的彩色大莽蛇。(图片的删除),还是……

(二)探究尝试,合作学习

师生谈话:同学们,其实呀,动物们经常会在不同的地方开联欢会。想一想:动物们会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开联欢会?会有哪些动物参加?

学生展开想象:时间可能是白天、夜晚或傍晚;地点可能在草地上、森林里、沙滩边、沙漠中、太空、海底;参加的动物还有很多,如大河马、小猴子、猩猩、狮子、老虎,等等。(学生各抒己见)

同学们说得真好,但要在画中表现出来,我们要先怎样?(选择场景),然后怎样?(动物登场)最后怎样?(保存文件)下面我们同学合作试一试。

任务1:找到“金山画王笔”中的`卡通画库。

师:谁能找出金山画王笔中的卡通画库?

请一学生做小老师(转播学生屏幕),演示找到金山画王笔中卡通画库的过程。全体学生操作尝试。

任务2:找背景。

师生谈话:要画联欢会首先得画场地(找背景)。刚才小河边的美丽环境老师是怎样画出来的(引出背景图片组合问题)?谁来说说。请一学生做小老师(转播学生屏幕),边演示边回答小伙伴的问题。全体学生尝试画背景。()

任务3:贴图。

师:下面是小动物上场了,小朋友们想自己试试吗?

全体学生尝试。教师建议:如果有困难,可找旁边的小伙伴帮忙。教师个别指点,对带有普遍性的问题集体探讨解决办法。

教师重点演示指导:

动物的登场【要求可以选择具有代表的动物。识别贴图功能按钮】

学生尝试练习,在音乐声中完成作品。

(三)自选,设计创作,拓展延伸。

师:刚才通过尝试练习,我们小朋友学得很认真,已经掌握了找背景和贴图了,现在老师要同学们发挥自己已学的知识,比一比,看一看谁编辑的海报“动物联欢会”更富有创意,更美观。(综合练习)

(1)在音乐声中,学生尝试练习,教师巡视,及时点拨辅导,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2)保存文件,可指名演示保存文件操作。

(四)交流评价,完善作品。

(1)展示部分学生作品。先让作者讲述创作意图,并自我评价,谈谈对自己作品的看法,接着其他学生评论,教师总体评价。

(2)学生自由选择欣赏别人的作品,取长补短。

(3)学生修改完善作品,体验成功。

六、课堂总结:

今天我们以选择场景、动物登场为主线,学习“金山画王”中卡通图库的使用,创作围绕“动物联欢会”海报,同学们能各显神通,作出许多优秀的作品,希望同学们再接再厉,创作出更多、更好的作品。

小学诗的教案精选7篇相关文章:

小学健康教案模板7篇

小学读后感精选7篇

小学生寒假活动方案精选7篇

小学体育跳绳的教案7篇

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参考7篇

小学开学工作总结精选7篇

2023春小学学校工作总结精选7篇

小学生管工作计划精选7篇

秋天的雨小学语文教案7篇

小学安全月讲话稿精选7篇

小学诗的教案精选7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800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