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迹材料是一种为了宣传积极人物事迹写的文字材料,在职场生活中,每个人都会接触到事迹,对发生的事迹都相当熟知,我们怎么拟定事迹材料呢,以下是九九公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抗疫英雄及英雄事迹材料8篇,供大家参考。
抗疫英雄及英雄事迹材料篇1
深夜11时等晚饭的他累得睡着了
近日,石狮公安局官方微博晒出了一张照片:一位民警坐在单位的沙发上睡着了。那是1月28日23时许,从抗击疫情一线返回的民警卢维乐,泡了碗泡面当晚饭,在等泡面的时候他却累得睡着了……
卢维乐是治安大队的民警,负责全市大型活动安保、保安监管、内部安全保卫、突发事件处置等工作。1月底,石狮市公安局启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具体的协调和部署方案制定落在已连续上班12天的卢维乐身上。他外出协调、勘察、指导多个隔离场所的安防建设和防控措施,回单位收集数据写材料,还要分身处理日常业务,每天工作10多个小时。“注意身体,做好防护……”电话打不通、微信没回话,既心疼又理解他的妻子只能一次次地留言叮嘱道。
又是一个加班的夜晚,卢维乐接到某隔离点的求助电话后,又直奔一线。而家人的担心,正是源自民警们与疫情近乎零距离的接触。正月初四,与一确诊病人接触过的快递小哥被隔离观察了,他担心收入减少,年迈多病的父母经济压力会加重,留观一天后出现了较大情绪。卢维乐等人身穿防护服进入隔离区,与小哥面对面,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并连夜请来他的老板和父母协助,终于使快递小哥放下思想包袱。“疫情就是命令,也没办法去想这个存不存在危险性,毕竟这是本职工作。”卢维乐淡然地说。
案件双方有疫区背景他也义无反顾
勘查现场、做笔录、抓捕、审讯……最近,在办理一起刑事案件时,陈兴南格外注重自身的卫生防护。尽管如此,在案件办理告一段落后,他还是默默地在单位宿舍自我隔离观察起来。
陈兴南是泉港公安分局涂岭派出所的一名年轻民警,在疫情防控形势严峻的当下,无论是数据研判、人员摸排还是涉疫情违法犯罪打击,他都积极参与。2月1日清晨6时多,已值班十几个小时的他被一个报警电话惊醒。受害者和犯罪嫌疑人均是1月中旬回泉的武汉返乡人员,尚在隔离观察期的两人于1月31日晚私自外出。报警的是女方,男方已逃离现场。来不及多想,他戴好口罩,和其他警种的同事一起赶往现场。抓捕、审讯、辨认现场、带嫌疑人体检……办案中,陈兴南尽可能让其他同事减少与案件双方当事人的接触,以确保安全。连续作战三天两夜后,案件终于告一段落。
2月4日,案件双方当事人隔离期满,未出现身体异常。陈兴南松了一口气。这时,他才告诉家人这十几天不归家的实情。
5岁儿子多次发来视频都被他和妻子拒接
近日的一个下午,德化县一酒店,德化县公安局治安管理大队的民警陈文聪已经数不清是第几次来这里了。他和同事再次对这里进行检查,一再叮嘱负责人,如果有重点人员入住一定要及时向他报告。制定疫情应急处置方案,填报相关报表、核查相关数据,排查走访全县的娱乐场所和旅馆,他已20多天没有好好休息了。
妻子婷婷是省妇幼保健院的医生,因为突如其来的疫情,一直忙到大年三十才匆匆回家,两天后又赶回福州。“我俩见面的时间真的很少,我的工作忙,她也一直牵挂她的病人。”言语之间,听不出陈文聪有一点抱怨,“我们夫妻都是党员,都觉得这个时候就应该上。”
夜深了,陈文聪和同事还在排查和走访的路上。5岁的儿子多次发来视频通话,都被他拒绝了。“他就是问我或他妈妈什么时候回去,过一会儿他自己会去睡觉的。”陈文聪和妻子对儿子的“套路”已经了如指掌。
24小时不间断他们轮流守护卡口
凌晨1时许,气温降至5℃,国道324线辋川段路面静寂无声。“你先去休息会儿,年轻人需要充足的睡眠,这里我来!我撑得住!”惠安交警大队的中队长骆景洪轻轻拍了拍执勤人员小林的肩。
为阻击疫情的扩散传播,骆景洪所在的东桥交警中队先后被安排执守惠东高速出口、国道324线辋川坪埔路口。正月初五以来,联合执勤卡点24小时运作,为发挥带头作用,骆景洪每天在卡点带班12小时,在中队带班12个小时。
每天24小时值班不间断,铁人也难以做到。骆景洪便和中队指导员林铭钊约好,谁轮到中队带班,得空时赶紧休息一下。有一天,林铭钊买了些菜,送到家门口,却不敢进屋,放下东西就返回中队。“我们每天在路面检测车辆约700辆、人员_百人,这个时候不进门,是对家人的一种负责任。”回到中队,林铭钊与骆景洪一说,两位铁骨铮铮的汉子忍不住眼眶发红。2月17日下午,接县里相关通知,国道324线辋川坪埔路口检查卡点撤除,骆景洪仍不敢放松,马上带领着中队队员转向道路交通的安全、畅通保障工作中。
抗疫英雄及英雄事迹材料篇2
周淑阳同学寒假返乡期间报名成为了社区的一名志愿者。在社区内,她对出入的居民和车辆进行体温测量记录,对返乡人员进行上门询问登记,帮助社区做好疫情防控的工作。春节期间,她积极宣传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禁止电动车入单元楼的通知,为社区居民普及消防安全知识,辅助社区居民过上一个安全祥和的幸福年。在她看来,寒假期间的志愿服务活动不仅为社会做出了贡献,还有利于自身实现自身价值,疫情期间,大学生更应当义不容辞地为家乡抗疫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奉献青春力量,我义不容辞。”做好安全防护的黄思嵘同学随居委会挨家挨户宣传病毒知识,贴宣传标语,发病毒防护宣传单,告诫居民尽量不要外出。她还在春节期间参与送春联的。暖心活动,为市民送去祝福和快乐。“在志愿服务过程中,我们不但自身能力得到了提升,精神和心灵也得到了满足。志愿服务是一举两得的好事,我们每个人都应当积极参与”黄同学这样说道。
假期里,陈淼同学作为新城社区的志愿者服务活跃在帮扶群众、奉献社会的一线,用自己平凡的行动温暖着需要帮助的人。她参加了社区组织的温暖邻里志愿服务,年前参与了印刷版画、写对联等活动,在活动的参与中,她深刻认识理解到了党对于人民群众的关心爱护,并感觉到自身的文化内涵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升。
“各奋愚公之愿,即可移山;共怀精卫之心,不难填海。”面对疫情,但黄学婷深知功薄蝉翼也好过无动于衷。因此她决定成为苏州图书馆雏鹰志愿者的一份子,为抗疫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在为期一周的志愿者活动中,她的主要任务是管理阅览室。在学习了排架的相关知识后,她认真检查每本书的编号并将其按序排放整齐,同时协助工作人员扫描、整理、摆放图书资料,为读者测量体温,查看健康码,维持图书馆的秩序。黄同学表示,希望通过自己的实际行动承担起青年的责任,把小我融入大我当中,为社会做出一份贡献。
抗疫英雄及英雄事迹材料篇3
2021年10月__市新冠疫情发生后,环城道路养护所根据住建局及中心的指示要求,迅速组建了一支以“90后”职工为中坚力量的一线抗疫团队。“90后”抗疫团队里的每一位成员在这十几天的抗疫过程中,积极响应号召,按照所有干部职工“就近下沉”的原则,志愿去居住地所在的社区报到,听从社区安排,不惧危险,勇挑重担,坚守岗位,尽职尽责,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市政人不怕苦,不怕累,敢打硬仗、能打硬仗的优良作风。
作为团队中工作经验最丰富的陈国鼎同志,第一时间就向居住社区报到,按照社区的统一安排,开始维持核酸检测点现场秩序,“间距保持一米,有序排队”是他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到了换班时间他也没闲着,帮忙领取、分发防疫物资,搭设帐篷等等,只要碰到活就干。在不进行核酸检测时,陈国鼎每天一大早便与其他志愿者一起在社区分配的责任小区,拿着防疫设备,对小区出入口、电梯口等公共场所进行喷洒消毒,消除潜在的传染隐患;登记出入小区的群众信息,排查居民健康码,还有就是宣传防疫知识,为了将防控知识有效传达给每个人,每家每户他都耐心讲解,碰到年纪大的老人,更是不厌其烦地重复一遍又遍,直到对方听清楚为止,因为他知道,面对严峻的疫情蔓延态势,遗漏任何一个死角,都有可能让前期的努力功亏一篑。
庞艳军是团队里的一位“奶爸”,家里的小孩才刚两岁,疫情发生后他匆匆回家向妻子做了简单交代,让妻儿注意做好防护,饭都没来得及吃就听从单位安排跑去参与月星家居广场核酸检测工作,协助维持现场秩序。后面又根据疫情防控需要,积极投入到银滩路社区防疫工作中。开始时主要负责引导居民进行有序排队检测,之后又因防疫物资运输人员缺乏被连夜抽调去搬运防疫物资,接着又开始检查健康码、宣传防疫知识、给居家隔离户送防疫物资等,整天忙前跑后。在抗击疫情的过程当中庞艳军始终任劳任怨,坚决服从组织的安排,保质保量的完成了社区交办的每一项任务。第五轮核酸开展前,已经值完夜班准备回家休息时当了解到核酸检测协助人员严重缺乏,他毅然放弃了休息时间,冒着寒风又跑到核酸检测点拉警戒线、摆放警示牌、维持秩序,这样一干又是整整一天。
24岁的马瑶是团队当中年龄最小的一个,但她的志愿工作却是最危险的,由于她所属的王家堡社区光明苑发现了一例确诊病例,但她不顾个人安危,主动申请到最危险的岗位工作。从刚开始的维护核酸检测点秩序,到后面的对黄码人群进行统计报备,她总是冲在最前面。核酸检测工作结束后她又服从安排,到丰融逸苑小区值守,管控车辆和人员进出,通知居民做核酸检测等等,每天早上六点到岗,很多时候晚上十一点才能交班。工作中,当碰到小区住户有什么困难时她总会热情帮助。有次当看到一位独居老人因健康码变黄无法进菜市场而着急时,马瑶立即上前询问情况,随后又主动替老人买来了生活必需品,深受感动的老人将自己亲手绣的鞋垫送给她以示感谢。每每想到这件事的时候,马瑶都会为自己作为一名志愿者而感到无比自豪,她说群众的认可就是对自己最大的肯定,她会努力做的更好。
作为团队中的唯一一名党员,梅强峰同志充分发挥了一名共产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身先士卒,冲锋一线。自疫情发生以来,他是最早听从组织安排、第一批下沉社区抗疫一线的志愿者。接到中心的号召后,他立刻投入到金港城核酸检测工作中,对核酸检测点的居民进行信息采集。之后又主动申请夜班值守,连续两晚配合月星家居疫情防控点完成了核酸检测。随后又被抽调到市中医院去维持核酸检测点秩序。疫情防控政策调整后他回到了居住的社区,听从社区统一安排,在东闸口小区进行核酸检测秩序维护。后来又因为希望大院疫情防控点人员匮乏,被安排到希望大院夜间值班,进行出入证和健康码查验工作。由于社区的下沉人员中有一人年龄过大,难以继续参加疫情防控工作,他又主动前往附近的西大院进行增援。马不停蹄的来回奔波,但他从没叫过一句苦,每一个防控点,他都当成自己的阵地坚守,尽职尽责,寸步不离。
92年的李鑫高大帅气,是团队中的颜值担当,自疫情发生以来,他主动下沉社区成为了抗疫一线的一名志愿者,十多天的防疫工作,他用自己的努力赢得了大家的认可,除了颜值,更多的是能力和责任心的认可。在完成首轮核酸检测后李鑫立刻投入到金港城防疫工作,最初进行居民信息采集,引导他们有序完成核酸检测。之后他又主动申请在疫情防控点夜班值守,连续两夜配合月星家居广场进行核酸检测工作。随后又积极响应号召,主动向铁路西村牟南社区报到,被安排到牟家庄小学去维持核酸检测点秩序。除了对居民们耐心讲解疫情防控知识外,身体强壮的他又成了“搬运工”,帮助检测点搬运防疫物资。后来又因个别小区老人偏多,他开始挨家挨户排查核酸检测情况,本着“不遗漏,不怕累,有耐心”的原则,他认真完成了排查任务。因为干活利索、负责,随后社区又派他去考古研究所支援,帮助社区居民进行“小兰帮办”微信小程序的注册和信息录入工作。十多天,任务基本上每天都在变,但每一项工作,他都会努力做到最好。
郭岩君是团队中唯一的一位“90后”妈妈,疫情开始后她就将三岁多的孩子送到父母跟前,自己主动响应号召下沉一线,参与社区疫情防控工作。她所分派的小区居民人数多达2300多人,小区老人占比70%以上。在核酸检测点,她协助社区工作人员对小区居民进行信息登记,还要承担讲解疏导的任务。由于小区老人数量多,多数又不会使用智能手机,她耐心地帮助老人们一一完成注册扫码,从早上七点开始直到晚上12才结束,11月的__已是寒风凛冽,一站就是一天,尽管早已“武装”好全身,依然被冻的手脚麻木。由于疫情的复杂性和多变性,很多临时疫情防控通知传达到基层已是深夜,虽然回家后早已疲惫不堪,但她仍然咬牙坚持,直到明确了自己第二天的任务后才会安心的去睡。在做第二轮核酸检测时,需要登记居民信息,由于全部要手写,她一天完成了将近1000户的手写登记,最后手都写僵硬了,但为了不耽误检测速度,她一声没吭扛了下来。
90后有90后的风采,90后有90后的担当,疫情面前他们没有退缩,反而成为了抗击疫情的中坚力量。就是这样一个个年轻而又勇敢的市政人,他们在疫情面前不顾个人安危、迎难而上,他们与疫情搏斗,他们在疫情中成长,相信,他们将和千千万万个奋战在一线的医护人员、志愿者们一起战胜疫情,取得胜利!
抗疫英雄及英雄事迹材料篇4
疫情面前,党员当先!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关键时期,总有一种人始终站在最前列、冲在第一线,用实际行动扛起“为群众筑起疫情防控安全线”的使命担当,让党旗在疫情防控斗争中高高飘扬,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共产党员。__镇派出所教导员台德祥正是这样一名代表,在疫情防控一线中,他始终冲在前面,履行着一名基层民警、一名共产党员的职责,全力维护__社会安全稳定,当好人民群众的安全守护者。
迅速行动,他是疫情防控的“急先锋”
1月22日下午,__镇召开疫情排查动员会。会后,台德祥立即召集全体干警,迅速传达会议精神,并安排民警利用有效的信息查询资源,提供技术支持,全力做好配合。春节前后,外出务工返乡人员持续增加,疫情防控形势越发严峻。台德祥主动放弃了与年过七旬的父母春节团聚的机会,面对家人的担心,他说,“警情就是命令,我是一名基层民警,也是一名共产党员。关键时刻,共产党员要顶得上,党员干部要敢担当!”他这样说的,也这样做了。春节期间,他带领全所民警一起坚守岗位,在全镇范围开展人员排查,他自己也坚持做到每天与镇村干部和卫生院医务人员一起走村入户,开展“五个一”活动,为__返乡人员每人每天测量体温两次,确保身体各项体征平稳。同时,讲清利害,纾解情绪,做好对象户的思想教育工作。
广泛宣传,他是一线战斗的“主心骨”
为配合镇指挥部做好疫情宣传巡查工作,台德祥专门从所里抽出一辆警车作为镇指挥部专门宣传用车。他本人亲自出马,与镇指挥部工作人员一道每天到各村宣传开展“五个一”、“六小六起来”活动,指导各村在小路口合理设置劝返点。同时,利用宣传车在全镇范围不间断巡逻,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目前已向群众劝导简办或取消白宴喜宴16家。1月29日下午,接到县指挥部通知,称有人在长集高速出口驾驶__车辆下道,不听劝阻,执意要到__走亲戚。台德祥立即带领民警与卫生院医生一起赶到现场,经了解,某某省宜昌市鲁某驾车带一家三口准备到某某镇元圩村村民周某芝家拜年。鲁某对民警的劝阻非常不理解不配合,拒不接受劝返。台德祥让现场医生为鲁某一家人测量体温,同时向其宣传非常时期疫情防控法律政策,告知周某芝和鲁某若引起不良后果应承担的法律责任,经过一个多小时的劝说,最终将鲁某一家三口人成功劝返,消除了不安全因素。
严查违法,他是群众安全的“守护者”
紧抓重点区域防疫,台德祥带领派出所民警配合镇、村干部对镇内两家农贸市场实行“一日一消毒”,督促镇内三家宾馆做好消毒及记录工作,加强巡查力度,对不符合营业要求的明珠宾馆及ktv、930大酒店及宾馆进行了强制关停。同时,他多次召开全体民、辅警会议,传达县公安局有关会议精神,认真组织学习相关法律法规政策,确保防疫期间涉及妨害公务、阻碍执行职务、寻衅滋事、传播虚假信息类警情得到快速有效处置,保证全镇境内疫情防控工作紧张有序,社会秩序稳定。
当前,各级党组织、广大党员干部仍然在防控第一线奋战,台德祥同志也是某某镇广大党员干部的一个缩影,为做好疫情防控工作,还有许许多多的共产党员在贡献着自己的力量、发挥着自己的作用,他们以实际行动践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彰显担当作为。有着这样一支团结一致、众志成城的党员队伍,一定会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抗疫英雄及英雄事迹材料篇5
1月7日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提出要求;1月20日就疫情防控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1月28日会见世卫组织总干事,指出“疫情是魔鬼,我们不能让魔鬼藏匿”;2月10日在北京调研指导疫情防控工作,要求以更坚定的信心、更顽强的意志、更果断的措施,坚决打赢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2月18国际在线)
疫情就是命令,病房就是战场,病魔就是敌人。医护人员白衣作战袍,化身英勇奋战在防疫抗疫一线的战士。
“医务人员是战胜疫情的中坚力量,务必高度重视对他们的保护、关心、爱护”。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就关心爱护参与疫情防控工作的医务人员专门作出重要指示,强调从各个方面提供支持保障,使医务人员始终保持强大战斗力、昂扬斗志、旺盛精力,持续健康投入战胜疫情斗争。
大医精诚,大爱无疆。当武汉保卫战、湖北保卫战的“集结号”吹响,全国3万余名医务人员驰援一线,面对艰巨的任务、严峻的形势、生死的考验,他们不分昼夜与时间赛跑、同病魔较量,在最艰苦、最前线、最困难、最容易受感染的地方进行战斗,以一封封让人泪目的“请战书”表明滚烫的拳拳初心,以护目镜和口罩压出的“最美印痕”诠释出坚守的力量,以义无反顾的“逆行者”姿态彰显何谓使命与担当,以救死扶伤的“医者仁心”为患者点亮心中的希望,甚至以生命为代价牺牲在没有硝烟的战场上。
这份医者仁心赢得社会各界尊重。伴随“你守护大家,我守护你”成为微博热门话题,一道道“强制休息令”在网络刷屏,匿名送给医务人员的外卖、咖啡堆满医院门口……我们看到社会各界对医务人员的敬意,为紧张的疫情防控工作注入了一抹浓浓的暖色调。
这份医者仁心需要全社会共同呵护。当前,疫情防控到了最吃劲的关键阶段,呈现出胶着对垒状态。越是战“疫”艰险,越要爱护“战士”,指挥调度、后勤保障要科学到位,对医务人员舒缓压力、生活保障、必要休整、精神鼓励务必及时加强落实,尤其是要保证在湖北(武汉)医疗队伍安全有序、统筹协调、有力有效、及时迅速开展工作。各地要进一步探索推出更加扎实有效、务实贴心的举措,切实把生活保障、安全保障、人文关怀等各方面工作做实做细,帮助医务人员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做他们的坚强后盾,让他们没有后顾之忧地投入到战斗中,更好为疫情防控筑牢安全防线、提供专业支持。
“惟其艰难,才更显勇毅”。在这场特殊的战斗中,白衣天使们以生命践行使命,是最坚强的“战士”。待到疫情散去之时,愿你们凯旋归来,收获团圆与平安!
抗疫英雄及英雄事迹材料篇6
今年3月29日,海口突发新冠肺炎疫情,海南蓝天救援队立即积极响应地方政府的号召,坚决贯彻落实区委区政府有关疫情的防控的部署和要求,迅速行动。由副队长张富国牵头,督察部朱朝辉、秘书长陈栢涵、张纯彬、等骨干成员组海南蓝天救援队志愿者防疫领导小组,组织来自不同的群体、岗位队员报备进入备勤待命状态。
截止目前4月7日,海南蓝天救援队已经出队服务、海口市美兰区人民街道、白龙街道等社区。志愿者们辗转于每一个“疫”线战场,累计共服务社区十三个。
秉承着“同在蓝天下,携手为公益”的理念,海南蓝天救援队队员们在战疫关头挺身而出,披着蓝色“战甲“,身影穿梭于战疫前线。他们不分昼夜,顶风冒雨的执勤,维护着检测现场秩序、维护防疫管控区,帮助着现场需要帮助的老人与孩子进行核酸检测。他们眼里有对打赢这场战疫的决心,也有让人感到温暖的柔情。“从这身挺拔的身姿、坚定的眼神中能看到海南蓝天救援队的专业与负责精神,这就让我们不会对社区的核酸检测感到担心害怕。”这是期间一位被检测的居民李阿姨对我们的队员说的。
在连续8天的出勤中,我们看到了许多蓝色勇士的身影,他们不惧劳累、风雨,用温柔的话语细心地回答民众的问题,缓解大家焦虑的心情。同时也积极的协助街道及社区人员进行人员协调检测,
携手奋进,保护家园,构筑防疫城墙,是大家共同的心愿。为集涓涓细流汇聚成防疫的磅礴力量。
抗疫英雄及英雄事迹材料篇7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的疫情来势汹汹,打得所有人措手不及,军人出动、医生救急,举国上下人民无不贡献着自己的微弱力量,全力以赴,为早日打赢这场抗击疫情的阻击战。还有这么一群人,以自己坚定的信念守护着群众的安全,守护着城市的稳定,他们是基层干部,也是一线人员,他们没有齐全的防护措施,仅靠着一层薄薄的口罩,却冲锋在前,排查疫情防控隐患,心系群众,开展思想动员工作。__,__街道一名普通的副股级干部,是众多“他们”中的一员。他平凡,却闪耀着逆行者们坚韧的背影。
一、事态紧急,勇担防控重任
1月__日,疫情突然来袭,__街道紧急部署防疫工作重要事项。辖区__村驻村领导临时不在、原驻村组长也因工作调动,导致该村疫情防控工作无人指挥。__被临时任命为代组长全权负责指挥工作,确保疫情防控顺利开展。他说:“__村原就是我的驻村点,工作部署落实迅速一点,疫情扩散的风险就少一分,群众就更加安全。”接手工作后,他立即组织__村召开紧急部署会议,强调疫情是当前的首要工作,并根据__村实际,做好分工,确定入户排查、出租房、企业、周转房等特殊场所的排查、宗教场所排查等重点工作,制定《__村防疫工作入户排查表》《疫情防控人员分工表》,立即投入到全面排查工作中。
事发突然,医疗物资不出意外出现了极度匮乏的情况,当所有人为检测体温的额温枪购置不到而焦急时,__通过多方探寻,终于找到了一批红外线额温枪,为辖区各村居解决了燃眉之急。之后,他又购置了__双医用手套,为一线干部冲锋陷阵略尽绵薄之力。
二、细心排查,绝不错漏异常
1月__日起,__挨家挨户入户查看,除了登记外来鄂籍人员信息、查看与鄂籍人员接触史以外,对于不理解事态严重性的群众,他积极开展宣传教育,告知群众当前疫情形势,提醒群众做好自身防护。“有问题找政府,有问题找我们”是他常常挂在口头的一句话。此外,抱着绝不漏查一户的原则,他不忘对村里的企业、周转房、出租房进行排查,并对辖区管辖重难点的八个宗教场所做好部署,逐一通知各宗教场所联系人,要求其停止所有活动、关闭场所。大年三十晚,在家吃完团圆饭后,还是放心不下的他又出门去__村看一看,再次核实所有宗教场所是否都已关闭,就这样,他带着新婚妻子过了一个别样浪漫的除夕。
1月__日,全国疫情形势愈发严重,__召集村干部商讨决定__村实施24小时半封闭式管理,封锁村里除主路口外的其他次要路口,设立x个主卡口,对每位进出人员实行登记管理,坚守“六个一”原则。考虑到留温租客的出行,他特别制作临时通行证,方便其出入。同时,做好出租房的暂时封闭工作。对于村里出现的居家隔离观测对象,他始终记挂,每天两次陪同医护人员上门测量体温,紧急时刻,亲自为隔离对象购买生活必需品,确保居家观测对象能安心留家隔离观察。
三、冲锋陷阵,坚守隔离使命
2月x日,是__坚守一线岗位的第__天。这天,他得知了自己即将成为人父的喜讯,同时,也接到了值守__商务宾馆集中观测点的任务。身为党员干部的他丝毫没有犹豫,整理交接好__村的疫情防控工作后,他给妻子发了告知微信,义无反顾,冲到了防控的最前线,开始打防疫工作中最大的一场硬仗。
接到任务后,__第一时间赶往现场,核对房间数量,提早将隔离观测对象与酒店房号一一对应,检查酒店设备,还贴心为年幼的观测对象准备玩具、图书,只为得到对象的支持与配合。为了防止交叉感染,让观测对象吃上热乎的饭菜,他和两位同事化身外卖员,一户一户地送上一日三餐,而在送餐工作完成后,他们自己的饭菜却已经凉透。
现在,__仍值守在集中观测隔离点,每天,仍旧有新的观测对象入驻,有解除隔离对象的离开,变动的是疫情指数,不变的是他不懈的坚守。他相信,在坚守之后,终会迎来疫情的拐点,迎来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那天。
抗疫英雄及英雄事迹材料篇8
关键时刻挺身而出,是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哪里任务险重,哪里就有党员当先锋作表率。
_公立总医院icu护士长、副主任护师_,就是这样一个无惧危险、义无反顾的共产党人。
2月4日,虽然是阴霾天气,但注定将是许多_市民难忘的一天。这一天,_主动请缨,向党组织递交了战书,成为_公立总医院首位援鄂医疗队员。
上午11点,_接到医院护理部同事的通知,请她于12点前回家收拾出差用品,准备集结,奔赴_。此时,_正在_市收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医学观察点,给观察对象量体温、测血压,纾解他们的焦虑情绪,消除恐慌心理。
面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加快蔓延的严重形势,_几天前就主动申请到_市防控疫情最危险的医学观察点岗位工作。她一头干净利落的短发,浅蓝色的羽绒服,坚定的眼神和亲切的态度,给被隔离群众留下了深刻而良好的印象。
来接_回家的工作人员一再催促,可她放心不下观察对象,反复叮嘱前来交接工作的同事,“老李有高血压,照顾的时候要仔细点,要提醒他定时吃药,多运动”“小林胆子小,告诉她别害怕,在这里是最安全的”......十几分钟时间,仿佛有一个世纪一般漫长,她交代了这个事儿,想了想,又交代那个事儿。
_回到家里,看得出家人的担心和焦虑,但她不知道说些什么,因为说多了怕情绪失控。因为之前抗击过非典、支援过汶川抗震救灾,所以_也算积累了一些打硬战的经验。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她把所有脑袋里能想到的东西往包里装。手机不停地响,她知道这是领导在催促集结,是使命的召唤。
11点半,_公立总医院门诊大楼,医院护理部为_准备的两大箱医学装备,已经在大厅码放妥当。同事们为她准备了“太平面”,招呼她趁热吃。望着碗里热腾腾的面条,_吃掉了放在最上面的两颗荷包蛋。不到几分钟,来为她送别的同事集聚得越来越多,有本科室的,还有其他科室的,站满了大半个大厅。
“今天出征_,变得是工作场所,不变的是使命、责任、担当!感谢大家的关心,我感到很温暖、很感动。请大家放心,我必定平安凯旋。”看见汹涌的人潮,_的眼眶泛红,忍不住哽咽了起来。
出征消息已经传开,同事一个一个打电话,或通过微信问_需要什么。护理部督导张素艳、护理部干事鲍玲等人买来了酸奶、饼干、尿不湿、护理垫等。还有一些同事带来了萝卜干、豆腐乳、辣椒酱。出征仪式很简短,_跟医院领导和同事们匆匆合影。萝卜干、豆腐乳、辣椒酱都来不及带上车。
_很高兴,这是战友亲人般的情谊,她脸上抑制不住的笑容,内心却已感动流泪。车已启动,_叫同事们不要再送了,再送真的要哭啦。
正午十二点。_踏上了与病毒抗争、为生命接力的疫情一线战场,还带着_市民对英雄的深深牵挂。
抗疫英雄及英雄事迹材料8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