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迹材料以饱满的情感描绘先进人物为大家带来的积极影响,引导读者积极向善,在编制事迹材料时,要避免出现不实的情况,以免影响材料的可信度,下面是九九公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2023年先进人物事迹优秀6篇,感谢您的参阅。
2023年先进人物事迹篇1
细致耐心地问询、检查、开方,在诊室里,已经78岁高龄的路生梅一直忙碌着,她一会儿是标准的京腔京韵,一会儿是“醋溜”的陕北方言,在接连送走两位小病人后,终于有时间向记者讲述起了过往。
1944年1月,路生梅出生在北京后海西沿的一座四合院里,当时正值屋檐下的第一朵梅花在枝头绽放,就这样,生梅这个名字陪伴了她一生。
大学毕业时,国家提倡“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把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去”。路生梅和其他同学一样,义无反顾响应“服从祖国分配,到最艰苦的地方去”的号召,被分配到了陕西榆林佳县人民医院。
1968年12月,路生梅告别故乡北京,独自踏上了西行的列车。火车到铜川后再改乘敞篷卡车,终于到达了偏远的佳县。
从大城市到山沟沟,睡在破旧窑洞冰冷的土炕上,用着浑浊不堪的黄河水,比这更不习惯的是饮食习惯。最初在佳县的几年里,除了看病还要参加集体劳动,路生梅每天天不亮就去修梯田、修公路,下午收工后接着到医院值夜班。“面对困难,我不知道哭过多少次,但我从未退缩过。因为这条路是自己选的,打退堂鼓不是我的作风。”路生梅说。
有一次,路生梅走了一个多小时的夜路才到病人家中。脸色惨白披头散发的产妇坐在土袋子上,孩子已经出生,一位妇女拿来一把黑乎乎的家用剪刀,准备给孩子剪脐带。路生梅抢过剪刀,用自带的消毒器械有条不紊地给孩子断脐、包裹。在那个年代,不卫生断脐经常引发新生儿破伤风,新生儿破伤风死亡率近乎是100%。
经历了一次次生死营救,找她看病的老乡越来越多。一个信念变得更加坚定:到最艰苦的地方去,这里不就是最艰苦的地方?这里不就是自己的“广阔天地”?她暗下决心:“这里就是最需要我的地方,这里的群众就是最需要我的人。我要为佳县人民服务50年!”
让她决心留下的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她遇到了人生的另一半,绥德卫校毕业分配到佳县人民医院的高正胜。“老高处处为别人着想,点滴中向善。老高所做的事,我想每一名陕北人都能做出来,时间长了,我真的爱上这方水土,爱上这里的人。”
后来,曾有多次调回北京的机会,但都被路生梅婉言拒绝。
从1961年向党组织递交第一份入党申请书,到1984年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路生梅等待了23年。
儿子高佳还记得母亲入党那天的情景:“她激动得哭了。那时我正读初一,年龄小不理解。现在回头想想,她一定是认为入党才是对她多年来工作最大的褒奖和肯定。”
1999年12月,路生梅从佳县人民医院副院长的岗位上光荣退休。但是她认定了“作为党员,为党工作没有退休年龄;作为医生,为病人解除病痛也没有退休年龄。”于是先在家里开展义诊,随后在医院的邀请下,每周一、三、五去义务坐诊。“找路大夫看病,咱就感觉放心。”患者的众口相传,使路生梅的医术和医德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熟知。退休后的23年间,路生梅接待义诊、咨询,累计超过10万人次。
“如果咱医院组织救援队,我要求参加,无论奔赴哪里,无论生死,我都要求参加……”2020年初,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已经76岁的路生梅向党组织递交了1万元的特殊党费和“请战书”,要求驰援抗击新冠疫情一线……
近年来,路生梅先后获评全国优秀共产党员、“最美医生”“最美巾帼奋斗者”、全国三八红旗手标兵等荣誉称号。可她对荣誉看得很淡。路生梅说,“我就是一只拴着线的风筝,无论走到哪儿,只要病人一拉线,我就会回到他们身边。”
2023年先进人物事迹篇2
面对敌人的再次冲锋,朱彦夫把三挺机枪压满子弹,不停地换位射击,死守阵地。而就在朱彦夫再一次给机枪上子弹时,眼前突然飞来几颗手榴弹。他迅速抓起一颗扔向敌人,又抓起另一颗刚扔出手,就听到“轰隆”一声巨响,眼前一道火光,随后就什么也不知道了。
不知过了多久,钻心的疼痛将朱彦夫从昏迷中唤醒,身体已经被厚厚的雪花覆盖,他想大声喊,但喊不出声;想伸开手,手指早已被冻坏。他一次次用冰冷的拳头搓揉双眼和脸部,想把沾在脸上的冰凉的东西去掉,但拳头不听使唤,又饥又渴之下,他索性将这个异物吞下,后来他才知道,那是被手榴弹炸出来的自己的左眼球。
出于对生命的本能渴望,朱彦夫咬紧牙关,开始在冰冷的雪地上艰难地挪动躯体向前爬行。不知爬了多久,昏迷了多少次,朱彦夫终于被两名志愿军战友发现救起,紧急地送往战地救护所救治。
由于朱彦夫的伤势太重,他被辗转送回国内接受治疗和手术。在长春军医大学附属医院,朱彦夫先后进行了47次手术,昏迷了93天,流出体外的肠子被塞了回去,医生把他从鬼门关拉了回来。
朱彦夫醒来后,发现自己的双手和双腿都没有了,痛心至极,满脑子都是轻生的念头。想饿死,但护理人员按时往他嘴里喂食物;想跳楼,但没有手脚连窗台都爬不上去;想吃安眠药睡过去,好不容易攒起8片安眠药,吃下去却没能把自己“解决”掉。朱彦夫自杀了三次,都没有成功。
还是医生的一句话点醒了朱彦夫:“你的命是我们用几个月的时间,千难万难,硬从死神那里夺回来的,你有什么资格不珍惜?”从此,朱彦夫打消了自杀的念头。
严酷的现实是,他的双腿从膝盖以下被全部截去,双臂手腕以下被锯掉,左眼成了空洞,右眼视力也下降到0.3。一个没有四肢、没有左眼的特等伤残军人,怎样才能生存下去啊!
虽然国家对像朱彦夫这样的特等伤残军人有切实的优待和抚恤保障,但朱彦夫认为自己“无手无脚仍是军人”,他不甘于成为一个躺在床上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废人。1956年,他放弃在条件优越的医院疗养康复,毅然回到了故乡山东省沂源县西里镇张家泉村。
2023年先进人物事迹篇3
越到危难时刻,越显责任担当;越遇艰难险阻,越显人间真情。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牵动社会各界的心,面对严峻的疫情防控形势,1月30日上午,西华县人大代表、娲城商会会长、温哥华酒店总经理黄凤芝,先后到娲城街道的七个疫情防控出入卡点进行慰问,并免费为他们配送一日三餐,为打赢疫情防控攻坚战贡献自己的力量。
黄凤芝密切关注疫情防治动态,当她看到医护人员、人民警察等一 1mi.n 1mi.net et线工作人员不辞辛劳、敢于冲锋陷阵的情形时,心中很是感动,敬畏之情油然而生,随即对娲城街道疫情防控出入卡点进行慰问,在寒冷的冬季为一线人员送上一丝温暖。
将军路居委会支部书记 李新芳看到爱心人士对自己的关心,很是感动,他表示“一定站好岗、值好勤,有决心、有信心打好这场疫情阻击战。”
黄凤芝表示:“今后会一直保障卡点人员的一日三餐,直到疫情结束,坚决送到底。中国加油,武汉加油,河南加油,西华加油,我们坚决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黄凤芝作为一名有责任心的爱心企业家,平时积极帮助困难人群,积极支持社会事业,先后在非典期间为工作人员送去1万多元的物品,在汶川地震期间为灾区群众捐助1万多元,每年为红十字会捐款,多次看望白血病患者、留守儿童和孤寡老人,连年为贫困大学生捐款,一件件好事实事得到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和赞誉。在防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关键时期,她用真情义举驰援防控一线,释放出了众志成城、风雨同心的强大正能量。
娲城街道党工委书记许克学表示:“黄凤芝同志在疫情防控进入关键时期,主动提出对投入一线的办事处全体干部、居委会全体干部以及全体村医免费提供一日三餐,直至全县的疫情解除,这种大爱无疆、大善若水、泽及万物的精神值得我们每位同志学习,相信有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有各级干部的积极参与,有广大群众的积极配合,我们一定能打赢这场疫情歼灭战。”
2023年先进人物事迹篇4
苏炳添的成绩举世瞩目:20_年8月26日的雅加达亚运会田径男子100米决赛中,苏炳添以9秒92的成绩打破亚运会纪录;20_年2月21日凌晨举行的20_国际田联室内巡回赛中跑出6秒49的成绩夺得冠军……那赛场上像离弦之箭一样飞奔向前的他也因此获得了“亚洲飞人”的称号。
当我们惊羡苏炳添这些惊人成绩的时候,是否想过:这些成绩的背后浸透了苏炳添奋斗的泪泉,洒遍了苏炳添牺牲的血雨?
苏炳添每天都坚持进行训练。每一次训练时,他总是先慢跑热身,接着做小步跑,踢腿等准备活动。一切都准备就绪后,苏炳添换上了钉鞋,细心地用卷尺进行起跑器的调试,随后蹦跳了几下,深吸几口气,便来到了起跑器的前方,单膝跪地,做好准备。他两只手的大拇指与其他四指呈八字,紧紧地压在起跑的白线后。大约过了几秒,苏炳添后脚猛地一蹬,顿时像一支离弦的箭般冲了出去,步频越来越快,直到冲过终点才慢慢减速,整个跑步过程令人叹为观止。跑步结束后,苏炳添拿出一个小型摄像头,上面记录着他跑步时的视频,只见他在观看过程中不断叹气,不断摇头,嘴巴还不时嘀咕几句,并且要反反复复看很多遍,训练才结束。
苏炳添专注训练,不受干扰,是一种智慧;努力拼搏,科学追求,是一种能力;永不放弃,是一种宝贵的品质。这几点,恰好是我没有的,是我需要的。他永远是我的榜样,也是我心中的英雄。
记得奥斯特洛夫斯基说过:“人的生命,似洪水在奔流,不遇到岛屿暗礁,难以激起美丽的浪花。”这完美地诠释了苏炳添的一生,保持专注、努力拼搏,永不放弃,是打开成功之门的三把钥匙,也是永远指引着我们前进的动力与信念!
2023年先进人物事迹篇5
学习优秀教师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左__,一个普通的名字,一个最基层的农村教师,却有一种奋勇向前的拼搏精神,从一个扫盲教师到拿到大学文凭甚至成为全国模范教师、优秀教师;有一种不为名利所动的高贵品质,宁愿放下三次改行的机会,也要坚守艰辛清贫的教育工作岗位;有一颗“不是我所生,却与我更亲”的爱生之心。这些都源于他无私奉献于教育事业的坚定信念,这种蜡烛精神让一个普通的名字响彻中国,传遍教育界,成为我们所有教育工作者的楷模!
学习了左相平教师的先进事迹,我感慨万千,不断进取,坚守岗位,不为名利所动,爱生如子,这才是最崇高的师魂!同是教师,我深深为自我曾有过的抱怨感到羞愧,为自我曾打骂过学生感到后悔,这一次的学习让我改变了自我从教的想法,我不再把我的工作当做饭碗,而是作为事业认真去做,甚至当做国家、社会公益事业,只求付出,不求回报。我不再把学生当做获取绩效工资的工具,而是作为花朵去呵护,作为栋梁去培养。
我相信只要我们所有的教育工作者都有左相平教师的蜡烛精神,整个教育界必须满是辉煌!
11月14日,我校全体教师学习了盘县县教师左相平的先进事迹后,我感慨颇多,情绪很不平静,个性是他身上表现出的高尚道德风范,更使我感动不已。
他从教十年如一日,尽职尽责,呕心沥血,锐意进取,勇于创新,用心进行教育教学改革,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他们生活简朴、廉洁从教、克己奉公,言传身教,把自我全部的爱无私地奉献给了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他们的崇高品格和师德不仅仅受到学生和教师的尊敬,并且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高度赞誉。
“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像左相平这些诚实质朴的人民教师,表现出了高尚的品德和顽强的意志,无私奉献,默默无闻,把自我的心血和力量献给教育事业,他们的身上闪烁着师德的绚烂光辉。孔子云:“其身正,毋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毋从。”中小学教师的工作对象是成长中有极大可塑性的未成年人,教师的道德表现能够影响一个学生的一生。作为教师,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其身教必然重于言教。要在自我的职业道德方面追求卓越,追求高标准,这是构建我们未来民族道德素质的基础。
师德是中华优秀文化的精萃,也是优良革命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教书育人,教书者务必先为人师,育人者必先行为示范,教师的职业特点决定了教师务必具备更高的素质,而师德是教师最重要的素质,是教师的灵魂。他们让我们懂得了,一个人,原先能够这样用心地对待工作和生活,能够这样真诚地与人相处,能够这样热情地帮忙别人……在当今冷漠、隔阂渐成风气的时候,我们需要的,不正是这样的生活态度和方式吗?能够想像,假如生活中处处有像郭力华这样的人,那我们这个社会,必将更加和谐,必将布满更多的温情,必将更有人情味,必将更让人留恋。
学习了左相平的感人事迹后,我深切体会到:一个人,原先能够这样用心地对待工作和生活,能够这样真诚地与人相处,能够这样热情地帮忙别人……我很感动,从中学到了很多,也让我重新熟悉了教师这份职业,在如今的这个工作岗位上,我想我就应用一份真挚的态度去对待,争取做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为教育事业尽微薄之力。
2023年先进人物事迹篇6
1987年9月,自从我进入绵阳师范学院的那一天起,我就立志要当好一位人民教师。1990年7月,22岁的我告别了绵阳师院,满怀着对新生活的渴望,来到了盐亭县金孔初中,在当时学校生源质量、数量较差的情况下,事业心极强的我自我要求高,精力充沛,工作勤奋,任劳任怨,默默耕耘,在平凡的教育岗位上作出了不平凡的贡献,先后七次获金孔学区语文统考第一名,十余次荣获了“优秀教师”、“学科教学先进个人”、“优秀班主任”、“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受到了金孔镇党委、镇政府、金孔教文体办公室、盐亭县教育体育局、盐亭县政府、绵阳市教育局、绵阳市市政府的表彰和奖励。
20xx年8月,我应聘调入盐亭外国语学校,从事八年级三班语文、政治教学工作,担任八年级三班班主任、学校文科教研组长。先后被评为盐亭县“基础教育改革先进个人” 、“优秀共产党员”、“先进班主任”,受到了盐亭县教育体育局的表彰和奖励。屈指算来距这次工作调动已整整一年,在学校领导的关心指导下,在同仁们的敬业精神感染下,开始编织一个悄然的梦:用自己的青春,为学生的明天铺一条七彩的路……
爱岗敬业、无私奉献
我在政治上积极要求上进,热爱党的教育事业,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奉献精神。学校是一所寄宿制的民办公助学校,老师们还要参加晚自习的管理和辅导。为了教育事业,我几乎把全部的时间和精力都用在工作上。例如今年,我除了担任九年级三班班主任,教这个班语文外,还教七年级两个班的历史,负责全校的文科教学研究工作,工作任务非常重。在班级管理中,我经常一大早就起床,督促学生早晨锻炼和搞卫生,中午还利用午休时间给学生个别辅导或谈心教育。因为我是中年教师,我经常苦苦思索做人的价值,我发现做为教师,最大的快乐与满足莫过于被学生尊重和爱戴,我把自己对人生价值的体味放到了教育和教学的实践中去,以满腔的热情投入到班主任和语文、历史教师的角色里。积极参加师德征文活动,20xx学年我撰写的《素质为教育之本》获绵阳市教科所优秀征文一等奖。每天我就象一部连轴转的工作机器,上午、下午上课、听课,并参加教研活动,中午处理班里的事情,晚上辅导学生,再忙着备课、批改作业。每学期下来,经常夜以继日地工作,从没有因私而请假,把学生和学校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一直坚持工作到底。
言传身教、科学育人
教学过程中,我十分注意研究学生心理、思想及性格我特点,学习现代条件下班主任工作的技巧和方法,积极参加了绵阳市教科所组织的班主任培训班,认真听取了关于家庭教育指导、心理辅导的系列讲座,并把课堂上学习到的知识积极运用于实践。我的带班特色是:严格要求,民主管理,注意班干部队伍的建设和充分发挥班干部的作用;言传身教,为人师表,我注意教育学生怎样做人及全面提高素质,追求让学生拥有文明的行为、健康的心理、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我善于抓好班干部队伍建设,热心关爱后进生,以形成良好的班集体。我深深认识到良好的师德,对学生的成长具有重要的导向和潜移默化的引导功能。我担任多种工作期间,工作较繁杂,但思路清晰,讲究科学的工作方法,对待老师和蔼可亲,不放弃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因此,我在平时的工作和生活中处处以身作则,时时严以律已,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在学校的“献爱心”活动中,能积极带头捐款,工作主动、得力。对于学生的学习,我重视研究后进生的心理素质,帮他们制订学习计划和学习策略,请好辅导教师,谆谆教导犹如春风化雨,使他们的成绩有明显进步。我所教的九年级语文、历史成绩在今年的绵阳市学年统考中均取得了优异成绩,得到了学校的肯定。
勇于钻研、严谨治学
我深知,要真正成为一位名师,就必须在自己的课堂教学上过硬。为此,我谦虚、谨慎、虚心向老教师学习,刻苦努力钻研业务。尽管教学工作繁重,但仍能潜心于第一线教学工作,带头抓好教学“六认真”,坚持听好第一节课,备好每一节课,上好每一节课,并积极参加省、市、区及校内教研活动,带头开设公开课,积极实践探究性学习,深入钻研教材,重视每节课后的教学反思,撰写教学案例。我能自觉自学教学理论专著,主动订阅《中学语文教学园地》、《语文教学问题》、《中学语文教学参考》等杂志。我从事初三语文、历史教学多年,平时善于进行中考研究,认真组织语文教师钻研教学大纲和考纲,选择有效的教学手段和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重视启发性教学和学法指导,以问题为中心,培养学生各种能力。在教学中我关于用情感因素来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课堂教学效果优良。在学校教师“五个一”活动中表现突出,在20xx年、20xx年绵阳市教研员来校调研中,我执教的《变色龙》、《白杨礼赞》等课,得到了教研员的好评。
我担任文科教研组长期间,坚决贯彻落实学校的各项制度及教研组工作常规,多次在文科老师中开设文综专题讲座,注重同组教师的团结协作,在同事们的支持下,规范开展教研活动,富有特色,有条不紊,我还自觉承担着学校培养新教师的任务,我指导的青年教师们进步很大。
“用真心来对待他人,用行动来检验自己”——这是我作为一名中共党员的座右铭,一直以来,我都在默默地实践着。“梅花香自苦寒来,宝剑锋从磨砺出。”我并没有固步自封,裹足不前,而是以更昂扬的斗志投入到了教育事业和语文教学改革中去,我具备的是“挑战自我,超越自我;生命不息,学习不止”的精神,于是,我的脚下又是一个新的起点。
2023年先进人物事迹优秀6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