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想在学习中取得进步就需要总结自己的事迹,出色的事迹记录可以呈现个人的优秀品质和实力,九九公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2024年志愿者事迹材料通用5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2024年志愿者事迹材料篇1
我叫林梦月,家住郑州市中牟县韩寺镇大洪村,1月5日晚9点,应郑州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办公室要求核酸检测紧急召开,我积极加入志愿者队伍,来到村大队院助力核酸检测高效进行。
作为信息录入员,穿戴好防护服的那一刻,我深感使命重大,手机上录入的不仅是一条条信息,更是确保每位村民生命健康的守护伞。第二天早晨6点,我又提前到达村核酸检测采样现场,引导村民有序排队,提醒村民戴好口罩,保持安全间距,并录入核酸检测信息等,有的村民没有预约码,有的村民没带身份证,我会耐心解答他们的问题,并认真录入信息。核酸检测点的工作基本结束后,我又和医生一起入户检测,帮助行动不便的老人顺利完成核酸检测,一直到下午2点结束。从1月6日到1月9日,我一直坚守在工作岗位上,为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而努力。
四次核酸检测结束后,我又来到村口值班点,穿上红马甲,拿起测温枪,严格按照疫情防控要求,为进出的村民测体温,阻止外来车辆进村。尽管在志愿过程中会遇到村民不配合的情况,尽管时间长了会累,但只要想到能帮助村民,能为疫情防控做贡献,能尽自己作为大学生、作为团员的一份力,我就觉得我的行动是非常有意义的。
连续多天的志愿者工作,我们不论天睛还是下雨,不曾退缩犹豫,用行动展现青年团员的担当,也用自已的实际行动,在基层防疫一线,践行着我们大学生的责任与担当。这次志愿活动不仅锻炼了我与陌生人沟通的能力,培养了我的耐心,更是让我体会到了这样的工作的平凡和伟大。
2024年志愿者事迹材料篇2
很荣幸能够作为志愿者为本次疫情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此次疫情志愿工作主要是在小区门口及街道口执勤,对来往人员进行登记,并且测量体温,通过电话、社区书记主任带领我们走访来统计疫苗接种情况,常态化推送防疫知识、发送防控倡议,并在小区内向居民发放防疫特刊、明白纸等宣传资料,强化普及防控常识,引导居民从自身做起,科学防疫。“疫情防控要科学,接种疫苗我先行”“人人接种疫苗,共筑防疫长城”这次活在服务与奉献中,我体验着这份“志愿”的神圣与高尚,虽然活动只是由一些看起来平凡的小事组成。
可是这些平凡的点点滴滴都可能对服务的对象产生巨大的影响。甚至在不知不觉中能够起到一个拯救者的作用。
2024年志愿者事迹材料篇3
在昆仑街道天池社区为民服务的志愿者人群里,人们经常会看到有这样一位背影单薄的阿姨,多年来,她默默地为社区工作、为群众服务。这位阿姨名叫王霞,今年56岁,是昆仑街道天池社区的居民,自1998年单位退休后,她就主动做起了社区义工,12年来以无怨无悔、知足长乐的态度参加社区的义务工作,为居民群众热心服务。她乐于助人,关心街坊,不求回报,并加入了社区义务治安联防队,每一天都按时出队巡逻,还利用空余时刻主动去帮忙孤寡老人。
为了使小区内能有良好的治安环境,她长期进行义务巡逻,值班,她从来不计较个人得失,在巡逻过程中认真负责,一丝不苟,发现可疑状况就立即通知社区民警。从早到晚,人们总能看到她忙碌的身影:替邻居锁上没锁好的门;领着居民清洁打扫楼道;义务帮忙子女不在身边的生病老人,带他们到医院去看病;热心为不识路的群众指路、带路;不计报酬,每晚义务看管天池社区活动室4年;协助社区工作人员开展各项工作……等等。那里发生的大小事情似乎都逃但是她那双小小的眼睛,经常深入居民群众中,了解群众的心声,并将群众的心声反映到居委会。在克拉玛依市“建立卫生礼貌城市”期间,她义不容辞地参与到这项活动中,用心参与建立活动及社会公益活动,挨家挨户派发宣传资料,协助举办各种宣传活动,她还经常组织发动楼内的居民洗楼梯,看到有人随手丢垃圾就前去提醒人家要讲礼貌,创礼貌城市人人有责等。发现社区里有垃圾和卫生死角就主动去清理,难以清理的就上报给社区居委会。无论是烈日当空,还是刮风下雨,在天池社区内总会有她带上红袖章,弯着腰用手捡垃圾的'身影。
“5.12”四川汶川和“4.14”青海玉树地震发生后,社区内又出现了她忙碌的身影。她与居委会工作人员在社区内逐家逐户进行宣传,号召大家为灾区捐款,全力支援灾区人民,以实际行动为抗震救灾出一份力发一分光。在她的宣传感染下,社区内的居民纷纷前来捐款,就连小兄弟姐妹也拿出零花钱献上自我的爱心,用心响应支援灾区抗震救灾的号召。
王阿姨患有肾结石并伴有严重的肾积水等疾病,老伴也体弱多病,她的子女们都担心她的身体。但是,她从来没有把这份“职责”看成是包袱,而把它当成了一种被大伙信任的“愉悦”,多年来,她始终以自我的热心回报着邻居们的信任。每次社区给辖区居民免费发放防蟑螂药和防蚂蚁药,王阿姨作为社区的楼宇理事会和居民代表,为了不影响居民的日常工作,都是根据社区居民的个人实际状况,发动义工利用休息日和下班时刻以打电话、上门派发药物等方式联系居民。天气酷热,有的居民住在6楼或高层住宅,有些居民还要多次上门联系才能落实,工作相当辛苦。但王阿姨毫无怨言,克服困难,牺牲个人时刻,按时保质地完成了组织布置的工作。她在社区义工志愿者服务中的表现,得到了社区群众一致好评,同时她也以自我的实际行动,带动了社区义工服务的开展,为社区工作作出了自我的贡献。有人问她:你退休了不在家享天伦之乐,为什么要去做义工?她的回答很简单:“咱们不只是为活着而活着,咱们要为更多的人愉悦地活着而活着”。12年来,她服务于社会,滋润、温暖人心,促进社会和谐,受到天池社区居民的称赞,12年来,以她初衷不改的默默奉献精神,感召着周围的人们。
她还热心于街道及社区的老年工作,用心促进老年工作的进展。自从成为天池社区老年义务工作者后,尽了最大的潜质去帮忙其他有需要的老人。在天池社区有好几位鳏寡孤独老人已经80-90岁高龄,在平时接触中,发现他们身患重病,王阿姨经常到其家中问候与其谈心,帮忙他们解除恐惧感之后,他们对生存提高了信心,病人得到鼓励,精神面貌有极大好转,胃口、睡眠都提高了,家属都表示多谢政府、街道和党组织的关心。王阿姨还坚持每一天给老人送报纸、教老人的保姆做新疆口味的饭菜,相处时刻长了,感情也加深了。老人们都感动地说“王霞你真好”。看到老人们欢笑,王阿姨也很开心。
为了义工这份事业,王阿姨倾注了自我的全部时刻和精力。王阿姨只是昆仑街道天池社区许许多多义工中的普通一员,她没有令人刮目相看的特殊才能,只是用一颗博大的爱心,温暖了一个又一个需要帮忙的人;她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只是用点点滴滴的实际行动,回报社会,服务他人;她没有获得丰厚的物质回报,但每一天却过得充实而愉悦。
王阿姨不但是个行事低调的人,更是富有爱心的人,应对他人的苦难,她永远不会无动于衷。2008年初,南方遭受雪灾,5月份四川遭遇特大地震灾害,2010年,青海玉树遭遇特大地震灾害,她都嘱咐子女分别透过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和红十字会网上捐款。从她的身上,咱们看到了一个优秀的义工·志愿者熠熠生辉的人格魅力。平凡的王阿姨以一颗朴实无华的爱心,书写着自我的精彩人生,演绎着无私奉献的动人故事。她以实际行动告诉咱们,爱不需要华丽的辞藻来表达,也不需要做出惊人的壮举,只要义务工作者真心付出,真诚奉献,在日常生活中发现爱心、散播爱心,就会使义务工作者的人生更加愉悦,就能使生活更加完美。
2024年志愿者事迹材料篇4
有这样一群人,他们不过是装成大人模样,走在抗击疫情一线;有这样一群人,承担着“90后”的标签,却早已经担当大梁;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刚入职不久,才加入汤庄镇机关工会大家庭,就已经把自己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
去年刚入职的青年干部党政办办事员李铮,积极响应政府号召,服从镇里工作安排,提前返岗,奋斗在抗疫第一线。大年初二,李铮在扬州过年,突然接到镇政府办公室电话,要求他立马赶往政府,待岗待命。李铮同志二话没说,跟父母家人打了声招呼,说明了情况,立刻下午赶回了汤庄。作为医疗救治组的一员,李铮戴上口罩,每天早早来到卫生院,帮助工作人员先做好医院内外消毒工作,不放过任何一个角落。当有病人前来就诊的时候,他还要负责做好体温检测,前期问诊,诊室引导工作,详细做好问诊记录,不放过任何一个疑似病例。他还要跟随卫生院医生走入街头巷尾,走进邻里乡亲,宣传新型冠状病毒相关知识以及防护措施,叮嘱乡亲们减少外出,戴好口罩,做好防护。李铮每天早出晚归,为了防止传染,此次他一人回到汤庄,家里亲人都在扬州,每天父母也不放心,频频要求回来照顾他,他都拒绝了,要求父母正月十五以后再回来。李铮在入职之前一直在扬州消防大队做一名文职,如今成为了汤庄一名青年公务员,一直严格要求自己,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铭记在心,他积极要求加入党组织,一直在用行动向党组织靠拢,是一名热血奋进积极向上的好青年!
防疫一线的还有闵捷同志,大年初三接到通知,闵捷从宝应老家赶回汤庄,迅速投身到战斗中去。每天他整理资料台账,做好抗击疫情前线信息收集归档工作,保存好原始数据资料。每日上级部门下发公文,闵捷第一时间接收,传达给镇各级部门、村和社区,保证了非常时期信息传达的通畅性、时效性和有效性。
宣传科的秦婧钰,在疫情期间,充分发挥了带头示范作用,在接到通知前往汤庄后,一直做好“幕后英雄”的角色。在疫情肆虐人心惶惶的关键时期,依旧每日更新汤庄公众号“水韵汤庄”,积极报送汤庄每日“战况”,报道抗击疫情一线感人事迹,宣传普及新型冠状病毒防护知识,传递宣扬汤庄正能量,扫除疫情期间多日阴霾。
还有很多很多年轻的身影活跃在抗击疫情一线,三岁孩子的母亲孙晶晶、汉留村后备干部李辉、曾钰村入党积极分子吴龙肖……他们是“90后”年轻干部,他们是“20年”新鲜血液,他们是年青一代队伍中的“硬核”!青年强,则国强!
2024年志愿者事迹材料篇5
我是来自2020级理学院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的耿学群。本次寒假返乡我参加了协助城乡居民核酸检测的志愿服务,主要帮助居民填写采集信息,测量体温,核验健康码和行程码,并维持现场秩序,同时我也参加了返乡卡点值守的志愿服务,主要负责检查外来人员的健康码、行程码,测量其体温,拦截外来车辆等工作。
我是2024年1月14日从海南大学回到我的家乡广西隆林,第二天早上就接到了防疫通知,当时其实挺着急的,害怕回不了老家与家人团聚。紧接着又收到了封城的消息,所有人员车辆不能出县城,要进行全员核酸检测,我这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我看到县团组织发布志愿者招募发布令,我和我的小伙伴就义无反顾地报名参加了志愿者。报名之后第二天,就被分配到一所中学,协助医护人员采集师生及家属人员的核酸,作为亲历者,看到了所有工作人员的不易,好在经过两轮的核酸检测结果都是好的,我们也看到了疫情防控工作的希望。
在得到城区核酸检测结果都为阴性后,隆林县城又恢复了生机,我应村里要求回乡,开启了我的第二段志愿旅程——村级卡点值守。拦截外来车辆,严格查检并登记外来人员信息,有时也会碰到态度不好的人,对我们就是一顿骂和不配合,但是在最后的劝说下,他们也能理解并好好配合我们的工作,在他们离开时,对我们说“辛苦了”就是对我们工作的最大配合与理解。
但在一切正常运行中,在2月4日,我们又接到了不好消息,临近德保县城又出现了一例阳性病例,我们再次拉响了防控警报,接连几天病例只增不减,城里乡下都要进行全员核酸检测,严格把控每个要点,我又在2月9日再次报名了协助核酸检测的志愿者,连续四轮的核酸检测,一次没落下,帮助村民填写信息,搀扶老人做核酸。村里老人小孩比较多,工作量比城里大,他们有的手机填不了信息,还有的不认识字,只能由我们志愿者帮助完成。因为人太多系统有问题时的手忙脚乱、村民不遵守秩序喊破喉咙的无奈……一天的工作不间断下来,可谓是腰酸背痛,有的志愿者腰已经痛到直立不起来,即使是这样,但在与医护小姐姐交流,我们一天下来一个人要采集860到1000人的核酸,今天在这个乡镇采集,明天就可能到另一个乡镇采集,到达饭点也开不了饭,几天都吃不上一口热饭,种种困难他们都能克服下来,我又开始满血复活,继续加油干,疫情尚未结束,我们仍需努力,一定要作为他们很好的后盾!
在参加这一次志愿服务之后,我第一次意识到,疫情离我们很近,不能存在任何的侥幸心理,要按照规则做好每一步的防控,人与人之间要互相监督,做好个人健康行程报备,个人防护等疾病防控措施。只要我们每一个人齐心协力,理解与配合,我相信疫情会离我们越来越远,我们一定会战胜疫情,恢复往来的生机!加油!
2024年志愿者事迹材料通用5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