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年度总结中,常常会谈到未来的计划和愿景,年度总结中可以加入一些个人感悟,增加情感共鸣,九九公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医院质控科年度总结6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医院质控科年度总结篇1
一、医院及院感科开展的主要工作:
1、认真研究学习《出国留学省医药医院管理评审实施细则》,做好创二优评审迎检准备工作,根据细则要求制定年度工作计划、年度培训计划、医院感染工作流程,整理归纳并补充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管理各项规章制度、质量标准,进一步完善医院感染管理体系。
2、加强对临床科室医院感染预防控制工作的督导,发现问题及时沟通、及时指导、及时改进,特别是针对我院医务人员对医疗垃圾分类不清、少数临床医生无菌操作不到位等现象进行多次现场督导纠正,彻底清理医院感染预防控制工作的死角,真正做到医院感染管理的全院规范统一,充分体现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力度。
3、加强改进对环境微生物细菌监测工作,把监测工作与临床工作结合起来,开拓性开展环境动态细菌监测,对临床消毒隔离工作起到实质性的检查督导作用,特别是主动对新生儿病房、母婴病房、新生儿暖箱等进行随机抽样监测,对重点区域消毒隔离工作的环境质量起到很好的监督和提示作用。
4、开展重点去区域医院感染病例监测,启动了icu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
5、做好院内感染爆发流行的监测报告及预防控制工作,x年院感科制订了“临床医院感染爆发预警报告制度”,加强对医院感染爆发前瞻性监测,实施这一制度,今年4月份我院外二科1类手术切口感染爆发,院感科积极深入一线调查处理,及时上报医院感染委员会,协助临床采取相应控制措施,使爆发感染事件及时得到控制,未造成蔓延。
6、做好传染病医院感染预防控制工作,做好预检分诊台、隔离病区医院感染预防控制指导工作,特别是在手足口病、甲型h1n1流感预防控制工作中,院感科认真执行上级卫生行政部门相关精神,认真规范制定相关工作制度及流程,使其符合医院感染防控要求,上半年本院未发生传染病院内感染,共计迎接上级检查共计次。
7、进一步加强医院感染知识继续培训工作,院感科上半年已完成外出培训,及部分院内培训。
8、加强对临床各科医院感染预防控制措施落实情况的督察考核
坚持持续改进的工作理念,发现问题,及时研究,及时沟通,及时改进,对于反复纠正不力的问题纳入院级质控考核评分,奖惩兑现;做到随时检查指导,定时考核评价,定期向各科室通报考核情况,按时按规定向上级主管部门、医院领导、医院质控科通报相关信息。
9、进一步加强医疗废物分类收集处理管理,使用后一次性物品回收率100%,废用性医疗废物焚烧100%,重点督察生活垃圾与医用垃圾分类分装、医疗锐器、感染性垃圾处理等。
10、认真落实医院感染评价分析制度,做好相关信息统计上报工作,坚持定期召开院感工作会议,对院内感染发生情况、各项监测评价、医院感染预防控制措施落实情况等,进行评价分析通报,同时开展耐药菌株监测,院感病例病原学送检率分析,定期发放医院感染通讯。
二、院感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下半年工作重点:
1、目标性监测工作未完善。
2、全院医疗废物分类收集处理设施需改进(垃圾桶、袋)。
3、洗手设施需改进(水龙头、洗手液等)。
4、根据出国留学省卫生厅x卫函【x】xx号“通知精神”,我院医院感染全面综合性监测方式需改进。
医院质控科年度总结篇2
为了适应综合发展需要,我院的医院感染管理工作为了提高医疗护理质量的角度,把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列为医院总体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来抓,使医院感染管理工作与医院的业务发展相适应,整个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初步进入了制度化、规范化管理。通过自查,总结起来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成立了医院感染工作领导小组,并安排了具体人员从事医院感染控制工作;
二、建立了规章制度;
三、加强了医院感染控制知识的学习,全院在职医务人员,新上岗人员进行常规的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知识学习;
四、手术室、产房、注射室由专人管理,定期更换消毒液,包括院内外和病房消毒等;
五、药品配制过程中严格无菌操作技术和规程,保障药品的安全使用。
我院因严格管理和操作,并严格按照规章制度要求进行医院感染的预防控制与管理,无医院感染不良事件发生。回顾过去,我院的院感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这毕竟是过去,我们应清醒地认识到我院感染管理工作存在的不足:
1、基础设施落后与业务发展不相适应;
2、职工对医院感染的意识需进一步加强;
3、医院感染的隐患在某些方面还相当严峻;
4、注射室、治疗室区域划分不清,个别物体摆放杂乱;
5、医疗垃圾与生活垃圾未分别放置与处理;
6、检验室废弃物的处理未严格按照感染性废弃物处理;
7、消毒室与供应室设备简陋;
就我们医院实际情况看来,目前医院感染管理方面应着重抓好以下工作:
1、加强全体职工关于医院感染知识培训,强化责任意识;
2、规范医院医疗器械清洗和消毒管理;
3、进一步加强注射室、手术室、产房、病房、药房等重点科室的消毒管理;
4、感染疾病科(包括发热、腹泻门诊)建设需进一步完善;
5、规范医疗废物的存放、毁型、焚烧等处理;
6、加强医护人员的职业防护;
总的看来我院的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由于全院职工的共同努力,没有一例差错事故发生,但是目前某些方面的感染隐患还很严峻,我们坚信,只要我们统一认识,各尽其责,相互配合,分布实施,切实采取有效的预防与控制措施,一定能把医院感染管理工作抓紧抓好。
医院质控科年度总结篇3
医疗质量管理是医院管理的核心,提高医疗质量是管理科室根本目的。医疗质量是医院的生命线,医疗水平的高低、医疗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到医院的生存和发展。20xx年以来科把减少医疗质量缺陷、及时排查、消除医疗安全隐患及杜绝医疗事故当作重中之重的工作。20xx年具体质控工作做到了如下几点:
1、成立科室质量管理组织,设立质控小组。由科主任、护士长、质控医、护等人组成。负责贯彻执行医疗卫生法律、法规、医疗护理等规章制度及技术操作规章。对科室的医疗、护理、教学、病案的`质量实行全面管理。定期每周逐一检查登记和考核上报。负责制定、修改医技质量管理奖惩办法,落实奖惩制度。负责制定与修改医疗事故防止与处理预案,对医疗缺陷、差错与纠纷进行调查、处理。
2、科室成立医疗质控小组,对本科室的医、护质量随时指导和监督检查。建立健全科室医疗质量控制小组的质量监督、考核体系。负责全科质量管理工作。每周定期逐一检查登记和考核上报。加强医疗质量管理坚持平时检查与月、季、年质控相结合,严把环节质量关,确保终末质量关。“抓三基”、“促三严”。
3、健全各项规章制度。严格执行以岗位责任制为中心内容的各项规章制度,认真履行各级各类人员岗位职责,严格执行各种诊疗护理技术操作规程常规。重点对核心制度的执行进行监督检查。
4、健全感染管理制度和传染病管理,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和无菌操作规程。
5、加强全面质量管理、,增强法律意识、质量意识。实行执业资格准入制度,严格按照《医师法》规定的范围执业。新进人员岗前,必须进行医疗卫生法律法规、部门规章制度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及医疗质量管理等内容的学习。不定期举行全员质量管理,并纳入专业技术人员考试内容。对违反医疗卫生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及技术操作规程的人员进行个别强化。医疗质控小组应定期组织本科的人员学习卫生法规,规章制度、操作规程及医院有关规定。
6、科室医疗质控小组定期对各类医务人员进行“三基”、“三严”强化培训,达到人人参与,人人过关把“三基”、“三严”的作用贯彻到各项医疗业务活动和质量管理的始终。医护人员人人掌握徒手心、肺复苏技术操作和常用急诊急救设施、设备的使用方法。
7、建立完整的医疗质量管理监测体系,责任落实到个人。各级医疗质量管理组织定期检查考核,对医疗、护理分级管理及考核,提出改进意见及措施。对检查出的问题,及时登记并提出整改意见,真正做到奖罚分明,明确责任,落实到个人。
医院质控科年度总结篇4
20xx年医院感染管理工作能顺利开展,不断完善规章制度、细化管理措施,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全年无院感暴发事件发生。现将本年度医院感染管理工作总结如下:
一、重新修订医院感染管理规章制度
根据国家卫计委不断更新和下发的医院感染管理规范,我院根据实际情况重新修订了《医院感染管理规章制度》。根据重新修订的制度每月进行严格的督导检查。
二、全面综合性监测完成情况
1、感染病例监测情况
截止10月末监测出院病例933例,归档病例覆盖率100%,医院感染病例0例,医院感染率为0,漏报率为0。
2、现患率调查情况
我院8月4日进行了院感横断面的调查,总人数46人,医院感染病例0例,院感现患率为0。我院20xx年的院感横断面调查工作进入内蒙古自治区横断面调查优秀名录中,并获得荣誉证书。
三、目标性监测完成情况
1、Ⅰ类手术部位感染监测
全年监测Ⅰ类手术病例共115例,Ⅰ类手术切口感染率为0,抗菌素使用符合要求。
2、多重耐药菌监测
住院患者总数900人次,使用抗菌药物前检验标本送检病例16例,住院患者中使用抗菌药物例数404例,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44.89%;接受抗菌药物治疗住院患者微生物检验标本送检率3.96%;病原体检出菌株总数10例,多重耐药菌检出菌株2例,多重耐药菌感染发现率0、22%;多重耐药菌感染检出率20%、监测结果显示我院接受抗菌药物治疗住院患者微生物检验标本送检率太低,低于30%的目标。
3、三管相关感染监测
本年度留置导尿管总天数0天,导尿管相关泌尿系感染发病率0;患者使用血管内导管留置总天数132天,血管内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发病率0;患者使用呼吸机总天数0天,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病率0。
四、环境卫生学及消毒灭菌效果监测情况
本年度院感管理办公室加强院感采样监测,每季度对手术室、腔镜室、口腔科、血透室、生物安全柜、各病区的.治疗室、处置室等高危险区的环境及医务人员手卫生进行监测。共采样147份,其中空气采样培养34份,物体表面采样培养30份,医护人员手采样培养29份,消毒液采样培养41份,消毒灭菌物品采样培养25份,合格率100%。
五、手卫生监测情况
本年度受调查的医务人员实际实施手卫生次数225人次,同期调查中应实施手卫生次数476人次,洗手正确次数444人次,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率47、26%,低于80%;洗手正确率93、27%,低于95%。
六、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监测情况
加强了员工职业暴露的管理,检验室,血透室、手术室,消毒供应室等重点科室的人员每年进行一次感染四项检查,并指导重点科室进行职业暴露演练,强化了员工职业暴露的防护及处置能力,全年发生职业暴露1例,感染者是护士,感染源是乙肝,按职业暴露处理流程进行了正确处理,未发生不良后果。
七、强化了院感知识培训及考核
全年进行了各级各类人员医院感染知识集中培训9次,考核9次,合格率100%,深入科室进行有针对性的专科感染知识培训12次。
医院质控科年度总结篇5
20xx年感控科在所领导的正确领导和各科室的大力支持配合下,加强医院感染管理,确保感控科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仍存在着若干问题需要解决和改进。现将20xx年的医院感染管理工作总结如下:
一、更新完善各级各类医院感染管理人员职责和工作制度,打造安全的就医环境。
年初制定了医院感染管理工作计划并逐一落实。感控科受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的`委托,更新完善了医院感染管理各级各类人员职责共计13个,各项管理工作制度共计33个,传染病管理各级各类人员职责和制度共计11个已出版所内发行。使医务人员在工作中有章可循。
二、加强院感质控工作,特别是对重点科室和重点环节的管理和监督
1、为了落实年初医院感染管理工作计划,制定了《医院感染控制方案》和各科室医院感染管理考核标准,根据考核标准每月对各科室院感控制工作,尤其是手术室、产房、妇产科、口腔科等重点科室进行不定期检查、督导,发现问题和院感隐患,及时进行现场指导和书面反馈,所科两级找出原因,制定整改措施进行整改,感控科跟踪改进效果。
2、加强对重点环节的监督、检查,重点抓了手卫生规范、消毒隔离制度、无菌操作技术、无菌物品(包括一次性使用无菌物品)管理以及医疗废物管理规范的落实,发现问题,及时反馈、制止。减少交叉感染和院感发生的几率。
因单位人力物力所限,没有设立消毒供应中心,没有规范的器械清洗设备和工作室,只能尽力改善工作方法和手段,使之规范。监督各科室正确刷洗保养医疗器械,保证临床诊疗安全。
三、加强医院感染监测
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医院感染暴发报告及处臵管理规范》等法律法规,结合我所实际,制定了《医院感染暴发报告及紧急处臵预案及流程》,其目的为预防、控制医院感染暴发事件,指导和规范医院感染暴发事件的卫生应急处臵工作,保护患者和医务人员身体健康。
2、进行了医院感染发病率调查,全年出院病人为xx人,医院感染发病2例,感染率为xx%。对住院病历进行了回顾性院内感染调查,以便及时发现院内感染漏报病例,共查阅病历---份,漏报率为0。
3、开展了手术切口目标性监测、监测周期为六个月,自20xx年5月1日开始至20xx年10月31日止,六个月共收集观察67例剖宫产病人,65例病人切口预期愈合,有2例出现脂肪液化,妇产科患者是一个特殊人群,大多数孕妇体质偏胖,腹部脂肪较厚,部分孕妇存在着不同程度的低旦白水肿等不利因素。
医院质控科年度总结篇6
本年度,在医院领导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认真贯彻落实卫生部颁布的《医院感染管理办法》、《消毒技术规范》、《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等有关医院管理的法律法规,强化环节质量管理及全院医院感染知识培训,严格质量监测及考核,降低了医院感染发病率,保证了医疗安全,全年医院感染率为0%。器械消毒合格率100%,有效的控制了院内感染,确保了医疗安全。现全年工作总结如下:
一、健全组织,完善管理
为了进一步加强医院感染管理工作,明确职责,落实任务,感染管理小组成员,成立了感染质量检查小组,负责每月的感染质量大检查,完善了三级管理体系,将任务细化,落实到人,感控组长负责整改,逐步落实各项工作,使院感工作得到持续改进。
二、加强质量管理,确保医疗安全
一质量控制:每月进行一次大检查,每周随即检查,系统调查收集、整理、分析有关医院感染情况,对存在问题及时反馈、整理,有效的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
二环节质量控制
1、加强重点部门的医院感染管理:儿科病房、新生儿科病房、高压氧等感染管理,每周不定时检查,做到日有安排,周有重点,专项专管,制定科室感染质量检查标准,按照医院感染质量检查标准对手术室重点检查手术后各类器械清洗,消毒及室内消毒效果监测,对新生儿科督查环境管理,工作人员管理,各种物品的消毒等,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
2、强化卫生洗手:手部清洁与人的健康密切相关,手上携带的致病菌不仅潜在威胁着医务人员及家人的健康,而且通过各种操作极易传染给病人,为此为医务人员提供洗手设施及洗手液、快速手消毒液等,大大提高了洗手质量,减少了院内感染。
三、对医务人员职业暴露进行了监测:
严格要求医务人员执行标准预防措施,尽量避免职业暴露,并对职业暴露进行监测登记。
四、全年儿科及新生儿科病房无院感发生,儿科仍继续加强院感的管理和控制。
我院在上级卫生部门领导和关怀下,认真贯彻执行国家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医疗废物管理办法》《国家突发公共事件医疗卫生救援应急预案》等有关法律法规,制定了相应的医院感染控制计划,并组织实施,使我院院感发生率控制在较好的范围,本年度未发生院内感染暴发流行。现将20xx年度院内感染工作总结如下:
1、完善管理体系,发挥体系作用
为进一步加强医院感染控制管理工作,明确责任,落实分工,今年重新调整充实了医院感染管理领导小组,由院长亲自负责,配备了专职预防保健人员,明确了医院感染管理职责。制定了各科院感管理制度。定期召开医院管理会议,及时发现医院在医疗活动中存在的医院感染问题,针对各部门的反馈意见,及时正确指导及处理。增强了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的科学性、预见性,保障了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
2、认真学习传染病的防治法,完善疫情报告制度
组织全院职工认真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建立完善了《传染病报告登记制度》、《传染病报告制度》、《传染病报告奖惩管理制度》切实履行法律赋予的责任。发现传染病病人,按照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时限及时进行电子网络报告。今年报告乙类传染病3例。
3、强化消毒、灭菌意识,保证消毒灭菌质量
组织全院临床医务人员"学习新的《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严格执行消毒、灭菌制度。各科室的注射、穿刺、采血器皿保证做到一人一用一消毒。对应用的一次性医疗器械用后立即销毁,并做详细记录,杜绝2次使用隐患,我院对所购消毒剂及一次性医疗器械进行了备案制度。
科室所有的诊疗器皿,均标有明确的消毒更换日期和详细的记录。
全院严格执行紫外线消毒制度,对消毒时间、地点均有严格要求,并认真做好记录,对所有紫外线灯管每周进行擦拭消毒,即保证了灯管寿命又提高了消毒效果。及时更换紫外线灯管,坚决保证工作环境符合卫生要求。
我院供应室对蒸汽压力消毒锅的消毒进行严格效果监测,按消毒规范要求,对所有消毒物品,每天每次均做bd试验,并做详细标记和记录,保证消毒灭菌质量,为临时提供了可靠安全的医疗保障。
4、加强医疗废物管理,提高院感质量
按照《医疗废物管理条例》要求,我院今年在环卫局的指导和帮助下对医疗废物用储备室进行了重新改造,使之达到的的卫生要求。对全院的医疗、生活垃圾做到日产日清,各环节均有严格的交接,对所有医疗废物分类包装标识均有严格。重新设计了医疗废物回收登记本,利于回收存档。对医疗垃圾的外运数量,有详细的登记和严密的交接制度。责任明确,分工到人。并对全院职工进行了医疗废物处置的专业培训学习,使医疗废物的管理更符合实际,减少了污染和医务人员受伤害的'机会,同时为防止疾病传播,保护人民健康而做出努力。
5、加强院内卫生环境管理,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
为提高医疗质量,保证医疗安全,使患者就诊建立一个良好的卫生环境,建立了严格的卫生检查制度,开展了每月一次卫生环境大扫除的工作;进行了大规模的灭蟑螂工作;改变了原来不良的用餐习惯。全体职工在食堂大厅就餐,餐后在食堂清洁间内清洗,杜绝了在科室就餐,污染科室卫生环境的问题。为提高卫生质量,院感领导小组对各科室仪容仪貌、科室卫生、消毒工作记录、消毒隔离、药品使用、医疗废物处理等方面做出了周检查、月检查、季检查的制度,促使院内感染管理达到一个较高的水平。
6、开展多种形式院感培训,提高医务人员院感意识
为强化医院感染控制意识,普及医院感染、消毒技术、传染病防治等相关法律法规知识,院感领导小组制定了详细的学习计划案安排,采取多种形式的感染知识培训,做到了集中学习,分组学习,学有记录、有笔记、有签到并进行现场提问和实际操作的考核,对全院临床医务人员进行院感知识试卷考核,考核成绩归入个人档案。
五、结束语
本年度,我们院感领导小组在院组织和全体职工的支持下,做出了一点成绩,但差距还很大,如对院内环境的监测,医务人员的手监测,抗生素使用调查等院感工作还未开展。我们决心在下一年度更好地开展医院院感工作。
加强医院感染管理,是有效的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手段。提高医疗质量,是医疗安全的有力保障。
医院质控科年度总结6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