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写作文,我们可以不断提升自己的表达能力,通过写作文可以培养我们的观察力和细致思考能力,以下是九九公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墨香作文5篇,供大家参考。
墨香作文篇1
窗外——灰色的、浑浊的傍晚掺杂着簌簌的小雨。我触景生情,叹:“雨,真的只是云无处发泄的惆怅吗?”说着,我轻轻地合上了书,心却如云般漂浮着丝丝的悲凉。
这是一本十分感人的书——《骆驼祥子》。虽然它没有催人泪下的语句,也没有惊天地泣鬼神的情节,而是从头到尾用朴实无华的语言叙述。我始终不明白,它到底有什么“魔力”使我忍不住为祥子扼腕叹息。这是一本描写普通人追寻梦想的书,读着它,我的心随着祥子的命运跌宕起伏,一会儿在云端,不久却跌落低谷。
前几页的祥子充满无限动力,我似乎觉得书页上的文字有一种跳跃的冲动。老舍先生用有力的笔墨刻画出朝气蓬勃的祥子:“看着那高等的车夫,他计划着怎样杀进自己的腰去,好更显出他的铁扇面似的胸,与直硬的背;扭头看看自己的肩,多么宽,多么威严!杀好了腰,再穿上肥腿的白裤,裤脚用鸡肠子带系住,露出那对“出号”的大脚!……他没有什么模样,使他可爱的是脸上的精神。” 每读到这段话,我心里的快乐似乎在破茧、在蜕变、在飞翔!
祥子的梦想并不奢侈,他想做高等车夫,更想拥有一辆属于自己的车。唉,祥子是多优秀的车夫啊!他不容许别人玷污自己的尊严,也决不仗着强壮的身体欺负他人,勤勤恳恳地拉车。可是,命运之神反而没有怜悯这个“从风里雨里咬牙,从饭里茶里自苦”的奋斗青年,反而不断刁难他。祥子来到北平当人力车夫,苦干三年,买了辆新车。本以为他成了苦尽甘来了,但又连人带车被宪兵抓去当壮丁;后来他卖骆驼,又拼命拉车,省吃俭用攒钱准备买新车。本以为风平浪静了,可干包月时,祥子辛苦攒的钱也在搜捕中被抢;最后虎妞以低价给祥子买了邻居二强子的车,祥子如愿以偿了。本以为命运不会捉弄他了,但虎妞难产而死,为了置办虎妞的丧事,祥子又卖掉了车。如此“三起三落”后,祥子的生活如骆驼驮着理想与爱情两座大山行进般艰难!
篇末既令人失望万分,又叫人悲痛欲绝。我做梦也想不到,那个奋发图强的祥子不见了,取之而代的是堕落、潦倒的祥子!他对同行们态度越来越差,讨厌他的人越来越多,而且他对曾经视为珍宝的车也越来越不爱惜!他变了,他变了,他彻底变了后来,他干脆当了送丧者。在出殡的行列里,打着一面破旗,精神恍惚,如行尸走肉一般度过余生。那时,我真想一头扎进书里,狠狠地对祥子吼道:“祥子,你怎么变成这样了?那可是你的梦想呀,你怎么能轻易放弃呢?”
后来,我静下心想想,其实梦想的破碎并不能怪祥子。要怪就怪那吃人的社会,那扭曲的人性,那不公的命运!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我爱看书,我更想成为优秀的作家。的确,有书才有梦,有梦才有书;墨香伴梦,梦绕墨香。
墨香作文篇2
我的课余生活很丰富,就像一朵五彩缤纷的花,有下棋、唱歌、骑自行车……其中我最喜欢的是书法。
去年暑假,妈妈带我到江南书画社周老师那里学习书法。一到那我闻到了一股浓浓的墨香,许多哥哥姐姐手握毛笔潇洒自如地书写着各种字体,我看着羡慕不已,心想要是我也能写出这么美的字,那该多好呀!
刚开始周老师教我写最基础的笔画横、竖、点、撇、捺。你可千万别小看这些笔画,看着简单,写起来可难啦!我总是把握不住用笔的轻重,把横、竖写得像一根根火腿肠,粗粗的,胖胖的,把点写成不是花生米,就是烤面包,样子可难看了。最搞笑的是捺,老师笑着说像老爸的大皮鞋。可是我毫不泄气,根据老师指导的方法,每天坚持练习。终于我把每个笔画都写得漂漂亮亮的了,在周老师那里顺利过关了。
接下来,老师教我写欧阳询《九成宫礼泉铭》这本字帖里的字。我紧记老师教我的要点,仔细观察笔画的位置,把每个笔画写到位,写精致。每天晚上我都会认真书写,有时,当我偷懒不想写的时候,妈妈就给我讲大书法家王羲之练字的故事,这样又激起我要把字写好的决心。我天天不厌其烦地练呀练,看着自己写的字一天比一天有进步,我真开心呀!
到现在,我写字已经有一年多的时间了,虽然每天很辛苦,但我也尝到了成功的喜悦。在学校书画展览会上,我的两首古诗作品也被挂了上去;布置教室时,老师把我的一副对联作品贴在了教室的墙壁上。当同学们向我投来羡慕的目光时,我的心里美滋滋的,别提有多自豪!
我爱书法,我愿把你当成我的朋友,让你成为我的骄傲,让墨香永远伴随着我吧!
三年级的时候,我家还住在大院里,对面住的是一位老先生,琴棋书画样样精通。据说他还精通四、五门的外语,不过时间久远,我也记不太清了。只记得总有学生找他,天天有,都恭恭敬敬的。那时我还不懂得师恩这两个字,只觉得他该是什么很厉害的人物,于是吵着闹着要成为他的学生。
终于,我成了老先生的学生。老先生的课是在他家里上的,那是我第一次去到老先生的家。他家的房间只有我家的一半大,两侧是高高的两个书架,摆满了书;中间的桌子上也摆了几摞小臂高的书;就连床上,都有两本摊开的书。哦,对了,还有周围墙壁上老先生的字画,不懂字画的我只觉得壮观极了。后来我读到寂寂廖廖杨子居,年年岁岁一床书。时,脑中浮现的就是这个房间。
老先生的第一课很奇怪,他不教我别的,而是让我说出书本、字画中的墨香。我惊讶极了,拿着老先生的字画一幅一幅地嗅,根本不知道其中奥妙。只好如实回答他:书本的墨味最难闻,国画颜料的味道不如书法用的墨香。瘦瘦高高的老先生一看就是极为严肃的人,在后来无数次的批评中我也感受到了这点。不过在那天,他仅仅是笑着摇了摇头,眼神有点奇怪。现在回想起来,他的眼中是略微的失望与落寞吧,可怜自己一生学生众多,珍爱的字画却没有一个能懂他的学生满分作文网传承下去。
后来的课上,老先生无数次问我墨香,我却没有一次回答上他的问题。
再后来,我家搬了家,自然也无法再去老先生家里上课。我来到了新的学校,学校开设了书法课。课上老师拿出了颜真卿的《颜勤礼碑》,班上除了我,没有人说得出来。我感到无比自豪。我只是从那房间中取了那知识的冰山一角,和别人比起来却好像已经是很多了。
无数次自豪过后,我仿佛真的从那些字画中、书本中感受到了墨香。书法的宁静致远,是凝结了创作者心血的墨香。国画的意境悠远,是汇集了作画者思想的墨香。书本中,知识是墨香、故事是墨香、道理是墨香、人性更是那令人回味无穷的墨香。我享受这些墨香,并满足地认为自己懂得了墨香,总幻想着老先生欣慰的表情。
再次回到大院,仅有几个熟人还在。听他们说,老先生去世了。老先生没有孩子,去世后邻居把他的字画与书本全部卖了,几十块钱,葬了他。有点心疼,那无边的知识,怎么就值几十元钱呢?又有点遗憾,我还没有把墨香说给老先生听呢,他会不会满意?之前的自信却消失殆尽,还是不够吧……墨香,到底是什么?
曹丕有其物如故,其人不存。我多想说,只有老先生门前那棵槐树是依旧。然而,就连当年的那棵老槐树,也只余下了树桩,静静地坐在地上。
墨香作文篇3
曾几何时,走进书画展厅,氤氲墨香中,仿佛踏入仙境,只见一素白长衫的书生,正专注于笔下,不忍走近,只远望着,便觉心境澄明如水。
纵观古今文人墨客,或狂傲不羁,或清丽脱俗,或怪诞疯癫,除其立言沦世之外,窃以为,文人当于字画,乃至周身气质之中,带给世人以美的享受,从而影响其身心。
悠悠历史长河中,文人如漫天星辰,闪耀一时,终于湮没。仅靠言论不朽的文人寥寥无几,更多的流传于世的是他们的书画作品,是他们的美德故事。究其原由,言论是那个时代许多文人都会有的想法,唯有作品的价值是独一无二的,也是能够雅俗共赏的。目不识丁的百姓很可能听不懂文绉绉的话,但他们看得懂画,亦能从画中感受到文人的精神世界。
千百年来,文人画也是备受关注的,并且它随着时代的变迁,所表达的内容也有所不同。山水画、花鸟画、写意画等等,从其变化中,不难看出,文人在画中投入的精神内涵是慢慢增加的。在我看来,无论文人画出的是什么,只有它表现出的东西方能影响到观赏者的内心。齐白石的虾,刚毅张狂;徐悲鸿的马,似有鸿鹄之志,欲踏青云;《墨梅图》清隽冷傲,让人置身于寒冬腊月,也丝毫不畏寒……文人画就是要这样表达出一种精神,它不是简单的装饰品,它所蕴含的思想感情,是要影响观者的心境,悄无声息地,影响观者的思想感情,方是文人画之本色。
法国作家梅里美对俄罗斯作家屠格涅夫说:“您的文字首先有了认真,而后自然就有了美。”要想作出影响世人的字画,自然是需要艺术家全身心的投入,认真的去构思,才能完成。要知道作品与观者之间,当是艺术家的心灵与观者心灵的交流,这样,才会对其内心产生影响。否则,便只是一幅普通画作,观者只会随意掠过目光,心中不起波澜。
现代生活,各地艺术馆、画展层出不穷,令人眼花缭乱。我们更应该寻求真正的文人画,于万花从中,挑选出那样一朵恬淡素净的花,她静好不喧,慢慢走近,幽幽清香沁人心脾。
袅袅墨香中,书生不语,我亦不语。见其人其画,恍惚中,仿佛执笔的变成了自己,一如书生的清冷专注。
墨香作文篇4
墨香,顾名思义就是书本中油墨散发的香气吗?不,墨香时而如清茶般淡雅,时而似幽谷百合般悠长,无论怎样,总带有一种沁人心脾的清新气息。
墨香,与其说是书本中油墨的香气,不如说是书中佳句妙语的精粹经历历史沉淀后遗留的淡香。每每翻开书,我便感到有一股它们独有的墨香环绕我心,有的浓烈,有的淡雅,有的馥郁,有的悠长。但无疑,他们都洗礼着我的身心,陶冶着我的情操。
我有一间书房,里面木制书架上放满了书,它们将历史沉淀的痕迹,化为最无言的文字封存在纸页深处。它们等待着,等待着有人重新倾听远古的呼声。
我轻轻取下一本厚重的大书,我能听见它的呼唤,他渴望着能将佳句倾吐,它不像一本书,反而像一个沧桑千作年的智者,欲将旷世的话语倾诉。
指腹轻触纸张,像与一个老朋友问候,这种粗糙的质感,却又格外熟悉,带着厚重的感觉。翻开书,历史的气息扑面而来。一幅长篇的史诗画卷在我眼前展开,从黄帝征服东夷,到周朝建立,到春秋争霸,到战国逐雄,到秦统一六国……一幅幅历史画卷,或威武雄壮,或悲壮凄凉,或空前绝后……
我喜欢在一个悠闲的午后,手捧一本书,沐浴在阳光下阅读,让身心沉浸在墨香中,甚至让我感觉到我不是在读书,而是在于一个高尚者谈话,只言片语中都闪烁着智慧的光芒。浸泡在墨香的青春,才是有意义的青春。正如“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
我想,一个喜爱读书的人,就算不是智者,也一定不会是一个愚者吧?
墨香作文篇5
浮月当空,星蒙如尘,孤灯残照。像是蓦然从繁华街市开出一片天地,来往行人皆为背景,悄然无声,唯有桌案上几幅宣纸,墨香犹存……
时光如这般静静地流淌,我细细品味着淡淡墨香,想到了与爷爷生活的那些时光。
爷爷曾是一位中学老师,退休后就归居于田园。他有一间整洁的书房,书柜里陈列着各式各样的书法大作,书桌上摆放着几支毛笔与一个青色的墨砚,抽屉里则是他亲手写下的书法大字。每次去到爷爷家,我总会拿起一张张宣纸,用最虔诚的心去端详每一个字。爷爷的字特别大气,隐隐透露着缕缕仙气。这些令人赏心悦目的字勾起了我对书法的兴趣,于是,我总缠着爷爷手把手教我用毛笔写字,他定是手抚嘴角胡须,和蔼可亲地微笑着,然后轻轻地握住我的手,写下每一个凝着墨香的字。于爷爷而言,书法是他所热爱与敬重的。他常说:“墨是中华文化的魂,书法是中华民族的象征。”这饱含中华韵味的事物总是敲击着我的心灵,如墨香一般久久萦绕在我的身旁。
我沉醉在这被墨香浸染的时光里,许久许久。曾经的我离经叛道,与父母所期望的背道而行,觉得自己足够年轻,觉得自己有大把大把的青春时光可以拿去挥霍,可以拿去疯狂。似乎,浮躁、张扬已占据了我的青春。可孰知所谓年少轻狂,不过是浮于凡尘世事,躁于油腻人间罢了。那时候,我是真的很难沉下心去做一件事情,然而,经历了这段与墨香相伴的时光,我的心变得别样地沉静,沉稳如墨,清净如水。
墨是浓郁的黑色,凝在一起是沉稳大气,化开了则是清新淡雅。如墨一般的,我渐渐褪去了过多的浮躁,愈来愈沉稳成熟,能够潜下心来,脚踏实地。即便是张扬,也是可以稳住脚跟的,像茉莉一样,散发着清清袅袅的芬芳。是爷爷予我以墨香,予我以谆谆教诲,浸润着我的青春,引领着我成长。
一阵凉风吹入镂空的窗棂,掀起了桌案上那几张蕴着墨香宣纸,上面题着八个大字——“沉稳大气,清新淡雅”,是爷爷教我做人的真谛。往后的路还很长,我定会携着这缕缕墨香,沉稳大气地演绎着青春,清新淡雅地书写着成长……
一张木桌,一展宣纸,一支毛笔,注一砚浓墨,静闻墨香……
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若说一开始接触书法的那一刻是为了兴趣,而现在的提笔,则是静练身心。品质,研墨,落笔,一横一竖,一气呵成。惊若飞鸿,宛如蛟龙,墨汁的沉淀化成指中的光影,描绘着自己的世界。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因为爱好书法,我对这句话有了更深刻的理解。篆,隶,草,楷,行,书法五体,构建着笔墨的世界,颜筋柳骨,则是这世界最初始的血液,而我,就神游其中,人历史如威风般吹拂,艺术如浓墨般浸入。若说现在是入门,刚刚开始是则是无知,只知道乱写一气。可当看到书法的历史,大家的运笔,我才窥见了一丝的书法奥秘,更领略到了书法的魅力。
打开字帖,里面的文字,或婆娑而似垂,或攒翥而整齐,或上下而参差。我细细的钻研每一笔的行笔,观察每个字的结构,对比字形的不同满分作文网。将一个个字完完整整,一模一样地搬到我的智商,丝毫不差。我眼中的字,好像不像是字,而是一个个部首,一笔笔笔画,一次次运笔,我也好像不是我,而是那个参会饮宴的王太守。
心得其妙,笔已达之,方能神似。对,只是将文字照搬到纸上是没意义的,我还得揣摩作者但是的心境。我看着那《兰亭集序》,想象着,太守但是是如此的怡然自乐,有似乎有些黯然伤神,只能饮酒消愁,却又不胜酒光。是这样的心情弥漫在这字里行间,那撇才有舒展却又敛束,那横财壁纸却又落择。
月光洒在了那一张木桩山,他甩下了那洁白的双袖,滑过山川,滑过河流,晕在了我的心中。那一只毛笔,所到之处,都牵着我的眼眸,我攥着毛笔,时而心绪低落,时而情绪高昂,仿佛随着太守一起饮酒作赋……
待笔墨风干,持笔而立,墨字如跃鲤映入白纸,墨香四溢,指引着我手中的笔,谱写着大好年华更深处的意义。
墨香作文5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