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星照耀中国的读后感600字7篇

时间:
Iraqis
分享
下载本文

读后感的撰写要结合书中的情节,并且融入个人的深刻感悟,读书后心中有许多想法,一定要记得把它们写进读后感,九九公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红星照耀中国的读后感600字7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红星照耀中国的读后感600字7篇

红星照耀中国的读后感600字篇1

1937年10月,战火纷飞的上海。一家书店的门口早已排起了长龙。不一会儿,上海的市民便几乎人手一本名为《西行漫记》的书。这让转战延安、消息被封锁多年的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完整而鲜活地展现在了世界人民的面前。本书的作者埃德加斯诺先生同样也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轰动。

1936年,埃德加斯诺任几家西方媒体的驻华记者。同年6月,因为对中国共产党和红军的好奇,他冒着生命危险,穿越层层风险,终于来到了这令人好奇和向往的红色世界。在旅居“红区”期间,斯诺采访了多名中共领导人,从他们口中获得了许多此前不为人知的宝贵信息,并将这些消息如实记录于书中。而这本书也开创了近现代的写实类作品的先河。

我无法想象中国共产党是如何在国民党的高压统治下逆风成长的。读过这本书,我终于明白了民心的重要性。比如在长征的途中,我们的部队不但不动人民群众的一针一线,有时还把为数不多的军粮分给当地贫苦的乡亲们。正因为如此,村民们也踊跃参军,他们的加入也在长征结束后的战争胜利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而这,就是民心的力量。

正是因为解放军和共产党,我们才有了今天的美好生活。作为青少年我们也要努力学习,为了祖国变得更美、更和谐贡献自己的力量。

我仿佛看到有一颗耀眼的红星,在亚洲的东方,放出璀璨的光芒!

红星照耀中国的读后感600字篇2

无论是多年前饱受凌辱的苏维埃,还是现今日益强大的新中国,其实,一直都有一颗红星在空中高高悬挂。

80多年前,红色的中国布满层层迷团。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怀着对中国革命与战争的重重疑问,冒着生命危险,孤身一人穿越重重封锁,深入延安,深入根据地,深入这被人刻意曲解,遭到铜墙铁壁般严加封锁的战略根据地。他根据采访和考察得来的第一手资料,写成了《红星照耀中国》。

?红星照耀中国》通过一外国人的所见所闻,客观地向全世界报道了共产党和红军的真实情况,作者斯诺还采访了众多的共产党将领和红军将领,并描述了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经过,运用文字的力量将这段波澜壮阔的岁月鲜活地呈现在我们面前。

一幕幕如画卷般徐徐展开,虽没有浓墨重彩的渲染,却令人激动不已。毛泽东夜晚在灯前认真工作,百姓们“似乎毫不例外地都在从容不迫地从事田间劳动”,硝烟弥漫的战场上战士们嘶哑却嘹亮的呐喊声,让我们感受到了一个真实的苏区,一个充满了生机与活力的部队,一段令我们骄傲与自豪的历史。

在血雨腥风的革命年代,正因为有着坚定的共产主义信仰——实现共产主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中国共产党人才能在血与火的战场上舍生忘死,前赴后继,在刑场上视死如归,大义凛然。

书中以毋庸置疑的事实向全世界宣告: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中国共产党红色革命犹如一颗闪亮的红星,不仅照耀着中国的西北,而且必将照耀着全中国。80年代后,正如书中所言,革命事业已经照耀了全中国,而中国也在照耀全世界,而中国也在共产党的领导下走向繁荣富强。

红星照耀中国的读后感600字篇3

有一首歌唱的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如果中国没有解放,在一个个充满枪声、炮声的日子里人民的生活是提心吊胆,担惊受怕。

?红星照耀中国》一书的作者是埃德加斯诺,他是一位美国新闻工作者来到动乱的中国在报社工作。埃德加斯诺常年跟随红军共同生活,并时常和中央的领导面对面交流,他与中央主要领导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此书是一部文笔优美的纪实性很强的报道性文学作品,埃德加,斯诺真实记录了自1936年6月至十月在我国西北革命根据地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我读到了,书中大官僚家庭的儿子周恩来先后就读了南开中学南开大学。先后在法国英国,德国学习。先后组织了上海罢工,八一起义,是党的创始人,是著名的革命组织者,无私的忠诚于党国。我读到了四十岁的毛泽东在长沙的日子、革命的前奏,国民革命时期,苏维埃运动、红军的成长不仅呈现了他个人的成长轨迹,而且呈现了红军的成长历程。

他们,虽然出生不同,但却有着相同的遭遇。大批年轻的红军战士刚毅坚韧,勇敢顽强,忠贞不二,坚定如一,充满格斗信仰和牺牲精神,为国家而战。

?红星照耀中国》可以让我们知道中国共产党及其军队所受过的苦难、牺牲,今天的幸福来自多少人昨天的血汗,才能铸造今天的辉煌。

了解历史才能感受到中国共产党的伟大,感受中国红军的大无畏的英雄气概。

红星照耀中国的读后感600字篇4

红星照耀中国是一本好书,读了这本书,让我感触良多,深受启发,为此记录下心得感悟!“那红星照耀中国,也必将照耀整个世界。”这是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中所提出的。在这本书中,共产党人的艰辛、努力及奋斗,深深触动了他的内心。

这本书是一部经典的纪实作品,真实记录了作者1936年6月至10月在中国西北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揭示了中国红军的真正形象及与日本侵略者和国民党的坚定斗争。本书收集与记录了与革命将领等的谈话,以及与红军战士,农民工人,知识分子等的谈话,他还言断:这根本不是一个作家所能创造出来的,这些是人类历史上丰富而又灿烂精华。

对我触动最大的,是红军战士飞夺泸定桥的壮举。为了中国革命的胜利,那30多名先遣队员们以不怕牺牲,敢于直面一切困难的长征精神,用自己的钢铁之躯筑成屏障,为身后的队友铺平的道路与希望,可以说红军中的每一个志士,都是英雄,为了革命的胜利,他们可以牺牲一切,哪怕是抛头颅,洒热血!在尚未吹响胜利的号角前,他们绝不退缩。

可以说,这是一部划时代性的巨作。它推翻了外界对中国共产主义的负面压迫与影响,向全世界展示了一个充满朝气的红色中国,而这样的国家与民族却更是不可战胜!谁能想到,就是这样一支奇迹般的部队,给予了人民、给予了国家与民族真正生的希望!唯有那不可打倒的共产国际主义,方可解救人民于水深火热之中。

感谢这本名著,他教会了我乐于吃苦,不惧艰难的乐观主义,赐予了我重于求实独立自主的胆识与谋略!

红星照耀中国的读后感600字篇5

我怀着激动的心情读完了《红星照耀中国》。说实话,我真的非常佩服斯诺,不远万里地从美国来到中国采访,向全世界真实报道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工农红军及红军领袖、红军将领的情况,并根据采访梳理了长征的脉络,将这一段鲜活的激情燃烧的岁月呈现在了这本书中。

在书中,毛泽东、周恩来、朱德、贺龙等这些人物将我们紧系一起,距离感、陌生感都挥之散去。

“爱军爱民”、“和蔼可亲”中便是我对毛泽东爷爷的第一印象,在书中,毛泽东爷爷的生活和普通人一样,他生活简朴,说话平易近人,俨然透着慈祥。一卷铺盖,几件衣服,吃着和大家一样的食物,走着和大家一样的道路,足可见他和我们一般。

“热心真诚”“细心礼貌”这是我对周恩来总理的印象,小时候对他只是知其名,未见其人,直到现在一次次熟知他,我真的为他所倾倒。“淡泊名利,博学多才,奉献自己,善良宠妻”都诠释的非常到位。在南昌起义中与朱德等人创建了第一支人民军队;在接待印度代表团时,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新中国困难之际,勤俭节约。第一次与斯诺见面就用英语与斯诺打招呼,还为斯诺规划采访行程。

他们身上,有着共同为中国革命事业奋斗的精神,朱德也是指挥过全军打过大大小小几百次小仗,几十次大仗,经历过敌人的五次围剿。他形成了自己带兵的特殊战术,他与战士们同甘共苦,讲话时也会细心的脱帽。为了早日实现革命事业,他坚定的寻找并要加入共产党,即便在柏林参加共产党卫生院五洲运动被捕,也从来没想过要放弃革命事业。有多少革命战士,就是像朱德这般意志坚定,勇往直前,直到付出自己的生命。他们在用自己的鲜血和骨灰砌成一座座堡垒,保卫我们的祖国。而反观现在,我们享受着和平时代的一切美好,却还在不加珍惜,纵情享受,想来未免有点太对不起他们。

革命年代的伟人和战士们抛头颅,撒热血换来的斗争业绩,我们应该时刻铭记。新中国的建设,更需要我们继承革命精神,让闪亮的革命红星照耀全中国,照耀全世界!

红星照耀中国的读后感600字篇6

如果以一个美国人的视角看战争中的中国是怎么样的呢?美国记者,同时也是世界闻名的作家埃德加·斯诺就很好地为我们表现了出来。他冒着生命危险奔赴当时被刻意曲解的革命根据地,与革命领导人进行谈话,然后运用平实、质朴的文字把一段波澜壮阔激情燃烧的岁月鲜活地呈现在了这本书上。

在书中,斯诺还对国民党进行了批判,驳斥他们一直对外宣称共产党为“狂热分子”、“无知土匪”的这种行为。他对毛泽东大加赞赏:毛泽东是一个精通中国旧学的有成就的学者,他博览群书,对哲学和历史有深入地研究,对于工作却事无巨细、一丝不苟,他精力过人、不知疲倦,是一个颇有天赋的军事和政治战略家。还有头脑冷静不屈不挠的周恩来,战无不胜的林彪,令地主乡绅闻风丧胆的贺龙,彭德怀、朱德、洛浦、徐特立、左权等一批优秀的革命领袖,他们用那火一样的爱国情怀,燃起了中国人民的革命热情;他们用那铁一样的坚定意志,斩去了旧中国的病根肿瘤。这些革命先驱虽出身平凡,却有一股刻在骨子里的救国救民意识。身为领导人,却与老百姓同甘共苦,不摆架子,他们那颗爱国爱民之心,不为功名,不为利禄,只为当时中国老百姓过上幸福安康的生活。

作者在书中写道:“中国共产党的革命事业如一颗闪耀的红星照耀着中国的西北,且必将照耀全中国。”

在七十多年后的今天,我通过这一段段铅字仿佛回到了那个硝烟弥漫的战场,看到了共产党员们流下的鲜血。读书让人了解了历史,更加让人学会了思考。前辈们经久不衰的一腔热血感染了我,我要学习他们的坚持不懈、持之以恒,我要学习他们为中华崛起而克己奉公的无私,我更要学习他们在强大敌人面前不服输、勇敢克服困难的难得精神。我要坚定自己的信念,尽自己的一份力守护祖国,守护这一来之不易的和平。

红星照耀中国的读后感600字篇7

刚看到作者写的序,了解到了大致内容,我就喜欢上了这本书。作者打破了新闻封锁,让西方人看到了贫瘠的中国土地上,那些中国共产党人正在为争取民主独立而进行进行极其艰苦的斗争。这些人的使命感、远见卓识和百折不挠的精神,是中华民族的希望之光。作者的报道相当程度改变了当时国际上对“红区”的偏见,这是非常了不起的新闻之伟力!《红星照耀中国》因此成为纪实文学的经典之作。

再看到里面的人物,他的胆量值得我学习,我更是对这本书爱不释手。作者向我们讲解新中国的传奇人物。

其中,贺龙是很多令人震惊的。

他的父亲是清朝的一个武官,有一天,同僚宴客,他带了贺龙去。他当众夸奖贺龙的胆气。有一个客人决定要试验一下,便在桌子下面放了一枪,正常人听到枪声应该吓了一大跳,当时酒席上的另一个武官就被吓了一大跳,可是贺龙连眼睛都没有眨一下。这说明贺龙当时9岁的胆量已经可以和高级武官匹敌了。

这本书还讲了中国成立之前的许多战役,“九。一八”事变,“五四”运动……。1936年,31岁的作者,一位孤胆英雄怀揣着对中国革命和战争的种.种好奇和疑问,冒着生命危险,踏上了红色苏区,只为寻求真相,为我们描绘了一个乐观、自由、平等和谐的“红色之帮”。作者的精神值得我学习,喜欢。

在这儿。我想说《红星照耀中国》,我喜欢!

红星照耀中国的读后感600字7篇相关文章:

三体的读后感600字6篇

彼岸读后感600字7篇

600字读后感初中作文7篇

老师好读后感600字7篇

初一读后感600字作文7篇

八十天环游地球读后感600字7篇

看摔跤吧爸爸的观后感600字5篇

初中读后感600字5篇

变形计读后感600字8篇

初中读后感600字参考8篇

红星照耀中国的读后感600字7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71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