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课草原上教案7篇

时间:
Iraqis
分享
下载本文

教案的设计要考虑到学生的兴趣,才能更好地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教案中应包含对学生学习情况的评估方法,以下是九九公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音乐课草原上教案7篇,供大家参考。

音乐课草原上教案7篇

音乐课草原上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学习火车舞,能跟着音乐协调地做小跑步动作

2、迁移文学、美术活动中角色出厂的顺序并通过观察、模仿初步掌握"火车舞"的邀请方法。

3、知道通过邀请,火车会越来越长,人会越来越多,体验与同伴共同舞蹈,共同活动的快乐。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熟悉乐曲旋律,并用相应的动作进行表演。

活动准备:

认识过火车,知道火车头与车厢的形状及关系。

活动过程:

一、由美术作品导入,。引起幼儿对"火车舞"兴趣。

二、引导幼儿熟悉乐曲的旋律、节奏,启发幼儿探索开火车和火车跑的动作。

三、鼓励幼儿集体听音乐学双手环绕及小跑步动作。

四、引导幼儿学跳邀请舞"火车舞"。

1、教师扮火车头,邀请一名幼儿跳火车舞。

2、引导幼儿按节奏,边念儿歌边做动作。

3、根据图片顺序,教师带幼儿跳邀请物"火车舞",重点帮助幼儿掌握邀请和变更火车头的方法。

五、鼓励幼儿积极参与"火车舞",体验与同伴合作舞蹈的快乐。

六、带幼儿听乐曲《旅行列车波尔卡》玩开火车游戏结束活动。

教学反思:

在活动中,我为了避免孩子从头唱到尾,在解决难点四分音符与感情技巧处理部分,我采用了谈话的方法,让孩子稍微休息了一会,使活动能够动静结合,孩子们的表现基本上完成了我预设的目标。当然了,本次活动还有很多不足的地方,希望各位老师和专家多加指点。

音乐课草原上教案篇2

?主干知识〗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前眺()瞭望()前瞻()局促()眯着()

翡翠()渺小()俯首()

2、根据课文补充完整下列词语。

景随__移连___不断___然不同___不足道宽厚___慈___ ___而泣起伏无___凝立__想

3、解释句中加点的词语。

⑴蒙古牧人前瞻的时候,总是眯着眼睛。

前瞻:

⑵第二个感觉是不自由,也可以说是局促。

局促:

⑶草原与我一样,也是善忘者,只在静默中观望未来。

观望:

4、文学常识填空。

?静默草原》作者是________。

5、读了《静默草原》作者认为草原与海有什么异同点?

?点击思维〗

1、注意“眺”不要读成“táo”,“俯”不要读成了“fú”。

2、“宽厚仁慈”不要误写为“宽厚人慈”,“凝立冥想”不要写成“凝立暝想”。

3、结合具体语境体会语义,不要只看字面意思。如“局促”这里是“拘禁不自然”的意思。

4、鲍尔吉原野,我国著名的蒙古族作家、儿童作家。近年以散文创作为主,著有《掌心化雪》、《惟一的橘子惟一的灯》等散文集13部,曾获人民文学散文奖、文汇报笔会奖、中国新闻奖金奖。

5、在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提炼概括文章要点。

?规律方法】

?理清结构〗

辽远而苍茫——惊慌(总起)静默

不可看,只可感受——困惑、苍茫

看不到与看不尽——细腻、柔情、深沉的爱

单一中呈现丰富(对比)

中心不定和可接触性自由、局促

?语言特色〗

?静默草原》一文语言清新自然,叙述中有抒情,寻常小事中隐含大美,仿佛是在不经意间,诗意却如江南花针一样绵密的春雨,在轻飘细洒,织出一片桃红柳绿。这种并非刻意追求而是自然形成的风格,让人感觉朴素平实,结构自然平易,既生活化又平民化,还有一种随遇而安的轻松感和从容大度,细微处独具匠心。

?把握重点〗

本文景物描写较少了,更侧重于抒情、感悟。作者是以感悟为主,是在对草原的一种独特的情感基础上,抒发了对生命的富有哲理性的感悟。问:作者运用了层层推进、对比手法写自己的情感诉求。文中共用了四种景色和草原进行对比:都市、名山、园林、大海大海与草原是很相似的,辽阔苍茫。大海,感觉大多是胸襟。草原的一个很明显的特点,只要进入草原,你就是中心。说明草原的内涵更富有直观性。牧人与城市人的比较,则要引入作者的感受。城市人是在“寻找”草原。如文中所讲的“城里的人大睁眼睛看草原”,牧人,却是在“享受”草原,如文中所讲的“总是眯着眼睛”。所以说,城里人到了草原是“困惑”的,牧人却装满了“苍茫”。

?攻克难点〗

体会草原具体给作者的感受是本课难点。草原具体给作者的感受是“自由”而又“不自由”的,易让人觉得没安全感,有种被遗忘的,甚至是迷茫的感觉。与草原相比,人是“微不足道”的。一个新景点进入视野时,我们的感觉总会是舒适惬意,欣然之感。“自由”是相对于景光的,景光,可以给人自由的感受。但“人”,是复杂的动物,在自由的环境里,未必就是自由的,文中的作者就是如此的,他,在“自由”之后又感到“不自由”。这种不自由实际上,就是作者的心灵写照。他觉得自己在这里没有依靠,好象被世界遗忘了似的。在广阔的大环境里,所以,觉得自己的生命的那么地渺小那么地“微不足道”。

?质询疑点〗

同样以草原为题材的《敕勒歌》与《静默草原》在情感表达、结构等方面有什么不同?

?敕勒歌》气势雄浑奔放,表达凝练跳跃,富有节奏韵律感《静默草原》格调细腻柔情,情感深沉,富有哲理性。文章时而描写时而抒情……运笔自如,其对生活的感受信手拈来,似散而不散,“形散而神不散”,文本始终贯穿“静默”这一题旨。

?主干知识〗

1、tiào liào zhān cù mī fěi miǎo fǔ

2、步绵迥(截)微仁嘤嘤际冥

3、⑴前瞻:向前看,向远处看。⑵局促:这里是拘禁不自然的意思。⑶观望:怀着犹豫的心情观看事物的发展变化。

4、鲍尔吉原

5、略(从文章9、10自然段找答案。)

音乐课草原上教案篇3

教学内容:

表演《我是草原小牧民》及相关音乐活动

教学目标:

一、情感目标:感受内蒙古歌舞的民族风格,激发学生对祖国美好河山的热爱。

二、认知目标:能用自豪、欢快的声音演唱歌曲《我是草原小牧民》

三、通过小组合作表演等音乐实践活动,发展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提高学生创造音乐美的才能和合作协调能力。

教学重点:

通过唱、舞、奏、创等音乐实践,感受内蒙古歌舞的民族风格。

教学难点:

歌曲节奏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一起玩《点名游戏》

二、创设情境

1、过渡谈话

师:“我们班的小朋友真聪明,接下来,老师给你们表演一段舞蹈,请你们猜猜是哪个民族的舞蹈?

生:……

师:你们想不想学学?(跟师学动作)

2、表演《我是草原小骑兵》伴奏

师:现在我们配上音乐跳一段好吗?

3、师:说起蒙古,会让你想到什么?

生:……

3、发声练习

师:从你们的回答中,我知道了蒙古是个非常美丽的地方,今天老师就带大家去看看,准备好,我们出发喽!瞧,我们到了(媒体展示大草原画面),哒哒 哒哒 哒(师模拟马蹄声从弱到强),这是什么声音啊?

生:……

师:原来有马儿正向我们跑来。谁能来模仿马蹄声?(个别)现在请你们随着琴的音高来模仿。(师指导字要唱的清晰、带上唱歌的状态)

1 1 1 1 1 1 1 1 — ……

哒哒 哒哒 哒哒 哒哒

三、学唱歌曲

1、师:哒哒 哒哒 哒哒 哒哒,马终于走近我们了,你们听,还传来了小牧民的歌声呢!

2、听录音范唱

师:听了小牧民的演唱,你感受到了什么?

生:回答

3、复听歌曲

师:让我们带着这种愉快的心情再来欣赏一次。

4、朗读歌词

师:谁来按节奏朗读一遍歌词?

生:个别读(其他同学拍节奏)

不准的.地方可请会读的同学纠正

师生:一起按节奏朗读歌词(第二遍加上感情轻快地朗读)

5、用la轻声跟琴学唱

6、带上歌词轻声地演唱

7、解决问题(用对比法)

师:你们演唱觉得有困难吗?(可请其他同学帮忙)注意休止的地方

分句练唱

8、完整随琴演唱

9、师生接龙演唱

(提醒分句)

10、歌曲处理(原速演唱)

师:现在要考考你们的耳朵灵不灵了?你们听老师唱,哪一种演唱更能表现小牧民开心的心情?

生:第二遍

师:现在就请你们带着这种自豪、欢快的心情来演唱。有信心吗?

11、完整演唱

12、随录音伴奏演唱

四、创编活动(分打击乐、演唱、表演表现歌曲)

(一)创设情境

1、师:你们唱得真好听,今天呀牧民们要在美丽的大草原举行一年一次隆重的那达慕大会呢。现在就让我们去看一看,他们在干什么?(媒体展示:骑马、射箭、摔跤挤奶图片) 孩子们,你们想不想参加他们的那达慕大会呢?

2、师:那就得学会蒙古族人会做的事。你们看,在这些动作的下面有一组节奏,想一想,这些节奏应该和哪些动作交朋友?

挤奶 摔跤 射箭 骑马

哒哒 哒哒 哒哒 哒哒 刷 刷 刷 刷

嘿— 嗖嗖 嗖—

3、节奏模拟

(分组模拟)

(二)分组排练

师:下面让我们也加入到他们的队伍中吧!我们排练一个节目为他们助兴,怎么样?(分配任务)

(三)创作表演

1、第一编表演

师:小朋友们,准备好了吗?那就让我们开始吧!

2、互相评价

3、再次表演

六、小结、下课

师:小朋友们,今天我们领略了大草原的美丽风光,一起唱唱、跳跳、动动,你快乐吗?

生:快乐!

师:这些都是音乐带给我们的快乐。音乐就在我们的身边,生活中到处都是音乐。希望小朋友在生活中找到更多的快乐。

音乐课草原上教案篇4

教学目标

1、让幼儿感受歌曲欢快活泼的性质。

2、使幼儿能根据不同的节奏选择乐器,并初步学会识图谱演奏。

3、激发幼儿兴趣,培养幼儿热爱音乐的情感。

教学准备

节奏谱、音乐磁带、小手小脚标记、乐器标记以及双响筒、沙球、铃鼓。

教学内容

一、欣赏乐曲,熟悉旋律

1、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首歌曲,请你们来听一听,听完之后,哪个小朋友来告诉老师,你听到歌里唱了些什么?

(放磁带2遍)

小结:这首歌是我国一个少数民族的歌曲,歌里讲述的是一个生活在草原上的小朋友,他在放羊的时候看到草儿青青,牛羊肥肥,心里特别高兴,真是看在眼里,喜在心里啊。

2、这首歌给你什么感觉?

这首欢快活泼的歌名字叫做《草原小牧民》。

二、识谱选择身体动作

1、它还可以用好听的乐器来演奏呢!看,这是它的节奏谱。

(教师出示节奏谱)

⑴瞧,你在图谱上找到了几种不同的颜色?

⑵为什么是四种颜色?你们有没有发现什么?(“××”用跺脚,“×× ××”用拍手,“×—”用扭一扭。分工合作)

⑶还有没有发现特别的地方?(讲合奏)

2、教师清唱,幼儿用身体动作来打节奏。

总结:每小结的第一拍都是重拍,拍手第一拍要重,后面要轻,跺脚也是,扭一扭的小朋友要特别注意,要先拍一拍再扭,拍手也要注意在那一小结×的地方拍。

3、教师清唱,幼儿用身体动作来打节奏。

师:这一遍果然进步很大,有轻有重之后好听很多呢!可是,还有没有发现什么地方打的不是太好?

(重点练习一下合奏的部分)

4、让我们跟着音乐一起来演奏一下。

5、真好听,还想再听你们来一遍,行吗?

三、用乐器来演奏

1、瞧你们的椅子下面,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什么?你们认识它吗?谁来介绍一下你椅子下面的它?

(主要介绍乐器名字合它的使用方法,注意点)

2、轻轻拿起你的乐器宝宝,我们来用它来演奏。

准备好了吗?

3、交换乐器演奏。

音乐课草原上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学习歌曲。掌握歌曲旋律。

2、通过欣赏歌曲,感受乐曲旋律及其欢乐活泼的性质,体会音乐所表现的`意境。

3、努力保持自己声部的节奏。

活动准备:

1、欣赏歌曲"小牧民"。

2、打击乐器:铃鼓、串铃等。

活动过程:

1、重复欣赏歌曲:"小牧民"

2、学习掌握×× ××/×× ××/节奏型。

(1)听老师用铃鼓拍出×× ××/×× ××/节奏型,说出是谁来了,怎么来的。(一位小牧民骑着马由远而近地跑来了。)

(2)将自己听到的马蹄声拍出来。

(3)随音乐拍"马蹄声节奏"。

(4)用嘴模仿马蹄声哒 哒/哒 哒/。

3、教师在哟额拍×× ××/ ×× ××/节奏中唱"小牧民"歌曲。

4、探索个小节月其他旋律节奏的不同。

(1)体会小牧民来到一望无际的草原,心理是怎么想的,怎样表示。(如高声喊"啊"等)

(2)用欢呼声表示小牧民激动的心情。

(3)用动作表示小牧民激动的心情,教师斑竹幼儿归纳出节奏型。

音乐课草原上教案篇6

教学目标:

1.理解歌曲内容,喜欢演唱歌曲。能够根据歌曲内容进行简单、有趣的表演。

2.激发幼儿的想象力。

重点难点:

理解歌曲内容。

教学准备:

一盏装有调控开关的台灯,音乐录音带。

教学过程:

一、谈话。

--出事台灯,教师演示台灯的调控开关,引导幼儿观察,台灯随着调控开关的旋转而变亮或变暗。

--提问:是什么让台灯变亮或变暗的?开关有什么作用?你在哪里见到过开关?除了我们见到过的有开关的东西外。还有什么东西可以装开关?

--引导幼儿讨论:

有人想给太阳装一个开关,如果太阳真的装了开关,会怎样?

二、欣赏歌曲。

--教师放歌曲录音,请幼儿欣赏。

--提问:歌曲里唱了什么?

--引导幼儿学说歌词。

三、游戏"回音壁"。

--请幼儿做回音壁,教师唱一句,幼儿模仿一句。比一比哪个回音壁"返回"的声音最好听。

四、游戏"录音机"。

--请幼儿做录音机。教师唱两句,"录音机"就"录"两句,看哪个"录音机"录的声音最清楚。

五、大家一起唱。

--播放歌曲录音。幼儿在音乐的引领下演唱歌曲。

--引导幼儿听清前奏和间奏,说好歌曲中的道白部分。

音乐课草原上教案篇7

设计意图:在以往的音乐教学活动中,我发现由于幼儿园的孩子们对汉字认识有限,导致他们在学习一些歌词较长、段落较多的歌曲时,经常会出现记不住歌词、混淆段落、不能很好地理解和表现歌曲内容等问题,从而使孩子们在学习过程中有些吃力,针对这一现象,我便试图寻找能帮助孩子们快速记忆歌词的办法。经过观察我发现,孩子们对图画很敏感,几乎所有的孩子都能大体甚至准确地描述图画内容,我便有了一个想法:能不能用图画来记录歌词帮助孩子们理解记忆呢?我决定尝试一下,于是,就设计了《小篱笆》这节音乐活动。

活动目标:

1. 学会歌曲《小篱笆》第一段,帮助幼儿准确地记忆理解歌词内容。

2. 感受歌曲优美、抒情的旋律。

3. 简单了解3拍子的节奏。

活动准备:

?小篱笆》第一段音乐 画图用的纸和笔(师用) 琴

活动过程:

师领幼儿随音乐入场,开门见山,直接导入课题,引出歌曲《小篱笆》。

一、 请幼儿认真倾听歌曲,师用画歌词的方法帮助幼儿理解记忆歌词。

1、 师唱第一遍歌曲,请幼儿说说听到了什么?

师唱第二遍,帮助幼儿逐句分析、理解歌词内容,并画出相对应的图画。

2、师幼一起看图,完整地说出歌词。

二、简单向幼儿介绍3拍子乐曲的节奏特点,引导幼儿感受歌曲优美、抒情的旋律。

1、放音乐,师幼共同看图欣赏歌曲,感受歌曲优美抒情的旋律。

2、引导幼儿了解3拍子“强弱弱”的节奏特点。

3、请幼儿看着画好的歌词,打着节奏,再欣赏一遍歌曲。

三、幼儿学唱歌曲。

1、 师弹琴,请幼儿看着画好的歌词,跟唱歌曲。

2、 师弹琴,请幼儿完整地合唱歌曲。

3、 放音乐,师幼共同演唱歌曲。

四、活动结束,师领幼儿随音乐离开活动室。

音乐课草原上教案7篇相关文章:

小鸡小鸡中班音乐教案7篇

二年级音乐《云》教案推荐7篇

中班音乐《袋鼠妈妈》教案7篇

音乐活动教案7篇

看星星音乐教案精选7篇

音乐萤火虫教案7篇

音乐活动教案最新7篇

大雨与小雨音乐教案7篇

清明幼儿音乐教案7篇

小班音乐萤火虫教案7篇

音乐课草原上教案7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766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