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制定教案时,应确保内容的逻辑性,避免学生产生困惑,在制定教案时,教师可以参考同科目的优秀案例,以提升自身水平,下面是九九公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二年级上册美术教案5篇,感谢您的参阅。
二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用绘画的形式大胆、自由地表现自己听歌曲的感受。
2、感受歌曲旋律的起伏变化,与绘画中的情感表达相匹配。
3、在学习中感悟音乐、文学与美术的联系。
教学重点难点:激发学生参与综合性学习活动的热情,能听歌曲把自己的感受画下来,并注意视觉听觉的协调运动。
教学过程:
一、热身训练
1、用录音机播放声音。
2、让学生听了声音后猜一猜,你听到了什么声音?
3、试着把它画下来。
声音媒体:鼓声、雨声、风声。
二、综合体验
1、播放一些儿童爱听的歌曲。《小小的船》《火车开了》
2、让学生随着音乐唱一唱、演一演、看一看,感受音乐旋律的'律动起伏。
3、边听边想象歌词描绘的意境。
4、定格一个画面,说一说画面上的内容。明白画面要与音乐匹配。
三、创造表现
1、播放歌曲,学生先欣赏。
2、与同学交流感受。
3、把自己的感受用画的形式表现出来。(注意视觉与听觉的协调运动。)
四、作业展评
二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篇2
教学目标:
参考交通图的表达方式,绘画从学校到家的路线图。能够画出一路上有标志性的建筑、景或物。
教学重、难点:
1、引导学生清晰地口述出从家到学校的线路及途中的景物,能清楚地辩认方向。
2、引导学生完整地画出从家到学校的线路及路上主要景物。
教具学具:
绘画工具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讲授新课
1、导入:
师:小朋友,在我们生活的城市中有许多道路,每条路都有不同的名字,你知道我们学校所在的路是什么路吗?
2、新授:
(1)我们从自己住的地方来上学,你住的地方又是什么路呢?
(2)平时我们上学、上街、去玩都会经过许多道路,这些路四通八达,你是怎样记得这些路的?
(路牌、两边的建筑、路口等)
师小结:对,这些有特点的标志和建筑都可以帮助我们记得各条道路,那如果你去到一个陌生的地方,或是有外地朋友来,可以用什么办法记得道路和地点呢?
3、画地图可以让我们对身边的道路和环境记得更牢,首先你要能说出身边环境中的一些明显的重要的道路和转弯,还有比较大的建筑物,让我们从学校到家的过程画起吧。
三、学生作业,教师辅导
以学校为中心,画出往各人家的路线,出了校门往何处去,画出主要的标志性建筑和路口的景物,重点画出家与学校。
四、作业讲评:请学生介绍学校到家的路线图。
五、拓展:尝试画出从家到公园或亲戚家的路线图。
六、板书设计:
13回家的路
七、教学反思:
利用创设情境、介绍示意图、游览图的小知识,在本市的地图上找找学校和家的位置等方法进行教学。
二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篇3
设计理念:
培养学生的“审美与创造”是美术课堂的精髓和灵魂。《闪光的名字》一课是根据新课改的要求,按照《美术新课标》的教学理念,在美术活动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让学生乐于探究,主动参与,勤于动手,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能用多种方法设计自己的名字。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装饰或添画背景。
2、过程与方法:在欣赏、交流、创作等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审美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愉快的学习氛围中体验美术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点:
通过所学方法设计自己的名字,并进行装饰或添画背景。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大胆的想象创造能力与审美能力。
教学流程:
一、欣赏导入,吸引兴趣
1、脑筋急转弯:
什么东西是属于你的,但是别人用的却比你用的时候多?(名字)2、欣赏教师名字,吸引学生兴趣导入新课。
(设计意图:根据《美术新课标》的要求及学生的年龄特点特征,为了抓住学生的好奇心,以欣赏教师的名字导入新课,既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兴趣,又使这种兴趣转化成持久的情感态度,变学生的“要我学”为“我要学”,活跃课堂气氛,为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奠定基础,为教学的展开作铺垫,引导学生思维轻松进入学习内容。)
二、欣赏观察,讲解演示
1、(多媒体欣赏学生的作品)猜一猜他们都叫什么名字?
2、说说这些名字有什么特点。
(设计意图:通过欣赏不同学生的作业,让学生猜一猜他们的名字,让学生在游戏的过程中感受名字的笔画美、设计美、创作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让学生多欣赏,多感受,多比较、多交流,在分析美,感受美、体验美的同时培养了孩子们的想象创造能力和审美能力。以此来突破教学难点,教学目标也有效达成。)
3、以班级学生名字为例,讲解演示名字的设计方法。
4、(多媒体欣赏学生作品)讲解名字的.装饰方法和背景的选择方法。
(设计意图:根据教材和本课的教学设计,认真贯彻《新课标》的精神,我在班级随机选了一名同学的名字作为例子,讲解和演示名字的设计方法。采用老师和同学们合作的方式鼓励学生多思多想,对于学生好的建议积极的采纳,与学生一起,合作完成名字的设计。此环节大大的吸引了学生的兴趣,把枯燥的讲解演示过程变得生动有趣。同时,更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让学生主动探究新知,轻松、有效的完成本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
三、讨论交流,自由创作
1、以小组的形式进行讨论交流自己的名字,师生共同解决在设计上的困难。
2、要求:请同学们根据老师所讲的设计方法,大胆的想象,创造,设计一个独特的名字。
3、学生边听音乐边设计创作。
(设计意图:学生在小组讨论交流自己名字的时候,遇到难写的字或者笔画可以互相帮助,也可以向老师请教,师生共同解决在设计上的困难。培养了学生互相帮助,群策群力的能力和想象能力。从而进一步突破教学难点。)
四、展示作品,有效评价
1、展示学生的作品。
2、互评。
3、用我们动听的歌声夸一夸他们。
(设计意图:根据《美术新课标》的要求,体现评价的有效性,让音乐与美术学科进行整合,以学生在一年级学过的歌曲《你的名字叫什么》来夸夸设计好的同学。通过有趣的评价活动,让全体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评价活动中,以自评、互评为主,师评为辅,突出了以学生为主体的评价体系。通过有效的评价活动,既吸引了学生的兴趣又培养了学生的审美能力,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促进了学生个性的形成和全面发展。)
五、拓展,总结
1、想一想除了用绘画的方法外,我们还能用哪些方法来设计自己的名字?
2、总结。
(设计意图: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和材料设计、装饰自己的名字,发散学生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使这种兴趣转换为持久的学习态度。)
二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篇4
教学目标:
1、通过对折剪纸的方法剪出钥匙若干,并用剪好的钥匙拼贴在纸上并进行添画。
2、体验设计乐趣,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提高审美能力。
教学重、难点:
1、钥匙的对折剪法,如何来设计、粘贴。
2、把各种各样的钥匙组成一份装饰画。
教学课时:
1课时
课前准备:
各种各样的钥匙,纸、剪刀、胶水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导入新课(以谈话的形式):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一份礼物,你们看:(各种各样的钥匙)
二、讲授新课
1、引导学生欣赏,感受各种各样不同钥匙的艺术美,引起学生对设计的兴趣。
2、学生讨论交流设计与制作方法。
师:我这里一把锁缺了一把钥匙,老师请你们帮忙,来制造一把钥匙开这把锁,你们愿意帮老师这个忙吗?
3、四人小组讨论要运用什么样方法来制造钥匙。
4、老师小结:对有道理的方法都给予肯定,引导学生说出把纸对折的.方法来剪出各种钥匙的图。
5、四人小组商量讨论我要设计什么钥匙(每个人设计要不同)再把钥匙组合成一份装饰画。
三、学生动手剪制作钥匙
老师鼓励学生发挥自己想像,设计出与他人不一样的钥匙。老师巡视并帮助能力较差的学生。
四、交流欣赏
1、全班互相欣赏每组的作品。
2、请学生来说说你最欣赏哪一组的作品,为什么?
五、收拾与整理
请同学们制作结束后将废纸扔进纸篓,将剪刀、胶水、彩色卡纸等不再使用的东西收起来,将桌子上的东西收拾整齐。
六、课后拓展
用对折的方法还可以剪出许多左右对称的物体,请学生试着剪一剪。
二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篇5
一、学生知识能力,学习习惯分析
二年级的学生经过一年多的训练,已掌握了一些简单的基本绘画知识和技能,但在绘画,动手过程中还缺乏大胆想象创造,这些方面有待提高。
二、教学内容
本册共设有22课,分别为:神奇的小画册,三个好伙伴,五彩树,顶天立地,瓜果飘香,高个子和大胖子,条纹乖乖,猜猜我是谁,形形色色的背景,小蝌蚪,点点聚会,排排队,花格子小牛,自画像,神鸟变树,小小手,看医生,请你告诉我,折纸动物,纸杯变变变,翻新的纸盒,会飞的娃娃。
三、教学目的任务
1、通过有趣的美术表现和欣赏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运用多种材料和工具,进行绘画和简单工具制作。
3、培养学生空间知觉,形象记忆,创造等能力。
四、教材重点难点
1、灵活运用工具材料,进行绘画和工艺制作。
2、发展学生空间知觉,形象记忆,创造能力。
五、个人教研专题:组合作学习中学习习惯意识的培养
六、主要措施
1、做好课前准备,精心制作教具。
2、运用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绘画兴趣。
3、充分展示图片,作品等教学手段,教师加以示范。
第1课神奇的小画册
教学目标:
1、巧妙构思折剪画册
2、大胆地添画绘制画册
3、在制作、欣赏、游戏的过程中体验美术学习的快乐
教学过程:
一、对比激趣,了解特点
1、教师出示两本小画册,一本为普通的画册,另一本为今天要学习的类型。
2、让学生对比欣赏,发现他们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鼓励学生质疑。
二、读短文,提高兴趣
自由读短文,理解“荒唐”的.意思。
小兔变个大灰狼,你说荒唐不荒唐。
你也做个小画册,画一画,翻一翻。
三、自学并操作
1、自学教材中的步骤,尝试折剪制作画册。
2、教师讲述重点:可以剪一刀或根据自己的设计剪几刀,但不能剪断。
3、学生尝试添画。教师制作一些卡片,上面绘有半截动物或植物或人物
的形象,鼓励学生添画出上半截或下半截的形象,为学生作画提供参考。
4、添画完毕后用胶水粘贴或用订书机装订。
四、学生相互欣赏翻阅作品
1、学生把自己的作品翻给同学看,并讲讲其中的故事。
2、自评、互评。
3、学生交流制作小画册的感受,体会学习的乐趣。
第2课三个小伙伴一课时
教学目标:
通过游戏使学生了解三原色的组成红、黄、蓝以及由红黄蓝相互调节变成不同的橙绿紫。学生通过吹画三原色使其互相混合自然变成三间色。培养学生自主探求知识的过程与习惯。
教学重点:三原色的认识以及吹画的方法步骤
教学难点:画面表现完整,三原色与三间色相互协调变化自然
教具准备:彩色墨水、白纸、课件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
1、今天老师带来了三个小伙伴,你们看它们是不是很可爱?这三个小伙伴分别叫红红、黄黄和蓝蓝,他们想和我们做朋友,大家欢迎吗?红红黄黄和蓝蓝可要好了他们经常抱在一起创造出了许多美丽的图画同学们看:这就是他们的杰作。
2、吹画作品欣赏
3、大家猜一猜他们是怎么在一起游戏的呢?有谁愿意试一试?
4、学生尝试,老师不于评价
二、上新课
1、请同学们请出三个小伙伴红红黄黄和蓝蓝,把他们摆在桌子上
2、提问:红红是什么颜色?大红黄黄是什么颜色?柠檬黄蓝蓝是什么颜色呢?湖蓝。
3、刚才大家尝试游戏的时候有没有发现红黄蓝三种颜色相互重叠会出现什么颜色?对了,橙绿紫。
4、简单的概念:红黄蓝这三种颜色在色彩知识中叫做三原色,他们可以调出许多许多的橙绿紫,三原色是调不出来的。
5、如果红黄蓝同时在一起,那么会出现什么颜色呢?——黑色。
三、根据不同的纸张进行作业
1、在普通白纸上进行吹画练习,注意不同的两种颜色或三种颜色的互相混合所产生的色彩效果。
2、在生宣纸滴上红黄蓝三种颜色看他们互相混合浸染出现的效果是不是色彩绚丽。
四、作业展示
1、互相观赏互相评价2、三原色带给我们的视觉感受。
二年级上册美术教案5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