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名师教案6篇

时间:
Monody
分享
下载本文

教案中融入的实践环节能够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设计合理的教案能够有效降低课堂管理的难度,九九公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高中名师教案6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高中名师教案6篇

高中名师教案篇1

知识目标

1、知道产生的条件;

2、能在简单的问题中,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判断静的有无、大小和方向;知道存在着静;

3、掌握动摩擦因数,会在具体问题中计算滑动,掌握判定方向的方法;

4、知道影响动摩擦因数的因素;

能力目标

1、通过观察演示实验,概括出产生的条件以及的特点,培养学生的观察、概括能力.通过静与滑动的区别对比,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

情感目标

渗透物理方法的在分析物体所受时,突出主要矛盾,忽略次要因素及无关因素,总结出产生的条件和规律.

教学建议

一、基本知识技能:

1、两个互相接触且有相对滑动或的物体,在它们的接触面上会产生阻碍相对运动的,称为滑动;

2、两个物体相互接触,当有相对滑动的趋势,但又保持相对静止状态时,在它们接触面上出现的阻碍相对滑动的作用力

3、两个物体间的滑动的大小跟这两个物体接触面间的压力大小成正比.

4、动摩擦因数的大小跟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的材料有关.

5、的方向与接触面相切,并且跟物体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相反.

6、静存在值——静.

二、重点难点分析:

1、本节课的内容分滑动和静两部分.重点是产生的条件、特性和规律,通过演示实验得出关系.

2、难点是在理解滑动计算公式时,尤其是理解水平面上运动物体受到的时,学生往往直接将重力大小认为是压力大小,而没有分析具体情况.

教法建议

一、讲解有关概念的教法建议

介绍滑动和静时,从基本的事实出发,利用二力平衡的知识使学生接受的存在.由于的内容是本节的难点,所以在讲解时不要求“一步到位”,关于的概念可以通过实验、学生讨论来理解.

1、可以让学生找出生活和生产中利用的例子;

2、让学生思考讨论,如:

(1)、一定都是阻力;

(2)、静止的物体一定受到静;

(3)、运动的物体不可能受到静;

主要强调:是接触力,是阻碍物体间的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但不一定阻碍物体的运动,即在运动中也可以充当动力,如传送带的例子.

二、有关讲解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教法建议

1、滑动的大小,跟相互接触物体材料及其表面的光滑程度有关;跟物体间的正压力有关;但和接触面积大小无关.注意正压力的解释.

2、滑动的大小可以用公式:动摩擦因数跟两物体表面的关系,并不是表面越光滑,动摩擦因数越小.实际上,当两物体表面很粗糙时,由于接触面上交错齿合,会使动摩擦因数很大;对于非常光滑的表面,尤其是非常清洁的表面,由于分子力起主要作用,所以动摩擦因数更大,表面越光洁,动摩擦因数越大.但在力学中,常称“物体表面是光滑的”这是忽略物体之间的的一种提法,实际上是一种理想化模型,与上面叙述毫无关系.

3、动摩擦因数是一个无单位的物理量,它能直接影响物体的运动状态和受力情况.

4、静的大小,随外力的增加而增加,并等于外力的大小.但静不能无限度的增大,而有一个值,当外力超过这个值时,物体就要开始滑动,这个限度的静叫做静.实验证明,静由公式所决定,叫做静摩擦因数,为物体所受的正压力.的大小变化随着外力的变化关系如图:滑动的大小小于静,但一般情况下认为两者相等.

高中名师教案篇2

课前预习

一、安培力

1.磁场对通电导线的作用力叫做___○1____.

2.大小:(1)当导线与匀强磁场方向________○2_____时,安培力最大为f=_____○3_____.

(2)当导线与匀强磁场方向_____○4________时,安培力最小为f=____○5______.

(3) 当导线与匀强磁场方向斜交时,所受安培力介于___○6___和__○7______之间。

3.方向:左手定则:伸开左手,使大拇指跟其余四个手指__○8____,并且都跟手掌在___○9___,把手放入磁场中,让磁感线___○10____,并使伸开的四指指向 _○11___的方向,那么,拇指所指的方向,就是通电导线在磁场中的__○12___方向.

二、磁电式电流表

1.磁电式电流表主要由___○13____、____○14___、____○15____、____○16_____、_____○17_____构成.

2.蹄形磁铁的磁场的方向总是沿着径向均匀地分布的,在距轴线等距离处的磁感应强度的大小总是相等的,这样不管线圈转到什么位置,线圈平面总是跟它所在位置的磁感线平行,i与指针偏角θ成正比,i越大指针偏角越大,因而电流表可以量出电流i的大小,且刻度是均匀的,当线圈中的电流方向改变时,安培力的方向随着改变,指针偏转方向也随着改变,又可知道被测电流的方向。

3、磁电式仪表的优点是____○18________,可以测很弱的电流,缺点是绕制线圈的导线很细,允许通过的电流很弱。

课前预习答案

○1安培力○2垂直○3bil○4平行○50○60○7bil○8垂直○9同一个平面内○10垂直穿入手心○11电流○12受力○13蹄形磁铁 ○14 铁芯○15绕在线框上的线圈○16螺旋弹簧○17指针○18灵敏度高

重难点解读

一、 对安培力的认识

1、 安培力的性质:

安培力是磁场对电流的作用力,是一种性质力。

2、 安培力的作用点:

安培力是导体中通有电流而受到的力,与导体的中心位置无关,因此安培力的作用点在导体的几何中心上,这是因为电流始终流过导体的所有部分。

3、安培力的方向:

(1)安培力方向用左手定则判定:伸开左手,使大拇指和其余四指垂直,并且都跟手掌在同一个平面内,把手放入磁场中,让磁感线垂直穿入手心,并使伸开的四指指向电流方向,那么大拇指所指的方向就是通电导体在磁场中的受力方向。

(2)f、b、i三者间方向关系:已知b、i的方向(b、i不平行时),可用左手定则确定f的唯一方向:f⊥b,f⊥i,则f垂直于b和i所构成的平面(如图所示),但已知f和b的方向,不能唯一确定i的方向。由于i可在图中平面α内与b成任意不为零的夹角。同理,已知f和i的方向也不能唯一确定b的方向。

(3)用“同向电流相吸,反向电流相斥”(反映了磁现象的电本质)。只要两导线不是互相垂直的,都可以用“同向电流相吸,反向电流相斥”判定相互作用的磁场力的方向;当两导线互相垂直时,用左手定则判定。

4、安培力的大小:

(1)安培力的计算公式:f=bilsinθ,θ为磁场b与直导体l之间的夹角。

(2)当θ=90°时,导体与磁场垂直,安培力最大fm=bil;当θ=0°时,导体与磁场平行,安培力为零。

(3)f=bilsinθ要求l上各点处磁感应强度相等,故该公式一般只适用于匀强磁场。

(4)安培力大小的特点:①不仅与b、i、l有关,还与放置方式θ有关。②l是有效长度,不一定是导线的实际长度。弯曲导线的有效长度l等于两端点所连直线的长度,所以任意形状的闭合线圈的有效长度l=0

二、通电导线或线圈在安培力作用下的运动判断方法

(1)电流元分析法:把整段电流等效为多段很小的直线电流元,先用左手定则判断出每小段电流元所受安培力的方向,从而判断出整段电流所受合力方向,最后确定运动方向.

(2)特殊位置分析法:把通电导体转到一个便于分析的特殊位置后判断其安培力方向,从而确定运动方向.

(3)等效法:环形电流可等效成小磁针,通电螺线管可以等效成条形磁铁或多个环形电流,反过来等效也成立。

(4)转换研究对象法:因为电流之间,电流与磁体之间相互作用满足牛顿第三定律,这样,定性分析磁体在力的作用下如何运动的问题,可先分析电流在磁场中所受的安培力,然后由牛顿第三定律,再确定磁体所受作用力,从而确定磁体所受合力及运动方向.

典题精讲

题型一、安培力的方向

例1、电视机显象管的偏转线圈示意图如右,即时电流方向如图所示。该时刻由里向外射出的电子流将向哪个方向偏转?

解:画出偏转线圈内侧的电流,是左半线圈靠电子流的一侧为向里,右半线圈靠电子流的一侧为向外。电子流的等效电流方向是向里的,根据“同向电流互相吸引,反向电流互相排斥”,可判定电子流向左偏转。(本题用其它方法判断也行,但不如这个方法简洁)。

答案:向左偏转

规律总结:安培力方向的判定方法:

(1)用左手定则。

(2)用“同性相斥,异性相吸”(只适用于磁铁之间或磁体位于螺线管外部时)。

(3)用“同向电流相吸,反向电流相斥”(反映了磁现象的电本质)。可以把条形磁铁等效为长直螺线管(不要把长直螺线管等效为条形磁铁)。

题型二、安培力的大小

例2、如图,一段导线abcd位于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的匀强磁场中,且与磁场方向(垂直于纸面向里)垂直。线段ab、bc和cd的长度均为l,且 。流经导线的电流为i,方向如图中箭头所示。导线段abcd所受到的磁场的作用力的合力

a. 方向沿纸面向上,大小为

b. 方向沿纸面向上,大小为

c. 方向沿纸面向下,大小为

d. 方向沿纸面向下,大小为

解析:该导线可以用a和d之间的直导线长为 来等效代替,根据 ,可知大小为 ,方向根据左手定则.a正确。

答案:a

规律总结:应用f=bilsinθ来计算时,f不仅与b、i、l有关,还与放置方式θ有关。l是有效长度,不一定是导线的实际长度。弯曲导线的有效长度l等于两端点所连直线的长度,所以任意形状的闭合线圈的有效长度l=0

题型三、通电导线或线圈在安培力作用下的运动

例3、如图11-2-4条形磁铁放在粗糙水平面上,正中的正上方有一导线,通有图示方向的电流后,磁铁对水平面的压力将会__(增大、减小还是不变?)水平面对磁铁的摩擦力大小为__。

解析:本题有多种分析方法。⑴画出通电导线中电流的磁场中通过两极的那条磁感线(如图中粗虚线所示),可看出两极受的磁场力的合力竖直向上。磁铁对水平面的压力减小,但不受摩擦力。⑵画出条形磁铁的磁感线中通过通电导线的那一条(如图中细虚线所示),可看出导线受到的安培力竖直向下,因此条形磁铁受的反作用力竖直向上。⑶把条形磁铁等效为通电螺线管,上方的电流是向里的,与通电导线中的电流是同向电流,所以互相吸引。

答案:减小 零

规律总结:分析通电导线或线圈在安培力作用下的运动常用方法:(1)电流元分析法,(2)特殊位置分析法, (3)等效法,(4)转换研究对象法

题型四、安培力作用下的导体的平衡问题

例4、 水平面上有电阻不计的u形导轨nmpq,它们之间的宽度为l,m和p之间接入电动势为e的电源(不计内阻).现垂直于导轨搁一根质量为m,电阻为r的金属棒ab,并加一个范围较大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方向与水平面夹角为θ且指向右斜上方,如图8-1-32所示,问:

(1)当ab棒静止时,受到的支持力和摩擦力各为多少?

(2)若b的大小和方向均能改变,则要使ab棒所受支持力为零,b的大小至少为多少?此时b的方向如何?

解析:从b向a看侧视图如图所示.

(1)水平方向:f=fasin θ①

竖直方向:fn+facos θ=mg②

又 fa=bil=berl③

联立①②③得:fn=mg-blecos θr,f=blesin θr.

(2)使ab棒受支持力为零,且让磁场最小,可知安培力竖直向上.则有fa=mg

bmin=mgrel,根据左手定则判定磁场方向水平向右.

答案:(1)mg-blecos θr blesin θr (2)mgrel 方向水平向右

规律总结:对于这类问题的求解思路:

(1)若是立体图,则必须先将立体图转化为平面图

(2)对物体受力分析,要注意安培力方向的确定

(3)根据平衡条件或物体的运动状态列出方程

(4)解方程求解并验证结果

巩固拓展

1. 如图,长为 的直导线拆成边长相等,夹角为 的 形,并置于与其所在平面相垂直的匀强磁场中,磁感应强度为 ,当在该导线中通以电流强度为 的电流时,该 形通电导线受到的安培力大小为

(a)0 (b)0.5 (c) (d)

答案:c

解析:导线有效长度为2lsin30°=l,所以该v形通电导线收到的安培力大小为 。选c。

本题考查安培力大小的计算。

2..一段长0.2 m,通过2.5 a电流的直导线,关于在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中所受安培力f的情况,正确的是( )

a.如果b=2 t,f一定是1 n

b.如果f=0,b也一定为零

c.如果b=4 t,f有可能是1 n

d.如果f有最大值时,通电导线一定与b平行

答案:c

解析:当导线与磁场方向垂直放置时,f=bil,力最大,当导线与磁场方向平行放置时,f=0,当导线与磁场方向成任意其他角度放置时,0t;ft;bil,a、d两项不正确,c项正确;磁感应强度是磁场本身的性质,与受力f无关,b不正确.t; p="">

3. 首先对电磁作用力进行研究的是法国科学家安培.如图所示的装置,可以探究影响安培力大小的因素,实验中如果想增大导体棒ab摆动的幅度,可能的操作是( )

a.把磁铁的n极和s极换过来

b.减小通过导体棒的电流强度i

c.把接入电路的导线从②、③两条换成①、④两条

d.更换磁性较小的磁铁

答案:c

解析:安培力的大小与磁场强弱成正比,与电流强度成正比,与导线的长度成正比,c正确.

4. 一条形磁铁放在水平桌面上,它的上方靠s极一侧吊挂一根与它垂直的导电棒,图中只画出此棒的截面图,并标出此棒中的电流是流向纸内的,在通电的一瞬间可能产生的情况是( )

a.磁铁对桌面的压力减小

b.磁铁对桌面的压力增大

c.磁铁受到向右的摩擦力

d.磁铁受到向左的摩擦力

答案:ad

解析:如右图所示.对导体棒,通电后,由左手定则,导体棒受到斜向左下方的安培力,由牛顿第三定律可得,磁铁受到导体棒的作用力应斜向右上方,所以在通电的一瞬时,磁铁对桌面的压力减小,磁铁受到向左的摩擦力,因此a、d正确.

5..质量为m的通电细杆ab置于倾角为θ的平行导轨上,导轨宽度为d,杆ab与导轨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有电流时ab恰好在导轨上静止,如图右所示.,下图是沿b→a方向观察时的四个平面图,标出了四种不同的匀强磁场方向,其中杆与导轨间摩擦力可能为零的是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答案: a

解析: ①中通电导体杆受到水平向右的安培力,细杆所受的摩擦力可能为零.②中导电细杆受到竖直向上的安培力,摩擦力可能为零.③中导电细杆受到竖直向下的安培力,摩擦力不可能为零.④中导电细杆受到水平向左的安培力,摩擦力不可能为零.故①②正确,选a.

6.如图所示,两根无限长的平行导线a和b水平放置,两导线中通以方向相反、大小不等的恒定电流,且ia>ib.当加一个垂直于a、b所在平面的匀强磁场b时;导线a恰好不再受安培力的作用.则与加磁场b以前相比较( )

a.b也恰好不再受安培力的作用

b.b受的安培力小于原来安培力的2倍,方向竖直向上

c.b受的安培力等于原来安培力的2倍,方向竖直向下

d.b受的安培力小于原来安培力的大小,方向竖直向下

答案:d

解析:当a不受安培力时,ib产生的磁场与所加磁场在a处叠加后的磁感应强度为零,此时判断所加磁场垂直纸面向外,因ia>ib,所以在b处叠加后的磁场垂直纸面向里,b受安培力向下,且比原来小.故选项d正确.

7. 如图所示,在绝缘的水平面上等间距固定着三根相互平行的通电直导线a、b和c,各导线中的电流大小相同,其中a、c导线中的电流方向垂直纸面向外,b导线电流方向垂直纸面向内.每根导线都受到另外两根导线对它的安培力作用,则关于每根导线所受安培力的合力,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导线a所受合力方向水平向右

b.导线c所受合力方向水平向右

c.导线c所受合力方向水平向左

d.导线b所受合力方向水平向左

答案:b

解析:首先用安培定则判定导线所在处的磁场方向,要注意是合磁场的方向,然后用左手定则判定导线的受力方向.可以确定b是正确的.

8.如图所示,在空间有三根相同的导线,相互间的距离相等,各通以大小和方向都相同的电流.除了相互作用的磁场力外,其他作用力都可忽略,则它们的运动情况是______.

答案: 两两相互吸引,相聚到三角形的中心

解析:根据通电直导线周围磁场的特点,由安培定则可判断出,它们之间存在吸引力.

9.如图所示,长为l、质量为m的两导体棒a、b,a被置在光滑斜面上,b固定在距a为x距离的同一水平面处,且a、b水平平行,设θ=45°,a、b均通以大小为i的同向平行电流时,a恰能在斜面上保持静止.则b的电流在a处所产生的磁场的磁感应强度b的大小为 .

答案:

解析: 由安培定则和左手定则可判知导体棒a的受力如图,由力的平衡得方程:

mgsin45°=fcos45°,即

mg=f=bil 可得b= .

10.一劲度系数为k的轻质弹簧,下端挂有一匝数为n的矩形线框abcd.bc边长为l.线框的下半部处在匀强磁场中,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方向与线框平面垂直.在下图中,垂直于纸面向里,线框中通以电流i,方向如图所示.开始时线框处于平衡状态,令磁场反向,磁感强度的大小仍为b,线框达到新的平衡.在此过程中线框位移的大小Δx______,方向______.

答案: ;位移的方向向下

解析:设线圈的质量为m,当通以图示电流时,弹簧的伸长量为x1,线框处于平衡状态,所以kx1=mg-nbil.当电流反向时,线框达到新的平衡,弹簧的伸长量为x2,由平衡条件可知

kx2=mg+nbil.

所以k(x2-x1)=kΔx=2nbil

所以Δx=

电流反向后,弹簧的伸长是x2>x1,位移的方向应向下.

高中名师教案篇3

?学习目标】

1.了解万有引力定律的伟大成就,能测量天体的质量及预测未知天体等

2.熟练掌握应用万有引力定律测天体质量的思路和方法。

3.体会万有引力定律在天文学史上取得的巨大成功,激发学科学习激情和探索精神。

?学习重难点】

1.重点:测天体的质量的思路和方法

2.难点:物体的重力和万有引力的区别和联系。

?学习方法】

自主学习、合作交流、讲授法、练习法等。

?课时安排】1课时

?学习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万有引力定律发现后,尤其是卡文迪许测出引力常量后,立即凸显出定律的实用价值,能利用万有引力定律测天体的质量,科学性的去预测未知的天体!这不仅进一步证明了万有引力定律的正确性,而且确立了万有引力定律在科学史上的地位,有力地树立起人们对年轻的物理学的尊敬。

二、多媒体展示问题,学生带着问题学习教材,交流讨论。

1.说一说物体的重力和万有引力的区别和联系

2.写出应用万有引力定律测天体质量的思路和方法。

3.简述“笔尖下发现的行星”的天文学史事,该史事说明了什么?

三、师生互动参与上述问题的学习与讨论

1.学生互动学习交流发言。

2.教师指导、帮助学生进一步学习总结(结合课件展示)。

(1)万有引力和物体的重力

地球表面附近的物体随地球的自转而做匀速圆周运动,受力分析如图(1)

1)在两极点:

2)除两极点外:万有引力的一个分力提供向心力,

另外一个分力就是物体受到的重力,由于提供

向心力的力很小(即使在赤道上),物体的重力

的数值和万有引力相差很小。

3)在赤道处:

显然,地球表面附近随纬度的增加,重力加速度值略微增大。若忽略地球自转的影响,物体受到的万有引力约为物体在该处受到的重力,不予考虑二者的差别。

物体在距离地心距离为r(r>r)处的加速度为ar:

则:

若忽略地球自转的影响,物体在距离地心距离为r处的重力加速度为gr:

则:

(2)“科学真是迷人”巧测地球的质量

若不考虑地球自转的影响:,则:

地面的重力加速度g和地球半径r在卡文迪许之前就已知道,卡文迪许测出了引力常量g,就可以算出地球的质量m。这在当时看来就是一个科学奇迹。难怪著名文学家马克·吐温满怀激情地说:“科学真是迷人。根据零星的事实,增添一点猜想,竟能赢得那么多收获!”

(3)计算天体的质量

1)计算太阳的质量

核心思路方法:万有引力提供行星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

对行星由牛顿第二定律得:可得:

2)计算其他中心天体的质量:

核心思路方法:万有引力提供小星体绕中心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

对小星体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可得:

思考与讨论:如何进一步测中心天体的密度?

中心天体的体积:,中心天体的密度:

联立以上各式得: 。

若,则:这是很重要的一个结论。

(4)发现未知天体:

1)笔尖下发现海王星

1781年人们发现矛盾亚当斯和勒维耶计算并预言伽勒发现证实

2)哈雷彗星的“按时回归”

1705年英国天文学家哈雷根据万有引力定律计算了一颗著名彗星的'轨道并正确预言了它的回归。

3)海王星的发现和哈雷彗星的“按时回归”不仅进一步证实了万有引力定律的正确性,同时也确立了万有引力定律在科学史上的地位,也成为科学史上的美谈。科学定律的可预测性体现的淋漓尽致!

四、随堂练习:

例1:开普勒定律不仅适用于太阳系,它对一切具有中心天体的引力系统(如地月系统)都成立。经测定月地距离为3.84×108m,月球绕地球运动的周期为2.36×106s,试计算地球的质量m地。(g=6.67×10-11kg2,结果保留一位有效数字)

例2:20_年10月22日,欧洲航天局由卫星观测发现银河系中心存在一个超大型黑洞,命名为mcg6-30-15,由于黑洞的强大引力,周围物质大量掉入黑洞,假定银河系中心仅此一个黑洞,已知太阳系绕银河系中心匀速运转,下列哪一组数据可估算该黑洞的质量()

a.地球绕太阳公转的周期和速度

b.太阳的质量和运行速度

c.太阳的质量和到mcg6-30-15的距离

d.太阳运行速度和到mcg6-30-15的距离

例3:地球可视为球体,其自转周期为t,在赤道上用弹簧秤测得某物体的重量是在两极处测得同一物体重量的0.9倍,已知引力常量为g,试求地球的平均密度。

例4:某星球的质量是地球质量的9倍,半径是地球半径的一半,若从地球上平抛一物体射程为60m,则在该星球上以同样的初速度,同样的高度平抛物体,其射程是

五、学习目标的自我评价和学习小结

本节课首先认识了万有引力和重力间的差异,后学习了应用万有引力定律测天体质量的两种基本方法:1)和2),最后见识了万有引力定律在探索宇宙过程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和地位。

六、课后作业:

教材p432、3、4

?板书设计】

§6.4万有引力理论的成就

一、万有引力和物体的重力

1)在两极点:

2)在赤道处:,

二、“科学真是迷人”巧测地球的质量

,则:

三、计算天体的质量

1)计算太阳的质量可得:

2)计算其他中心天体的质量:

可得:

四、发现未知天体:1)笔尖下发现海王星

2)哈雷彗星的“按时回归”

五、随堂练习:略

六、课后作业:教材p432、3、4

高中名师教案篇4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使学生能应用万有引力定律解决天体问题:

2、通过万有引力定律计算天体的质量、天体的密度、天体的重力加速度、天体运行的速度等;

3、通过应用万有引力定律使学生能在头脑中建立一个清晰的解决天体问题的图景:卫星作圆周运动的向心力是两行星间的万有引力提供的。

能力目标

1、通过使学生能熟练的掌握万有引力定律;

情感目标

1、通过使学生感受到自己能应用所学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天体运动。

教学建议

应用万有引力定律解决天体问题主要解决的是:天体的质量、天体的密度、天体的重力加速度、天体运行的速度天文学的初步知识等。教师在备课时应了解下列问题:

1、天体表面的重力加速度是由天体的质量和半径决定的。

2、地球上物体的重力和地球对物体的万有引力的关系:物体随地球的自转所需的向心力,是由地球对物体引力的一个分力提供的,引力的另一个分力才是通常所说的物体受到的重力。

教学设计

教学重点:

万有引力定律的应用

教学难点:

地球重力加速度问题

教学方法:

讨论法

教学用具:

计算机

教学过程:

一、地球重力加速度。

问题一:在地球上是赤道的重力加速度大还是两极的加速度大?

这个问题让学生充分讨论:

1、有的学生认为:地球上的加速度是不变化的。

2、有的学生认为:两极的重力加速度大。

3、也有的的学生认为:赤道的重力加速度大。

出现以上问题是因为:学生可能没有考虑到地球是椭球形的,也有不记得公式的等。

教师板书并讲解:

在质量为、半径为的地球表面上,如果忽略地球自转的影响,质量为的物体的重力加速度,可以认为是由地球对它的万有引力产生的。由万有引力定律和牛顿第二定律有:

则该天体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

由此式可知,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是由地球的质量和半径决定的。而又因为地球是椭球的赤道的半径大,两极的半径小,所以赤道上的重力加速度小,两极的重力加速度大。也可让学生发挥得:离地球表面的距离越大,重力加速度越小。

问题二:有1kg的物体在北京的重力大还是在上海的重力大?

这个问题有学生回答

问题三:

1、地球在作什么运动?人造地球卫星在作什么运动?

通过展示图片为学生建立清晰的图景。

2、作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是谁提供的?

回答:地球与卫星间的万有引力即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3、由以上可求出什么?

①卫星绕地球的线速度:

②卫星绕地球的周期:

③卫星绕地球的角速度:

教师可带领学生分析上面的公式得:

当轨道半径不变时,则卫星的周期不变、卫星的线速度不变、卫星的角速度也不变。

当卫星的角速度不变时,则卫星的轨道半径不变。

课堂练习:

1、假设火星和地球都是球体,火星的质量和地球质量。之比,火星的半径和地球半径之比,那么离火星表面高处的重力加速度和离地球表面高处的重力加速度。之比等于多少?

解:因物体的重力来自万有引力,所以:

则该天体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

所以:

2、若在相距甚远的两颗行星和的表面附近,各发射一颗卫星和,测得卫星绕行星的周期为,卫星绕行星的周期为,求这两颗行星密度之比是多大?

解:设运动半径为,行星质量为,卫星质量为。

由万有引力定律得:

解得:

所以:

3、某星球的质量约为地球的的9倍,半径约为地球的一半,若从地球上高处平抛一物体,射程为60米,则在该星球上,从同样高度以同样的初速度平抛同一物体,射程应为:

a、10米b、15米c、90米d、360米

解得:(a)

布置作业:

探究活动

组织学生收集资料,编写相关论文,可以参考下列题目:

1、月球有自转吗?(针对这一问题,学生会很容易回答出来,但是关于月球的自转情况却不一定很清楚,教师可以加以引伸,比如月球自转周期,为什么我们看不到月球的另一面?)

2、观察月亮。

有条件的让学生观察月亮以及星体,收集相关资料,练习地理天文知识编写小论文。

高中名师教案篇5

教学目的:

1理解戏剧中个性化的语言对刻画人物形象的作用

2了解戏剧作品的特点:尖锐的戏剧冲突和个性化的戏剧语??

3深刻认识旧社会的腐朽、黑暗和罪恶,认识中华民族自古就有勇于斗争、追求光明的光荣传统。

重点和难点:

1、认识尖锐的戏剧冲突和个性化的戏剧语??

2、了解具有封建阶级和资产阶级两重特点的周朴园在家庭和社会上的罪恶

教学方法:

1、预习前指导学生掌握戏剧文学的特点:戏剧冲突的尖锐性;人物、事件、活动场所的集中性;戏剧语言的个性化。

2、课前布置学生预习课文,要求学生了解课文的情节结构,试分析人物的性格特征

3、最后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

课时安排:

三课时

布置预习:

1、结合注释(1)中与课文有关的情节,通读全文,了解故事情节。请将这一幕话剧分成两“场”,并概括其内容。如有课文剧,可让学生观看。

2、了解戏剧中的人物之间的关系

3、试分析戏剧的矛盾冲突和人物性格以及戏剧的语言的个性

4、查字典给生字生词注音释义

词语补释:

拜望:原是敬辞,指探望。文中含讽刺的意味。

涔涔:形容汗水不断地下流。

谛听:仔细地听。谛:仔细。

恩怨:恩惠和仇恨。文中偏指仇恨。

见地:见解。

交涉:跟对方商量解决有关的问题。文中含有办成事情的意思。

惊愕:吃惊而发愣。昧心:违背良心。昧: m èi昏,糊涂,不明白。

弥补:把不够的部分补足。

伺候:在人身边供使唤,照料饮食起居。

无赖:刁钻泼辣,不讲道理;②游手好闲、品行不端的人。

贤慧:指妇女心地善良,对人和蔼。

郁热:闷热。郁:积聚而不得发泄。

怨愤:怨恨愤怒。

作者简介:

曹禺,原名万家宝,1 9 1 0年生,湖北潜江人。他从小爱好戏剧,1 9 2 9年进南开大学,后来又转清华大学外语系,毕业后进清华研究院,专攻欧美戏剧文学,并从文学中汲取营养。1 9 3 3年,在即将结束大学生活时,完成处女作《雷雨》。经巴金、靳以的推荐,这个剧本在1 9 3 4年出版的《文学季刊》上发表。继《雷雨》之后,又写出了《日出》《北京人》《原野》《蜕变》等剧本。《雷雨》《日出》成就最高,是他的代表作。在这两个剧本中,作者以卓越的艺术才能深刻地描绘了旧制度必然崩溃的图景,对于走向没落和死亡的阶级给予了有力的揭露和抨击。剧作震动了当时的戏剧界。1 9 4 2年,曹禺把巴金的《家》改编成话剧,解放后,写了《明朗的天》《胆剑篇》《王昭君》。

板书设计(见《优化设计》第四册第三单元):

曹禺,现代剧作家,原名万家宝,湖北潜江人。代表作有《雷雨》《日出》《北京人》等。建国后,又创作了《明朗的天》《胆剑篇》《王昭君》和改编巴金的《家》等著名剧本。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雷雨》整个故事的背景、情节都和雷雨有关。雷电交加的狂风暴雨之夜使你想到什么呢?(明确:作者以象征的手法告诉人们,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沉闷的空气里,一场革命的大雷雨即将来临,此时中国的社会酝酿着一场大变动。)

二、《雷雨》的标题和情节

雷雨反映的是一个封建资产阶级大家庭的矛盾。周朴园是个这个大家庭的统治者,其妻繁漪不堪他的专横,与周朴园的大儿子周萍发生了暧昧关系。怯懦、自私的周萍又勾引了婢女鲁四凤。出于嫉妒,繁漪通知鲁四凤的母亲鲁侍萍把她领走。鲁侍萍正是三十年前被周朴园引诱,而后又被遗弃的侍女,她是周萍的生身母亲,而被她带走的儿子鲁大海又在周朴园的矿上做工,做为罢工工人的代表,他和周朴园面对面地展开斗争……这些矛盾酝酿、激化,终于在一个“天气更阴沉、更郁热,低沉潮湿的空气,使人异常烦躁”的下午趋向高潮,又经过一番复杂的矛盾冲突,周萍鲁四凤终于知道他们原来是同母兄弟。于是一场悲剧发生了,鲁四凤触电而死,繁漪的儿子周冲为救鲁四凤不幸送命,周萍也开枪自杀……这个罪恶的大家庭终于崩溃了。

三、检查预习

1、周朴园、鲁侍萍、鲁大海、周萍、周冲、鲁四凤、繁漪之间是什么样的关系?

明确:夫妻、父子、父女、母子、母女、兄弟、兄妹和主仆之间的关系。

2、把这幕话剧分成两场。

明确:第二幕:周鲁两家的冲突

第一场:三十年后鲁侍萍与周朴园再次相见,揭露封建阶级的伪善、冷酷、凶

残和罪恶。

第二场:写鲁大海与周朴园、鲁侍萍与周萍会面。通过周朴园与鲁大海的激烈冲突,揭露了周朴园贪婪、冷酷的本性,反映了工人阶级的觉醒和反抗。

第一场以鲁侍萍说明自己的身份为界,分为两层:第一层主要写他们过去的矛盾。鲁侍萍以叙述别人故事的口吻,诉说自己的悲惨遭遇。第二层写他们现在的矛盾,写周朴园认出鲁侍萍后态度的变化和鲁侍萍的表现。

板书戏剧内容,使学生了解戏剧的故事情节。

板书设计:

过去的矛盾

第一场:三十年后鲁侍萍与周朴园再次见面

现在的矛盾

第二场:鲁大海与周朴园、鲁侍萍、周萍会面

周朴园←→鲁侍萍

冲突

周朴园←→鲁大海

三、研习第一场的第一层

1、请两名同学分角色朗读第一场的第一层

3、戏剧开头的“舞台说明”的作用是什么?

明确:交代了故事发生的地点,渲染了气氛,烘托了人物的烦躁、郁闷不安的情绪。

4、鲁侍萍有什么表现使周朴园感到奇怪?

明确:鲁侍萍的无锡口音和关窗的举止。

5、在这一层中,鲁侍萍起先为什么要隐瞒自己的身份?既然要隐瞒,为什么周朴园叫她先下去的时

候,她“望着朴园,泪要涌出”?鲁侍萍关于绸衬衫的话,很明显是要表明自己的身份,这与前面的隐瞒想矛盾吗?

明确:她不想马上暴露自己的身份,她也没有马上要表明自己身份的渴望。前后也不矛盾。隐瞒自己的身份,是为了要通过自己的口吻沉痛诉说自己三十年来的悲惨遭遇,表达自己悲愤交加的情怀。

四、布置课外作业

1、复习旧课

2、周朴园认出鲁侍萍后态度有什么变化?

第二课时

一、分角色朗读第一场的第二层

二、研读分析

1、周朴园知道站在面前的正是三十年前被自己赶出家门的鲁侍萍的时候,为什么会惊

恐万状?

明确:因为鲁侍萍的出现,将威胁到他的名誉、地位、家庭,他以前的种种罪恶将昭然于天下。他以为搬了家,离开了无锡,从前的罪恶无人知道,可鲁侍萍的突然出现,却打他个措手不及,惊恐万状正是他内心虚伪的表现。

2、周朴园保留家具、熟记生日、关窗习惯说明什么?周朴园有良心的发现,深切地怀念鲁侍萍?

明确:说明周朴园没忘旧情,多少年来一直在“纪念”着她。周朴园的感情很复杂,他确实曾对温柔美丽的鲁侍萍动过情,但他对欺辱鲁侍萍的行径必须掩饰,因为在他看来,同“下人”有一些什么是有损门第的。到了晚年,身边的妻子繁漪很不驯服,儿子也对他敬而远之,他时时感到家庭生活不如意,感到寂寞孤独,因此怀念鲁侍萍,借以弥补他灵魂的空虚,使精神得到解脱。其实,他的怀念是廉价的,是十分自私的。因此,当他知道鲁侍萍就是眼前的鲁妈,就立即声色俱变,以至于最后凶相毕露,辞退四凤和鲁贵,开除鲁大海,并声称“以后鲁家的人永远不许再到鲁家来。”他对鲁侍萍的欺辱、摧残,他对鲁侍萍的忽冷忽热、软硬兼施,充分显露了他的残忍、自私、冷酷、虚伪,是一个地地道道的伪君子。

4、周朴园毕竟是几十年来压榨工人的资本家,他在惊恐万状之后对鲁侍萍的态度有什么变化?

明确:他认出鲁侍萍后,首先是翻脸不认人,厉声责问“你来干什么?”“谁指使你来的?”妄图恐吓鲁侍萍,但鲁侍萍从几十年的压迫中已经把自己磨练得顽强勇敢,周朴园的责问只能引起鲁侍萍的反驳;周朴园见硬的不行,又以“现在你我都是有子女的人”旧事“又何必重提呢”想稳住鲁侍萍;然后又采用哄骗的手段,口口声声地表白他没有忘记旧情,——屋中陈列着从前她喜欢的家具,每一年都记得她的生日,保留着关窗的习惯,多少年来一直在“纪念”她;最后,他拿出五千元的支票给鲁侍萍,希望平息三十年来的旧恨新仇。

板书设计:

周朴园:惊恐万状→翻脸不认,厉声责问→试图稳住→哄骗(口口声声不忘旧情)→试图以支票平息旧恨新仇

鲁侍萍:悲愤控诉周朴园的罪行→听说周朴园怀念自己后心软了→撕毁支票以示蔑视抗议(骨气与尊严)

三、角色朗读戏剧的第二场

四、布置作业

1、面对自己的亲生儿子鲁大海,周朴园态度怎样?

2、鲁大海和周朴园之间的矛盾冲突的根本性质、是什么?

3、周鲁两家的矛盾冲突的根源是什么?

第三课

一、分析第二场的内容

1、周朴园对亲生儿子鲁大海的态度怎样?

明确:依然摆出资本家对待工人的冷酷的面孔和傲慢态度。他明知故问鲁大海“叫什么名字”“有什么事”,继续教训鲁大海:“只凭意气是不能交涉事情的”,讽刺、挖苦、嘲笑鲁大海说“傻小子,没有经验只会胡喊是不成的”,以显示他的老练和雍容。

板书设计:

冷酷的的面孔傲慢的态度

2、周鲁两家的矛盾冲突的根源是什么?

明确:周朴园是带有浓厚封建性的资本家,鲁家母子是善良的下层劳动人民。他们之间阶级地位和思想意识的对立,使他们必然产生矛盾冲突。从整个戏剧来看,在错综复杂的矛盾冲突中,以周朴园为代表的资本家与以鲁侍萍为代表的下层劳动人民,资本家与工人之间的阶级冲突是最本质的冲突,这些矛盾的存在、发展,决定了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

板书设计:

资本家←→下层劳动人民

资本家←→工人阶级

二、物形象分析:

1 、周朴园

周朴园是个由封建地主转化而成的资本家。他残忍、冷酷、自私、贪婪、而又虚伪。

鲁侍萍与周朴园的对话,从私生活的领域揭露了周朴园的反动阶级本性。

鲁大海与周朴园的对话,从社会生活的领域揭露了周朴园的反动阶级的本性。

从连续紧凑的戏剧冲突可见:周朴园对侍萍先是爱,后是赶,赶走之后又怀念,他怀念的侍萍活脱脱地站在他面前时,他竟是那样的凶狠,对此应如何理解?

周朴园正是富有个性的活生生的资本家形象。他那矛盾的行为,以其性格的复杂性、多面性,显示出他作为董事长的周朴园的基本定性──真诚的伪善,伪善的真诚。

板书设计:

对鲁侍萍始乱终弃,大年三十从家中赶走→冷酷、残忍、自私

故意淹死二千多小工,发昧心才→残忍、奸诈

对鲁侍萍由“爱”到“赶”到“怀念”到“凶狠”→虚伪、冷酷、自私

2、鲁侍萍

侍萍是一个受侮辱,被损害的女子,是旧中国劳动妇女的形象,正直、善良、刚毅、倔强。她自己被遗弃以及三十年挣扎的痛苦经历中,认清了周朴园的真面目。她虽然不懂得自己的悲惨命运是阶级压迫造成的,但已意识到她同周朴园之间事实上存在着阶级的壁垒。她知道自己的亲生儿子周萍是不会认她这个生母了,也断言自己的儿子,被周朴园称为闹得最凶的人鲁大海是不会认那个董事长做父亲的。她对过去的事,有的只是满腔的悲愤。她对周朴园不抱幻想,痛惜自己的女儿又走上了自己的老路,来伺侯周朴园的少爷。她把这归之于命运的安排,但最后又发誓以后永远不想再见到周朴园,表现了对自己的命运的抗争,对不公平的社会的控诉,从自己痛苦的经历和现实的磨练中坚强起来了,表现了她的自尊与刚强。(分析侍萍不要钱的情节)由于反动统治的毒害,在侍萍身上还存有封建伦理观念和宿命论的思想,因而认识不到自己的不幸是那个腐朽的社会制度造成的,却把原因归结为命运的安排。对周朴园,她不去公开揭露,反而在他表示他怀念她的时候心软了,这些都说明了旧社会不仅摧残了劳动人民的躯体,而且毒害了他们的灵魂,从另一方面暴露了旧社会的黑暗。

高中名师教案篇6

?教学目标及训练重点】

1、识记理解“涔涔”“郁热”“昧心”等词语及文学常识。

2、了解作品丰富多彩而又富有个性化的语言特点。

3、体会戏剧通过尖锐的戏剧冲突、曲折的情节刻画人物、表现。

?教学过程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1、作者作品简介

2、分角色朗读

3、理解课文节选部分的矛盾冲突

4、课堂讨论:周朴园爱鲁侍萍吗?

一、导入

简介作者及《雷雨》的大致情节

二、速读

理清人物关系及矛盾冲突

填图练习

三、讨论

课后练习二:主要矛盾冲突是什么?为什么?

四、课堂活动:辩论

正方:一二组——周朴园爱鲁侍萍

反方:三四组——周朴园不爱鲁侍萍

[通过辩论,疏通“重逢”一节的情节脉胳,赏析人物语言,分析人物形象]

总结要点:

1、周朴园曾经喜欢过,甚至爱过

2、他始乱终弃的原因(性格特点、阶级特性)

3、周朴园的人物性格

五、布置作业

课后练习三

六、板书设计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1、阅读赏析“斗争”一场

2、归纳人物性格及

3、课堂练习

一、阅读赏析“斗争”一场

讨论

1、周朴园有没有顾父子之情,为什么不顾?

2、剧中通过鲁大海的话交代了什么?

3、侍萍为什么不认儿子周萍?

二、讨论总结人物性格

1、周朴园:残忍、冷酷、自私、贪婪、虚伪的反动资本家。

2、鲁侍萍:

3、学生自己归纳鲁大海的人物性格。

三、讨论

剧本为什么以“雷雨”为题?

四、归纳

通过一个封建资产阶级的家庭内错综复杂的矛盾,提示封建大家庭的罪恶和工人与资本家之间的.矛盾,反映了正在酝酿着一场大变动的20年代中国的社会现实。

五、课堂练习

品味个性化的人物语言。(让学生自己找印象深刻的句子,加以分析讨论。教师可点拔周朴园和鲁侍萍的台词中能表现人物心理的句子。)

高中名师教案6篇相关文章:

名师个人年度工作计划7篇

豫见名师心得体会7篇

名师个人年度工作总结7篇

名师工作室研修总结7篇

豫见名师心得体会参考7篇

名师观摩课心得体会5篇

听名师课堂心得体会5篇

豫见名师心得体会精选7篇

小学语文名师工作室工作计划7篇

高中优秀事迹材料6篇

高中名师教案6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78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