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写什么人物的事迹,我们都是要认真思考的,事迹材料的写作需要以先进对象来主要内容,九九公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学英雄事迹材料6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学英雄事迹材料篇1
1950年11月27日,驻扎在天宣水里地区的志愿军第27军80师炮兵团92步炮连5班,在班长孔庆三的带领下,正在紧张地进行着战前准备。因为新兴里进攻战今晚就要在这里打响,而5班是配合主攻的第8连作战,所以孔庆三和战士们的心情都非常激动。
班长孔庆三看到战士们斗志昂扬,准备充分,开心地笑了。1950年11月,为了打击麦克阿瑟的所谓圣诞节前结束朝鲜战争总攻势的嚣张气焰,孔庆三作为一名志愿军炮兵班长,随着部队来到了朝鲜。眼下这场战斗,是他入朝后的第一仗。自从接到任务后,他就暗下决心,一定不辜负祖国人民和部队首长的重托,带领全班打好出国第一仗,打出5班的班威。
下午6时,5班在副连长赵芳君的带领下,踏着冰雪,顺着山沟向新兴里出发了。当五班来到于谷里时,和敌人遭遇了。机枪声、手榴弹声迅速响起。孔庆三带领战士们跑到山坡上,借着火光可以看见前方横着一个小岭,岭前面20米远,隐藏着敌人的一个火力点。敌人依托有利地势,将密集的火力发射成一个扇面,封锁着前面狭窄的道路,阻拦了突击连的前进步伐。突击连发起了几次冲击,都被压了下来,又组织了两次爆破,也都有没有成功。突击连与敌人形成了对峙状态。
当时,最有效的办法,就是炸毁敌人的火力点。孔庆三在仔细地观察着岭岗周围的地势情况,发现岭岗前后左右均没有可以利用的地形,只能把炮架到岭岗上面了。但此地距发射目标仅有20多米的距离,还没有超出炮弹爆炸的危险范围,要想发射炮弹,对孔庆三他们是很危险的。孔庆三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主动向副连长请战:连长,把敌人这个火力点交给我们班吧,我们一定炸掉它。副连长看了看孔庆三,严肃地说:5班长,能否快速炸掉敌人的火力点,关系着此战胜负,你们的担子可不轻啊!连长,你放心,我们保证完成任务!孔庆三斩钉截铁地回答。
孔庆三和李胜永、弋会东很快把火炮架到了岭岗上面。但岭岗的地面上全是冻冰,根本无法构筑火炮阵地。孔庆三只好将炮架上的左柱锄架在岩石上,但右柱锄又悬空了,还是无法进行有效射击。时间已不再允许多想,此时的孔庆三毫不犹豫地拿起铁锹抵住了炮架上的右柱锄,用肩膀顶住了火炮腿……
瞄准,开炮!。随着大地的震动,愤怒的炮弹直射敌人的地堡。轰地一声巨响,敌人的火力点飞上了天。我们的英雄孔庆三却被92火炮的后坐力弹出了三四米远,同时被弹片击中腹部,壮烈牺牲。战后,孔庆三身体当炮架,打开胜利路的英雄事迹,传遍了部队。他舍生忘死的革命精神激励着无数志愿军战士奋勇杀敌。战后,志愿军领导机关为他记特等功,授予一级战斗英雄称号,并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称号和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一级国旗勋章、金星奖章。
学英雄事迹材料篇2
一抹真情,带来感动;一份思念,传递关怀;一份温暖,捧出赤诚;一份坚强,凝聚力量。
平凡中的伟大,草根中的感动。20__年的感动中国人物颁奖典礼,就像一抹阳光透过生活射入生命,在每次呼吸间烙上它最深的痕迹。在心头跃动的,是灵魂的音乐,是生命的音符。
刘伟,一个失去了双臂但却充满了梦想的人。上天不让他自由飞翔,他就给自己插上隐形的翅膀。于是,汗水托起了他的身形,坚忍成就了他的力量。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他在残疾人游泳锦标赛上夺得两金一银。然而,与命运的抗争并没有到此为止。疾病缚束了他游泳的梦想,却缚束不住他拼搏的心。他开始练习用脚弹钢琴,并最终在维也纳金色大厅里留下了那不朽的旋律。
“我只有两条路,要么______,要么精彩的活着!”刘伟用他的奋斗演绎精彩,用梦想点亮人生。平凡中,他用伟大的精神铸就不朽,用伟大的感动温暖人心。用灵魂的音符演奏生命的旋律,刘伟,是坚强中的感动。
然而如今,这份坚强,这份感动却在某些人的血脉中渐渐淡化。有人为情所困,只求一死来获得解脱,有人为生计所扰,为几万元钱就轻易放弃生命;有人为病所缠,经受不住生活的打击,命运的无情而愤然离世……经历不起风雨,永远也开不出美丽的花,一番磨难后,才会绽放最绚烂的彩虹。
刘伟这个用精彩成就人生,用坚强铸就不朽的年轻人,正是这些软弱的,徘徊在生死间的可怜虫们的榜样。
愿人人都坚守纯真,人人都保有坚强,不管身处何处,坚强总能带来希望,坚强总能传递力量。是感动,消融了心墙,是真情,凝筑了精钢,愿感动长在,愿真情永驻。愿每一个有梦的人,都能从这份感动里汲取一份力量与希望。
学英雄事迹材料篇3
小杜,男,汉族,中共党员,湖北荆门人,2012年6月入伍,现任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消防救援支队办公室主任、一级指挥员消防救援衔,先后荣立三等功2次、嘉奖1次,曾被消防救援局评为2019年“年度调研工作先进个人”。
小杜在2020年1月21日返回家乡湖北荆门市钟祥市双河镇大桥村探亲。面对突发的疫情,该同志不忘初心本色,在完成自我隔离后,主动申请成为了当地疫情防控工作的志愿者,始终战斗在防疫第一线。小杜的家乡荆门市钟祥市双河镇地处山区,交通不便,属疫情重灾区,住户分散偏远,下乡入户一走就是十几公里,他走遍了村里近300户人家,晒得黝黑的脸上被口罩遮出的印记清晰可见。
在执勤卡点迎风飘扬的党旗下,他常常一守一整天。为给村民购买、配送生活物资,他和同事们经常一天要接近百个电话,往返于采购点和村民家中数十次,24小时为村民服务,为当地在疫情防控期间保生活、稳人心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面对外出流窜和违规聚众的群众,他积极引导、耐心劝导,赢得了群众的广泛理解,共劝返群众约1000余人次,车辆约2000余辆次,未发生一起矛盾纠纷事件。
危险性最大、最辛苦的莫过于对确诊和疑似病人家中进行消毒防疫以及为40余名滞留在当地的武汉回流人员进行体温监测,穿上密不透气的防护服,背上沉重的消毒桶,一场“战役”下来,他常常汗如雨下。
在做好志愿服务工作的同时,小杜发挥专业所长,主动承担起了村里的防疫工作简报、工作报告等公文材料的撰写任务,还主动为群众开展消防安全知识宣传教育,并利用走访入户的时机,帮助居民排查消除火灾隐患,提升家乡群众的消防安全意识。在入户排查工作中,小杜得知村里年近90岁的马大培老人,因与其相依为命的孙子被隔离在外地无人照料,便主动向村里提出照顾老人的申请,每日照看老人的饮食起居,多次自费为老人送去生活必需品。老人的孙子马明福在得知此事后,深受感动,专门写来感谢信表示谢意。大桥村党支部有感于小杜同志的担当奉献精神,发出《倡议书》,号召全村青年向小杜同志学习。在小杜同志事迹的感召下,当地志愿队伍不断发展壮大。小杜的父亲受到儿子的影响也加入了志愿队伍,成为了村里一名流动巡查员,这对战“疫”父子兵的事迹在当地传为佳话。
小杜同志所在单位驻地位于世界第二大流动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东北部边缘。自然条件恶劣、经济发展滞后、生态环境尤其脆弱。面对艰苦复杂的边疆环境,从小在内地省份长大的小杜克服地域、气候、文化等方面的差异困难,在边疆这片热土上默默坚守,无怨无悔。自加入新疆消防队伍以来,其妻子在武汉市工作、年迈的父母在荆门农村务农,一家人长期三地分居。由于支队经常处于战备状态,无法照顾远在湖北的妻儿和父母。妻子十月怀胎、孩子出生、家中老人去世、父亲重病,小杜均不在身边。怀着对消防事业的满腔热情,在改革期间面对“走与留”的抉择,小杜同志没有丝毫动摇。为了支持其工作,小杜同志的爱人张旭主动向公司申请,远离家乡来到了公司远在新疆的建设项目工地工作。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小杜同志还主动当起了改革政策“宣传员”、“辅导员”,利用下基层帮扶工作、检查督导的时机,主动为思想负担重、改革政策理解不透的指战员答疑解惑,在他的努力下单位指战员的转改率大幅提升。
小杜同志无论在何地何岗位,都始终严格要求自己。在基层中队,他是带兵能手、训练标兵、火场上的先锋,其所在中队连续多年被总队评为“先进中队”;2014年,在他和战友们的共同努力下,所在中队荣立集体三等功。在防火岗位,他虚心好学、求知若渴,从当初的“门外汉”一路成长为支队的业务能手,多次代表支队参加总队组织的社会单位“三化”对检互查、防火监督比武。小杜同志分管的辖区位于化工园区,每逢生产旺季,除一日三餐他几乎是守在园区为企业排查隐患、宣传教育,得到了当地政府、群众的广泛认可。因工作需要借调至总队办公室以来,面对人员少、任务重的压力,小杜同志经常加班加点,忠诚履职尽责,先后撰写各类公文材料千余篇,以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出色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得到了各级领导的一致好评。
最难坚守的是平凡,最不能忘的是初心。小杜是消防救援队伍的一个代表和缩影,通过这一个个感人瞬间,我们触摸到了一种传承,叫做“一切为了国安家宁。”
学英雄事迹材料篇4
她,不是医者,能救危难于生死;她,不是军人,能守万家于平安。但疫情当前,她是保障线上教学的杏坛园丁,坚守岗位是她的基本职责;她是稳定孩子情绪的定海神针,战胜疫情是她的基本坚守。她就是房山中心小学的周亚芹老师,一起来聆听她的“战疫”故事。
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打破了往日平静的生活。房山中心小学的周亚芹老师也无一例外地奋斗在在抗击疫情的“线上”,紧张有序地指导着学生科学防控,同步学习。真正做到“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让班级67名孩子与校园生活始终连着线。
舍小家顾大家。周亚芹老师家里有2个孩子,老大上三年级,小的上一年级,丈夫在高中部担任高三班主任,按照上级要求实行全封闭管理,24小时全天候不得离开校园。因此照顾两个孩子的生活起居以及上网课的事情都落到了周老师肩上。两个孩子和妈妈都在房山中心小学,作息时间表都是一样的,每到上课时间家里总是“热闹非凡”。之前安排老师到校上网课的时候,都是一间屋锁一个孩子,等自己上完课以后,忙完自己班级的事情再来检查自家两个孩子的学习情况,所有事情忙完下来也得23:00以后。疫情期间,周亚芹老师每天的生活都是在忙忙碌碌中度过的,别人问她累不累,她总是笑着说,每天过得都很充实,哪有时间感觉到累啊!一句朴实的话语道不尽背后的责任与艰辛。
承压力担重任。非常时期,房山中心小学多措并举,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案,充分利用各种网络平台开启网络教学,自3月7日起开展线上教育教学活动,做到停课不停学,确保让学生“宅”在家中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远程服务,这更让周亚芹老师如同上足了发条的钟表,忙得不亦乐乎。疫情当前,身兼班主任的她,既要指导学生的学业成长,还要关心学生的身体和思想状况,每天都要汇总班级67名学生的身体健康情况。除此之外,还要制定实施相关教育教学计划,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生命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积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激励学生保持积极的心态,为实现梦想而努力奋斗。
作为房小教育人的一个缩影,周亚芹老师坚信教育人在这场战“疫”中不可或缺,她始终坚信:只要大家齐心协力,一定能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在自己的努力下,一定会使孩子们度过一个充实的、有意义的抗疫学习两不误的特别生活。
学英雄事迹材料篇5
生死关头,是选择逃生自救还是奋不顾身救人?这对每个人来说,都是一种考验。河南省南阳市一名普通的托教老师王锋,面对居民楼里熊熊燃烧的大火,作出了自己的选择。
三闯火海,一心救人。38岁的王锋,用留在小巷里带血的脚印,书写了一名普通青年的英勇与果敢。王锋被团河南省委授予“河南省见义勇为好青年”荣誉称号。他是中国新时代的青年英雄——这样的英雄就生活在我们身边。
王锋与雷锋,名字就差一个字。雷锋精神倡导的是‘为人民服务’,他用毕生的行动践行着这5个字;而王锋在救火时,用自己的大爱和鲜血,同样为人们活灵活现地呈现出这5个字的伟大。他用自己告诉人们,雷锋就在我们身边。热情、乐观、忘我的王锋让人潸然泪下。他用鲜血诠释着见义勇为、奉献他人的人间大义。”
在这个质疑英雄的年代,王锋的故事就像一部电影,但这却不是电影,而是用鲜血写就的事实。他的事迹告诉我们,英雄没有走远,英雄就在我们身边。
王锋蹈火的英雄壮举,是实实在在发生在中原大地,发生在我们身边的真人真事。英雄不是一天练成的,英雄的瞬间抉择,其实是多年来形成的行为自觉,是其价值判断和行为习惯的惯性使然。
学英雄事迹材料篇6
张家口市少先队“英雄中队”基本情况统计表
赵川中心校英雄中队活动材料
雷锋叔叔工作勤勤恳恳、踏踏实实,从平凡的小事做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虽然雷锋叔叔已经牺牲了,但他的精神仍在我们身边闪耀,让雷锋精神在我们心中生根、发芽,激励我们做四有新人。我校在1997年6月由团县委命名了雷锋中队以来,每年选出一个优秀的中队来继承雷锋中队,每个中队都要举行 “雷锋永远在我心中”的主题班会,学生们还找了很多得雷锋图片贴在墙上,让学生更进一步的了解雷锋叔叔的事迹,向雷锋叔叔学习,做对学校对社会有用的人。
我校的四(3)中队是由40颗纯美的心灵组合成的一个朝气蓬勃、勤奋好学、团结向上具有凝聚力的优秀班集体。在这个温馨的大家庭里,每个人都在不断发掘自己的潜能,提高自身素质,为这个集体增光添彩,他们也以身作则带领着很多中队进步再进步。
班主任说到他们班的学生她非常的自豪和欣慰,其中劳动委员张玉龙同学每天最早到班里,他的职责是负责班级卫生,每天早来晚归,哪位同学有病或有事请假,班上同学去参加学校活动不能按时值日等,他们的值日就都由他做,从来没听他抱怨过谁。他还常常扮演大哥哥的角色,帮助小同学修理班级损坏的课桌。班里玻璃窗的玻璃破了,是他自己掏钱,主动装上的。他就是这样处处替他人着想,处处为班级服务的好同学,在他的带动下相继出现了好几位这样乐于帮助别人的人。
班长张晓华同学,她全心全意为集体着想的精神。也是让所有同学佩服不已,班级的纪律,班级的学习风气,都少不了她的榜样的作用。她经常辅导后进的同学,不厌其烦地为他们作讲解。班级同学之
间发生小摩擦,是她果断站出来为他们调解。上体育课,做课间操,是她最后一人出教室,锁好教室门。他为班级做了这么多事情,我们都由衷地敬佩他,感谢他等等,他们班这样的同学真是太多了,真不愧是个雷锋式的中队。
每个学期他们都举行了一系列有意义的雷锋活动,“学雷锋我最行”主题班会、“雷锋精神永伴我”的板报比赛、“雷锋事迹知多少”系列广播、“人人争当雷锋标兵”记录册、“雷锋永远在我心中” 演讲、“祭奠革命烈士纪念碑”等活动。
同学们的行动让我们深切地感受到,雷锋其实哪儿也没去,就在我们的身边。时代的改变或许会令雷锋精神的表现形式有了改变,但这并不代表我们的社会不再需要雷锋。实际上,雷锋精神的内涵——奉献依然存在我们的生活中,并被千千万万的人所学习与继承,以美而纯洁的心灵让更多的人感受到爱与美,并希望我们的雷锋中队永远发扬继承下去。
赵川中心校
雷锋中队照片材料
1997年11月英雄中队命名大会
英雄中队祭奠革命先烈纪念碑
学雷锋做好事
中队板报比赛
3月12日植树节中队到校外植树
面向全体师生进行国防教育
学英雄事迹材料6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