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写事迹材料意在向他人传递正确的行为规范和道德准则,事迹材料能够引导我们追求卓越和追求人生的意义,九九公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好少年事迹1500字5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好少年事迹1500字篇1
丛欣,15岁,是辽宁省东港市第一中学高二十九班的学生。她家境贫寒,父母都是残疾人,父亲因神经压迫脊柱而生活无法自理,母亲半身瘫痪没有劳动能力,全家靠领取低保艰难生活。生活的重压没有使丛欣变得孤僻,相反她是一个活泼开朗的女孩,会尽量体谅父母的难处,为父母分忧,帮父母干活。她的自强自立、乖巧懂事让这个虽然不富裕的家庭充满了温馨。
丛欣的妈妈患有癫痫病,每年都会发作两到三次,这使她时常过着提心吊胆的日子,生怕惹妈妈生气而发病。妈妈发病时来势汹汹,家中的唯一顶梁柱——丛欣,总会艰难的将她拖到三轮车上,奋力地推向医院。
有一天深夜,妈妈又发病了,抬头看看已经十一点多了,丛欣一刻也不敢耽误,一向怕黑的她不知哪里来的勇气,推上车艰难前进,到了医院,东奔西跑找医生。即使黑夜带来的不安和深怕失去妈妈的恐惧让她的心一直咚咚跳,她还是极力让自己平静下来,忙前忙后,直到医生说放心吧,没事。怕妈妈蹬被子,她一直不敢合眼,最后实在抗不住才眯了一小会儿。早晨又为妈妈洗脸擦手,安顿好一切后,又匆匆忙忙地回到家中,为不能自理的爸爸做好早饭。打理好一切,才拖着沉重的身子奔向学校……
丛欣的爸爸因股骨头坏死和神经压迫生活不能自理,一直靠着双拐行走。身为残疾人的他总会对自己无法为家庭付出而恼火,再加上身体一日不如一日,曾经满腔热血的他也会因为生活的无奈经常发脾气。妈妈也因为自已身体状况不好而烦躁。因此,两人常常会因为一些小事争执,每到这时,丛欣就成了夹在两人中间的“防火墙”,总会阻止“战争”进一步爆发。丛欣偶尔也想对他们的吵架不理不睬,但是小小年纪的她不仅知道病痛能改变人的性格,更知道父母的争吵常常是因为给不了自己美好的生活而起。
她总会在妈妈伤心的时候与她谈心。妈妈总说有一天会失去丛欣,丛欣会离开她,有时妈妈甚至会有放弃生命的念头,每到这时,丛欣总会轻轻用手捂住她的嘴,给她一个安全的拥抱,轻声的安慰妈妈,我永远不会离开您,我们以后的日子还长着呢……
又是一个难熬的日子,丛欣爸爸的老毛病又犯了。坐在屋中写作业的丛欣,时常会听到爸爸煎熬的叹气声。快中考了,爸爸不想让丛欣分心太多,每天都忍着痛微笑面对丛欣,丛欣看在眼里,痛在心里,一直想着能为他做点什么。衣柜上面的治疗仪已经很久没有用了,因为它使用起来不太方便,要靠双手一直按着,而妈妈的手不灵活,这活只能交给丛欣来做,可爸爸怕耽误了孩子学习,一直拒绝治疗,在丛欣的软磨硬泡中,爸爸总算同意了。丛欣知道给爸爸做治疗的辛苦,但是只要能让爸爸的痛苦少一些,她无怨无悔。治疗一做就是几个小时,爸爸总是时不时的叫丛欣休息一会儿,可丛欣擦擦额上的汗说,不累,又开始继续做起来。日复一日,紧张的初三生活中,每天早晚为爸爸做按摩已成为丛欣的习惯。
丛欣一家三口靠收入甚少的小卖部和低保维持生活。七岁时丛欣学会了许多大人都控制不好的三轮车,从此大街上多了一个骑三轮车来回载货的小女孩。家中大大小小、各种各样的物品都是丛欣一车一车从街上拉回来的。时常会遇到恶劣天气,有时风雨交加,雨伞根本打不住,于是丛欣只好收起伞,顶着风雨回家。遇到风雪天气,丛欣不知道摔倒过多少次,每次她都是一个人爬起,继续赶路。这一切的一切,丛欣都把它当作一次人生考验。她说,如果想把困难变小,最好的办法就是让自己变强大,笑着面对属于自己的人生。
有时丛欣特别羡慕其他孩子可以自由地在外面玩耍,而她要面对的都是一堆又一堆的家庭琐事。都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这句话用在她身上最合适不过。打理各种家务,做饭、砌墙、修电器、修理锅灶、修房顶、安装电视天线、安遮阴网………似乎已成为了她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面对这一切的一切,丛欣也曾经有过抱怨,责怪父母不该把她带到这个世界上来,但更多的时候,丛欣都微笑着接受。因为她始终坚信,自己也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之一,无论是拥有这样的家庭,还是这样的父母,这样的命运,她都甚感幸运。因为有父母的陪伴,因为父母那样需要她,因为父母让她学会了自强自立。
好少年事迹1500字篇2
每个人的一生中,总会遭遇到许多坎坷,而对于2003年年仅三岁的代祥和同学来说,命运则过于残酷了。
十多年前,代祥和的父亲因建筑事故,意外摔伤至高位截瘫,一年后母亲也离家出走,从此父子相依为命,依靠一个小卖部维系着生活。尚不足四岁,本应该在母亲怀里撒娇的小祥和,用他稚嫩的肩膀,逐渐担起了照顾父亲,料理家务的重担。
六岁起,小祥和就是每天早早起床,帮着父亲起身,穿衣服系鞋袜,洗脸刷牙,准备好早餐和父亲的午餐后,才匆匆的背上书包出门上学。放学后,他又要匆匆的赶回家,帮助照看小店,准备晚饭,打扫卫生,忙完夜间家务后再给父亲洗脚、擦身、按摩,照顾父亲上床休息,直到此时,小祥和才能待在父亲身边静静地完成自己当天的学业任务。不管再忙再累,他的功课也从来没有落下过。
瘫痪的人最容易长褥疮,小祥和得知后,坚持每天给父亲检查身体,做按摩,还用自已舍不得花的长辈们给的零用钱替父亲买来了防褥疮垫。在他细心照料下,父亲从没有长过褥疮,医生都说这不能不算一个奇迹。四年前,父亲脊柱上的钢板不慎折裂松散,加上不得巳的久坐,伤口时好时坏,经常感染流血,难以愈合。看见父亲痛苦的样子,小祥和急在心里,不知道偷偷掉了多少眼泪,更加忙里忙外,什么都不让父亲做,定期给父亲清创,敷药,尽可能地减轻父亲的伤痛。父亲下半身没知觉,他怕父亲冬天冻着,每天早早地帮父亲暖好被窝,每次用水,也先试好水温。而且,他还在寒暑假和农忙中逐渐学会了种菜、翻地、收割等农活、重活,成为了家里家外劳动的一把好手。艰难的的日子就是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煎熬着小祥和的意志。
特殊的家庭不仅造就了代祥和同学一片赤孝,而且更加铸成了他同龄孩子中难得一见的俭朴作风。为了省钱,他学会了给父亲理发。十年来,他从没有向父亲要过一件玩具,更没有去过一次游乐园。每每有好吃的东西也都是让父亲先尝,他从不在外买零食。学习用品尽量从简。难能可贵之处他居然还从父亲和长辈给的生活费中克扣自己,一角一角的攒,一元一元的蓄。每当零存成整时就交给父亲保管,为的是尽早攒够父亲一拖再拖的二次手术费用。小祥和知道,自己的力量虽然绵薄,但多一分积攒,离父亲重上手术台的日子就多一分希望。
小祥和即使在空余时间里,也很少外出,他知道父亲离不开他。每当此时,父子俩的谈心便成了他最奢华的享受。本应该在父母膝下撒娇的年龄,但代祥和却早早地把自己历练成身心坚强,孝心可耀的美德少年。
在学校,他尊敬老师就像尊敬自己的父亲一样,课堂上,认认真真地听讲;布置的作业,也认真细致地完成。还积极参加各种班级活动,为班级争光,为老师添彩,做老师的小帮手。但他从不张扬自己,总是默默地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在小祥和心里,最美好的就是找一个好天气,把父亲从屋子里用轮椅推出来晒太阳,走走看看,陪父亲聊聊天,也只有这个时候他才像个孩子。他有一个理想,就是长大后能当一名医生,能够靠自已的努力,让父亲离开伤痛的折磨,让父亲站起来,也让更多像父亲这样的病人站起来。
中华民族是个古老的民族,“百善孝为先”,是我们民族优良的传统,我们都应该向代祥和学习,把我们民族的美德发扬光大,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做起。
好少年事迹1500字篇3
她叫龚玥晗,今年8岁,四川省达州市通川区西罡学校三年级四班学生,在她四岁的那一年,深爱她的父亲身患不治之症,永远地离开了人间。从此她就再也没有爸爸,和腿有残疾的妈妈相依为命。她和妈妈住在年迈的外婆家里,靠外婆微薄的退休金和低保维持生活。小玥晗没有买过华丽的衣服,漂亮的玩具,但她从来没有因此而抱怨过,她觉得只要和妈妈在一起,就已经很幸福了。
毕竟只是个8岁的孩子,每当看到别的小朋友一手牵着爸爸一手拉着妈妈的时候,她也会偷偷在心里想:如果爸爸在我们身边该有多好啊!这样的想法,她从不说,因为她知道,她不能在妈妈的面前说这些,不然妈妈就会更伤心了。自从爸爸离开了,小小的玥晗就觉得她要多为妈妈做些事情,虽然苦点、累点,但是能给妈妈带来一些安慰就值得。她在心里暗暗说:我一定要努力,即使爸爸不在了,我和妈妈也会让生活变好。
记得她六岁那年,妈妈生病住院了,医生说只有动手术才能治好妈妈,看到妈妈痛苦的样子,她的心里真的好害怕,害怕妈妈又像爸爸一样离开她,那样她就成为孤儿了。她在妈妈的床前对妈妈说:“妈妈,你一定要坚强,要快快好起来,我还要帮你按摩肩膀,还要为你洗脚。”说完,她扑到妈妈身上,紧紧地抱着妈妈,她告诉妈妈:“妈妈,我抱着你,我们就在一起了,你的痛就会在我身上来。妈妈,你是不是没有那么痛了。”
为了不再失去最爱的亲人,她下定决心,要和妈妈一起来赶跑疾病。每天放学后她都会先到医院看望一下妈妈,和妈妈说说话,鼓励妈妈。然后回家帮外婆做饭,再把做好的饭菜送到医院,和妈妈一起吃饭。虽然往返医院和家里有些累,但是为了让妈妈快点好起来,她一句怨言都没有,她只想要多做一些,多为家里分担一下事情。
妈妈总是让她回家休息,她却说爸爸不在了,她要替爸爸照顾妈妈。妈妈住院的时候,她也坚持晚上陪妈妈在医院睡觉,妈妈心疼她,赶她回家,她坚决不回去,她对妈妈说:“妈妈,让我照顾你吧!我能行的。”每天晚上她和妈妈一起睡在病床上,她尽量靠在边上,害怕挤着妈妈了。但是爱她的妈妈夜里总是悄悄把她拉到身边。每天早上,她都早早地起来帮妈妈打水洗脸,梳头叠被子。她在心里告诉自己,再小的事情我都要尽最大的力量做好,让妈妈舒服一点。
妈妈进手术室那天,她的心情无比忐忑,紧紧拉着妈妈的手一直送到手术室门口,她对妈妈说:“妈妈,别怕,我会一直在这里等你出来。”手术进行了五个多小时,她没有离开过手术门口半步。过后,妈妈问她:“你为什么不跟外婆她们一起到病房等。”她告诉妈妈:“我害怕妈妈出来看不到我,心痛伤口就会更痛的。”
或许是女儿的孝心感动了天地,妈妈慢慢康复了。但她仍然尽力做好每一件事情,懂事的她学习上从没让妈妈操过心,一回家就帮助妈妈分担生活。
小玥晗的姨妈因为难产去世了,留下了襁褓中的小弟弟,狠心的姨夫抛弃体弱的孩子远走他乡,几年来,玥晗的妈妈默默承担起照顾小侄子的责任,给这个原本就比较困难的家庭增添了负担。玥晗没有埋怨过,她和妈妈一起无微不至地照顾着弟弟。弟弟在出生时因缺氧造成智力不高,不管什么事学起来都很吃力,小玥晗就耐心地教弟弟说话、认字,一放学就回家陪弟弟玩耍。弟弟控制不住自己的时候会动手打人,还弄坏她的东西,善良的玥晗也从不责怪他。
玥晗爱着她的每一个亲人,有一次外婆生病了,小玥晗马上陪着她去医院看病,外婆不识字,她真怕外婆把药吃错了,就把药一包一包的给外婆分好,又拿给妈妈看了确定没错才交给外婆,并告诉她什么时候吃,每次吃多少。一回家就检查外婆的药,看到没有出错才放下心来。
家里琐细的事情太多了,她都尽力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帮助妈妈分担生活。她说:“我爱我的妈妈,爱我的外婆,爱我的弟弟……我也爱离开了我们的爸爸,我要用自己的行动告诉妈妈,虽然爸爸离开了我们,我们一样可以生活得快乐,幸福!”
龚玥晗,这个8岁的平凡女孩,把对亲人的深情化为行动,用孝心谱写出一曲动人的歌。她用自己的孝心,用自己的温情抚慰着母亲,让彼此心中充满了浓浓的暖意。
好少年事迹1500字篇4
申xx:助人为乐好少年
乐于助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子曰:“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讲的就是这样的道理。仁爱之人应该不断地提升自己并且乐于帮助他人,自己要站稳,要发展,要腾达,同时也要让别人站稳,发展,腾达。乐于助人体现了中华儿女坚守的道德准则中最重要的“仁”字,也体现了以天下为己任的雄心壮志。我们的祖国繁荣昌盛,国泰民安,在实现伟大复兴的同时,也乐于帮助其他国家,携手维护世界和平,共享发展带来的福利。申xx从小就明白这一道理所以总是热心的帮助别人,想为社会的发展贡献微薄之力。
“赠人玫瑰,手留余香。”十四岁的申xx是安宁市实验学校一名八年级的中学生。从小她最老爱幼,对每一位劳动者都充满敬意。虽然没有做足以影响社会的好事,但她仍然尽力做身边举手之劳的事情,希望用点点微光汇聚成给人温暖的火光……
“小申,你又来了呀!”收废品的老太总是这样热情的喊她,申xx和这位一年四季都穿着同一件衣服的老太很熟悉,一到周末她就会把收集了一星期的塑料与纸板用袋子装好,给这个古稀之年的老太送去。每周一次的送塑料与纸板似乎成了这两个人无形的约定。因为热心,她平等待人;因为乐于助人,她为人和善。这跨越一条巨大鸿沟的交流成了小区中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一天下午,她买完水果回家,路上看到了正在垃圾堆中翻找的老太,申xx不但没有嫌弃还热情的打了招呼,她连忙冲上去帮老太拿住摇摇欲坠的纸板,要走时,还把袋子中一半红彤彤的苹果分给了老太,就算老太全力拒绝,她也“穷追不舍”的把苹果塞到老太的口袋里。走时,手中口袋的重量减少了一半,但是她的心中的成就感与满足感却让她感到踏实与安稳。
放假时的中午,保洁阿姨就会提着沉甸甸的水桶,推着小车,一层一层楼的擦拭栏杆与扶手,清洗地板。他们小小的身躯却蕴含大大的能量,不辞辛劳的上下楼梯,一丝不苟的清洗,感动了这个十四岁的少女。为了不让满分作文网保洁阿姨劳神费心,她会在早晨晨跑完回到家后,拿起家中的抹布,去门外把家门口的卫生整理好。这时她拿起的不仅仅是一块抹布,更是人与人之间的体贴与尊重;她抹去的不仅仅是扶手上的污渍,更是劳动人民的人与人之间的无情与鄙视!
不仅在社会中,申xx在学校里也是乐于助人的大姐姐。
记得有一次,班上几个调皮的男生在开玩笑,就提到了班上一位文静,窈窕的女生。那位女生十分委屈,但是不敢找他们当面理论,就在课间时悄悄找到了申xx,一边哭一边对申xx说她遭到的委屈,哭得梨花带雨。申xx听完后十分气愤,也对眼前这个斯斯文文的女孩子产生了怜悯之情。申xx紧皱眉头二话不说,拉着女生找到了那几位调皮的男生,语气严厉的对他们质问起来,那些男生面面相觑,死不承认。后来她安抚了哭得失语的女生,找到那几位男生,把他们聚在一起,和他们语重心长地说:“我知道男生是要开朗调皮一些,但是也要注意分寸呀,她只是一个小女生,平常也不怎么说话,一下子被你们这样说了,她能受得了吗?你们说是吧?”他们都仔细聆听,微微点了点头“你们都同意了,那现在她还在难受呢,你们要不要去给她道个歉呢?”三个男生互相对视了一眼,坚定地点点头,最后女生接受了男生诚恳的道歉,这件事情也就化大为小,化小为无了,班级里也恢复了往日的平静与安宁。班级里这样的事情不就需要一些正义的化身站出来,维持秩序吗?乐于助人是一种行为,但对申xx来说,已经成为了一种生活方式!
记得有这样一句名言:“当你学习时,试着去教;当你得到的时候,试着去给予”。在漫漫人生路上,申xx一直在学习,一直在发出微光。对于申xx来说“热心”,“乐于助人”不仅是一种可贵的品质,也是她对于人生价值实现的理解,更是她长大的第一步!
“如果是珍珠,就时常有被埋没的痛苦。”成长是漫长的过程,这样的生活态度,这样一位平凡的中学生,给新时代少年带来前进的动力与鼓励!
好少年事迹1500字篇5
我叫雷健芬,今年11岁,是一名四年级的小学生。我出生在一个离县城很远,山高路远的僻静小乡村。在这样一个青山碧水,鸟语花香的地方长大的我,纯粹而简单。从小就接受长辈善良淳厚,乐于奉献的熏陶,得到了心灵的洗礼,养成了良好的品质。我没有特别的人生际遇,没有轰轰烈烈的事迹,还不能像雷锋叔叔那样,去做出让千万人传送的感人事迹。但我努力做到助人为乐,热爱祖国,勤俭节约,无私奉献,用实际行动去感染别人,让我身边出现更多的温暖,少一些冷漠,多一些帮助,争做最美少年,让我们的社会更和谐。我是新时期、新时代的人,我将永远传承最美的精神。
在学校,我是个懂得感恩的好孩子。每当提起我雷健芬,班主任都把我当做模范代表,让同学们学习我。在家里,我是长辈心里公认的好孩子,因为我在家里孝敬长辈,和睦邻里,小小年纪就给他们留下了很好的印象。
在学习上,老师称我是班里的“领头雁”。自读书以来,我对待学习一丝不苟、脚踏实地。每一次作业都能认认真真地完成;课堂上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学习上是大家公认的“领头雁”。我的课桌上贴着这样一句话“时间是挤出来的,我要多学习多锻炼自己,争取取得更多的荣誉。”校内的学习、活动常常忙得不亦乐乎,元旦晚会我是小小主持人,演讲比赛、小品比赛等都离不开我的身影。在同学心中,我是被大家公认的热心人。学习上不管谁有困难,我都会伸出热情之手。
在家里,由于自己是留守儿童,父母常年在外打工,从小由爷爷奶奶培养长大。深知老人的不容易,所以每天放学回家,我都会帮助他们做力所能及的事情,洗碗、扫地、煮饭等没有我不会做的家务。遇上周末,看到村里拄着拐杖辛苦忙碌着的老人,我也会伸出援助之手,帮帮他们,所以他们都说我是“小雷锋”。
我是一个遵守公德的女孩。每每暑假,爸爸妈妈带我进城玩耍,在路过有交通信号灯的路口,不仅自己自觉地遵守交通信号,还会提醒爸妈以及路人遵守交通规则,为创建和谐文明的社会做贡献。
这就是最美好少年雷健芬,一个全面发展,积极进取,奉献为乐,表现优异的少年。我相信,只要我一直秉承着感恩之心,以爱心待人,在未来的学习、生活中一定会演绎更多的精彩。
好少年事迹1500字5篇相关文章: